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葯物治療 > 葯物治療劑量窗

葯物治療劑量窗

發布時間:2021-02-16 11:27:17

Ⅰ 什麼是葯物的劑量,治療量,最小有效量,極量,中毒

①劑量:一般成人應用葯物能產生治療作用的一次平均用量。
②治療量:指葯物的常用量,是臨床常用的有效劑量范圍,一般為介於最小有效量和極量之間的量。
③最小有效量:應用葯物能引起葯理效應的最小劑量。
④極量:指治療量的最大量,即安全用葯的極限,超過極量就有可能發生中毒。
⑤中毒量:超過極量,產生中毒症狀的劑量

Ⅱ 什麼是治療劑量

治療劑量:指葯物的常用量,是臨床常用的有效劑量范圍,一般為介於最小有專效量和極量之間的量。 劑量:屬一般成人應用葯物能產生治療作用的一次平均用量。 最小有效量:應用葯物能引起葯理效應的最小劑量。 極量:指治療量的最大量,即安全用葯的極限,超過極量就有可能發生中毒。

Ⅲ 什麼是 治療窗口 這種葯的治療窗口太窄,什麼意思

治療窗口就是葯物的最小有效劑量到中毒劑量之間的劑量差值,治療窗口越窄說明該葯安全性越差

葯物治療劑量與維持劑量差別

小兒用葯的劑量與成人有較大差別,劑量的大小與年齡、體重等因素有關。患兒家長應了解一定的葯物劑量計算常識,以減少用葯偏差,防止因用葯劑量不當造成的不良後果。常用的小兒葯物劑量計算方法有下列幾種:

(1)按小兒體重計算:

葯物劑量(每日或每次)=體重(kg)×葯量/kg/日(或次)

小兒若已知體重,則計算比較簡便。對沒有測體重的患兒,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嬰兒6月前體重估計:月齡×0.6+3(kg)

7~12月體重估計:月齡×0.5+3.6(kg)

1
歲以上體重估計:年齡×2+7(kg)

按這種方法計算時,應注意年齡因素。年齡小者,可取其葯量中間值或高值計算;年齡越大,劑量應取葯量范圍的低值計算,但不能超過成人劑量。

以兩歲小兒服用琥乙紅黴素為例:

已知:琥乙紅黴素劑量為每日30~50mg/kg,分3~4次服用。

小兒估計體重:2×2+7=11kg

每日葯物劑量:11×(3.0~50)=330~550mg。

分4次服用,每次劑量:(330~550)÷4=82.5~137.5mg。

小兒取葯量中間偏高值,故每次實際服用125mg(相當於半片)。

(2)按年齡計算:

有些葯物劑量,為應用方便可按年齡計算。此方法常用於止咳葯水劑,每次每歲1ml,最多每次10ml。

(3)按體表面積計算:

葯量按體表面積計算,科學性強,給葯准確,但因計算較復雜,臨床應用較少。

體表面積計算:

體重在30kg以下者:

體表面積(m)2=體重(kg)×(0.035m2/kg)+0.1(m)2體重30kg以上,每增加5kg,體表面積增加0.1m
2。

小兒劑量計算:

小兒劑量=小兒體表面積(m)21.75(m)2×
成人劑量。

總之,上述幾種葯物計算方法各有其缺點,在實際應用時,可以把這些計算方法作為參考。目前,多採用根據小兒體重計算葯物劑量的方法。

Ⅳ 用葯安全窗是什麼意思

就是用某種葯復量的安全范圍,比如製糖尿病根據病情不同用的量會用所不同,用得多了就超出了安全窗,安全窗有大有小,比如我們常用的抗生素安全窗就比較大,這也帶來了濫用的問題,但是比如強心葯地高辛之類的多用0.1毫克都會致死,所以安全窗較小,一般用量一次不超過0.125mg,不像有的葯一次可以用幾百毫克,用多用少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Ⅵ 葯物出現了最大治療作用的劑量是什麼又稱

葯物出現了最大治療作用的劑量是最大治療劑量又稱最大劑量。

Ⅶ 葯物的治療量系指葯物劑量在什麼之間

最小有效劑量與最小中毒劑量之間。

Ⅷ 治療窗的概念是什麼

葯物治療窗是指葯物濃度太低不產生治療效應,濃度太高則產生難以耐受的毒性版。在這兩個濃度之間限定一個合權理治療區域,該濃度區域常稱為「治療窗」(或稱為治療范圍)。在臨床進行葯物治療過程中,觀察葯物療效的同時。

