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醫心動過緩如何治療
由於人們主觀感復覺上對制心臟跳動的一種不適感覺。心悸可以由於心臟活動的頻率、節律或收縮強度的改變而導致,也可以在心臟活動完全正常的情況下產生,後者系因人們對自己心臟活動特別敏感而致。中葯的話,效果不大,你的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查!
② 「心動過緩」怎麼治療
你是在醫院確診了嗎。年齡、性別、是否有家族史。
在臨床上,心率低於60次/分的人回是否會出現症狀,答與其心跳過緩的頻率和引起心跳過緩的原因有關。在安靜狀態下,成年人的心率若在50~60次/分之間一般是不會出現明顯症狀的。尤其是一些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以及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在安靜狀態下即使其心率在40次/分左右也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是一般人的心率若在40~50次/分之間,就會出現胸悶、乏力、頭暈等症狀,若其心率降至35~40次/分則會發生血流動力學改變,使心腦器官的供血受到影響,從而出現胸部悶痛、暈厥甚至猝死。
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很多,根據竇性心動過緩發生的原因可將其主要分為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和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
在治療上主要是對症治療,另外要找到引起心動過緩的原因,去除病因。
對症治療一般使用口服阿托品,每次一片0.3mg,每日三次,每天早晨測心率,根據治療效果調節用量。也可用中葯,效果不錯。
建議你在醫師的指導下具體用葯,祝你健康!
③ 心率過緩中醫怎麼治療
多數情況是心陽不足,用桂枝甘草湯。
④ 低血壓心動過緩中醫如何治療
正常血壓范圍值;高壓應大於110/小於140;低壓應大於70/小於90;
超出范圍值就可以確診為心臟病
若是不及時治療,容易爆發很多並發症
本人都是要病人口服中葯治療
⑤ 心動過緩的原因;中醫怎樣看待心臟過緩的
患者是氣血兩虛而復造成心制動過緩,中醫認為病都是以人的氣血陰陽失調而造成的,氣有溫熙,推動,固攝,化源的作用,如心的氣血陰陽失調,心陽不足,推動血行無力,使血行緩慢,甚則形成心血瘀阻,造成心率不齊.心動過緩.脾氣虛化源不足,陰血不足,不能養心也會心動過慢,而氣血雙虛則不能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必臟腑功能衰退和乏力.腎為五臟之本,必須調理腎的氣血陰陽兼補氣血,氣盛則推動有力,血也就跟著行了,氣血平和陰陽平衡,臟腑功能隨之修復,這是從疾病的本上講.中醫看病講究的是四診合參,辯證論治為核心!且中醫對慢性病的調理有獨到之處!如:組方中, 人參10 黃芪20 淫羊藿15 制附片10(先煎) 麥冬12 丹參18 五味子12 桂枝10 玄參12 炎麻黃6 甘草10 每日一劑水煎服,就是根據辨證來治療心動過緩的。
⑥ 心跳過緩中醫治療
目前治療復心動過緩的制葯物確實不多。西葯主要是阿托品類和異丙腎上腺素,該類葯長期使用副作用較大,故一般只是短期使用;中成葯如心寶、寧心寶等對輕度竇性心動過緩有效,但對嚴重心動過緩者效果欠佳。因此,嚴重心動過緩者,特別是因心率過慢已產生頭暈眼花、乏力、暈倒或有抽搐者,應及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以免不測。
⑦ 竇性心律過緩中醫調理
我的也是過緩~
明白的人給解析一下
⑧ 心動過緩吃什麼中葯
您好,您的年齡和心率?症狀?相關檢查等?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葯物治療一定回要在醫答生的指導下完成。小於60就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及脈搏在50~60次 /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不用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體力活動較多的人。心率或脈搏小於50次多數為病理性,需要治療,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不論是中葯還是西葯,一定要遵醫囑服葯。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⑨ 請問心動過緩如何中醫治療
你好,患者是氣血兩來虛自而造成心動過緩,中醫認為病都是以人的氣血陰陽失調而造成的,氣有溫熙,推動,固攝,化源的作用,如心的氣血陰陽失調,心陽不足,推動血行無力,使血行緩慢,甚則形成心血瘀阻,造成心率不齊.心動過緩.脾氣虛化源不足,陰血不足,不能養心也會心動過慢,而氣血雙虛則不能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必臟腑功能衰退和乏力.腎為五臟之本,必須調理腎的氣血陰陽兼補氣血,氣盛則推動有力,血也就跟著行了,氣血平和陰陽平衡,臟腑功能隨之修復,這是從疾病的本上講.中醫看病講究的是四診合參,辯證論治為核心!所以你應請中醫師據證開方治療,且中醫對慢性病的調理有獨到之處!回答:2006-02-03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