Ⅰ 小兒秋季腹瀉如何處理
病情分析: 腹瀉還常常全身表現為發熱、乏力、消瘦,常伴有皮膚、粘膜、關節、肝、腎、眼、口腔等系統的表現。 指導意見: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證飲用潔凈水。不吃變質食物,生吃的瓜果要洗凈,控制飲食,禁食牛奶、肥膩或渣多的食物,給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
Ⅱ 小兒秋季腹瀉的治療,小兒腹瀉的治療方法
■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多,質地較稀,夾有黃色油狀小顆粒,帶有酸味,這是脂肪消化不良所致。 調整飲食:母乳喂養的可只給寶寶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較高的後半段奶則擠出棄去。此外,母親要多飲水及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或油炸食品。 ■大便呈水樣,帶有泡沫,味酸刺鼻如餿食般,這可能是對糖類不消化所致。 調整飲食:在奶中少加糖,或暫停乳類食品,代米湯、淡豆漿,並用葡萄糖調味。 ■糞便惡臭如臭雞蛋味,帶有不消化的奶瓣,可能是蛋白質消化不良。 調整飲食:對未加輔食的寶寶可限制奶量1-2天。對已經加蛋、魚、肉末等輔食的寶寶可暫停添加,待正常後再逐漸添加。 ■大便呈褐色球狀,難以解出,甚至大便周邊帶有血絲,這是硬便損傷了肛門。 調整飲食:多飲些水,喂些蔬菜湯、胡蘿卜泥、紫菜湯、蘋果泥、蘿卜汁、黃瓜汁等。對1歲以上的寶寶可給予蜂蜜水喝。 平時給她喝 obabyl 寶貝樂,它在針對幼兒消化不良而導致腹瀉的問題上,效果顯著。obabyl 寶貝樂 含有抗胃酸能力超強的益生菌,進入寶寶腸道後,大量繁殖,作為腸道的「保護神」,在維持寶寶身體正常新陳代謝的同時,迅速排出寶寶體內的有害毒素。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Ⅲ 小兒腹瀉的治療方法,小兒秋季腹瀉
■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多,質地較稀,夾有黃色油狀小顆粒,帶有酸味,這是脂肪消化不良所致。 調整飲食:母乳喂養的可只給寶寶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較高的後半段奶則擠出棄去。此外,母親要多飲水及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或油炸食品。 ■大便呈水樣,帶有泡沫,味酸刺鼻如餿食般,這可能是對糖類不消化所致。 調整飲食:在奶中少加糖,或暫停乳類食品,代米湯、淡豆漿,並用葡萄糖調味。 ■糞便惡臭如臭雞蛋味,帶有不消化的奶瓣,可能是蛋白質消化不良。 調整飲食:對未加輔食的寶寶可限制奶量1-2天。對已經加蛋、魚、肉末等輔食的寶寶可暫停添加,待正常後再逐漸添加。 ■大便呈褐色球狀,難以解出,甚至大便周邊帶有血絲,這是硬便損傷了肛門。 調整飲食:多飲些水,喂些蔬菜湯、胡蘿卜泥、紫菜湯、蘋果泥、蘿卜汁、黃瓜汁等。對1歲以上的寶寶可給予蜂蜜水喝。 平時給她喝 obabyl 寶貝樂,它在針對幼兒消化不良而導致腹瀉的問題上,效果顯著。obabyl 寶貝樂 含有抗胃酸能力超強的益生菌,進入寶寶腸道後,大量繁殖,作為腸道的「保護神」,在維持寶寶身體正常新陳代謝的同時,迅速排出寶寶體內的有害毒素。
Ⅳ 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偏方
病情分析: 一般情況還是可以服用葯物治療,常用的有媽咪愛、培匪康、思密達、麗珠腸樂等口服,還要注意調整飲食,減少奶量,代以米湯、糖、鹽水等,祝您的孩子早日康復!
