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大名著主要人物及事件
●《紅樓夢》 1.林黛玉,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 2.傳說女媧煉石補天之時,單留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該石自經鍛煉之後,通了靈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見後,便在石上鐫上「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幾個字,投它入世,成為賈政與王夫人的次子—賈寶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於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賈寶玉的種種叛逆思想,當然被封建正統人物視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愛,互為知己,但在賈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終因雙方思想不同,且無法忘懷精神上的伴侶林黛玉,婚後不久,寶玉就出家當和尚去了 3.賈元春,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 4.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談講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裡斥之為「混帳話」 。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贊。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薛姨媽早就放風說∶「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方可配」,在賈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由於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與志趣,賈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後不久即出家當和尚去了。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5.王熙鳳,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她高踞在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上,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她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雖然賈瑞這種紈?子弟死有餘辜,但「毒設相思局」也可見其報復的殘酷。 「弄權鐵檻寺」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得張家的女兒和某守備之子雙雙自盡。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兒也被王熙鳳以最狡詐、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稱∶ 「我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憑什麼事,我說行就行!」她極度貪婪,除了索取賄賂外,還靠著遲發公費月例放債,光這一項就翻出幾百甚至上千的銀子的體己利錢來。抄家時,從她屋子裡就抄出五七萬金和一箱借券。王熙鳳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加速賈家的敗落,最後落得個「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6.賈探春,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 玫瑰花」之諢名。她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處於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冷酷無情。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在婢僕面前維護作主子的威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 7.賈迎春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 6.賈惜春,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珍的妹妹。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而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櫳翠庵為尼。 7.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8.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一,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鼎撫養,而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盪,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衛若蘭,婚後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後成癆症而亡,史湘雲立志守寡終身。 9.晴雯,從小被賣給賈府的奴僕賴大家為奴。賴嬤嬤到賈府去時常帶著她,賈母見了喜歡,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她長得風流靈巧,眉眼兒有點像林黛玉,口齒伶俐,針線活尤好。她的反抗性最強,她蔑視王夫人為籠絡小丫頭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諷向主子討好邀寵的襲人是「哈巴狗兒 」;抄檢大觀園時,唯有她「挽著頭發闖進來,『豁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還當眾把狗仗人勢的王善保家的痛罵一頓。她的反抗,遭到了殘酷報復。