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癰腫中葯治療

癰腫中葯治療

發布時間:2021-03-15 06:39:50

A. 中葯材治療驚悸,健忘,失眠多夢,癰腫等效果很好是真的嗎

中葯材治療這些毛病確實有用的,而且無毒無副作用!

B. 癰腫瘡癤怎麼治療

癰腫瘡癤是中醫病名,西醫認為本病主要是由細菌感染導致。治療原則內主要是殺菌消容炎,保護局部,防止感染。全身治療:應根據病情輕重選用抗生素,對於重症病人最好做膿液培養加葯物敏感試驗,宜選用高效的抗生素局部治療。局部治療:可以選用0.1%依沙吖啶、1:2000黃連素液或者1:5000高錳酸鉀液清洗患部,然後可以外用10%的魚石脂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紅黴素軟膏、復方新黴素軟膏。物理治療:可以使用紫外線、紅外線、超短波、激光燈照射,以促進潰瘍癒合。如已化膿,應切開排膿引流,切忌早期擠捏和切開。

C. 中醫怎麼解釋癰

營衛不從,逆於肉里,乃生癰腫。瘡者皮外也,瘍者皮內也,癰者肉之間也,疽者骨之里。

D. 治療癰的中葯處方有哪些

1.西醫葯治療

<1>早期局部可行50%硫酸鎂濕熱敷治療。

<2>炎症范圍擴大,中央已形成壞死組織,全身症狀逐漸加重者,應採用十字或雙十字切開術,要深達筋膜,切斷皮下纖維小梁,節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排膿。

<3>抗生素治療:輕症,可口服復方新諾明或泰利必妥,或萬古黴素。重症,肌注或靜滴青黴素類葯物。滅滴靈對厭氧菌效果較好。

<4>卧床休息,疼痛發燒者,可給予解熱鎮痛劑。

2.中醫葯治療

<1>內治法

熱毒蘊結(初期):皮膚鮮紅、灼熱疼痛,漸成高腫堅硬,伴見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洪數。輕者可無伴見症狀。

治法:清熱解毒消腫。輕者宜疏風清熱,活血化瘀。

方葯:金銀花20克、連翹15克、黃連10克、赤芍15克、黃芩10克、山梔10克、荊芥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黃柏10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10克、蘆根30克。

服上述方劑的同時,取煎後葯渣用布包,濕敷癰腫部位。

熱毒壅滯(成膿期):結塊局部疼痛加劇,痛如雞啄,腫勢高突,可伴見發熱,口乾苦,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透膿。

方葯:金銀花30克、連翹10克、黃芩10克、丹參20克、生石膏(先煎)20克、黃連10克、山梔10克、當歸尾10克、川芎10克、皂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余邪留滯(潰膿期):潰出黃白稠厚膿液,可夾雜有紫色血塊,局部腫痛及全身症狀亦逐漸消失。如膿瘡口周圍堅硬,膿水稀少,多為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

治法:清熱解毒,退腫。

方葯:內服中成葯六應丸或銀黃片。體虛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2>外治法

中醫治療癰以外治法為主,根據全身症狀配合服用中葯。

初期:外敷金黃散、玉露散。

潰膿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葯線引流,膿未盡時外蓋金黃膏,膿盡時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蓋。如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後再用葯。

【注意事項】

癰較癤重,應保持瘡口周圍皮膚的清潔,避免對瘡口的擠壓摩擦。根據癰發部位,制動相應活動,如腋癰宜用三角巾懸吊上肢,臍癰、臀癰應卧床休息等。

E. 癰有哪些中醫葯治療法

①熱毒蘊結(初期):皮膚鮮紅、灼熱疼痛,漸成高腫堅硬,伴見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洪數。輕者可無伴見症狀。治宜清熱解毒消腫。

方葯:金銀花20克,連翹、赤芍各15克,黃芩、山梔、荊芥、黃柏、夏枯草各10克,生石膏(先煎)、蒲公英、蘆根各30克。

服上述方劑的同時,取煎後葯渣用布包,濕敷癰腫部位。

②熱毒壅滯(成膿期):結塊局部疼痛加劇,痛如雞啄,腫勢高突,可伴見發熱,口乾苦,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透膿。

方葯:丹參、生石膏(先煎)各20克,黃連、山梔、當歸尾、川芎、皂刺、炮甲片、黃芩、連翹各10克,蒲公英、金銀花各30克。

③余邪留滯(潰膿期):潰出黃白稠厚膿液,可夾雜有紫色血塊,局部腫痛及全身症狀亦逐漸消失。如膿瘡口周圍堅硬,膿水稀少,多為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治宜清熱解毒、退腫。

