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葯物治療 > 西瓜病害及治療葯物

西瓜病害及治療葯物

發布時間:2021-03-01 19:47:12

『壹』 西瓜病害。急需解決!!!

五、西瓜、甜瓜
一、脫毒(毒素和病毒),防治病毒性病和細菌性病:
西瓜、甜瓜脫毒(毒素和病毒),並防治病毒性病和細菌性病害,壯苗,促長,防落蕾、落花、落瓜,瓜體增大1/3以上,早上市10天左右,增產50%以上,增加含糖,果皮光潔,防裂瓜,用第二號農用鏈黴素混合液。從小苗期開始多次噴全株。西瓜、甜瓜的病毒性病屬終生反復發生的病害。其中病毒性病(花葉、頂部嫩葉皺縮,不結瓜或畸形瓜)。細菌性角斑病(病葉乾枯脫落、瓜體呈水漬狀凹陷病斑、有粘液、全瓜腐爛)。對這二大病害,在小苗期預防效果最佳,也可在初發病期,7-10天,防2-3次即可。

二、防治西瓜甜瓜的疫病、炭疽病、枯萎病、蔓枯病及角斑病:
用第四號硫酸銅混合液。對上述病害,最好在發病前預防,或初發病期防治,可7-10天一次,防治3次左右,防治時不僅噴全株,還要著重噴苗莖基部,使葯液浸入根部土壤方有效。其中疫病(從小苗期開始,終生反復發病,葉軟腐似水漬狀,莖蔓病斑變細軟腐,病瓜腐爛,有白色霉狀物)。

三、脫毒(毒素和病毒),防治病毒性病、細菌性病和真菌性病:
混合防治西瓜、甜瓜病毒病、細菌病、炭疽病、枯萎病、蔓枯病和疫病,用第二號農用鏈黴素混合液+硫酸銅25克+20%井崗黴素1袋(15克)。(註:硫酸銅用量不能大於25克,否則會產生葯害)
用法與上同。這三種混合液,由用戶針對實際情況選擇決定。

四、防治西瓜、甜瓜霜霉病、白粉病、葉枯病:
用第七號粉粉銹寧代森錳鋅混合液。在初發病期,可7-10天一次,防治2次即可。其中葉枯病(葉枯萎、瓜腐爛,有灰黑色或黑色霉層)是西瓜、甜瓜嚴重的病害之一(註:粉銹寧可按其常量的50%加,即加20克,其它含量的也應減半。擔心是否對某些品種生長有抑製作用)。先作小試驗,24小時無葯害,再全面使用。

五、壯果,增加瓜個,表皮光潔,防裂瓜,增加含糖:
用第二號農用鏈黴素混合液+磷酸二氫鉀100克+20%鋅肥50克+5%硼肥50克。在開花坐瓜期,先後噴全株2次即可。

六、防治西瓜、甜瓜的各類蟲害:
用第十號防蟲混合液,但成瓜期禁止加殺蟲葯,也可將殺蟲葯加進以上各混合液防蟲。

註:一季生長期,可加20%鋅肥50克共2-3次,在小苗期防病毒時加。磷酸二氫鉀100克和5%硼肥50克,二者同時加,共2-3次,在生長中期加。弱苗加尿素50克,共2-3次。這由用戶自主選擇決定。
~~~~~~~~~~~~~~~~~~~
夠詳細了吧,你西瓜的大多數病害都有寫

『貳』 西瓜的病害用那些葯

您好!(1)西瓜枯萎病。發病初期,發現零星病株時,用12%的綠乳銅乳油500倍液,50%的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葯液0.4-0.5升,或用12.5%的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200-300倍液灌根,每株灌100毫升。於坐果初期開始噴灑50%的苯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40%的多·硫懸浮劑500-600倍液,36%的甲基托布津懸浮劑400-5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15%的三唑酮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每畝噴葯液60升,隔10天噴1次,共防治2-3次。噴葯須在晴天下午,以防日灼。
(2)西瓜疫病。以防為主,在發病前一定要噴葯進行保護防治,隔5-7天噴1次,連續噴2-3次。葯劑選用8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25%的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3)西瓜花葉病毒病。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3%的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發病初期噴施20%的病毒A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1.5%的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83增抗劑100倍液,7天噴1次,連續噴2-3次,也可與600倍5406細胞分裂素混合噴或交替噴。
