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京澳高鐵經過南昌
京港澳高鐵分為5段:(北)京石(家莊)高鐵(在建既將通車)、石(家莊)武(漢)高鐵(在建既將通車)、武(漢)廣(州)高鐵(已通車)、廣(州)深(圳)(香)港高鐵、廣(州)珠(海)澳(門)高鐵。
② 求南昌市西湖區簡介
2.1 歷史沿革
西湖區是南昌市的老城區,有2200多年歷史。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命潁陰侯灌嬰「渡江定豫章郡」。灌嬰渡江後定南昌為郡治所在地,設豫章郡和南昌縣,翌年始築「灌嬰城」,後改名南昌。晉代,南昌城由「灌嬰城」遷至東湖以西,南塘以北,贛江以東。唐初重築新城,境內繁華街段——中山路、船山路、系馬樁、永叔路屬新城部分;唐貞元十五年(799),洪恩橋將東太湖分隔成東西兩部分,洪恩橋以西謂之西湖,西湖區名因此而得。
西湖區作為南昌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經濟繁榮,人口稠密,建造和遺存了眾多的歷史建築群,形成了含有相當數量的、並記載著真實歷史信息的歷史建築和風貌的歷史地段,歷來街巷縱橫,蜿蜒曲折,既多又密,工商學官匯集。在清代,南昌城內大街小巷布局就井然有序。清康熙年間,城內街巷已有東、西、中大街,廣潤門、進賢門、順化門大街,以及翹步街等32條街道和合同巷、筷子巷等19條街巷,只是當時的街巷比較狹窄;清乾隆年間,境內有鐵柱宮橫街、普賢寺前橫街、豫章書院前大街、進賢門外直大街等,街道依然狹窄,麻石泥土路面居多。新中國建立後,路面逐步改善,拓寬、取直、延伸,路面數次變化,現多為水泥路面。以城門碼頭、工商作坊、府衙書院等命名的眾多地名,今仍沿用。改革開放以來,城區建設迅速發展,出現數十個新地名,同時,一些原小街巷,因房屋拆遷或道路擴建,逐漸消失。現全區轄10個街道辦事處,1個鎮,全區設100個社區、12個行政村。人口近60萬(含流動人口)。
2.2資源稟賦
2.2.1地理特徵
西湖區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區之一,境處贛撫平原,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4。C,年平均雨量1600~1800mm,年平均無霜期291天。轄區地勢平坦,最高點海拔27.4m,最低點海拔18.9m,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總面積34.5km?,平原面積占總面積的99%,撫河由南向北注入贛江。全區轄繩金塔、桃源、朝陽洲、廣潤門、南浦、西湖、系馬樁、十字街、丁公路、南站10個街道和桃花鎮1個鎮,截至2004年底,常住人口43萬。
2.2.2 人文特徵
2.2.2.1 悠久的書院文化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兩句王勃在滕王閣上為南昌引吭高歌的名言,現已被人們廣泛運用。南昌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文人雲集,尤其走進西湖區的古老街巷,這種濃厚的人文氣息便會撲面而來。最能透露南昌人才輩出求學蔚然成風的歷史印記,無疑是西湖區書院街一帶的古建築,因為名聲顯赫的南昌三大書院之一的豫章書院(現址為南昌十八中)曾矗立於此,康熙年間全國有兩百名學士曾來此講學,可見古代的學風之盛。書院街一直是文人聚集的地方,很多收藏家在此居住,動亂時期收藏家也會經常招待文人留宿家中,講文論古鑒賞文物。在解放前有家余姓的收藏家是南昌最大的收藏家,每天都要聚集數十名文人在家,只要有文人造訪都願意接待,一時間附近省市的文人名士都慕名而來,就因為這樣在動亂的年代南昌習文之風也沒有衰敗。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十年間,從這條散發著濃濃書香的豫章小巷裡走出了著名的畫家、書家、作家、音樂家、詩人、學者、醫生約20來位。
2.2.2.2 厚重的萬壽宮文化
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所特有的道教文化——萬壽宮文化,在全國各地乃至海外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許真君清正廉明的愛民風范,救災祛患的救世精神,捨身為民、鐵柱鎮蛟的英雄氣概以及凈明忠孝的道德教義,長期以來,在江西民間有著極其崇高虔誠的信仰,因而自東晉起,江西先人就廣建祠廟供奉紀念他。唐宋時期,隨著江西在南方的昌盛,江西的商人和移民不斷向湖南湖北和雲、貴、川一帶遷徙繁衍,萬壽宮也隨之在這些地方建立。可以說,江西先人到了哪裡,萬壽宮就建到哪裡,萬壽宮也因此成為贛人在外地的活動場所。經過長期的歷史變化,衍變成為贛文化象徵和展示贛文化風採的窗口。遺憾的是,南昌萬壽宮整個建築在「文革」中被毀於一旦,所以搶救以萬壽宮為載體的歷史文化遺產,尤顯迫切與必要。
2.2.2.3 濃郁的商業文化
翠花街、廣潤門一帶則是歷史上商賈雲集的地帶,自古至今這里都是南昌市商業最密集的地區;棉花市、帶子巷和筷子巷則是手工業生產加工較為集中的經營場所,小商小販亦匯集於此。
位於合同巷的南昌總商會反映了南昌本土近代的工商業文化。清朝後期,各商幫之間有很多業務往來,於是在地域性會館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行業性的會所或者某某堂,把各地的會館聯合起來,跨行幫的事情可以在這里商量,行幫內的事情仍在會館內部商量。到了清朝末年,中國人學西方的商會,只要把會館的牌子一改就行了,但內部的規矩還是本土的文化,只是換了一塊牌子,中國的近代化本身有自己的土壤。
2.2.2.4 獨特的贛派建築文化
此外,西湖區還擁有幾處較有歷史淵源的民居建築,如位於合同巷的羅氏老宅,我國著名橋梁專家羅英曾在其內居住;解放以前的金融界開明人士包金坡所建的包家大屋;清乾隆十三年(1748)進士干從濂以軍功顯赫受到乾隆皇帝的獎賞而創建的幹家大屋等。
2.2.2.5 多姿的外來宗教建築文化
隨著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傳入,西湖區也出現了一些外來宗教建築,如現存的松柏巷的天主教堂、醋巷的清真寺等。
2.2.3 區位特徵
2.2.3.1 交通區位