中成葯:六應丸或銀黃片。體虛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②外治法:初期外敷金黃散、玉露散。潰膿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葯線引流,膿未盡時外蓋金黃膏,膿盡時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蓋。如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後再用葯。

F. 治癰腫瘡毒有什麼中葯方

黃苓有較強的瀉火解毒之功,用治火毒熾盛之癰腫瘡毒

G. 癰有哪些中醫療法

1.熱毒蘊結(初期來):皮膚鮮自紅、灼熱疼痛,漸成高腫堅硬,伴見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洪數。輕者可無伴見症狀。治宜清熱解毒消腫。

方葯:金銀花20克,連翹、赤芍各15克,黃芩、山梔、荊芥、黃柏、夏枯草各10克,生石膏(先煎)、蒲公英、蘆根各30克。

服上述方劑的同時,取煎後葯渣用布包,濕敷癰腫部位。

2.熱毒壅滯(成膿期):結塊局部疼痛加劇,痛如雞啄,腫勢高突,可伴見發熱,口乾苦,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透膿。

方葯:丹參、生石膏(先煎)各20克,黃連、山梔、當歸尾、川芎、皂刺、炮甲片、黃芩、連翹各10克,蒲公英、金銀花各30克。

3.余邪留滯(潰膿期):潰出黃白稠厚膿液,可夾雜有紫色血塊,局部腫痛及全身症狀亦逐漸消失。如膿瘡口周圍堅硬,膿水稀少,多為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治宜清熱解毒、退腫。

中成葯:六應丸或銀黃片。體虛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4.外治法:初期外敷金黃散、玉露散。潰膿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葯線引流,膿未盡時外蓋金黃膏,膿盡時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蓋。如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後再用葯。

H. 癰治療方法有哪些

(1)西醫葯治療。

①早期局部可行50%硫酸鎂濕熱敷治療。

②炎症范圍擴大,中央已形成壞死組織,全身症狀逐漸加重者,應採用十字或雙十字切開術,要深達筋膜,切斷皮下纖維小梁,節除壞死組織,充分引流排膿。

③抗生素治療:輕症,可口服復方新諾明或泰利必妥,或萬古黴素。重症,肌注或靜滴青黴素類葯物。滅滴靈對厭氧菌效果較好。

④卧床休息,疼痛發燒者,可給予解熱鎮痛劑。

(2)中醫葯治療。

①熱毒蘊結(初期):皮膚鮮紅、灼熱疼痛,漸成高腫堅硬,伴見惡寒發熱,頭痛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洪數。輕者可無伴見症狀。治宜清熱解毒消腫。

方葯:金銀花20克,連翹、赤芍各15克,黃芩、山梔、荊芥、黃柏、夏枯草各10克,生石膏(先煎)、蒲公英、蘆根各30克。

服上述方劑的同時,取煎後葯渣用布包,濕敷癰腫部位。

②熱毒壅滯(成膿期):結塊局部疼痛加劇,痛如雞啄,腫勢高突,可伴見發熱,口乾苦,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透膿。

方葯:丹參、生石膏(先煎)各20克,黃連、山梔、當歸尾、川芎、皂刺、炮甲片、黃芩、連翹各10克,蒲公英、金銀花各30克。

③余邪留滯(潰膿期):潰出黃白稠厚膿液,可夾雜有紫色血塊,局部腫痛及全身症狀亦逐漸消失。如膿瘡口周圍堅硬,膿水稀少,多為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治宜清熱解毒、退腫。