(4)西瓜蔓枯病。發病初期噴75%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的硫懸浮劑5000倍液。5-7天噴1次,連續噴3次。
(5)西瓜葉枯病。發病初期可噴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的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6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6)西瓜炭疽病。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發病前3-5天開始噴葯,每隔7天噴1次,連續噴3次。葯劑可選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的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的多茵靈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2%的武夷菌素水劑200倍液。
(7)西瓜白粉病
熏蒸法:每平方米用硫磺粉25克,鋸末500千克點燃,密閉棚口,熏一夜即可。
粉塵法:每畝用1千克百菌清或克露粉塵劑噴粉。
噴葯防治:發病初期,用15%的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的武夷菌素水劑200倍液噴霧;發病嚴重時用50%的可濕性硫磺粉與8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勻,對水700倍噴霧,可兼治炭疽病、霜霉病。
(8)西瓜霜霉病。

『叄』 西瓜細菌性病害用什麼葯治療

西瓜細菌性病害,抄用中生襲菌素,或乙蒜素,或多抗黴素,或農用鏈黴素,或辛菌胺乙酸鹽,或氯溴異氰脲酸,或春雷王銅,或噻菌銅,或噻森銅,或喹啉銅,或氫氧化銅,或氧化亞銅,或氧氯化銅,或甲霜銅,或絡氨銅,或松脂酸銅等進行防治。

『肆』 西瓜細菌性病害怎麼治

一、脫毒(毒素和病毒),防治病毒性病和細菌性病:
西瓜、甜瓜脫毒(毒素和病毒),並防治病毒性病和細菌性病害,壯苗,促長,防落蕾、落花、落瓜,瓜體增大1/3以上,早上市10天左右,增產50%以上,增加含糖,果皮光潔,防裂瓜,用第二號農用鏈黴素混合液。從小苗期開始多次噴全株。西瓜、甜瓜的病毒性病屬終生反復發生的病害。其中病毒性病(花葉、頂部嫩葉皺縮,不結瓜或畸形瓜)。細菌性角斑病(病葉乾枯脫落、瓜體呈水漬狀凹陷病斑、有粘液、全瓜腐爛)。對這二大病害,在小苗期預防效果最佳,也可在初發病期,7-10天,防2-3次即可。

二、防治西瓜甜瓜的疫病、炭疽病、枯萎病、蔓枯病及角斑病:
用第四號硫酸銅混合液。對上述病害,最好在發病前預防,或初發病期防治,可7-10天一次,防治3次左右,防治時不僅噴全株,還要著重噴苗莖基部,使葯液浸入根部土壤方有效。其中疫病(從小苗期開始,終生反復發病,葉軟腐似水漬狀,莖蔓病斑變細軟腐,病瓜腐爛,有白色霉狀物)。

三、脫毒(毒素和病毒),防治病毒性病、細菌性病和真菌性病:
混合防治西瓜、甜瓜病毒病、細菌病、炭疽病、枯萎病、蔓枯病和疫病,用第二號農用鏈黴素混合液+硫酸銅25克+20%井崗黴素1袋(15克)。(註:硫酸銅用量不能大於25克,否則會產生葯害)
用法與上同。這三種混合液,由用戶針對實際情況選擇決定。

四、防治西瓜、甜瓜霜霉病、白粉病、葉枯病:
用第七號粉粉銹寧代森錳鋅混合液。在初發病期,可7-10天一次,防治2次即可。其中葉枯病(葉枯萎、瓜腐爛,有灰黑色或黑色霉層)是西瓜、甜瓜嚴重的病害之一(註:粉銹寧可按其常量的50%加,即加20克,其它含量的也應減半。擔心是否對某些品種生長有抑製作用)。先作小試驗,24小時無葯害,再全面使用。

五、壯果,增加瓜個,表皮光潔,防裂瓜,增加含糖:
用第二號農用鏈黴素混合液+磷酸二氫鉀100克+20%鋅肥50克+5%硼肥50克。在開花坐瓜期,先後噴全株2次即可。

六、防治西瓜、甜瓜的各類蟲害:
用第十號防蟲混合液,但成瓜期禁止加殺蟲葯,也可將殺蟲葯加進以上各混合液防蟲。

註:一季生長期,可加20%鋅肥50克共2-3次,在小苗期防病毒時加。磷酸二氫鉀100克和5%硼肥50克,二者同時加,共2-3次,在生長中期加。弱苗加尿素50克,共2-3次。這由用戶自主選擇決定。

『伍』 西瓜常見病害常用葯

一,西瓜霜霉病,各地抗性不同,建議烯醯嗎啉,霜脲錳鋅,霜霉威鹽酸鹽,甲霜靈錳鋅,惡霜靈錳鋅,氟嗎啉錳鋅,氰霜唑,氟醚菌醯胺,惡唑菌酮錳鋅等等成分選擇一個或者二個混合(嚴重的情況下),交替使用。