解放前至今,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均在西湖區境內,境內為全市陸路交通的樞紐。又由於瀕臨贛江、撫河,本區歷史上也是水運的中心。區內交通發達,105、316、320國道和京九鐵路貫穿全境。老福山立交橋像一條彩虹飛架南北,司馬廟立交橋、八一大道、沿江大道、撫河大道、洪都中大道、南昌大橋環繞市區。
2.2.3.2 市場區位
西湖區是京九線上唯一的省會城市——南昌市的中心城區,處在國家大交通格局的重要樞紐上,形成了連江達海、溝通八方的大區位優勢,一個全方位大開放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將有利於西湖區對接長珠閩、連接港澳台、融入全球化,加強與國內沿海和境外市場的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加速經濟文化市場化的進程。
2.3價值評價
2.3.1 傳承歷史名城特色與風貌的重要載體
西湖區是一個日益繁榮的商貿大區,又是一個適宜居住的休閑新區,還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英雄城區,更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城區。2200多年的歷史文脈值得珍惜,也不容忽視。現代文明只有在繼承歷史傳統文明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地發揚光大。因此,在城區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要把發揚現代文明和傳承古老文明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新城區和老城區的建設結合起來,對歷史地段進行保護和合理利用,維持城市歷史建築和歷史環境的延續性,確保西湖區城區的特色與個性的延續和可持續發展,讓更多的人通過它的過去更好地認識其現在,把握其將來,把西湖區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現代經濟強區和文化大區。
2.3.2挖掘南昌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南昌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牌
西湖區歷史地段街巷密集,內蘊深厚,每條街巷的命名及淵源與南昌市的變遷和形態特徵密切相關,街區內保留的歷史建築類型多樣,有民居、店鋪、寺廟、會館、作坊、古井等,充分體現出歷史建築形式的多樣化和城區文化的多元性。通過對西湖區歷史地段保護和利用的規劃,有利於西湖區打造「十大文化品牌」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使西湖區成為省會南昌的一顆最耀眼的明珠;有利於進一步挖掘南昌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南昌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牌,進一步繁榮南昌市的文化旅遊事業,促進南昌市的經濟社會文化建設和改革開放。
③ 澳京國際貿易(北京)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來注冊號:****所在地:北京市注冊自資本:100萬元法定代表:常娜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在營登記機關:朝陽分局注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華南路6號院2號樓23層2705
法定代表人:常娜
成立時間:2010-07-27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1307368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華南路6號院2號樓23層2705
④ 南昌這個城市怎麼樣
南昌這幾年發展確實很快,
2005年還被美國《新聞周刊》評為世界十大活力城市,
亞洲就三座:中國南昌,日本福岡,韓國高陽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蠻驚訝也蠻自豪的(笑~~)
下面是南昌概況:
江西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全國35個特大城市之一。地處江西省中部偏北地區,贛江、撫河下游,鄱陽湖濱。位於東經 115°27'至116°35'、北緯 28°10'至 29°11'之間。王勃《滕王閣序》概括其地勢為「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南昌市西接九嶺山脈,東南屬贛中南山地丘陵,土地面積 7402.36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4.4%。全境山、丘、崗、平原相間,其中崗地低丘占 34.4%,水面佔29.8%,平原占 35.8%。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以非金屬建材礦為主,有花崗岩、石英石、石灰石、陶瓷土、河沙等近30種。全市森林覆蓋率為 17%。主要樹木有413種,常見樹種為松、杉、樟等。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水杉和被譽為水果之王的獼猴桃也有零星分布。 用材林、薪炭林居多,分別佔有林地面積的 39% 和 31.8% ;防護林、特用林比重偏小,分別佔有林地面積的 20.9% 和 4.5%。野生動物有 480多種,其中國家級保護鳥類 20多種,珍稀鳥類 12種。 境內江河湖塘星羅棋布, 以鄱陽湖為中心散布著軍山湖、金溪湖、青嵐湖、瑤湖等大小數百個湖泊,市區東北有艾溪湖、青山湖和賢士湖;城區有東、西、南、北四個風景湖。水利資源總量為 7.27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45萬千瓦。