中成葯:六應丸或銀黃片。體虛弱者,可配合服八珍丸。

②外治法:初期外敷金黃散、玉露散。潰膿期取九一丹或八二丹葯線引流,膿未盡時外蓋金黃膏,膿盡時用生肌散或白玉膏外蓋。如瘡口過小,應擴瘡排膿後再用葯。

I. 中醫經典《癰疽》裡面關於「癰腫」的句子的解讀。

衛氣主要在體表分布,也可以入里,寒邪入侵人體,衛氣有驅邪外出的作用,所以衛氣要歸之,與寒邪斗爭。

J. 外敷癰腫的消炎葯

瀉下葯《中葯學》凡能攻積、逐水,引起腹瀉,或潤腸通便的葯物,稱為瀉下葯。瀉下葯用於里實的癥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為三點:一為通利大便,以排除腸道內的宿食積滯或燥屎;一為清熱瀉火,使實熱壅滯通過瀉下而解除;一為逐水退腫,使水邪從大小便排出,以達到驅除停飲、消退水腫的目的。根據瀉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葯、潤下葯和峻下逐水葯三類。攻下葯的作用較猛,峻下逐水葯尤為峻烈。這兩類葯物,奏效迅速,但易傷正氣,宜用於邪實正氣不虛之症。對久病正虛、年老體弱以及婦女胎前產後、月經期等均應慎用或禁用。潤下葯的作用較緩和,能滑潤大腸而解除排便困難,且不致引起大瀉,故對老年虛弱患者,以及婦女胎前產後等由於血虛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腸燥便秘,均可應用。第一節攻下葯攻下葯,多屬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瀉火,適用於大便燥結、宿食停積、實熱壅滯等症。此外,攻下葯在臨床應用上還用於下幾個方面:1.對於上部充血、出血等病症兼見便秘者,用攻下葯可使病情緩解,這是「上病下取」的方法。2.如痢疾初起,里急後重、瀉而不暢者,雖無便秘現象,也可酌用攻下葯,可促使病情減輕,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3.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在內服葯方面,根據中醫的「不通則痛」以及「六腑以通為用」等原理,對某些急腹症屬於實熱結滯癥候,應用通里攻下,清熱瀉火的方法,獲得良好療效,從而免除手術治療,減輕病人痛苦。大黃【葯用】本品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或葯大黃的根莖。【性味與歸經】苦,寒。入脾、胃、大腸、心包、肝經。【功效】攻積導滯,瀉火涼血,行瘀通經。【臨床應用】1.用於大便燥結,積滯瀉痢,以及熱結便秘、壯熱苔黃等症。大黃瀉下通便、清除積滯,故可用於大便不通及積滯瀉痢、里急後重、溏而不爽等症;又因它能苦寒泄熱,盪滌腸胃積滯,對於熱結便秘、高熱神昏等屬於實熱壅滯的癥候,用之可以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在臨床應用時,本品常與芒硝、厚朴、枳實等配伍。2.用於火熱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熱毒瘡癤等症。大黃瀉下泄熱,有瀉血分實熱的功效,故又能用治血熱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對目赤腫痛、熱毒瘡癤等症屬於血分實熱壅滯的癥候,可配黃連、黃芩、丹皮、赤芍等同用。3.用於產後瘀滯腹痛,瘀血凝滯、月經不通,以及跌打損傷、瘀滯作痛等症。大黃入血分,又能破血行瘀,故可用於上述瘀血留滯的實症,在使用時須配合活血行瘀的葯物,如桃仁、赤芍、紅花等同用。此外,大黃又可清化濕熱而用於黃疸,臨床多與茵陳、山梔等葯配伍應用;如將本品研末,還可作為燙傷及熱毒瘡瘍的外敷葯,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處方用名】生軍、生川軍、生錦紋、生大黃(生用,瀉下力猛)酒川軍、酒洗大黃(用生大黃噴黃酒,烘乾後應用,可增強活血行瘀之功)制軍、制川軍、制大黃(用黃酒拌勻後蒸熟成黑色,瀉下力較緩,能清熱化濕)【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用作通便宜後下。研粉吞服,每次二至三分。【按語】1.大黃又稱「川軍」,性寒苦泄,是一味瀉火、破積、行瘀的要葯,使用少量,又有健胃作用,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可隨配伍的不同而發揮它的特長。