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從炕上拉下來,硬給攆了出去。當天寶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為感動,便絞下自己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脫去了一件貼身穿的舊紅綾小襖兒贈給他。當夜,睛雯悲慘地死去。寶玉深感哀傷,特作《芙蓉女兒誄》,祭奠晴雯。 10.賈母,賈代善之妻,出嫁前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賈家從重孫媳婦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孫媳婦,憑著她的精明能幹,才坐穩了賈家最高統治者的位置。她雖已年老,也不管家,但餘威猶在。當她發現有下人在園中聚賭時,便立即一一查實,並作嚴厲的處罰。她是個典型的享樂主義者,她的兒孫成了淫棍、賭徒,只要他們不來攪擾她的享樂,她是不幹涉的。她不大喜歡大兒子賈赦和大兒媳邢夫人,偏愛小兒子賈政和小兒媳王夫人。她喜歡眾孫女,溺愛孫子寶玉,但並不支持寶黛的愛情。她批准了王熙鳳的「掉包計」,使寶玉被迫娶了薛寶釵。後以八十三歲高齡去世。 ●《三國演義》 1.劉備,生於公元166年,死於公元223年。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公元221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世人也稱他劉先主。 2.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死於公元234年。三國時蜀國政治家、軍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東省沂南)人,號「卧龍」先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幼年喪父母,隨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被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感動,出任劉備軍師,並幫助劉備佔領荊州、益州、漢中,是赤壁大戰的主要指揮者之一。劉備在成都稱帝後任他為丞相,劉禪繼位後封為武鄉侯,任益州牧,領軍平定南蠻,七擒孟獲,並北伐曹操,一生打了無數勝仗。製造「連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運輸糧草的「木牛流馬」。建興十二年在與司馬懿軍相拒時,病死於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南)軍中,葬於定軍山(今陝西省漢中勉縣定軍山)。 3.關羽,生年不詳,死於公元219年,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 4.張飛,生年不詳,死於公元221年,劉備義弟,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221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 5.魏武帝曹操,生於公元155年,死於公元220年。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園譙郡(今安徽亳縣)人,從小聰明機警,有俠氣。黃巾軍起義爆發時,任騎都尉,參加剿除黃巾軍。從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197年至211年),先後用兵打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豪強,統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諸葛亮用火攻戰敗。建安二十一年,受封為魏王,四年後,病死於洛陽。曹丕稱帝後,追尊為魏武帝。 6.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死於公元251年,三國時魏國大將。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熟悉兵法,多智謀,善於玩弄權術。曾多次出師與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時,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遺詔輔政,後乘曹爽出城游獵時,發動政變,殺了曹爽,代為丞相,封晉王,執掌國政。死後被孫子司馬炎追尊為晉宜帝。 7.孫 權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公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曹操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公元203、205年,先後兩次出兵鎮撫了山越(即秦漢時的百越),穩定了江東六郡的局勢。公元208年,率大軍親征黃祖,奪得江陵,復與劉備聯合,獲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公元211年,移治於秣陵,次年改為建業(今南京市)。公元211年,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親率大軍伐吳。孫權一方面以陸遜為大都督迎戰,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稱臣,被曹丕拜為吳王。次年三月大破蜀軍。公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公元252年病逝。 8.周 瑜 周瑜,生於公元一七五年,死於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9.魯 肅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縣)人。從小喪父,靠祖母撫養。他少有大志,輕財好施,喜歡習武騎射,所以,在當地頗有名,袁術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稱帝,特任命他為東城長。魯肅辭不受命。周瑜任居巢(今安徽桐城)長,曾請魯肅資助軍糧。魯肅慷慨地指給他一個裝有三萬斛糧食的大糧倉。周瑜感激不已,遂結為知己。 公元200年,魯肅在周瑜的引薦下歸附孫權。孫權非常器重魯肅,與他「合榻對飲」,議論時事。魯肅勸孫權「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三國志.吳志.魯肅傳》)孫權很佩服他的才能。公元208年赤壁大戰時,魯肅為贊軍校尉。他首先向孫權提出了聯劉拒曹的戰略方針,並出使劉備處,以促成孫劉聯盟。