定時採集患者的血液(有時採集尿液、唾液等液體),測定其中的葯物濃度,探討葯物的體內過程,以便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以葯動學和葯效學基礎理論為指導,藉助先進的分析技術與電子計算機手段,並利用葯代動力學原理和公式,使給葯方案個體化。



(8)葯物治療劑量窗擴展閱讀:

治療葯物監測是一門新興的臨床葯學分支學科,在臨床治療中TDM 通過高靈敏性的現代分析技術對生物樣本中葯物及相關活性代謝物的濃度進行定量分析,結合臨床指標確定葯物有效治療濃度范圍,以確保葯物劑量適當,避免葯物毒副反應,提高葯物療效。

國內治療葯物監測興起於20世紀70-80年代,最初僅用於分析臨床毒物,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成為指導臨床合理用葯的重要工具。

Ⅸ 常用葯物劑量表

因為葯物太多,不可能在這里說明完整,只能給你介紹相關的葯物劑量知識-
關於葯物劑量:
同一葯品用量不同會出現不同的效果。所謂用量就是「劑量(Dose)」,即用葯的分量。劑量太小達不到有效的血葯濃度,起不到治療作用,這種小劑量就被稱為「無效量」;當劑量增加到出現最佳治療作用時,這個劑量就是「治療量」,即常用量,也就是通常治病時所需要的分量;在常用量的基礎上再加大用量,直至即將出現中毒反應為止,這時的劑量被稱為「最大治療量」或「極量」;如果用葯超過極量,就會引起中毒,是為「中毒量」;中毒量繼續加大,就會造成死亡,這時的劑量就成了致死量。
同一葯品因所治疾病不同,劑量會有很大差異。比如,大家熟悉的阿司匹林,用於解熱鎮痛,一般每次0.3~0.6克,一日3次;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可以用到每次0.6~1克,一日3~4次;用於預防心肌梗死,每日1次,每次50~100毫克;用於預防腦梗塞時,每次150~300毫克,每日1次。
同一葯品,劑型不同,其所用劑量也不相同。如用於治療高血壓的硝苯地平(心痛定),用其普通片一般每次10毫克,每日3次;用其控釋片(每片含硝苯地平30毫克),每次1片,每日只需1次。因此,患者在用葯時,一定要仔細看清葯品的劑型和規格。
葯品說明書上載明的劑量一般指成人用葯劑量,也就是18~60周歲人群的劑量,而且是平均劑量。用葯一定要按規定的劑量或遵醫囑使用,不可隨意更改。有的患者買回葯品服用一兩次後,自認為劑量太小,效果不明顯,不經咨詢醫生,隨意加大劑量,一旦發生可怕後果,後悔可就晚了。
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器官功能相對下降,排泄功能減弱,用葯量要相對減小,一般為成人劑量的3/4。
如果兒童用葯,最好選用兒童專用葯品,如果用成人葯,其劑量要按體重加以估計。一般依以下公式計算:
兒童體重(Kg)
兒童劑量= -------------------- × 成人劑量
50(成人平均體重)
除了劑量之外,給葯間隔也須恰當,才能維持血葯濃度於適當水平,這樣,既保證療效又不致造成身體傷害。給葯劑量不是某個人隨意決定的,而是按照葯品的血漿半衰期決定的,因此患者一定要按規定服葯,每日兩次不能改成3次,每日3次也不能改成兩次。