如配以芒硝,可攻下破積;配以附子,可溫陽降濁;配以茵陳,可清化濕熱;配黃芩、黃連,可瀉火涼血;配黃連、檳榔,可清熱導滯,用於濕熱下痢、里急後重;配丹皮、赤芍、桃仁等,可活血祛瘀,用於血瘀經閉、損傷瘀血或腸癰初起等症;又如用本品少量,配合烏賊骨,可清熱而制酸,治胃痛泛酸、脘部灼熱等症。2.大黃除內服外,又可外敷治熱毒癰腫、水火燙傷,也是取它瀉火解毒的功效。3.如用本品瀉下通便,煎服時應後下,或用沸開水泡汁,否則葯效會減弱。4.服用大黃後,其色素會從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現黃色。此外,哺乳婦女服用後,嬰兒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瀉,因此授乳婦女不宜服用。由於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婦女胎前產後及月經期間也必須慎用。【方劑舉例】大承氣湯《傷寒論》:大黃、芒硝、枳實、厚朴。主治熱盛便秘,腹脹滿,煩躁譫語,口乾,舌苔焦黃起刺,脈沉實有力者等症。大黃附子湯《金匱要略》:大黃、附子、細辛。治寒積便秘。下瘀血湯《金匱要略》:大黃、桃仁、蟅蟲。治產後腹中有瘀8血而腹痛者。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大黃、牡丹皮、桃仁、芒硝、冬瓜子。治腸癰。(近年來臨床上治急性闌尾炎,常用本方加敗醬草、紅藤、生苡仁;或用本方去冬瓜子、加紅藤、瓜蔞仁、赤芍。)芒硝(附:西瓜霜)【葯用】本品為天然產的硫酸鈉經精製而成。【性味與歸經】辛、咸、苦,大寒。入胃、大腸、三焦經。【功效】瀉熱通便。【臨床應用】用於實熱積滯、大便燥結。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功能潤燥通便而瀉實熱,故對實熱積滯、大便秘結之症,常配合大黃相須為用,瀉熱導滯的作用較為顯著。此外,芒硝外用能清熱消腫,如皮膚瘡腫,或瘡疹赤熱、癢痛,可用本品溶於冷開水中塗抹;口瘡、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處,有清涼、消腫、止痛的功效。【處方用名】芒硝、朴硝、玄明粉、元明粉(現上海葯店均付芒硝,詳見按語)風化硝(將芒硝至於空氣中,失去結晶水後,形成的白色粉末,功效與芒硝相似)皮硝(為芒硝的粗製品,一般作為外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沖入葯汁內或開水中溶化後服,不入湯劑。外用適量。孕婦忌用。【附葯】西瓜霜:將西瓜皮切碎(約10斤)和皮硝(5斤)拌勻,裝入黃沙罐內,蓋好,掛於陰涼通風處,帶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干凈毛筆或紙片刷下,裝入瓶內備用。有清熱、消腫作用,適用於咽喉腫痛及口瘡等症。外用吹患處,適量。咽下並無妨礙。並可點眼,以治目赤腫痛,加蒸餾水化作眼葯水尤良。【按語】1.芒硝功能潤燥軟堅而瀉下通便,可盪滌三焦、腸、胃實熱。《內經》說:「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且苦,常與苦寒的大黃相須為用,可增強瀉火通便的功效,用治燥熱內結的癥候,如成方大承氣湯、調味承氣湯均硝、黃同用,即是此意。2.芒硝潤燥軟堅而通便,又能瀉火消腫以除痛;大黃的作用除瀉火、攻下外,尚能解毒、行瘀。3.皮硝適量,外敷兒童腹部,可消食積;哺乳婦要斷奶,可用皮硝外敷乳房,有回奶的功效;又可外敷治乳癰初起。4.本品過去有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認為朴硝雜質較多,芒硝質較純,玄明粉質最純,現上海地區均付精製品,不再區分。如需用粗製品,則處方註明「皮硝」。【方劑舉例】大陷胸湯《傷寒論》:芒硝、大黃、甘遂。治結胸症,心下治少腹硬滿而痛。一字散《證治准繩》:朴硝、硼砂、硃砂、龍腦。外治小兒口瘡。鐵扁擔【葯用】本品為鳶尾科植物鐵扁擔的全草或塊根。【性味與歸經】苦,寒。【功效】瀉下通便,解毒。【臨床應用】1.用於便秘。本品有瀉下通便作用,治療大便秘結,可單味應用。2.用於肝炎脅痛。本品有解毒作用,目前臨床上常配合田基黃、垂盆草、平地木等葯治療肝炎脅痛,或肝臟腫大等症。【處方用名】鐵扁擔(鮮用或洗凈,曬干,切碎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新鮮的葉五錢至一兩,煎服。【按語】如用本品攻下通便,必須使用新鮮根莖,每次三至四錢,洗凈,切碎,吞服,一般服後約一小時左右即可導滯腹瀉,但略有腹痛,不可多服。