公元210年,周瑜病逝,魯肅被任命為奮武校尉,領周瑜軍,駐扎在江陵。後來,轉屯陸口,被授予漢昌太守、偏將軍。次華(214年),轉橫江將軍。公元215年,駐兵益陽(今湖南益陽市)。公元217年,魯肅病逝。 10.趙 雲 趙雲,蜀國五虎大將第三位。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原為公孫瓚的部下,後歸劉備。劉備被曹軍打敗於當陽長坂坡,趙雲六進六齣曹操百萬軍中,救出了甘夫人與阿斗。劉備東吳招親,趙雲領軍護衛,後攔江截救阿斗,一桿長槍,神出鬼沒,渾身是膽,一生征戰無數,屢建奇功,後拜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隨諸葛亮進攻關中,失利於箕谷,退回漢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歲。 後人有詩贊趙雲說: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水滸傳》 1.高俅--《水滸傳》中的奸臣典型。本是個市井無賴,只因為善於踢球,受到宋徽宗的寵信,被授予殿帥府殿帥(相當於首都警備司令)的高職,對上諂媚,對下狡詐,報私仇兇狠而不擇手段。 2.晁蓋--本是山東鄆城縣一個大地主,兼任保正,愛練武,喜歡結交江湖人物。「智取生辰綱」的主謀者。事泄後上樑山,是梁山泊的第一任首領,死後由宋江接任。不在一百單八將之內。 3.宋江--《水滸傳》的中心人物,梁山泊一百單八將的首領。出身地主,本來是山東鄆城縣的一個押司(相當於縣政府秘書)。書中把他捧成是正面人物的典型代表,口口聲聲講忠孝,講仁義,仗義疏財,救危扶困,被稱為「山東及時雨」;但是在故事的敘述中,又把他描寫成一個陰險惡毒的奸詐小人(例如為了招降秦明,不惜燒殺平民數百家一千多人;為了逼朱仝上山入伙,竟下令殺死一個四歲的小孩等)。是一個口是心非、具有兩重人格的人物。 4.盧俊義--梁山泊名義上的第二把手,但是沒有實權。本來是大名府的一個財主,為人正派耿直,江湖上名聲很好。梁山泊想借重他的名聲,邀請他上山。他不願意,被吳用設計陷害,進了監獄,妻子又與管家私通,霸佔了他的財產,還要置他於死地,最後梁山好漢在法場上把他救出,終於落草,成為被裹脅的典型。 5.吳用--本來是山東鄆城縣鄉下的一個村塾教師,善於計謀,因設計「智取生辰綱」,事敗上了梁山,排名第三,當了軍師,對打仗並不內行,卻是宋江的智囊,是梁山的領導核心人物之一。 6.公孫勝--一個「凡緣未盡」的雲游道士。「智取生辰綱」的參與者之一。在梁山排名第四位,自稱能呼風喚雨,布陣排兵。雖然功勞不是很大,卻是梁山核心領導人之一。 7.林沖--本來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相當於首都警備部隊教官),因為娶了個漂亮妻子,被高俅的兒子看上了,設計陷害他,先把他充軍到滄州,因他妻子不肯改嫁,高俅又要置他於死地。他是個安份守己的軍官,在發配的路上,受到解差的百般折磨,依然唯唯諾諾,惟命是從,幻想期滿回京與家人團聚。直到「火燒草料場」之後,方才逐漸覺悟,下決心殺死陸虞候,上山落草,是「逼上樑山」的典型人物。在梁山泊排名第五位。 8.柴進--後周皇帝的嫡傳子孫。如果趙匡胤不搞「陳橋兵變」,他就是當仁者不讓的皇帝。如今變成平頭百姓,沒毛的鳳凰不如雞,居然被一個知州的小舅子害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後被梁山好漢救上山去落草,憑他的原來身份,坐了第十把交椅。 9.魯智深--原是渭州經略府的提轄,身材魁偉,性格粗魯,愛憎分明,嫉惡如仇。因為偶然聽說鄭屠戶霸佔欺凌金翠蓮的故事,三拳打死了鄭屠戶,逃亡到五台山當了和尚。又因醉酒打人鬧事,被方丈遣送到東京大相國寺管菜園,認識了林沖。林沖發配,一路護送,為此受到了高俅的迫害,上山落草,最後合並到梁山泊入伙,排名第十三。他是梁山泊最正派、最講義氣的人。 10.武松--《水滸傳》中最著名的打虎英雄。河北省清河縣人。生平最愛打抱不平,因打死人逃亡在柴進莊上躲藏。打虎出名以後,留在陽谷縣當都頭,巧遇胞兄武大郎。嫂嫂潘金蓮與土財主西門慶通姦,毒死武大郎,武松為兄報仇,殺死嫂嫂和西門慶,投案自首,被發配孟州。在孟州協助小管營施恩打敗蔣門神,又被蔣門神買通的張都監所陷害,發配恩州,並企圖在途中殺死他。武松殺死解差和殺手,又殺了張都監一家十五口,上山落草,後來合並到梁山泊,排名第十四。他是被貪官惡霸逼上樑山的典型。 11.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本來都是梁山泊附近的漁民,是一百單八將中少數出身於守法勞動人民中的三位。他們因受土匪的侵擾和官府的壓迫,無法打魚,在吳用的勸說下參加了「智取生辰綱」的行動,事發後上山,與李俊、張橫、張順共領水軍,屢建奇功,排名第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一。 12.解珍、解寶--一百單八將中出身最好、歷史最清白、沒有做過任何壞事的兩個平民百姓。他們本是登州的獵戶,因為奉命捕獲登雲山上的一隻老虎,被山下姓毛的地主隱匿,不僅誣賴他們打砸搶,被關進監獄,還打算在獄中秘密處死他。親戚顧大嫂為此帶領一批人劫獄,投梁山入伙,排名第三十四、三十五。 13.燕青--盧俊義最忠誠的僕人、小管家,相貌英俊,精通武藝,善於摔跤相撲。在盧俊義被害期間,要飯來給主子吃;盧俊義被發配的路上,他殺死解差,救了主人。是最忠心的「義仆」的典型。上山以後,排名第三十六(天罡星的最後一名)。 14.扈三娘--梁山泊武功最強、容貌最美的女將。她本是梁山附近扈家莊大地主的小姐,長得身材苗條,姿色秀麗,武功高強,能和呼延灼打平手,在「三打祝家莊」戰役中還曾經生俘王英、戰敗歐鵬。最後在自己被捕、全家人被殺的前提下,由宋江硬做媒,違心地嫁給了自己的手下敗將、身材矮小又是好色之徒的王英。她排名第五十九,不但比王英低一位,比歐鵬還低十一位。她是《水滸傳》中的一個悲劇人物,心情抑鬱,在全書中幾乎沒有跟什麼人講過話,是個鬱郁寡歡的「啞巴女將」。 15.時遷--山東高唐人,長得骨軟身軀健,眉濃眼睛尖,容貌像獼猴,行走似飛仙,擅長飛檐走壁,專門做些登堂入室、順手牽羊的勾當。因他身輕似燕,人都叫他「鼓上蚤」。在跟隨楊雄上樑山的途中,因為他偷了祝家店的一隻報曉大公雞,引起了「三打祝家莊」的戰役。上山以後,排名一百零七(地煞星的第七十一位),是倒數第二位,低於白勝而高於段景住。他被後世盜竊行奉為「賊祖宗」,受到香火膜拜。
② 跪求《三國》,《紅樓》等名著的人物簡介,故事梗概!
紅樓夢人物簡介全部
林黛玉: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
