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失眠已經一個多月了,醫生說患了抑鬱症,八點多就睡了,晚上到一二點鍾就醒了,醒了就睡不著了,
首先,建議你換一家醫院重新診療一遍,以確定自己是否患上抑鬱症,如果確診患有抑鬱症,之後再進行相關治療。抑鬱症屬於精神心理疾病,應該到正規醫院的精神科進行診療,最新的《精神衛生法》明確規定:心理咨詢師沒有做心理疾病診斷的權利。所以心理咨詢師治療是臨床治療中心理治療環節的必不可少的環節,而臨床葯物治療主要是針對身體機能的變化作出針對性治療。所以治療應該包括兩部分臨床治療(主要是臨床醫生開的抗抑鬱葯物)和心理咨詢(主要改善心理狀態)。
其次,對於抑鬱症你應該有自己的了解。理性認識疾病,才能夠戰勝疾病。
最後,任何心理疾病都是可以克服或者緩解的,只要方法合理,毅力持久。建議你看一部電影《美麗心靈》。這是一部改編自同名傳記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影片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以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他早年就做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他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是一個真人真事的傳奇故事,今天納什繼續在他的領域中耕耘著。
關於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抑鬱症至少有 10 %的患者可出現躁狂發作,此時應診斷為雙相障礙。另外我們常說的抑鬱症,其實是指臨床上的重症抑鬱症(major depression),人群中有16%的人在一生的某個時期會受其影響。患抑鬱症除了付出嚴重的感情和社會代價之外,經濟代價也是巨大的。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4大疾患,預計到2020年,可能成為僅次於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發病原因
迄今為止,抑鬱症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明確,也無明顯的體征和實驗室指標異常, 概括的說是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正因為抑鬱症目前病因不明,有關假說很多,比較常見公認的病因假設包括:
(1)遺傳因素: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與患病者血緣關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級親屬患病的概率遠高於其他親屬,這與遺傳疾病的一般規律相符。
(2)生化因素:兒茶酚胺假說:主要指抑鬱症的發生可能與大腦突觸間隙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的濃度下降有關;由於很多抗抑鬱劑,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或者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等使用後,雖然大腦突觸間隙這些神經遞質的濃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鬱的效果一般還是需要2周左右才會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體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說;
(3)心理-社會因素:各種重大生活事件突然發生,或長期持續存在會引起強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導致抑鬱症的產生。
疾病分類
按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准第三版(CCMD—3),根據對社會功能損害的程度抑鬱症可分為輕性抑鬱症或者重症抑鬱症;根據有無「幻覺、妄想,或緊張綜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狀」,抑鬱症又分為無精神病性症狀的抑鬱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狀的抑鬱症;根據之前(間隔至少2個月前)是否有過另1次抑鬱發作,抑鬱症又分為首發抑鬱症和復發性抑鬱症。