( 如果是保護地大棚注意控制濕度,陰雨天濕度大建議使用百菌清煙霧劑控制病情。)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預防病害,用量減一減)。交替使用農葯成分,不要連續使用一樣的農葯成分。這是植保原則。

二,西瓜炭疽病,黑斑病等等真菌性葉斑病類病害。建議三唑類農葯如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或者戊唑醇或者氟硅唑,咪鮮胺或者咪鮮胺錳鹽(上述產品用量多了抑制生長),
或者異菌脲或者吡唑醚菌酯或者醚菌酯或者溴菌腈或者肟菌酯等等 。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交替使用農葯成分,不要連續使用一樣的農葯成分。這是植保原則。

三,細菌性病害如細菌性果腐病,角斑病等等建議中生菌素或者噻唑鋅或者春雷黴素或者噻霉酮等等交替使用。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交替使用農葯成分,不要連續使用一樣的農葯成分。這是植保原則。

四,西瓜蔓枯病,如有裂口流膠的必須用咪鮮胺錳鹽或者溴菌腈加一點水調成漿糊狀塗抹病部,或者絡氨銅原液塗抹病部。

同時可以用三唑類殺菌劑如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或者氟硅唑或者戊唑醇等等,或者啶氧菌酯或者溴菌腈或者咪鮮胺錳鹽葉面噴霧(上述成分同時可以防治炭疽病等等真菌性葉斑病類病害),混合葉面肥更好。
絡氨銅等等銅制劑灌根預防也有一定的效果。

『陸』 西瓜病蟲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猝倒病。引起幼苗的猝倒死亡。防治方法:一是嚴格選擇營養土,選無病菌新土;二是進行種子消毒;三是葯土蓋種,用50%多菌靈0.5千克加細土100千克製成葯土,播種後覆蓋1厘米厚;四是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淋。

(2)立枯病。可使用0.2%~0.3%的敵克松拌種;選用95%的綠亨一號;64%的殺毒礬等葯劑防治。

(3)炭疽病。一是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30分鍾;三是田間防治用5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百菌通400~500倍液噴霧,7~10天噴1次,特別應注意雨後必須補噴1次。

(4)枯萎病。一是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種子消毒滅菌;三是田間作業防止接觸傳染;四是發現病株立即帶出瓜田燒毀;五是葯土填穴,每667米2用40%超微多菌靈、40%拌種雙、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2.0~2.5千克,摻50倍細土拌勻後施入定植穴內;六是發病初期用重茬防枯靈400倍,每株400毫升葯液灌根,3~5天後再灌1次。

(5)病毒病。10%的一遍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殺滅蚜蟲;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並加0.2%磷酸二氫鉀噴施,以增強植株抗病力;在發病初期用1∶1∶100的白糖、米醋溶液加入適量病毒A在晴天下午全葉噴施,效果也較好。

小型西瓜的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斑潛蠅、地老虎、黃守瓜等,可按常規方法進行防治。

『柒』 西瓜病害的防治

西瓜病害的綜合防治 1、西瓜枯萎病:症狀特徵:病斑黃白色,長圓形水浸狀,莖基部先發病,逐漸上下擴展,莖基部縊縮,節間也發生常有琥珀狀膠狀物流出,病株葉片自下而上枯萎,最後全株死亡。縱剖病莖,維管束變黃褐色,這是田間識別的主要依據。 發病條件:病菌可長期在土中存活,連作、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均有利此病的發生。 綜合防治: (1)嫁接:選擇瓠瓜、南瓜做砧木,採用劈接法嫁接能有效防止枯萎病的發生,其中南瓜做砧木嫁接抗枯萎病的能力最強。 (2)輪作:輪作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一般要求與非瓜類作物實物6-7年輪作,尢以禾笨作物為好,西瓜間作大蒜可減輕枯萎病的發生。 (3)土壤消毒:定植時用50%多菌靈,40%五氯硝基苯粉劑1公斤加細土100公斤,每穴撒葯100-150克。 (4)葯劑防治:70%甲托200倍或農抗120稀釋100-150倍,10%雙效靈、抗枯靈500倍,在發病初期灌根,每株250毫升,7-10天澆一次,連澆3-4次。 2、西瓜炭疽病:病狀特徵:此病可危害西瓜的葉、蔓和果實,尤以果為害重,果實上的病斑先為淡綠色,逐漸變為褐色或紫色圓斑,有凹陷輪紋。 發病條件:連作、濕度大有利此病的發生。 綜合防治: (1)溫湯浸種,55℃恆溫水浸種15分鍾或60%防霉寶600倍液浸種30分鍾。 (2)發病初期,摘除底部老葉,然後噴75%百菌清600-700倍或50%炭疽福美300-500倍或25%施保克乳油3000倍、50%利可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 3、西瓜白粉病: 症狀特徵:俗稱"白毛"主要危害葉片,初期,葉正面產生白色近圓形粉斑,以後逐漸擴大連片成白粉斑,恰似一層白粉,最後許多病斑連接在一起,布滿葉面,葉片漸枯黃發脆。 發病條件:病菌以閉殼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高溫、相對濕度大易發病。 綜合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徹底清理田間雜草。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開始噴灑農葯。 (2)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2.5%的速保利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25%粉銹寧3000倍液兌水噴霧,每7天噴一次,同時注意輪換用葯。 4、西瓜疫病: 症狀特徵:苗期發病,子葉上出現圓形的暗綠斑,呈水漬狀,中部漸變紅褐色,莖蔓近土面處溢縮倒伏死亡。真葉濕度大時軟腐乾燥時易破碎,瓜果被害,多從臍部發病,病斑凹陷,水漬狀,暗綠色,以後擴展到全果,造成軟腐。 發病條件:病菌喜高溫、高濕在25-30℃適溫范圍內,雨日持久,降雨量大,則發病重。 防治措施: (1)與禾本科作物進行5-7年的輪作。 (2)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噴富爾655液面肥。 (3)發病初期,拔掉中心病株深埋或燒提。同時用72.2%的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或56%靠水水分散微顆粒劑600倍液,或40%乙磷鋁200-300倍,64%殺毒礬M8600倍液噴霧。 二、西瓜蟲害的綜合防治 1、瓜蚜:俗稱蜜蟲,防治方法主要是清除田間雜草,苗期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也可用30%的絕蚜農樂,或50%辟蚜霧1500倍液噴霧防治。 2、潛葉蠅:以幼蟲在葉片內潛食葉肉,在葉片中形成許多彎曲的潛道,掌握成蟲發生盛期及時防治成蟲,或在剛出現潛道時噴霧防治幼蟲,可用40%綠菜寶800倍液,或25%愛卡士1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 3、小地老虎:也叫土蠶,截蟲,幼蟲日夜在植株上取食,喜食嫩葉,夜間出土活動,食量大,尤以一二代幼蟲危害嚴重,在防治上用90%敵百蟲0.5公斤溶在2.5-4公斤水中,噴於50-70公斤的菜葉或鮮草上,撒在瓜田誘殺,還可用敵百蟲與炒過的棉仁餅或糖麩配成毒餌,傍晚撒在瓜田。

『捌』 西瓜病害怎麼治

一、西瓜病害的綜合防治 1、西瓜枯萎病:症狀特徵:病斑黃白色,長圓形水浸狀,莖基部先發病,逐漸上下擴展,莖基部縊縮,節間也發生常有琥珀狀膠狀物流出,病株葉片自下而上枯萎,最後全株死亡。縱剖病莖,維管束變黃褐色,這是田間識別的主要依據。 發病條件:病菌可長期在土中存活,連作、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均有利此病的發生。 綜合防治: (1)嫁接:選擇瓠瓜、南瓜做砧木,採用劈接法嫁接能有效防止枯萎病的發生,其中南瓜做砧木嫁接抗枯萎病的能力最強。 (2)輪作:輪作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一般要求與非瓜類作物實物6-7年輪作,尢以禾笨作物為好,西瓜間作大蒜可減輕枯萎病的發生。 (3)土壤消毒:定植時用50%多菌靈,40%五氯硝基苯粉劑1公斤加細土100公斤,每穴撒葯100-150克。 (4)葯劑防治:70%甲托200倍或農抗120稀釋100-150倍,10%雙效靈、抗枯靈500倍,在發病初期灌根,每株250毫升,7-10天澆一次,連澆3-4次。 