番瀉葉【葯用】本品為豆科植物狹番瀉葉或尖番瀉葉的葉片。【性味與歸經】甘、苦,大寒。入大腸經。【功效】瀉熱導滯。【臨床應用】用於熱結便秘。本品性寒味苦,質黏而潤滑,能進入大腸經瀉積熱而潤腸燥,故可用於熱結便秘。但服量不宜過大,過量則有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一般配木香、藿香等行氣和中葯品同用,可減少此弊。【處方用名】番瀉葉(洗凈,曬干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五分,用開水泡汁或煎服)【方劑舉例】腸黏連緩解湯《全國中草葯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川朴、炒萊菔子、木香、烏葯、桃仁、赤芍、番瀉葉、芒硝。治輕型腸黏連或部份性腸梗阻。蘆薈【葯用】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草、好望角蘆薈草或其同屬他種植物葉莖切斷後流出的汁液,經濃縮的製成品。【性味與歸經】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功效】瀉熱通便,殺蟲,涼肝。【臨床應用】1.用於熱結便秘或習慣性便秘。本品瀉火通便,能治熱結便秘、頭暈目赤、煩躁失眠等症,可與茯苓、硃砂等配伍應用。2.用於肝經實火、頭暈頭痛、躁狂易怒等症。蘆薈味苦性寒,既能涼肝清熱,又可瀉熱通便,故對肝經實火而兼大便秘結者,可以起到「斧底抽薪」的功效。臨床用此治療肝經實火的躁狂易怒、驚悸抽搐等症,常與龍膽草、黃芩、黃柏、黃連、大黃、當歸等同用。3.用於蛔蟲腹痛或小兒疳積等症。本品既能泄熱通便,又能驅蟲,故對蛔蟲腹痛,可與使君子、苦楝根皮等配合應用。此外,本品外用有殺蟲之功,可用治癬疾。【處方用名】蘆薈、真蘆薈(生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三分至八分,宜作丸、散劑用,一般不入煎劑。【方劑舉例】更衣丸《醫學廣筆記》:蘆薈、硃砂。治腸中乾燥、便秘。當歸龍薈丸《宣明論》:當歸、龍膽草、蘆薈、黃芩、梔子、黃連、黃柏、大黃、青黛、木香、麝香。治肝膽實火、頭暈目眩、神智不寧,甚至驚悸抽搐、譫語發狂,或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第二節潤下葯潤下葯,多為植物的種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潤滑作用,使大便易於排出,適用於一切血虛津枯所致的便秘。臨床還根據不同病情,適當地與其它葯物配伍應用,如熱盛傷津而便秘者,可與養陰葯配伍;兼血虛者,可與補血葯配伍;兼氣滯者,須與理氣葯配伍。火麻仁【葯用】本品為大麻科植物大麻的果實。【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脾、胃、大腸經。【功效】潤腸通便。【臨床應用】用於腸燥便秘、老人及產後便秘。火麻仁體潤多汁,為甘性平,功能潤燥滑腸,兼有滋養補虛作用,臨床上常用於體質較為虛弱、津血枯少的腸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蔞仁、郁李仁、等同用。【處方用名】大麻仁、火麻仁(打碎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方劑舉例】麻子仁丸《傷寒論》:大麻仁、大黃、枳實、芍葯、杏仁、厚朴。治腸胃燥熱,大便秘結。郁李仁【葯用】本品薔薇科植物郁李的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辛、苦、甘,平。入大腸、小腸、脾經。【功效】潤腸通便,利尿消腫。【臨床應用】1.用於腸燥便秘。郁李仁體潤滑降,具緩瀉之功,善導大腸燥秘,常配合火麻仁、瓜蔞仁同用。2.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腳氣等症。郁李仁又能利小便而退水腫,對水腫腹滿、二便不利者,常用以配生苡仁、冬瓜皮等同用。【處方用名】郁李仁(即郁李仁肉,用時打碎)【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按語】郁李仁、火麻仁都能潤腸通便,但火麻仁滋養潤燥,作用緩和,適用於病後體虛及胎前產後的腸燥便秘;郁李仁則滑腸通便作用較強,且能利尿。服郁李仁後,在大便解下前可能有腹部隱痛。