臨床表現
疾病症狀
抑鬱症臨床症狀典型的表現包括三個維度活動的降低: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另外一些患者會以軀體症狀表現出為主。
具體可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抑鬱悲觀,與現實環境不相稱。程度較輕的患者感到悶悶不樂,無愉快感,凡事缺乏興趣,感到「心裡有壓抑感」、「高興不起來」;程度重的可悲觀絕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訴說「活著沒有意思」、「心裡難受」等。更年期和老年抑鬱症患者可伴有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渾身燥熱、潮紅多汗等,而兒童和少年可以表現為易激惹(如不耐煩、為一點小事發怒)。典型的抑鬱心境還具有晨重夜輕節律的特點,即情緒低落在早晨較為嚴重,而傍晚時可有所減輕。
患者本人可能會反饋大腦反應遲鈍,或者記憶力、注意力減退,學習或者工作能力下降或者猶豫不決,缺乏動力,什麼也不想干,以往可以勝任的工作生活現在感到無法應付;患者不僅開始自我評價降低,有時還會將所有的過錯歸咎於自己,常產生無用感、無希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甚至開始自責自罪,嚴重時可出現罪惡妄想(反復糾結與自己一些小的過失,認為自己犯了大錯,即將受到懲罰)、反復出現消極觀念或者行為。
很多患者沒有節食時會伴有食慾下降或者亢進、體重減輕或者增加(例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幾乎每天都有失眠或睡眠過多,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性慾減退,女性患者會出現月經的紊亂。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文化的特點,一些患者的情感症狀可能並不明顯,突出的會表現為各種身體的不適,以消化道症狀較為常見,如食慾減退、腹脹、便秘等,還會有頭痛、胸悶等症狀,患者常常會糾纏於某一軀體主訴,並容易產生疑病觀念,進而發展為疑病、虛無和罪惡妄想,但內科檢查卻發現沒有大的問題,相應的治療效果也不明顯。
疾病危害
處於抑鬱狀態的患者本人承受著精神甚至軀體的極大痛苦,影響生活治療,影響患者的家庭或者職業功能,並且抑鬱症自殺風險很高,一旦患者疑似有抑鬱症,需引起患者及家人的重視,及時去精神衛生機構進行專業診斷和治療。需要特別指出的抑鬱症一經識別最好接受及時、充分徹底的治療(即急性期治療獲得臨床痊癒,並有充分的鞏固治療和維持治療),否則會導致疾病的慢性化、難治化。
診斷鑒別
與很多內外科疾病不同的是,由於抑鬱症目前病因未明,因此臨床至今還沒有一種或者一系列的檢查或者化驗可以進行診斷,一些症狀評估的量表可有助於醫生對抑鬱症狀嚴重程度有量化的參考,但並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
抑鬱症目前診斷還是以臨床診斷為主,因此診斷需要到正規醫院進行專業判斷,確診為抑鬱症需要有2位精神科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者均一致診斷為抑鬱症才能確診。目前國內常用的重性抑鬱發作診斷標准包括CCMD—3標准和美國精神障礙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診斷標准。
附:CCMD—3抑鬱發作診斷標准
抑鬱發作以心境低落為主,與其處境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某些病例的焦慮與運動性激越很顯著。
【症狀標准】以心境低落為主,並至少有下列4項:
(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
(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
(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復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
(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慾減退。
【嚴重標准】社會功能受損,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
【病程標准】
(1)符合症狀標准和嚴重標准至少已持續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狀,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診斷。若同時符合分裂症的症狀標准,在分裂症狀緩解後,滿足抑鬱發作標准至少2周。
