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葯物治療 > 抗菌葯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

抗菌葯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

發布時間:2021-02-11 10:44:15

『壹』 抗菌葯物聯合應用的原則是什麼

通常的原則是:病原體未明確的嚴重感染;已應用或考慮應用單一抗菌葯物難以內控制的感染;機體深部感染或容抗菌葯物不易滲透部位的感染,如心內膜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慢性難愈的感染,病程較長,病灶不易清除,長期抗菌葯物治療,細菌可能產生耐葯者;為減少葯物不良反應。聯合用葯時可將各葯劑量適當減少。

『貳』 抗菌葯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一)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葯物; (二)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病原種類及版細菌葯物敏感試驗結權果選用抗菌葯物; (三)按照葯物的抗菌作用特點及其體內過程特點選擇用葯; (四)抗菌葯物治療方案應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葯物特點制訂。

『叄』 婦科炎症治療性應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細菌性感染的抗生素應用。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細菌性感染,或經病原微生物檢查確診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生素;由真菌、衣原體、螺旋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也有指征應用抗生素。如果缺乏細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證據,診斷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無指征應用抗生素。

(2)根據病原微生物種類及細菌葯物敏感試驗結果應用抗生素。

抗生素應用的原則是根據病原微生物種類及其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葯程度而定,即根據細菌的葯物敏感(葯敏)試驗的結果而定。

因此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住院患者必須在開始抗生素治療前,先留取相應標本,立即送細菌培養加葯敏試驗,以盡早明確病原微生物和葯敏結果。危重患者在未獲知病原微生物及葯敏結果前,可根據患者的發病情況、發病場所、原發病灶、基礎疾病等憑經驗推斷最可能的病原微生物,並結合當地細菌耐葯狀況先給予經驗性的抗生素治療,獲知細菌培養及葯敏結果後,對療效不佳的患者應調整給葯方案。

(3)根據葯物的抗菌作用特點及其體內過程選擇抗生素。各種抗生素的葯效學(抗菌譜和抗菌活性)和人體葯代動力學(吸收、分布、代謝和排出過程)特點不同,其臨床適應證也不同。臨床醫師應根據各種抗生素的特點,按臨床適應證正確選用抗生素。

(4)綜合確定抗生素的應用方案。根據病原微生物種類、感染部位、感染嚴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制訂抗生素治療方案。

①抗生素選擇。根據病原微生物種類及葯敏結果選用抗生素。

②給葯劑量。按各種抗生素的治療劑量范圍給葯。治療重症感染和抗生素不易達到部位的感染時,抗生素劑量宜較大,即治療劑量范圍的高限。

③給葯途徑。輕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給葯者,應選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不必採用靜脈或肌內注射給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療應靜脈給葯,以確保葯效;病情好轉能口服時應及早轉為口服給葯。

抗生素的局部應用宜盡量避免,黏膜局部應用抗生素很少被吸收,抗生素在感染部位不能達到有效濃度,反而易引起過敏反應或導致耐葯菌產生,因此,治療全身性感染或臟器感染時應避免局部應用抗生素。某些部位如陰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採用抗生素局部應用或外用,但應避免將主要供全身應用的抗生素作為局部用葯。

局部用葯宜採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導致耐葯和不易導致過敏反應的殺菌劑,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易產生過敏反應的葯物不可局部應用。

④給葯次數。為保證葯物在體內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葯效,殺滅感染灶病原微生物,應根據葯代動力學和葯效學相結合的原則給葯。

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β - 內醯胺類、紅黴素等大環內酯類、克林黴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應1 天多次給葯;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等可每天給葯1 次(重症感染者除外)。

⑤療程。抗生素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一般宜用至體溫正常、症狀消退後72 ~ 96 小時,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如盆腔炎等疾病需較長的療程(14 天)方能徹底治癒,並防止復發。

⑥抗生素的聯合應用。單一葯物可有效治療的感染,不需聯合用葯,僅在下列情況時可聯合用葯:病原微生物尚未查明的重症感染;單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厭氧菌混合感染,2 種或2 種以上病原微生物感染;單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

聯合用葯時,宜選用具有協同或相加作用的抗生素聯合應用,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其他β - 內醯胺類與氨基糖苷類聯合。

聯合用葯通常採用2 種葯物聯合,3 種及3 種以上葯物聯合僅適用於個別情況。此外,必須注意聯合用葯後葯物不良反應將增加。

對有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用抗生素時應詳細閱讀所選葯物的給葯方式、代謝途徑、主要副反應等,嚴格抗生素的使用適應證。

『肆』 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是否正確,合理,基於以下哪些基本原則

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第一部分 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 抗菌葯物的應用涉內及臨床各科,正確合理容應用抗菌葯物是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減少或減緩細菌耐葯性發生的關鍵。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是否正確、合理,基於以下兩方面:(1)有無指征應用抗菌葯物;(2)選用的品種及給葯方案是否正確、合理。 抗菌葯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 一、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葯物 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征及血、尿常規等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以及經病原檢查確診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葯物;由真菌、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應用抗菌葯物。缺乏細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證據,診斷不能成...

『伍』 合理使用抗菌葯物的原則是什麼

為達到最佳療效,不良反應最小,減少或延緩耐葯性的產生,應遵循以下原則內合理應用抗容菌葯物:
(1)嚴格掌握適應證。
(2)掌握葯物動力學特徵,制定合理的給葯方案。
(3)避免耐葯性的產生。
(4)防止葯物的不良反應。
(5)抗菌葯物的聯合應用:
①必須明確抗菌葯物聯合用葯的目的聯合用葯的目的主要在於擴大抗菌譜、增強療效、減少用量、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減少或延緩耐葯菌株的產生。②聯合用葯必須有明確的指征單一葯物難以控制的嚴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因未明而又嚴重危及生命的嚴重感染,先進行聯合用葯,待確診後,再調整用葯;單一或長期用葯易產生耐葯性的細菌感染;葯物不易滲入的部位感染;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為防止耐葯菌株的出現,可考慮聯合用葯。

閱讀全文

與抗菌葯物治療性應用的基本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