氣候濕潤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無霜期長、冰凍期短。一年中,夏冬季長、春秋季短,冬冷夏熱、秋爽春寒,春夏多雨、秋冬乾燥。平均氣溫懸殊,春季平均氣溫 17.5℃,夏季平均氣溫 28.2℃, 秋季平均氣溫 20.9℃,冬季平均氣溫 6.3℃。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
全市共有38個民族,漢族人口佔99%以上。少數民族均為散居性質,人口回族最多。 全市除定居港澳台人員外,海外僑胞、外籍華人分布在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人數較多的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菲律賓等。
南昌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建城2200年來,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歷代冠蓋雲集、車馬如流、樓台相望,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美譽。1927年8月1日,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寫下了中國現代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南昌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彪炳史冊而馳名天下。古老的名勝交融於奇妙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裝點著江南文化古城的獨特風貌,構成南昌特有的旅遊資源。南昌市東有京東、瑤湖水上娛樂區,南有青雲譜「八大山人」紀念館文化游覽區,西有梅嶺、夢山度假、宗教旅遊區,北有鄱陽湖、南磯山、象山候鳥觀賞區。名列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滕王閣」聳立在贛江之濱,再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麗景觀。有「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和位於伏虎山絕壁飛瀑間的洪崖丹井、享有「小廬山」之譽的西山梅嶺及古柏蒼翠的西山萬壽宮、金光燦爛的「繩金塔」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0多處。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另外,百花洲、蘇圃、蘇堤等有中國園林之美,又有水陸花木之勝;水上觀音亭、孺子亭、佑民寺等是名噪一時,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遊客。
當人類走到了送走一個百年世紀,迎來又一個千年文明的重要時刻,古郡南昌經過50多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的發展,煥發出青春活力,展現出輝煌前景。從 1978年到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2%左右,提前七年實現了翻兩番目標。特別是「八五」期間,南昌經濟又上新台階,提前一年完成「八五」計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 16.1%。 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為 435.10 億元。其中第一產業 46.05 億元,第二產業 205.28 億元,第三產業 183.77 億元。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同世界各地的交往與合作日益密切,先後與日本高松市、 青森縣東北町以及墨西哥托盧卡市和芬蘭瓦·托市結為友好城市,同日本、韓國、美國、德國、義大利及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合作。1992年國務院批准南昌為內陸重點開放城市,享受同沿海特區同等的優惠政策,國內外、省內外經濟市場全面拓展,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八五」期間,南昌對外開放程度迅速提高。市政府不失時機地制定了招商引資各項優惠政策,切實保障外商、外資企業的一切合法權益。
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齊全,交通發達便捷。昌北、京東新區初具雛型,「一江兩岸」格局開始形成。浙贛、皖贛、向九、向樂等鐵路干線穿城而過,尤其是京九線縱貫全市並與浙贛線交匯,成為內地連接港澳、西部地區連接東部沿海的大通道,南昌承東啟西的大區位優勢更為突出。1999年,南昌鐵路局率先購入三列國內最新型機動車組,同時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開發的「電子引航員」IC卡「黑匣子」於5月份首次在路局各機務段試用,進一步提高了南昌鐵路運輸的現代化水平。 公路四通八達, 105、320、316等三條國道在南昌交匯,直貫湘、鄂、皖、浙、閩、粵等鄰省而與全國聯網。境內公路網路直達所轄郊縣全部鄉村。全國最長的雙層立體分流兩用橋枛「南昌大橋」以及新「八一大橋」、新火車站和老福山、壇子口、銀三角立交橋的竣工,極大地改善了交通環境。 水路經贛江入長江出東海。空運有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福州、廈門、南京、西安、海口、昆明等城市的始發航線和中轉航線34條,民航運輸年起飛9330架次。京九鐵路、浙贛復線、國際性現代化昌北樂化機場的通車、通航,使南昌成為全國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城市交通立交化,城區綠化率33.1%,氣化率25.5%,日供水量103萬噸。全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3.75萬門,長途自動交換機容量5萬路端,模擬蜂窩移動通訊交換機容量6萬戶,數字蜂窩移動通訊交換機容量15萬戶。城市年供電量1.27億度,配電系統供電可靠率99.76%。1998年,啟動實施「一江兩岸」 道路防洪系列、朝陽污水處理廠、孺子路綜合改造等工程項目68個,累計完成工作量42272.78萬元。