【排除標准】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抑鬱。[2-3]
疾病治療
診斷一旦確立,即應制訂合理的整體治療方案:在急性期時,首要的是採取有力措施,盡早地減輕患者的痛苦,緩解症狀,控制發作;在急性發作期控制症狀達到康復後,應長程治療,包括防止復燃、預防復發,改善預後。
抑鬱症的治療方式包括葯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
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的特點是起效相對較快,療效比較確定,適合於中度、重度抑鬱症患者。抗抑鬱葯是當前治療各種抑鬱障礙的主要葯物,能有效解除抑鬱心境及伴隨的焦慮、緊張和軀體症狀,有效率約60%~80%。
1、目前一線的抗抑鬱劑包括SSRI類葯物,如帕羅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蘭、氟伏沙明等,俗稱「五朵金花」,SSRI類不良反應較少而輕微,尤其是抗膽鹼能及心臟的不良反應少。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厭食、便秘、腹瀉、口乾、震顫、失眠、焦慮及性功能障礙等。
2、SNRI類葯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SNRI療效肯定,起效較快,有明顯的抗抑鬱及抗焦慮作用。對難治性病例亦有效。常見不良反應有惡心、口乾、出汗、乏力、焦慮、震顫、陽痿和射精障礙,大劑量時部分患者血壓可能輕度升高;
3、NaSSAs類(NE和特異性5-HT能抗抑鬱葯),如米氮平,有良好的抗抑鬱、抗焦慮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抗膽鹼能作用小,有鎮靜作用,對性功能幾乎沒有影響,常見不良反應為鎮靜、倦睡、頭暈、疲乏、食慾和體重增加;
4、安非他酮,去甲腎上腺素、 5-羥色胺、多巴胺再攝取的弱抑制劑,對單胺氧化酶沒有抑製作用,適用於抑鬱症以及雙相抑鬱,優勢為對體重以及性功能影響小。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激動、口乾、失眠、頭痛或偏頭痛,惡心、嘔吐,便秘、震顫、多汗。
5、對於一些焦慮明顯、伴有睡眠障礙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一些苯二氮卓類(安定類)葯物或者一些新型的助眠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對於一些症狀嚴重,甚至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的患者,可以合並抗精神病葯物治療。
心理治療
合適於急性期無消極觀念的輕中度抑鬱症、以及各類抑鬱症急性期症狀控制後的鞏固和維持治療,可以與葯物治療同時進行。心理治療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領悟能力,能夠持之以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忍受治療過程中症狀帶來的痛苦,其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但若能堅持會增加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有效的預防抑鬱症的復燃復發。
物理治療
包括改良電休克(MECT)治療以及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
MECT對於有嚴重消極自殺言行、抑鬱性木僵患者MECT治療應是首選的治療,對於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可採用MECT治療。MECT治療見效快,療效好。6~10次為一療程,但電抽搐治療後仍需用葯物維持治療。 常見副反應包括短期內記憶力減退、頭痛、惡心、乏力等。
rTMS治療是一種新型的物理治療方式,國內近年來逐漸在精神科開始應用,適合於一些難治性抑鬱患者(在葯物治療的同時合並rTMS),對於一些無消極觀念的輕中度抑鬱症適用,可以與葯物治療同時進行,但接受過MECT治療過的患者,至少MECT停用1月後才可接受rTMS治療。附表是根據不同疾病嚴重程度臨床常用治療方法的選擇。
疾病預後