有位高血壓病人,醫生為其檢查後,開了北京降壓0號葯片,並囑其隔日服一片即可。可患者回到家裡一想,隔日服一片不就等於每日服半片嗎?於是便自作主張,改隔日一片為每日半片。10日後,病人感到頭暈耳鳴,到醫院一檢查,血壓回升至190/105mmHg。
看起來每日服半片和隔日服一片總量相等,但用葯效果大不一樣。一次一片,血液中的葯物濃度能達到有效水平,進而正常發揮作用;而每日服半片,血液中的葯物濃度因為達不到有效水平,自然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兒科臨床常用葯物劑量
甘露醇 3---5ML/KG/次 新生兒3ML/KG/次
SB 5ML/KG 新生兒2---3ML/KG
10%GS-GA 2ML/KG
頭孢類抗生素一般用50--100MG/KG 我們一般用100MG/KG大家可以選用.
非那根 1MG/KG/次
25%硫酸鎂 0.3ML/KG /天
安定針 0.3---0.5MG/KG im 0.1---0.3mg/kg iv
阿托品 0.02---0.03mg/kg.次
西地蘭 30---40ug/kg(2歲以下兒) 20---30ug/kg(2歲以上兒) 這是指飽和量,具體用法以後再講.
地塞米松 0.1---0.3mg/kg.日
氨茶鹼 2---4mg/kg.次 一般我們用3mg/kg iv bid
胞二磷 足月的可以用0.25/次或0.125/次
10%氯化鉀 0.22g/kg
立其丁 0.3---0.5mg/kg (有鼻塞的副作用)
魯米那納 鎮靜用5mg/kg
催眠用6---7mg/kg
癲癇解痙 8---10mg/kg
速尿 1mg/kg.日
東莨菪鹼 7---10ug/kg. 日
多巴胺 5---10ug/kg.分
多巴酚丁胺 2.5---10ug/.min
更昔洛韋 5---10mg/kg
654-2 0.1---0.3mg/kg 抗休克 0.5mg/kg
氯黴素 25--50mg/kg
丙戊酸鈉 30---40mg/kg
阿其黴素 10mg/kg
西米替丁 20---40mg/kg. ivdrip
胃復安針 0.2---0.3mg/kg.日 im
片 0.1mg/kg tid
馬叮啉 0.2---0.3mg/kg tid
西沙比利 0.1---0.2mg/kg bid
丹參 0.1---0.3ml/kg
川芎秦8---10mg/kg
布洛分 5---10mg/kg tid
撲爾敏片 0.35mg/kg/ 天
地高辛 0.05---0.06mg/kg(2歲以下) 0.03---0.05mg/kg(2歲以上)
賴氨匹林 20mg/kg iv
止血敏 0.125---0.25/kg
安絡血 1.25---2.5mg/kg tid (<5歲) 2.5---5mg/kg tid (>5歲)
洛貝林 1---3mg/kg iv或im
回蘇靈 0.1---0.2mg/kg im 或加糖稀釋後 iv
可拉明 6個月 0.075g/次
1歲 0.125g/次
4---7歲 0.175g/次
>7 歲 0.25---0.5g/次
付腎素 0.1ml/kg/次
潘生丁 5mg/kg tid
卡托普利 0.5---5mg/kg.d 分3次
顛茄合劑 0.2ml/kg. 次 tid
新斯的明 0.01---0.02mg/kg.次
白蛋白 1g/kg
新鮮血漿 5---10ml/kg
706代血漿 60---80ml/kg