歷史性的機遇,跨世紀的召喚,絢麗的前景和光輝的藍圖,激勵著勤勞智慧的南昌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和信心投入建設花園城市的偉大事業中。到 2010年力爭國內生產總值比 2000年翻1.5番,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 2000年翻 1.5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主要經濟發展指標在全國的位次前移,把南昌建成「開放型、多功能,高效益、強輻射」的中心城市。
為達到上述目標,實施五項戰略舉措:
1、以京九鐵路貫通為契機,在現有經濟格局上,突破行政區劃,在更高的層次、更大的范圍拓展生產力布局,發展相對集中、規模較大、各具特色的若干產業區和產業帶。
2、進一步優化農業,主攻工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繁榮以商貿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形成農業優、工業強、三產興的產業協調發展新格局。
3、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探索建立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體系,全面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4、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發展,努力實現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5、以塑造文明省會城市形象為目標,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到新水平。
南昌,這座具有兩千多年燦爛歷史文化的古城和舉世聞名的「英雄城」,必將以一個繁榮、富裕、文明的嶄新風貌在新的世紀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南昌市及所轄各縣、區人民政府:
名 稱 聯 系 電 話 郵 政 編 碼
南 昌 市 (0791)3885935(秘書處) 330038
南 昌 縣 (0791)5712189(辦公室) 330200
新 建 縣 (0791)3702737(辦公室) 330100
進 賢 縣 (0791)5664225(辦公室) 331700
安 義 縣 (0791)3422244(辦公室) 330500
東 湖 區 (0791)6221407(辦公室) 330006
西 湖 區 (0791)6616694(辦公室) 330009
青雲譜區 (0791)5231693(辦公室) 330001
灣 里 區 (0791)3760427(辦公室) 330004
青山湖區 (0791)8102242(辦公室) 330029
⑤ 共青到南昌大巴最早幾點
7點。在農工商超市 下面 那個 長運 坐車。
⑥ 老哥們,澳京還能去不了,現在安全嗎
我的滿腹經綸都解答不了你的問題,慚愧慚愧
⑦ 南昌好的專科
1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是一所隸屬於江西省財政廳的全日制專科層次普通高校,其前身是創辦於1960年的江西省財務會計學校,學院坐落在中國魅力城市之一、京九鐵路與長江交匯的優秀旅遊文化名城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學院設有會計(一)系、會計(二)系、財稅金融系、經濟管理系、應用外語系、信息工程系、商貿旅遊系和基礎社會科學部,共開設44個專業。學院招生遍及全國(除港、澳、台外)31個省、市、自治區,在校全日制學生12636人。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60年 公立 財經 江西省財政廳
2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公辦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江西現代技師學院始建於1978年,由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隸屬江西省建材工業局,校址設在南昌市梅嶺。2000年舉辦高職教育班,2002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江西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升格為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成為一所集文、理、工、藝術、經濟等諸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辦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國招收高中畢業三年制專科學生。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84年 公立 其他 江西省人民政府
3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10年6月,學校「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順利通過教育部、財政部驗收,成為我省唯一一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11年5月,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2012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60年 公立 綜合 江西省教育廳