大部分抑鬱症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程遷延,反復發作,所以首次抑鬱發作治療及時徹底至關重要。第一次抑鬱發作且經葯物治療臨床緩解的患者,葯物的維持治療時間多數學者認為需6月~1年;若為第二次發作,主張維持治療3~5年;若為第三次發作,應長期維持治療。維持治療的葯物劑量多數學者認為應與治療劑量相同,亦有學者認為可略低於治療劑量,但應囑患者定期隨訪。
專家觀點
(1) 重症抑鬱症診斷解讀,防止重症抑鬱症診斷的擴大化。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會有,但並不是有了抑鬱情緒就是得了抑鬱症。重症抑鬱症首先一組症狀群,不是單有某個症狀就能診斷了;另外抑鬱症的一組症狀需要在至少在同樣的2周內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內都反復出現才會考慮重症抑鬱症的診斷;再有重症抑鬱症需要符合一定的嚴重程度,即社會功能受損,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
對於只有幾個抑鬱症狀(不足CCMD-3要求的4個症狀)或者抑鬱症狀出現時間不足2周或者嚴重程度較輕的情況,臨床把這類情況歸於亞綜合症性抑鬱(SSD),也應重視,建議還是去專業精神衛生機構咨詢,與醫生一起商量討論應對措施。
(2)接受抑鬱症,及時接受正規的治療。國內研究顯示,有92%的抑鬱症不尋求治療,全國地市級以上非專科醫院對抑鬱症的識別率還不到20%。不少患者內心認為一旦被診斷為抑鬱症就像被戴上了精神疾病的帽子,因此抗拒到專業的醫療機構診治,其實抑鬱症就像心理感冒,不應為患了一場感冒而感到羞恥;也有患者認為自己的很多抑鬱症狀,比如一些悲觀消極的想法僅僅是思想觀念的問題,身體的乏力、精力減退等也是生活習慣不健康的原因,希望通過自己調節來糾正抑鬱症,但其實這些抑鬱症的症狀就像患了肺炎,會難以克制的發熱、乏力、咳嗽、咳痰一樣,是自己難以控制的,也像肺炎並不是僅通過好好休息、多喝開水就能治療,而是需要及時接受抗感染治療一樣,抑鬱症需要及時接受抗抑鬱治療,否則可能釀成不良後果。
(3)消除顧慮,接受抗抑鬱劑治療。很多患者對抗抑鬱劑治療有很多顧慮。常見的顧慮之一為擔心葯物副反應。不少患者喜歡仔細閱讀葯物說明書,或者在網上查閱各種相關內容,但由於一知半解會覺得說明書上寫的所有副反應,甚至包括一些罕見反應都有可能一一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實很多常見副反應比如胃腸道反應、頭痛副反應僅是在治療初期會有,一般堅持服用幾天後會慢慢適應,到了葯物開始發揮抗抑鬱作用時,各種副反應會減輕消失。而且服用某種葯物有一些副反應,並不代表服用另一種葯物也會有副反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抑鬱症狀本身就以軀體各種不適為主,服葯初期會對原有軀體不適更加敏感,並不一定就是葯物副反應;
另一個常見顧慮擔心服用抗抑鬱劑後會成癮。其實抗抑鬱劑是沒有成癮性的,一些患者減葯停葯後出現一些不適,首先是因為治療本身不充分,減葯停葯後出現了症狀的復燃或者復發;或者減葯停葯方法不正確,如一下子劑量減少太多、停葯太快,產生了撤葯反應。因此減葯停葯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還有部分患者及家屬會理想化的尋找某種完美的治療:沒有任何副反應、一吃就見效、治療後保證不再復發,在這種期待下很容易受騙上當。
(4)遵醫囑維持治療,定期隨訪的重要性。臨床上很多患者治療一兩個月後便自行停葯了,或者症狀減輕後便自行減少葯物劑量,這樣很容易導致病情反復發作,最後變成慢性或者難治性的抑鬱症;還有部分患者治療2周或者一個月後症狀減輕,便偷懶不再去門診隨訪,自行購葯,其實抑鬱症治療的目標不是症狀的減輕而是臨床治癒,定期隨訪可以便於醫生判斷,及時調整治療。另外臨床還會出現有些患者服用抗抑鬱劑後出現躁狂或者輕躁狂的表現,但往往這時患者本人會感覺狀態很好,無法覺察出自己的變化,只有定期隨訪才有助於醫生的觀察和判斷,一旦發現患者轉躁,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5)建立治療聯盟,共同抗擊抑鬱症。抑鬱症的成功治療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屬、親友對患者的支持鼓勵,對治療的正確認識,及時與醫生的溝通,會使治療更加有效。因為門診時間畢竟有限,而且在與醫生交流時患者可能會選擇性的展現自己的某些方面,而家屬親友提供一些對患者觀察認識的補充資料,會使醫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療情況,做出更加正確的判斷。
『貳』 精神分列症的治療-我得了精神分裂症但又想要孩子,想知道到底要吃多久的葯才能要孩子,有這樣經歷的人嗎
沒有什麼是可以剝奪一個人做父親和母親的權利的。
你是丈夫還是妻子?你有家族回遺傳史嗎?