【方劑舉例】五仁丸《世醫得效方》: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杏仁、松子仁。治津枯便秘。郁李仁丸《聖惠方》:郁李仁、甘遂、葶藶子、茯苓、瞿麥、陳皮。治水氣遍身浮腫,皮膚欲裂,心腹氣急脹,大小便不利。胡麻仁【葯用】本品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肺、脾、肝、腎經。【功效】潤燥滑腸,滋養肝腎。【臨床應用】1.用於津枯血燥、大便秘結。本品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治津枯便秘,可以單獨應用,也可與胡桃肉、蜂蜜等配合應用。2.用於病後體虛、眩暈乏力等症。本品甘平,有滋養肝腎的作用,對病後體虛、眩暈等症,可與女貞子、桑椹子等同用。此外,脂麻油可作軟膏基礎劑,在煎熬膏葯時尤為必用的葯品。【處方用名】黑脂麻、黑芝麻、胡麻仁(打碎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打碎,煎服;或炒熟研細,用白開水或蜂蜜調服;也可用炒熟研細,製成丸葯吞服。【方劑舉例】桑麻丸《醫方集解》:桑葉,黑芝麻。治陰虛血燥,頭暈目昏,視物昏糊,大便干結。蜂蜜【葯用】本品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釀成的糖類物質。【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肺、脾、大腸經。【功效】滑腸通便,補肺潤中,緩急,解毒。【臨床應用】1.用於腸燥便秘。本品甘而滋潤,能滑利大腸,內服能使大腸通暢。對腸燥便秘,體虛而不宜用攻下葯者,甚為適宜。2.用於肺燥乾咳,肺虛久咳,喉干口燥等症。本品有潤肺滋養作用,故對乾咳、久咳等症,在使用化痰止咳葯如枇杷葉、款冬花、紫菀、百部等時,常用本品拌炒(即蜜炙);又如治虛勞乾咳、咯血的瓊玉膏,即用本品與鮮生地、茯苓、人參配製而成。又因它能滋補脾胃,故滋補丸葯用蜜丸者甚多,不僅取其矯味及黏性,同時還取它的緩和葯性與補養作用。此外,本品還可以用解烏頭毒。【處方用名】蜂蜜、白蜜、煉蜜(即經過熬制,在做丸葯時應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用開水沖服。第三節峻下逐水葯峻下逐水葯作用峻猛,能引起強烈腹瀉,而使大量水分從大小便排出,以達到消除腫脹的目的,故適用於水腫、胸腹積水、痰飲結聚、喘滿壅實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療晚期血吸蟲病的腹水癥候,可改善症狀。本節葯物非但葯性峻猛,且多具有毒性,故對炮製、配伍、劑量、運用方法及禁忌等,都必須注意。牽牛子【葯用】本品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入肺、腎、大腸經。【功效】瀉水消腫,袪痰逐飲,殺蟲攻積。【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腹水、二便不利、腳氣等症。牽牛子瀉下之力頗強,又能通利小便,可使水濕從二便排出而消水腫。如治水腫喘滿、二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桑白皮、木通、白術、陳皮等同用;如用於腹水腫脹,可配合攻下逐水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2.用於痰壅氣滯、咳逆喘滿。牽牛子苦泄瀉下而能袪痰逐飲,痰飲去則氣機得暢,喘滿得平,常與葶藶子、杏仁等配合應用。3.用於蟲積腹痛。牽牛子既能驅殺腸寄生蟲,並有瀉下作用,使蟲體得以排除,常配伍檳榔、大黃等同用,對蛔蟲、絛蟲都有驅殺作用。【處方用名】牽牛子、黑丑(均配黑牽牛子,打碎用)、白牽牛、白丑(配白牽牛子、打碎用)、二丑、黑白丑(配黑、白丑各半。目前上海地區配方已於簡化,黑、白丑不分,兩者混合,打碎用)【按語】牽牛子為峻下的葯品,少用則通大便,多用則瀉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臨床上主要用於腹水腫脹、二便不利及宿食積滯、大便秘結等症。至於用治痰壅氣滯、咳逆喘滿,則只宜暫用,不可久服。如屬脾弱胃呆、氣虛腹脹者,當以健脾補中為要,不宜用本品攻瀉消積,克伐胃氣。【一般用量與用法】牽牛散《普濟方》:牽牛子、木通、白術、桑根白皮、木香、肉桂、陳皮。治水氣肢體浮腫、大小便澀,上氣喘促。牽牛散《沉氏尊生》:牽牛子、大黃、檳榔、雄黃。治蟲積。