4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是江西省政府主辦、省國土資源廳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院地處贛州,1958年建校。學院原隸屬於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2000年劃歸江西省政府管理。2009年被確立為江西省示範性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2012年通過驗收。2010年被確立為國家骨幹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2014年5月通過國骨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省級驗收。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58年 公立 工科 江西省教育廳、國土資源廳
5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56年,前身為交通部南昌公路工程學校,1958年升格為江西交通學院,1973年更名為江西省交通學校,1984年曾籌建江西交通專科學校,2002年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56年 公立 綜合 江西省教育廳
6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
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是一所旅遊商貿類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院位於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丁香路1號,校園佔地面積1000多畝,建築面積4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圖書110多萬冊。學院有各級各類在校生16000多人,專職教師890餘人,入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教授64人、副教授135人,博士6人(4人在讀)、碩士195人;專任教師"雙師"型佔72%。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2002年 公立 財經 江西省教育廳
7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是一所省級示範性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創辦於1953年,原名贛州林業學校,2002年4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升格為大專層次普通高校,並更名為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2011年12月,升格為副廳級單位。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53年 公立 林業 江西省林業廳
8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隸屬於江西省商務廳,是一所專門培養外語外貿類專業人才的高等學府,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商務部確定的開放型經濟人才培訓基地、省部共建學院,是江西省首批示範性高職院校,2010年5月被商務部定為全國首批「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基地」,肩負國家援外培訓重任。2010年6月又被江西省教育廳列為江西省高職高專首批接受外國留學生院校。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64年 公立 財經 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商務部共建
9九江職業大學
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江西省示範性高職院校。九江職業大學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九江市唯一的市屬高等職業院校。現擁有鶴問湖、濂溪兩個校區,校園面積1000餘畝,建築面積40餘萬多平方米,在校生16000餘人。新的九江職業大學已經成為一所集工科、經貿、外語、人文、中小學教育、學前教育、護理、農學等四十多個專業的綜合性的新型高等職業院校。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1985年 公立 綜合 九江市人民政府
10江西科技職業學院
江西科技職業學院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國標代碼13419),納入國家統招計劃,面向全國招生,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普通高等院校。學院坐落在英雄城——南昌市昌南經濟開發區,佔地面積近千畝,建築面積30餘萬平方米,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753名,其中,高級職稱426名,中級職稱、雙師型教師286名。
創建時間 學校類型 學科類型 隸屬單位
2003年 私立 綜合 江西省教育廳
⑧ 南昌哪家化妝學校比較好
不僅僅是學費,還有各方面的都要考慮,
但是如果是從學習的目的出發,
我覺得專還是要從學屬校的就業為最終目的,
如果就業不好,那麼都是沒用的。
反正選學校自己多參考了,多試聽,多對比,再決定。
希望以上的文字能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