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電視台養生堂有一個方子,滋陰益氣膏,我用了以後感覺上火很厲害,請問有用過的嗎說一下感受怎樣
首先判斷你是不是陰虛再用滋陰的方子。自己調理的話可減量試試,還有上火感覺就停用吧。有上火感覺一有可能不對症,再者可能是身體虛症較重。需請中醫把脈診斷一下。
『貳』 養生堂 2011.11.3北京電視台養生堂2011年11月3號播出的滋陰補氣膏的做法
滋陰益氣膏
灸黃芪150克 枸杞100克 女貞子100克 黃精100克
做法:
第一次:洗去浮土,加水專浸泡2到3個小屬時,放砂鍋內加水到沒兩指以上,大火加熱燒開後,改小火加熱1小時以上,將葯液倒出。
第二次:加水沒兩指,煮40分鍾,倒出
第三次:加水煮30分鍾
將三遍葯液用紗布過濾,然後加熱慢慢煎煮到一定粘稠度後加入蜂蜜,注意隨時攪拌防止粘鍋。
『叄』 北京台養生堂2011年11月3日節目里的補氣膏方是什麼謝謝!
炙黃芪 150克 枸杞來100克 女貞自子100克 黃精 100克
先浸泡兩三個小時 放入砂鍋加水沒過葯材兩指大火煮開小火煮一個小時
將水倒至容器中,再加同樣的水煮40分鍾,將水倒至容器
再加水煮半個小時 將三次煮的水用紗布過濾後煮至略微粘稠時根據個人口味加蜂蜜,再煮粘稠即可,期間要不停攪拌,以免糊鍋
『肆』 西洋參和野山楂一起泡水喝有補氣的功效貌似北京台的養生堂里是這么說的。
西洋參可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內燥咽干。西洋容參有抗疲勞、抗氧化、抗應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對糖尿病患者還有調節血糖的作用。
冬蟲夏草和西洋參是最佳搭配,可以增強功效。
『伍』 養生堂在哪一集里講到了益氣聰明湯的處方
日是非曲直
『陸』 養生堂四神湯怎麼做
教您四神湯怎麼做,如何做四神湯才好吃
1、將豬腸和豬肚去除多餘回油脂,翻面用答鹽抓洗干凈,氽燙去腥,切段備用。
2、將處理好的豬腸丶豬肚加水適量煮開後,加入葯材,先用大火煮滾,再用小火煮至豬腸及豬肚熟透。
3、加鹽、酒調味即可。
葯材與食材功效
葯材:
1丶薏仁可健脾丶止瀉及利尿。
2丶山葯及芡實利於補脾腎。
3丶茯苓可利尿丶滲濕丶健脾丶鎮靜安神及利濕補氣。
4丶蓮子利於補心腎,還有安神作用。
食材:
豬腸和豬肚可增強腸胃道的吸收能力。
醫師叮嚀
1、學業過重導致食慾不佳者,可增加山葯的用量至40克。
2、睡眠不佳者,可增加茯苓的用量至40克。
3、小便量少或飲用冷水過多導致小腿容易水腫者,可增加薏仁用量至80克。
4、白帶常呈水帶狀的少女,可加重芡實的用量至40克。
5、易心悸不安丶憂煩或心浮氣躁者,可加重蓮子的用量到40克。
6、對正值青春發育期的少女而言,上述所有葯材皆可食用,長期服用可增強食慾及促進發育,但若有感冒或體內有發炎現象時應謹慎食用。
『柒』 中葯滋補養生堂的目錄
第一篇 滋補中葯,要講究科學使用
第一章 什麼是滋補中葯
第二章 滋補中葯的分類
第三章 煎葯服葯的方法
第四章 四季滋補中葯
第五章 使用滋補中葯的注意事項
第二篇 不同體質,滋補中葯養生長壽
第一章 氣虛體質 培元益氣
人參——大補元氣,固脫生津
黃芪——止汗脫毒,眾葯之王
白術——健脾益氣,止汗安胎
山葯——健脾補腎,葯之上品
靈芝——補益氣血,延年神仙
白扁豆——和中下氣,葯食合一
刺五加——補氣之王,效比人參
太子參——補脾益氣,生津潤燥
第二章 陽虛體質 溫陽固本
鹿茸——補腎壯陽,強筋壯骨
鹿鞭——壯陽益精,補腎活血
覆盆子——助陽固精,令發不白
蛤蚧——補腎助陽,潤肺止咳
八角茴香——溫陽散寒,理氣止痛
牛膝——滋補肝腎,強筋壯骨
鱉甲——滋陰潛陽,軟堅散結
海狗腎——益精填髓,溫腎補陽
海馬——散結消腫,溫補腎陽