2、西瓜炭疽病:病狀特徵:此病可危害西瓜的葉、蔓和果實,尤以果為害重,果實上的病斑先為淡綠色,逐漸變為褐色或紫色圓斑,有凹陷輪紋。 發病條件:連作、濕度大有利此病的發生。 綜合防治: (1)溫湯浸種,55℃恆溫水浸種15分鍾或60%防霉寶600倍液浸種30分鍾。 (2)發病初期,摘除底部老葉,然後噴75%百菌清600-700倍或50%炭疽福美300-500倍或25%施保克乳油3000倍、50%利可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 3、西瓜白粉病: 症狀特徵:俗稱"白毛"主要危害葉片,初期,葉正面產生白色近圓形粉斑,以後逐漸擴大連片成白粉斑,恰似一層白粉,最後許多病斑連接在一起,布滿葉面,葉片漸枯黃發脆。 發病條件:病菌以閉殼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高溫、相對濕度大易發病。 綜合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徹底清理田間雜草。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開始噴灑農葯。 (2)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2.5%的速保利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25%粉銹寧3000倍液兌水噴霧,每7天噴一次,同時注意輪換用葯。 4、西瓜疫病: 症狀特徵:苗期發病,子葉上出現圓形的暗綠斑,呈水漬狀,中部漸變紅褐色,莖蔓近土面處溢縮倒伏死亡。真葉濕度大時軟腐乾燥時易破碎,瓜果被害,多從臍部發病,病斑凹陷,水漬狀,暗綠色,以後擴展到全果,造成軟腐。 發病條件:病菌喜高溫、高濕在25-30℃適溫范圍內,雨日持久,降雨量大,則發病重。 防治措施: (1)與禾本科作物進行5-7年的輪作。 (2)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噴富爾655液面肥。 (3)發病初期,拔掉中心病株深埋或燒提。同時用72.2%的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或56%靠水水分散微顆粒劑600倍液,或40%乙磷鋁200-300倍,64%殺毒礬M8600倍液噴霧。 二、西瓜蟲害的綜合防治 1、瓜蚜:俗稱蜜蟲,防治方法主要是清除田間雜草,苗期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也可用30%的絕蚜農樂,或50%辟蚜霧1500倍液噴霧防治。 2、潛葉蠅:以幼蟲在葉片內潛食葉肉,在葉片中形成許多彎曲的潛道,掌握成蟲發生盛期及時防治成蟲,或在剛出現潛道時噴霧防治幼蟲,可用40%綠菜寶800倍液,或25%愛卡士1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 3、小地老虎:也叫土蠶,截蟲,幼蟲日夜在植株上取食,喜食嫩葉,夜間出土活動,食量大,尤以一二代幼蟲危害嚴重,在防治上用90%敵百蟲0.5公斤溶在2.5-4公斤水中,噴於50-70公斤的菜葉或鮮草上,撒在瓜田誘殺,還可用敵百蟲與炒過的棉仁餅或糖麩配成毒餌,傍晚撒在瓜田。

『玖』 西瓜病害的類型 與如何防治

西瓜侵染性病害有幾十種,其中為害較嚴重的有西瓜蔓枯病、西瓜枯萎病、西瓜炭疽病、西瓜病毒病、西瓜白粉病、西瓜葉枯病、西瓜葉斑病、西瓜疫病、西瓜根結線蟲病、西瓜細菌性葉斑病、西瓜細菌性果腐病、西瓜猝倒病、西瓜立枯病 、西瓜綿疫病 、西瓜褐色腐敗病、西瓜黑斑病 、西瓜白絹病 等,這些病害的為害不僅影響西瓜產量,也影響品質。
在西瓜生長過程中,因為溫度、濕度、光照、空氣和水分不適宜,營養元素缺乏或過量,機械損傷及其他非生物因子造成的生理失調,稱為生理性病害。生理病害的特點是病害在某一地塊內同時表現症狀,不存在由少數首先感病的病株向四周浸染蔓延過程,而且感病植株所表現的症狀也比較一致。隨著中國南、北設施西瓜種植面積的快速發展,西瓜的連茬、重茬種植,生理性病害發生所佔病害發生比率正逐年提高,因誤診而錯誤用葯致使產生的各種農葯葯害、肥害等現象普遍發生。常見的西瓜生理性病害有西瓜漚根、西瓜幼苗自封頂症、西瓜徒長症、西瓜急性凋萎症、畸形瓜、空心瓜(西瓜空心、空洞果)、西瓜裂果(西瓜爆炸、爆炸瓜)、西瓜日灼病、肉質惡變果、西瓜黃帶果。
猝倒病-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猝倒病 (為害狀)本病是西瓜幼苗期的主要病害,發生普遍,可造成大片幼苗死亡。尤其在育苗床內受害最為常見。