Ⅳ 求小兒秋季腹瀉的偏方
小兒腹瀉食療法
●
人工喂養者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祛乳糖豆制配方奶粉或含有雙岐桿菌(一種腸道內有益於人體的厭氧菌)的配方奶粉。6月齡以上的小兒,也可選用酸奶、面條或爛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油膩和菠菜韭菜等食物。
●
薑茶飲(綠茶、乾薑絲各3克加水150毫升煮開後隨意飲用)或姜粥(生薑5克,大米30克加水適量煮粥,再調一點糖和鹽食用,每天2次)具有祛寒止瀉作用。
●
胡蘿卜汁(鮮胡蘿卜250克洗凈切碎入鍋,加細鹽3克,適量水煮爛後渣了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止瀉作用,適用於脾虛型泄瀉。
●
蘋果泥(適用於6月齡以上的小兒,每天2-3次,每次30-60克)或蘋果湯(蘋果1個洗凈切碎,加鹽0
.8-0.9克,糖5克,水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因其內含有鞣酸,也有止瀉作用。
●
雞蛋黃油(將雞蛋1-2個煮熟,去蛋殼和蛋白,留蛋黃放鍋內用小火煉取油後,每天分2-3次服用。此方法適用於6月齡以上小兒,連用3天為一個療程),其有補脾益胃和止瀉作用。
●
栗子糊(栗子3-5個),去殼搗爛加水適量煮成糊狀,再調點白糖後一次服用,每天2-3次,其有溫中止瀉作用。
●
山葯粥(山葯60克,加水200毫升煎煮成100毫升去渣後服用,每日2-3次)或山葯粥(山葯500克,糯米25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用,每日2-3次)其有健脾止瀉作用。
●
石榴茶(鮮石榴2個,去皮後掰碎加水500毫升,小火煎至150毫升去渣後,加適量白糖,分2-3次服用)其有調理脾胃,收斂止瀉作用。
●
白扁豆湯(白扁豆60克,加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後分3次服用)其有利濕止瀉作用,特別適用於小兒夏秋季腹瀉。
Ⅵ 小兒腹瀉偏方能不能治療
小兒腹瀉好發於夏秋季,多數急性腹瀉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因消化不良引起。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病兒每天的大便次數超過三次,大便呈稀水樣、粘液樣或膿血樣,有時還伴有發熱、惡心、嘔吐等症狀。由於頻繁腹瀉和嘔吐,病兒體內丟失了大量水分和電解質,因而可發生脫水。脫水時常表現為尿少,眼窩凹陷,哭無淚,皮膚乾燥和體重下降,嚴重的出現嗜睡、煩躁等。
【方一】胡椒粉【來源】馬雅彬,等。河北中醫,1985,(4):23。
【組成】胡椒粉適量【功用】溫中散寒。
【主治】輕型嬰兒腹瀉。
【用法】將胡椒粉均勻地撒在嬰兒的的肚臍眼上,然後用膠布貼緊,以防漏掉。1~2天更換1次。
【療效】馬雅彬等用此方治療輕型嬰幼兒腹瀉209例,治癒139例,大便次數明顯減少者31例,無效39例,總有效率為81.3%。
【按】胡椒溫中散寒,撒在嬰兒的的肚臍上可溫中止瀉,但僅適用於輕型嬰兒腹瀉。
【方二】粳米湯【來源】民間。
【組成】粳米適量【功用】健脾澀腸止瀉。
【主治】嬰兒腹瀉。
【用法】將粳米放在鍋內炒黃、微糊,再加入適量水煮開,給嬰兒飲用。
【按】民間常用焦粳米益氣健脾,澀腸止瀉。
【方三】雞內金散【來源】民間。
【組成】雞內金【功用】消食止瀉。
【主治】嬰兒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
【用法】將雞內金放在鐵鍋里反復炒動至焦黃色,攤涼後碾碎成粉末。用溫開水給嬰兒喂服。
【方四】大蒜【來源】民間。
【組成】大蒜【功用】解毒止痢。
【主治】嬰兒腹瀉。
【用法】大蒜用小火燒烤並不時翻動,使大蒜外皮燒糊裡面燒軟,燒熟,然後將燒熟的蒜肉碾碎。再喂給嬰兒。
【方五】紅糖胡蘿卜汁【來源】民間。
【組成】胡蘿卜100克,紅糖少許【功用】健脾補氣。
【主治】嬰兒腹瀉。