祝好:)

Ⅹ 普樂可復的用法用量

本品的治療需要在配備有充足實驗設備和人員的條件下密切監測。只有在免疫抑制治療和移植患者管理方面有經驗的醫師才可處方本品和改變免疫抑制治療方案。不慎、無意或在無監督下的他克莫司膠囊和他克莫司緩釋膠囊之間的轉換是不安全的。這可能導致移植物排斥或增加不良反應發生.包括由於他克莫司全身暴露的臨床相關差異而導致的免疫抑制不足或過度。患者應維持他克莫司單一劑型及相應的日給葯方案進行治療。改變劑型或調整劑量只能在移植專家嚴密的監督下進行。任何劑型轉換後,都需要監測治療葯物,並調整劑量以保證他克莫司的全身暴露前後一致。以下推薦起始劑量僅作一般指導。普樂可復給葯劑量主要基於對個體患者排斥反應和耐受性的臨床評價輔以血葯濃度監測(參見以下推薦目標全血谷濃度)。如果排斥反應臨床症狀明顯,則應考慮改變免疫抑制治療方案。普樂可復可通過靜脈或口服給葯。通常先口服給葯,必要時將膠囊內容物懸浮於水中,鼻飼給葯。(一些移植研究機構報告了鼻飼給葯。)在術後早期,普樂可復通常與其他免疫抑制劑聯合應用,劑量依所選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而改變。給葯方法推薦每日服葯兩次(如早晨和晚上)。膠囊從泡罩中取出後應立即用液體送服(最好用水)。切勿吞服乾燥劑。建議空腹或餐前1小時或餐後2~3小時服用膠囊。以使葯物最大吸收。他克莫司與PVC不相容。用於本品內容物混懸液制備和給葯的導管、注射器和其他設備不能含有PVC。給葯時限為抑制移植物排斥、患者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因此本品口服給葯期限不能設定。劑量推薦成人術後接受口服本品治療的推薦起始劑量:對肝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劑量應為按體重每日0.1~2mg/kg,分兩次口服,術後6小時開始用葯。對腎移植患者,口服初始劑量應為按體重每日0.15~0.3mg/kg,分兩次口服,術後24小時內開始用葯。移植術後的劑量調整通常在移植術後降低本品的給葯劑量。某些情況下可停止聯合免疫抑制治療而改用普樂可復單獨治療。移植後患者情況的改善可能改變他克莫司的葯代動力學,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劑量。治療排斥反應增加本品的劑量、補充類固醇激素治療、介入短期的單克隆或多克隆抗體都可用於控制排斥反應。如果出現中毒徵兆(如明顯的不良反應一見不良反應),可能需要減少本品的劑量。由其他治療轉換為普樂可復治療,應以推薦的術後口服起始劑量開始治療。患者由環孢素轉換成本品,本品的首次給葯間隔時間不超過24小時。如果環孢素的血葯濃度過高,應進一步延緩給葯時間。特殊人群劑量調整肝損傷患者對於嚴重肝損傷患者可能需要降低劑量以維持全血谷濃度在推薦的目標范圍內。腎損傷患者他克莫司葯代動力學不受腎功能影響,因此不需要進行劑量調整。然而由於他克莫司潛在的腎毒性,推薦對腎功能進行嚴密監測(包括連續的血肌酐濃度、肌酐清除率計算和尿量監測)。兒童患者:參見「兒童用葯」項下。老年患者:參見「老年用葯」項下。推薦的目標全血谷濃度給葯劑量主要基於對每位患者排斥反應和耐受性的臨床評估。他克莫司屬於治療窗狹窄的葯物,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相當接近,且個體間和個體內差異大,因此,移植術後應該監測他克莫司的全血谷濃度。目前有一些免疫測定方法用於測定他克莫司全血濃度包括半自動微粒酶免疫測定法(MEIA),以優化給葯。將臨床測得的個體濃度值與文獻發表的濃度值比較時,應慎重並考慮所選的測定方法。在目前臨床實踐中,用免疫測定方法來監測全血濃度。口服給葯時,應在給葯後約12小時左右即在下次給葯前測定谷濃度。全血谷濃度監測頻率根據臨床需要而定。由於普樂可復為低清除率葯物,調整劑量並維持數日,直至血葯濃度達穩態方可進行下一次調整。肝移植患者:臨床實踐中理想的監測時間為開始服葯後的第2天或第3天,移植術後的前1~2周,每周平均監測3次,以後逐漸減少,第3~4周每周2次,第5~6周每周1次,第7~12周每2周1次。維持治療期應定期監測。腎移植患者:移植術後的前1~2周,每周平均監測1~2次,以後逐漸減少,第3~4周每周1次,第5~12周每2周1次。維持治療期應定期監測。特殊情況下,如肝功能改變、出現副作用、使用能改變他克莫司葯代動力學的葯物等時,必須增加監測頻率。應在劑量調整、免疫抑制方案改變或與其他可能改變他克莫司全血谷濃度的葯物一同服用後監測他克莫司全血谷濃度。臨床研究分析表明,他克莫司全血谷濃度維持在20ng/ml以下,大多數患者臨床狀況可控。因此當說明全血谷濃度時要考慮患者的臨床狀況。肝移植患者:術後1個月內目標全血谷濃度為10~15ng/ml,第2~3個月為7~11ng/ml,3個月後為5.0~8.0ng/ml並維持。腎移植患者:術後1個月內目標全血谷濃度為6~15ng/ml,第2~3個月為8~15ng/ml,第4~6個月為7~12ng/ml,6個月後為5~10ng/ml並維持。

閱讀全文

與葯物治療劑量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