1.症狀 猝倒病菌的寄生性都是比較弱的,只有在幼苗生長衰弱或其幼莖尚未木栓化時,才能侵入為害。苗期發病,幼苗莖基部產生水漬狀病斑,接著病部變黃褐色,縊縮成線狀。病害發展迅速,在子葉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後接觸病部的表面極易脫落,在子葉下發病的成為卡脖子。有時幼苗尚未出土,胚莖和子葉已普遍腐爛。有時幼苗外觀與健苗無異,但貼伏在地面而不能挺立,檢查這種病苗,可看到其莖基部已收縮似線條狀。濕度大時,在病部及其周圍的土面長出一層白色菌絲體。

2. 病原 病原為腐霉屬中的瓜果腐黴菌。菌絲無色,無隔膜。無性階段形成游動孢子囊,有性階段形成球形卵孢子。
3. 發病規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 12-18厘米表土層越冬,並在土中長期存活。翌春,遇有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以游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在土中營腐生生活的菌絲也可產生孢子囊,以游動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病菌生長適宜地溫 15-16℃,溫度高於30℃生長受到抑制。適宜發病地溫為10℃,低溫對寄主生長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動。當幼苗子葉養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實之前是感病期,遇有雨、雪連陰天或寒流侵襲,則發病較多。
4. 無公害防治技術 (1)嚴格選擇營養土 選用無病新土進行育苗,或對育苗土進行土壤消毒,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千克加細土100千克製成葯土進行播後覆蓋。 (2)加強苗床管理 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作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控制苗床的濕度。用有機肥或堆肥作苗床基肥時,必須充分腐熟。定植後,前期宜少灌水。若是大棚應及時通風降濕。 (3)化學防治 出苗後發病初期可噴灑58%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40%乙磷鋁(疫霉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一般7~10天噴一次,視病情,連續噴灑1~3次。每次噴葯後要結合放風,降低棚內濕度,可收到較好的防效。
枯萎病 (為害狀)西瓜枯萎病也叫蔓割病、萎蔫病等,分布十分廣泛。其發病率一般在5%左右,多者發病30%以上,甚至絕產。
1. 症狀 西瓜全生育過程均可發病。西瓜幼芽受害,在土壤中即行腐敗死亡,不能出苗。出苗後發病,頂端呈失水狀,子葉和葉片萎垂,莖蔓基都萎縮變褐猝倒;病蔓發病,基部變褐,莖皮縱裂,常伴有樹脂狀膠汁溢出,干後呈紅黑色。橫切病蔓,維管束呈褐色。後期病株皮層剝離,木質部碎裂,根部腐爛僅見黃褐色纖維。天氣潮濕時,病部常見到粉紅色霉狀物,即病原苗分生抱子座和袍子團。
2. 病原 病原為西瓜尖鐮孢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3. 發病規律 本病是一種土傳病害,病原苗主要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通過帶菌種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蟲及人為傳播。病菌從寄主根部傷口或根毛的頂端細胞間侵入,帶菌種子萌發時病菌可直接侵入幼根。夏西瓜6月中、下旬開始發病,7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發病盛期。發病的主導因素是溫、濕度,溫度在8-34℃均可發病,24-32℃是侵染的最適溫度,而苗期在16-18℃時發病最多。雨後遇旱或時雨時晴的氣候條件下發病較多。另外,微酸性土壤及偏施氮肥,更利於發病。