胡椒——溫中止痛,祛除積氣
芡實——健脾止瀉,益腎固精
肉蓯蓉——補腎助陽,潤腸通便
鎖陽——滋潤腸道,養血強精
雪蓮花——百草之王,葯中極品
淫羊藿——祛風除濕,溫腎壯陽
補骨脂——補腎助陽,納氣平喘
益智仁——溫脾止瀉,固精助陽
第三章 陰虛體質 滋陰降火
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白果——健脾益肺,滋腎益陽
龜板——滋陰補腎,固精止血
黃精——補氣養陰,健脾益腎
明黨參——養陰和胃,潤肺化痰
南沙參——化痰益氣,潤肺和胃
女貞子——滋陰補腎,養肝明目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桑葉——祛風清熱,涼血明目
石斛——清熱養陰,養胃益腎
天冬——冷而能補,保定肺氣
烏梅——生津止渴,澀腸止瀉
白芍——斂陰止汗,養血平肝
第四章 血虛體質 調氣養血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大棗——養血安神,補中益氣
赤芍——清熱涼血,散淤止痛
雞血藤——補血活血,疏通經絡
龍眼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生地黃——清熱生津,養陰養血
熟地黃——滋陰補血,明目益精
紫河車——補腎益精,益氣養血
益母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
第五章 血淤體質 活血化瘀
丹參——活血通絡,清心除煩
田七——化淤止血,消腫止痛
酸棗仁——斂氣安神,和胃運脾
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陳皮——燥濕化痰,理氣健脾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桂花——化痰止咳,生津散淤
藿香——發表解暑,芳香化濁
蘆根——清熱生津,除煩止嘔
薤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第六章 痰濕體質 理氣化痰
白芷——祛風散寒,燥濕止帶
冬蟲夏草——滋補肺氣,止咳化痰
胡桃仁——溫肺定喘,固精強腰
桔梗——宣肺利咽,益氣健脾
韭菜子——祛除濕邪,壯陽固精
昆布——潤下消痰,消腫利水
蛇床子——祛風燥濕,溫腎壯陽
第七章 氣郁體質 行氣解郁
淡豆豉——解表除煩,宣發預熱
淡竹葉——清熱除煩,利尿解渴
佛手——芳香理氣,健胃止嘔
金銀花——清心祛火,活血行氣
橘紅——理氣寬中,健脾消食
羅漢果——清心潤肺,清涼解渴
青果——清熱解煩,開胃降氣
砂仁——寬中理氣,健胃消食
梔子——瀉火除煩,涼血解毒
第三篇 不同功效,強身祛病全家健康
第一章 發汗解表類
紫蘇葉——發表散寒,行氣和營
香薷——發汗解表,行水散濕
牛蒡子——疏散風熱,消腫解毒
牛蒡根——消腫解毒,祛除風熱
葛根——退熱生津,升陽止瀉
桑葉——清熱涼血,清肝明目
第二章 潤燥清熱類
魚腥草——清熱消腫,消癰排毒
野菊花——清熱明目,殺菌消炎
牡丹皮——活血化淤,清熱涼血
玄參——涼血滋陰,清熱解毒
玉竹——養陰潤燥,除煩止渴
第三章 潤腸通便類
馬齒莧——健脾養胃,涼血止血
大黃——通經散淤,通腸瀉熱
火麻仁——補血養虛,潤腸通便
郁李仁——利水下氣,潤燥滑腸
榧子——殺蟲消積,潤燥補虛
第四章 祛濕止痛類
五加皮——補肝益腎,強筋健骨
桑寄生——安胎催乳,滋養補虛
千年健——補濕止痛,強筋健骨
第五章 化濕散淤類
厚撲——行氣除滿,化痰燥濕
厚撲花——化濕理氣,散淤止痛
蒼術——祛風散寒,健脾燥濕
砂仁——開胃化濕,溫脾止瀉
第六章 利水滲濕類
土茯苓——祛濕解讀,通利關節
澤瀉——消腫補虛,祛除濕氣
車前子——祛痰明目,利尿滲濕
車前草——涼血利尿,祛痰解暑
第七章 暖胃驅寒類