賈寶玉:傳說女媧煉石補天之時,單留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該石自經鍛煉之後,通了靈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見後,便在石上鐫上「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幾個字,投它入世,成為賈政與王夫人的次子—賈寶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於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賈寶玉的種種叛逆思想,當然被封建正統人物視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愛,互為知己,但在賈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終因雙方思想不同,且無法忘懷精神上的伴侶林黛玉,婚後不久,寶玉就出家當和尚去了。
http://post..com/f?kz=152898377
《三國演義》人物介紹
http://xf.hb.vnet.cn/sanguo/wenyi/renwu/index.html
http://blog.patching.net/user1/rose/archives/2006/308.html
③ 華佗養生堂中葯生發茶真的能防止脫發嗎
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天脫落60~80根頭發,尤其當梳理或清潔頭發時,常能見到許回多掉發,這是因答為已經處於休止期尚未脫落的頭發由於梳理及清潔的牽拉促其脫落,大可不必緊張。掉頭發的數量超過100根以上,那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多吃含有豐富鐵質的食品、瘦肉、雞蛋的蛋白、菠菜、 包心菜、芹 菜、水果等等食物,多吃黑色素含量 高的食物 ,比如黑豆、黑 米、黑芝麻、核桃、黑木耳等。平時可以經常泡些蟲草、杜仲、蟲椹草、枸杞子、肉蓯蓉水喝,消炎抗菌、補腎虛的作用,同時對脫發也有作用。
④ 中國四大名著的主角介紹是什麼
《紅樓夢》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視功名權貴,與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
王熙鳳:精明強干,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
賈寶玉: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反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
薛寶釵: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
。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贊。
《西遊記》
唐僧: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痴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最後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取經後被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三國演義》
曹操:自幼放任盪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徵,清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又盡職 鞠躬盡瘁。
劉備:一代梟雄,寬厚仁愛,求賢若渴。俗話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關公:忠義,智勇雙全
《水滸傳》
宋江:豪爽,義氣,仗義疏財
李逵:魯莽,孝順,勇猛
武松:有勇又謀,打抱不平,是一位英雄好漢
⑤ 用四大名著解析當今社會人情事故
《紅樓夢》
1.林黛玉,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
2.傳說女媧煉石補天之時,單留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該石自經鍛煉之後,通了靈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見後,便在石上鐫上「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幾個字,投它入世,成為賈政與王夫人的次子—賈寶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於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賈寶玉的種種叛逆思想,當然被封建正統人物視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愛,互為知己,但在賈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終因雙方思想不同,且無法忘懷精神上的伴侶林黛玉,婚後不久,寶玉就出家當和尚去了
3.賈元春,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
4.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談講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裡斥之為「混帳話」 。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贊。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薛姨媽早就放風說∶「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方可配」,在賈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由於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與志趣,賈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後不久即出家當和尚去了。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5.王熙鳳,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她高踞在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上,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她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雖然賈瑞這種紈?子弟死有餘辜,但「毒設相思局」也可見其報復的殘酷。 