4. 無公害防治技術 (1)選用抗病或耐病品種 採用無病種子或種子消毒,從無病田中采種。種子消毒,在播前可用種子重量0.3%~0.4%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l小時。 (2)嚴格選擇營養土 採用無病土育苗,用新土或消毒的土壤作營養缽育苗,可減少苗期病菌侵染。 (3)合理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提倡水旱輪作,或與非瓜類作物5年以上輪作。深翻土地,高畦栽培,發病嚴重的大棚、溫室更要採取與非瓜類作物輪作。施用腐熟的基肥,及時追施磷鉀肥,及時通風,降低大棚濕度。不可大水漫灌,防止植株早衰和莖基部因土壤水分供應不均衡,產生自然裂傷。發病時要控水,及時清除病株,徹底銷毀或深埋,並用石灰等進行土壤消毒。 (4)土壤消毒 苗床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8克處理畦面。定植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667米21千克,混入細干土30千克,混勻後,均勻撒入定植穴內。在夏季高溫季節,利用太陽能進行土壤消毒,即收獲後,翻好地、灌水、鋪上地膜,然後密閉大棚15~20天,地表土壤溫度可以達到70℃以上,對枯萎病及其他土傳病害、線蟲等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5)嫁接育苗 用黑籽南瓜或葫蘆作砧木嫁接。 (6)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或發病前進行葯劑灌根治療,常用的葯劑有50%速克靈1 200~1 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000~1 2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3 000~6 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每株灌葯液0.25千克,每隔5~7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炭疽病 (為害狀)炭疽病是西瓜重要病害之一,各地普遍發生,在多陰雨天氣和南方多水地區發生尤重,是影響西瓜穩產高產的主要原因。本病除為害西瓜外,還為害甜瓜等。
1. 症狀 西瓜葉、蔓、果均可發病。葉部病斑,初為圓形淡黃色水漬狀小斑,後變褐色,邊緣紫褐色,中間淡褐色,有同心輪紋和小黑點,病斑易穿孔,病斑直徑約o.5厘米,外圍常有黃色暈圈,病斑上的小黑點和同心輪紋都沒有蔓枯病明顯,病斑顏色較均勻。葉柄和蔓上病斑梭形或長橢圓形,初為水浸狀黃褐色,後變黑褐色。果實受害,初為暗綠色油漬狀小斑點,後擴大成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空氣濕度大時,病斑上長橘紅色黏狀物,嚴重時病斑連片,西瓜腐爛。
2. 病原 病原為刺盤孢屬的葫蘆科刺盤孢菌,病斑上小黑點為分生孢子盤。分生孢子橢圓形或長圓形,無色單胞,內含物顆粒狀,剛毛分散於分生孢子盤中,褐色,頂端色淡,有分隔。
3. 發病規律 該病菌主要附著於寄主的殘體上遺留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也能帶菌,其種子上的病菌可存活2年。在適宜條件下,病菌依靠雨水或灌溉水的沖濺傳播,直接從寄主表皮侵入,近地面的葉片首先發病。濕度大是誘發此病的主要因素,在持續87%-95%的相對濕度下,潛育期 3天,濕度愈低,潛育期愈長,發病較慢。在10-30℃溫度下均能發病,而以95%相對濕度和24℃溫度下發病最重。過多施氮肥、排水不良、通風透光差以及連作地塊發病都比較嚴重。重病田或雨後收獲的西瓜在貯運過程中也發病。
4.無公害防治技術 (1)選用抗病耐病品種 甜瓜品種一般厚皮甜瓜(哈密瓜型)易感病,薄皮甜瓜(普通甜)較抗病。 (2)嚴格選擇營養土 育苗地要實行與非瓜類3年以上輪作,防止土壤帶菌,不能輪換時必須進行苗床土壤消毒。 (3)種子處理 對生產用種可用50~51℃溫水浸種或用種子重的0.3%~0.4%的50%多菌靈粉劑拌種;或用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30分鍾,用清水沖洗干凈後催芽。 (4)農業措施 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採用配方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田間積水,雨後及時排水,合理密植。瓜類作物收獲後要及時清除病殘體等。 (5)化學防治 大棚或露地於發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3 000~6 000倍液,或2%抗黴菌素(農抗120)水劑200倍液等,間隔7~10天一次,共噴葯2~3次。
白粉病 (為害狀)白粉病俗稱「白毛」,是西瓜生長中後期的一種常見病害,除西瓜外,還為害甜瓜、黃瓜及南瓜等瓜類作物,