吳茱萸——止瀉助陽,降逆止嘔
丁香——暖胃驅寒,溫中降逆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氣和中
肉桂——助陽補火,活血通經
刀豆——溫中下氣,益腎補元
第八章 理氣解郁類
香附——調經止痛,行氣解郁
木香——健脾養胃,行氣止痛
枳殼——消脹行滯,寬中理氣
枳實——散痞化痰,破氣消積
第九章 健胃消食類
山楂——行氣散淤,健胃消食
麥芽——健脾養胃,通乳消脹
雞內金——消食化積,補血補虛
萊菔子——化痰降氣,消食除脹
橘皮——理氣健脾,益血健體
第十章 涼血止血類
蒲黃——止血化淤,生津止渴
茜草——涼血活血,通經祛淤
小薊——解毒消癰,清熱止血
大薊——涼血止血,散淤消腫
槐花——清肝瀉火,抗癌止血
鮮白茅根——生津止渴,清熱利尿
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仙鶴草——解毒抗癌,養傷消腫
紫珠——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第十一章 收澀固脫類
肉豆蔻——溫中行氣,澀腸止瀉
五味子——斂肺止渴,生津益氣
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固脫
第十二章 清肺止咳類
桔梗——潤肺利咽,祛痰排膿
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潤肺
胖大海——清熱潤肺,利咽解毒
紫蘇子——化痰平喘,潤腸降氣
第十三章 寧神養心類
遠志——安神益智,散痰消腫
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柏子仁——安心寧神,止汗潤腸
薄荷——疏風散熱,辟穢解毒
第十四章 明目平肝類
天麻——活血行氣,健脾和胃
石決明——平肝潛陽,明目養肝
第四篇 美容時尚,永葆年輕與活力
第一章 排毒養顏
蜂蜜——止痛解毒,強志輕身
阿膠——補血止血,滋陰潤腸
玫瑰花——行氣解郁,安心寧神
菊花——疏散風熱,美容明目
茉莉花——解郁抗衰,強體排毒
蘆薈——清熱通便,排毒養顏
紅花——活血通絡,祛斑悅顏
桃仁——活血化瘀,美白養顏
第二章 美發烏發
黑芝麻——補肝益腎,潤燥生精
何首烏——養血補肝,補氣益精
桑葚——補血養顏,生津潤腸
側柏葉——涼血止血,生發烏發
杜仲——補中益精,輕身耐老
第三章 瘦身美體
荷葉——化淤止血,清熱解暑
麥冬——久服輕身,不老不飢
決明子——清肝明目,通便潤腸
第四章 增強免疫力
茯苓——健脾化痰,養血補氣
薏苡仁——健脾滲濕,除痹止瀉
蓮子——稼穡之味,百病可祛
紅景天——扶正固本,通神不老
『捌』 2015年北京衛視養生堂講的什麼葯補氣血不上火
貧血是因為缺鐵而引起的,因此患了貧血就應食用含鐵的食物。
例如:
動物肝臟(豬肝含鐵量版較權高,為每100克豬肝中含鐵22.6毫克。)。
瘦肉,蛋,魚,豆類,芹菜等食物中也含有較多鐵。
黃豆、綠豆中也含有鐵,分別為每100克中含有8.2毫克和6.5毫克(除動物肝臟外黃豆、綠豆含鐵相對較高)。
此外配合飲用(雪盈茶) ,能將補血與補氣結合在一起,氣血雙補。
『玖』 北京衛視 養生堂有一個老中醫說他坐診每天吃 3、4片黨參 枸杞補氣,記不清是黨參片,還是西洋參片
黨參和西洋參抄片都有補氣襲的作用,但西洋參的補氣作用比黨參要強一些。而且西洋參葯性便涼,可以氣陰雙補,也不容易出現因為補氣過度而導致上火的情況。所以如果是跟黨參相比的話,西洋參與枸杞子搭配效果可能更好一些,但是有一點黨參的價格比西洋參要便宜的多,更適合長期服用來養生。
『拾』 養生堂 補氣和補血湯葯是從什麼視頻中剪切來的
從中華醫葯節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