【用法】將胡蘿卜煮熟後,搗碎擠汁,加水1酒杯,每次喂1~2小勺,每日可喂數次。
【按】胡蘿卜素有「小人參」之稱,性平味甘,入肺脾二經,具有健脾補氣,消積明目的作用,可治療脾虛諸症,並且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方六】敗醬草汁【來源】賀清文,等。陝西中醫,1989,(4):174。
【組成】鮮敗醬草適量【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嬰幼兒腹瀉。
【用法】將上葯洗凈,擠汁。每天服2次,1歲以內每次2毫升,1~2歲每次3毫升,可加少許紅糖。
【療效】賀清文等用此方治療嬰幼兒腹瀉72例,治癒68例,好轉4例。
【方七】山葯粥【來源】民間。
【組成】生淮山葯500克,白糖30~50克【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嬰幼兒脾虛泄瀉。
【用法】先將山葯研成細末,過細篩備用。取山葯粉約50克,放鍋內加適量涼水調勻,加熱,攪拌,煮二三沸後成稀糊狀,加入白糖。每天服4~5次,每次4~6匙羹。若嬰兒小可適當調稀,頻頻飲之。
【按】山葯是很好的益氣健脾之品。
【方八】溫臍散【來源】民間。
【組成】肉桂4~6克,丁香、木香各5~10克【功用】溫中散寒。
【主治】嬰幼兒泄瀉。
【用法】上葯研細末置紗布袋內,用綳帶縛於小兒肚臍上一夜。
【療效】一般1~3次可見效。
【按】肉桂、丁香、木香均為溫中散寒之品,本方主要用於嬰幼兒受涼引起的泄瀉。
【方九】生甘草【來源】民間。
【組成】生甘草2~3克【功用】清解熱毒。
【主治】嬰幼兒腹瀉。
【方解】本品味甘,善入中焦,具有補益脾氣之力。生甘草葯性微寒,可單用煎湯浸漬,治熱毒瘡瘍。現代葯理研究證實甘草有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及鎮痛作用,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過敏作用。
【用法】加10~15毫升沸水泡服,每日1次。
【注意事項】本品有助濕壅氣之弊,濕盛脹滿、水腫者不宜用。
【方十】玉米須【來源】民間。
【組成】干玉米須100克【功用】止瀉。
【主治】嬰兒秋季腹瀉(蛋花水樣便),嘔吐、低熱等。
【用法】將玉米須干100克加水3碗,煎成湯汁1碗,乘溫熱時頻頻給小兒喂服,在1日內服完,症狀即可緩解或痊癒。
【按】玉米須味甘、性平,對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特別是水瀉,玉米須水煎服有止瀉作用。
【方十一】五味秋瀉飲【來源】民間。
【組成】土茯苓20~50克,白術(炒)6~15克,葛根(煨)6~12克,雞內金(炒)3~10克,藿香6~10克【功用】健脾消食,升陽止瀉。
【主治】小兒秋季腹瀉。
【方解】白術益氣健脾,葛根升陽止瀉,雞內金(炒)消食化積,藿香芳香醒脾悅胃,土茯苓除濕解毒。全方共奏健脾消食,升陽止瀉的功效。
【用法】每天1劑,水煎服。
Ⅶ 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偏方都有哪些呀小寶寶3歲了,天氣一涼就愛拉肚子。
其實秋天出現的秋季腹瀉是需要輪狀疫苗的呀,如果孩子還是不幸中招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帶去醫院里進行治療。一般來說可以給孩子使用防腹瀉奶粉。並且天氣涼了,要及時的添衣減衣,避免肚子受涼。
Ⅷ 寶寶一歲四個月秋季腹瀉怎麼治療,有沒有什麼偏方
病情分析: 你好,小兒腹瀉是各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胃腸道功能紊亂綜合證. 意見建議:治療建議口服小兒復方胰酶散和必奇,兩種葯物間隔一個小時.肚臍貼覆丁桂爾臍貼。注意腹部保暖,適當減少進食,飲食以清淡和易消化為主,給予足夠的液體防止脫水。
Ⅸ 小兒秋季腹瀉有什麼偏方沒
吃必奇(蒙脫石)媽咪愛.吃點消炎葯.給寶寶吃飯吃容易消化的喝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