「弄權鐵檻寺」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得張家的女兒和某守備之子雙雙自盡。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兒也被王熙鳳以最狡詐、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稱∶ 「我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憑什麼事,我說行就行!」她極度貪婪,除了索取賄賂外,還靠著遲發公費月例放債,光這一項就翻出幾百甚至上千的銀子的體己利錢來。抄家時,從她屋子裡就抄出五七萬金和一箱借券。王熙鳳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加速賈家的敗落,最後落得個「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6.賈探春,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 玫瑰花」之諢名。她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強烈,所以對處於婢妾地位的生母趙姨娘輕蔑厭惡,冷酷無情。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在婢僕面前維護作主子的威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
7.賈迎春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
6.賈惜春,金陵十二釵之一,賈珍的妹妹。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而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櫳翠庵為尼。
7.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8.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一,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鼎撫養,而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盪,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衛若蘭,婚後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後成癆症而亡,史湘雲立志守寡終身。
9.晴雯,從小被賣給賈府的奴僕賴大家為奴。賴嬤嬤到賈府去時常帶著她,賈母見了喜歡,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她長得風流靈巧,眉眼兒有點像林黛玉,口齒伶俐,針線活尤好。她的反抗性最強,她蔑視王夫人為籠絡小丫頭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諷向主子討好邀寵的襲人是「哈巴狗兒 」;抄檢大觀園時,唯有她「挽著頭發闖進來,『豁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還當眾把狗仗人勢的王善保家的痛罵一頓。她的反抗,遭到了殘酷報復。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從炕上拉下來,硬給攆了出去。當天寶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為感動,便絞下自己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脫去了一件貼身穿的舊紅綾小襖兒贈給他。當夜,睛雯悲慘地死去。寶玉深感哀傷,特作《芙蓉女兒誄》,祭奠晴雯。
10.賈母,賈代善之妻,出嫁前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賈家從重孫媳婦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孫媳婦,憑著她的精明能幹,才坐穩了賈家最高統治者的位置。她雖已年老,也不管家,但餘威猶在。當她發現有下人在園中聚賭時,便立即一一查實,並作嚴厲的處罰。她是個典型的享樂主義者,她的兒孫成了淫棍、賭徒,只要他們不來攪擾她的享樂,她是不幹涉的。她不大喜歡大兒子賈赦和大兒媳邢夫人,偏愛小兒子賈政和小兒媳王夫人。她喜歡眾孫女,溺愛孫子寶玉,但並不支持寶黛的愛情。她批准了王熙鳳的「掉包計」,使寶玉被迫娶了薛寶釵。後以八十三歲高齡去世。
●《三國演義》
1.劉備,生於公元166年,死於公元223年。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公元221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世人也稱他劉先主。
2.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死於公元234年。三國時蜀國政治家、軍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東省沂南)人,號「卧龍」先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幼年喪父母,隨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被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感動,出任劉備軍師,並幫助劉備佔領荊州、益州、漢中,是赤壁大戰的主要指揮者之一。劉備在成都稱帝後任他為丞相,劉禪繼位後封為武鄉侯,任益州牧,領軍平定南蠻,七擒孟獲,並北伐曹操,一生打了無數勝仗。製造「連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運輸糧草的「木牛流馬」。建興十二年在與司馬懿軍相拒時,病死於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南)軍中,葬於定軍山(今陝西省漢中勉縣定軍山)。
3.關羽,生年不詳,死於公元219年,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
4.張飛,生年不詳,死於公元221年,劉備義弟,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221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
⑥ 華佗養生堂中葯養顏茶有效果嗎
有配方嗎,發給我看看,另外標出你的性別與年齡,不懂繼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