沒有證據表明,分答裂症100%遺傳,但有遺傳的可能。如果你想做父母的願望非常強烈,並願意承擔風險,我仍然建議你在堅持服葯2-3年,甚至是5年以上,沒有復發的情況下,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減葯-停葯。
停葯時間一定至少在3個月以上。
同時,在停葯前,有些必要的孕前檢查就可以做了,千萬別因為其他原因導致你受孕時間延長,停葯時間延長,而使疾病復發。
『叄』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有那些
出現精神分裂這樣的疾病症狀還是要到正規的專科醫院接受治療,這一疾病出現有以下的相關症狀:
1、妄想
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會有不切實際妄想,這屬於病理性的歪曲信念。總感覺自己受到一定的威脅,沒有任何根據認為他人想要破壞或陷害自己。感覺周圍的人和事情與自己有關,認為事事都針對於自己。另外無根據的擴大自己的財富地位以及能力。
2、思維聯想上的障礙
和他人談話或寫作內容上缺乏一定的邏輯性,不能圍繞談話中心思想來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意義,和他人交談有一定的困難性,讓他人感覺到迷糊不解。邏輯推理過程非常離奇古怪,嚴重的話餘量少且言語簡單。
3、幻覺
客觀現實中不存在某些事物的情況下,卻能感知其存在,這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周圍根本沒人說話,卻能聽到說話聲。聽到的內容是爭論性或評論性的。
4、情感上的障礙
精神分裂症早期會出現細致的情感缺失,對親近的人情感比較平淡。表現出來的情感和周圍環境不協調,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自笑,不能和他人進行精神上的溝通。
5、意志行為上的障礙
比較孤僻不合群,做事情時被動退縮,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感覺每天無所事事,生慵懶,某些功能減退。另外工作和學習上沒有任何興趣,能力明顯下降,社會功能受到損害,同時可出現幼稚和愚蠢的行為。輕者可出現少動、行為上遲緩。嚴重的話不吃喝、也不說任何話,同時伴有肌張力增高。木訥狀態時可突然沖動和精神緊張興奮。
6、自知力
自知力也就是對自己疾病和表現的認知能力。認為行為上的意識以及怪異想法並不是疾病,不能認識到精神活動有問題,同時也不能認識到病態變化。
『肆』 抑鬱症吃精神科葯物發胖怎麼辦
說真的、最好不要吃葯
身體上的問題可以不吃葯的都盡可能不要吃葯、何況心理上的呢!
盡量找個好的心理咨詢師、同時自己看書調節《焦慮情緒調節手冊》應該有幫助,葯物副作用太大了、真的
『伍』 哪些有關於治療精神疾病方面的書比較好大家推薦幾本。
要治療精神科,得來靠調葯能力和看診自能力。所謂的調葯能力,就是懂的用葯物,調整副作用很強的葯物。精神科醫生不止要會調葯,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調和你的葯物的副作用,這很多醫生都辦不到,而看診能力,就得和病患面對面的聊天,了解你所有的精神問題,當多次談話,醫生可以了解你現在有什麼問題,所以醫生下葯才可以更清准。
只有會調葯,精神科醫生才會有蜂擁而至的病患。精神科門診,醫生懂得調葯物,例如:病人失眠、幻聽、情緒低落,那麼醫生開立葯物,可以用一顆來抵銷你所有的精神病症狀,而且吃起來葯物,很明顯完全沒有副作用,這就是一個好的精神科醫生調葯的能力。小陳失眠很嚴重,判隨葯物有很強烈的副作用,然後在門診隨意更換主治醫生。精神科醫生和他聊天判斷就是葯物副作用太強,因此替他開立長效針劑,不但很明顯完全沒有副作用,而且精神病患擁有很好的絕佳病識感,也可以自由地思考,不像以前一樣,吃個很強、很有副作用的葯物,這都是調葯能力
『陸』 抗精神病葯物的使用
去查葯物手冊。比較多、繁瑣,難以綴述。
『柒』 有哪些精神病是可以治癒的
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進行積極的治療,一般來說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但是要看具體是屬於哪內一方面的精神疾病容,最好還是要到專業的醫院去做了相關的檢查,根據病情再對症治療,這樣的疾病及早治療是比較好的,而且要進行一下心理方面的疏通,配合著治療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捌』 精神分裂症病人如何正確的向醫生陳述病情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以幻覺、妄想為主要症狀的精神病性心理問題,內患者多缺乏自知容力,無主動求治意願。並常伴有異常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心理指導:建議你接納症狀的產生,給自己一些積極的關注,多了解病情的發病特點和可能的產生原因。在發病期要及時的到精神科專科醫院進行診治,或可以申請家庭心理醫生的幫助,通過心理咨詢來代替葯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