1. 症狀 白粉病發生在西瓜的葉、莖、果及花蕾上,以葉片受害最重。發病初期,葉片正、背面及葉柄上發生離散的白粉狀霉斑,以葉片的正面居多,逐漸擴大,成為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嚴重時葉片枯黃,停止生長。以後白色粉狀物轉變成灰白色,進而出現很多黃褐至黑色小點,葉片枯黃變脆,一般不脫落。
2. 病原 病原為單絲殼屬中的單絲菌,其無性階段可形成串生的分生孢子。
3. 發病規律 病菌隨病株殘體遺留在土中越冬,亦可在溫室活體上越冬,第二年5-6月份隨溫度上升,病菌借氣流、雨水傳播,落到寄主上侵染發病。該病菌對濕度要求范圍很寬,天氣乾旱時,寄主表皮細胞的膨壓降低,則有利於病菌的侵入,往往發病更為嚴重;在多雨潮濕的天氣里,病菌孢子因吸水過多,常引起破裂,減少病菌的侵染發病,栽培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澆水過多,植株徒長,枝葉過密、通風不良,以及光照不足等均有利於白粉病的發生為害。
4.無公害防治技術 (1)農業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及時整枝理蔓,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性。種植前或收獲後應徹底清除殘體,生長期也應經常摘除老病葉,以減少侵染來源。 (2)化學防治 在生長前期噴灑2~3次50%硫懸浮劑300倍液,或硫磺粉,可預防白粉病的發生;發病初期選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5 000~6 000倍液,或20%腈菌唑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霧,每隔6~7天噴一次,連噴3次。為了避免病菌產生抗葯性,葯劑宜交替使用。
疫病 (為害狀)疫病又稱疫霉病,俗稱死秧,除為害西瓜外,也為害甜瓜及其他瓜類。各西瓜產區均有發生,為害逐年加重。一般在苗期和生長前期發生,是高溫多雨期發生的重要病害。
1. 症狀 幼苗、成株均可發病,為害葉、莖及果實。子葉染病先呈水浸狀暗綠色圓形斑,中央逐漸變成紅褐色,近地面處縊縮或枯死。真葉染病,初生暗綠色水浸狀圓形或不整形病斑,迅速擴展,濕度大時,腐爛或像開水燙過,干後為淡褐色,易破碎。莖基部染病,生紡錘形水浸狀暗綠色凹陷斑,包圍莖部且腐爛,患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實染病,則形成暗綠色圓形水浸狀凹陷斑,後迅速擴及全果,致果實腐爛,發出青貯飼料的氣味,病部表面密生白色菌絲,病健部邊緣無明顯病症。
2. 病原 病原為甜瓜疫霉和德雷疫霉。
3. 發病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或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糞肥里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或灌溉水傳播。種子雖可帶菌,但帶菌率不高。濕度大時,病斑上產生孢子囊及游動孢子進行再侵染。發病溫限5-37℃,最適20-30℃,雨季及高溫高濕發病迅速;排水不良,栽植過密,莖葉茂密或通風不良發病重。
4.無公害防治技術 (1)農業措施 深溝高畦,加強防澇,雨後及時排水;採用 噴灌、滴灌或膜下暗灌的灌溉方法,及時通風,降低濕度;輪作換茬,選5-6年未種瓜類的田塊種植,減少田間菌源。鋪蓋地膜,可減少土壤中病原菌對植株侵染的機會。 (2)種子及種子處理 西瓜、甜瓜種子應從無病健瓜上選留。市售種子可用40%甲醛100倍液浸30分鍾,洗凈後催芽播種。或用種子重量的0.3%~0.4%的25%瑞毒霉(甲霜靈)拌種。 (3)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可噴灑病部或灌根,常用的葯劑有58%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40%乙磷鋁(疫霉靈)可濕性粉劑200~25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70%甲霜鋁銅可濕性粉劑250~500倍液均可,一般7~10天噴一次,視病情,連續噴灑或灌根3~6次。病情嚴重時可隔5天灌一次,效果較好。設施栽培每次用葯後要結合放風,降低棚內濕度,可收到較好的防效。

閱讀全文

與西瓜病害及治療葯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