甘遂【葯用】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塊根。【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入肺、脾、腎經。【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腹水,留飲胸痛,以及癲癇等症。甘遂為峻下之品,具有攻水逐飲之功,故可用於胸水腹水、面浮水腫等症,常配合牽牛子、大戟、芫花等葯同用。由於本品功能能逐飲袪痰,故又能用於痰迷癲癇,可配硃砂應用。2.外用於濕熱腫毒之症。甘遂研末水調外敷,能消腫破結,故可用於因濕熱壅滯而結成的腫毒,但主要宜用於初起之時,並須配合清熱解毒葯內服。【處方用名】甘遂、煨甘遂(系煨熟後應用。現上海地區將本品與豆腐同煮後,去豆腐,曬干用。生甘遂(生用,只作外用,不宜內服)【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至三分。本品葯性峻烈,非氣壯邪實者禁用。【方劑舉例】控涎丹《三因方》:甘遂、大戟、白芥子。治停飲胸膈,脅背徹痛。甘遂通結湯《全國中草葯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甘遂、桃仁、生牛膝、木香、川朴、大黃。治重型腸梗阻,腸腔積液較多者。大戟【葯用】本品為茜草科植物紅芽大戟、或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入肺、脾、腎經。【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腹水,留飲胸痛等症。大戟攻水逐飲的功效,與甘遂相似,故可用於胸水、腹水、水腫喘滿等症,多與甘遂、芫花等同用。2.用於瘡癰腫痛及痧脹等症。本品外用能消腫散結,內服能攻瀉而通結滯。如常用成方玉樞丹,即是紅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黃、麝香等品而成,外塗用於消瘡腫,內服治痧脹、腹痛、胸脘煩悶、嘔吐泄瀉等症。【處方用名】大戟、紅芽大戟(洗凈,曬干,切片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三分,每天一次。孕婦忌服。【方劑舉例】大戟散《活法機要》:大戟、木香、牽牛子、豬腰子。治水腫、腹大如鼓。芫花【葯用】本品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性味與歸經】辛,溫。有毒。入肺、脾、腎經。【功效】瀉水逐飲。【臨床應用】用於水腫腹水、留飲脅痛。芫花瀉水逐飲,與大戟、甘遂相似,故在臨床上用治水腫腹水、留飲脅痛等症,三葯往往配合應用。此外,據文獻記載,本品尚可用於殺蟲、療癬。如欲用醋炒芫花配合雄黃,研末內服,治蟲積腹痛;以芫花研末,用豬油拌和,外塗治頭癬。【處方用名】芫花、陳芫花(生用或醋煮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每天一次。外用適量。孕婦忌服。【方劑舉例】十棗湯《傷寒論》:芫花、大戟、大棗、甘遂。治心下有水氣,干嘔痛引兩脅,或喘或咳。續隨子【葯用】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續隨子的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辛,溫。有毒。入肝、腎經。【功效】瀉下逐水,破血散症。【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腹水、二便不利等症。續隨子瀉下逐水的作用,甚為峻烈,且能利尿,故可用於二便不利之水腫實症,常與大黃等配合應用。2.用於月經閉止、症瘕積聚等症。續隨子又能破血通經、行瘀散症,故可用於經閉瘀滯、症瘕積聚等症。【處方用名】千金子霜、續隨子霜(榨去油用)【一般用量與用法】內服每次三厘至五厘,一般不入煎劑,多配入丸散應用。本品峻烈有毒,凡中氣虛弱者於孕婦忌用。【按語】續隨子所含的油有峻瀉作用,且有毒,故臨床應用大多是去油後用它的殘渣,通稱千金子霜,配入丸散內服。它的毒性雖較巴豆略小,但也只能少用、暫用,不可多用、久服。【方劑舉例】續隨子丸《證治准繩》:續隨子、人參、木香、防己、茯苓、檳榔、葶藶子、海金沙、桑白皮。治周身腫滿,喘悶不快。商陸【葯用】本品為商陸科植物商陸的根。【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入肺、脾、腎、大腸經。【功效】逐水、消腫。【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脹滿。商陸苦寒沉降,能通利二便,長於行水,故對水腫脹滿、小便不利者,常與甘遂、大戟等配伍應用。2.用於瘡腫實症。用新鮮商陸,酌家食鹽,搗爛外敷,可治瘡瘍腫毒,有消散作用。【處方用名】商陸(洗凈,曬干,切碎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按語】上海郊區及江蘇、浙江等地農村,往往有人誤用本品有補益作用,取名「土人參」,採集服用,以致發生中毒事故,必須加以注意。【方劑舉例】疏鑿飲子《濟生方》:商陸、秦艽、羌活、檳榔、大腹皮、茯苓皮、椒目、木通、澤瀉、赤小豆、姜皮。治遍身水腫,喘呼口渴,大小便不通。烏臼根皮【葯用】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烏臼樹的根白皮。【性味與歸經】苦,微溫。入肺、脾、腎、大腸經。【功效】瀉下逐水。【臨床應用】用於水腫脹滿。本品有瀉下逐水的功效,對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本品治療晚期血吸蟲病的。【處方用名】烏臼根皮(洗凈,曬干,切碎用)【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四錢,煎服。巴豆【葯用】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巴豆樹的成熟種子。【性味與歸經】辛、熱。有大毒。入胃、大腸經。【功效】瀉下逐水,劫痰,蝕瘡。【臨床應用】1.用於寒積便秘,水腫腹水。巴豆葯性猛烈,為溫通峻下葯,能祛寒積而通便秘,瀉積水而消水腫,適用於身體實壯的水腫、腹水,以及寒積便秘等症。治寒積便秘,常配乾薑、大黃等同用;治腹水水腫,可與杏仁等同用。2.用於小兒痰壅咽喉、氣急喘促等症。巴豆對痰壅咽喉、氣急喘醋、胸膈脹滿、窒息欲死,內服配膽南星等,有豁痰開咽的功效;如症情危急,也可用巴豆霜少量灌服,促使吐出痰涎而通閉塞。3.用於肺癰、咳嗽胸痛、痰多腥臭等症。巴豆袪痰作用甚強,用治肺癰,常配合桔梗、貝母等同用。4.用於痰迷心竅、癲癇等症。巴豆攻瀉劫痰,治癲癇痴狂,常與硃砂、牛黃等葯同用,以袪痰而治竅閉。5.用於瘡瘍化膿而未潰破者。巴豆外用有腐蝕作用,故可暫用於瘡瘍膿熱而未潰破者,如驗方咬頭膏以巴豆配伍乳香、沒葯、蓖麻子等葯,外貼患處,能腐蝕皮膚,促使潰破。【處方用名】巴豆霜(榨去油用)【一般用量與用法】內服每次一厘到三厘,一般不入煎劑,多配入丸散應用。外用適量。本品有大毒,故非急症必須時,不得輕易使用。孕婦及體虛者忌用。【按語】巴豆別名為「剛子」(江子),是一味峻瀉葯,用它逐水、攻痰,確有特殊的療效。由於它起瀉下作用主要是所含的油,為劇毒之品,且有腐蝕作用,不宜直接內服。前人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認識到這一點,為安全計,故先經過壓榨,去掉它大部份油,以剩下的殘渣,名巴豆霜,配入丸散應用。是以巴豆霜所發揮的功效仍是微量巴豆油的作用,而這種實踐經驗,確有其寶貴之處。但巴豆霜仍有毒性,故只能少用、暫用,不能多服、久服。【方劑舉例】三物備急丸《金匱要略》:巴豆、大黃、乾薑。治寒滯食積阻結於腸胃,卒然心腹脹痛,甚至面青氣喘、大便秘結。白散《傷寒論》:巴豆、貝母、桔梗。治寒實結胸。萬應保赤散(驗方):巴豆霜、膽星、硃砂、六曲。治小兒痰壅。瀉下葯應用注意事項一、瀉下葯可因其性能可分為攻下、潤下、峻下逐水三類不同葯物,在應用上各有一定的適應症,必須根據病情選用適當葯物進行治療,否則病重葯輕,不能奏效,病輕葯重,又易傷正。二、瀉下葯每因兼夾病症而配合其它葯物同用,如里實兼有表症者,可與解表葯配合應用,採用表裡雙解的治法;里實而正虛者,採用攻補兼施之法,使瀉下而不傷正。三、攻下葯,葯性較猛,峻下逐水葯尤為峻烈,且多具毒性,此兩類葯物內服,易於耗傷正氣,故必須注意用量用法,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多服;體質虛弱及婦女胎前產後,均當慎用。四、部份攻下葯和潤下葯,服後往往有腹痛等反應,可事前告知病患,以免疑懼。其它具有瀉下功效的葯物一、潤腸通便:桃仁(活血祛瘀葯)、蘇子、杏仁(化痰止咳平喘葯)、柏子仁(安神葯)、蜂蜜、當歸、何首烏、桑椹子、肉蓯蓉、胡桃肉、天門冬(補虛葯)。二、導滯:枳實(理氣葯)三、滑腸通便:冬葵子(利水滲濕葯)

閱讀全文

與癰腫中葯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