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規范中醫養生

規范中醫養生

發布時間:2021-02-08 10:09:45

A. 中醫養生分為那幾個步驟如題 謝謝了

友友,這中醫養生可是一千古日漸形成的學問。沒具體步驟區分,只是遵循專一定的規屬范,很早的《黃帝內經》就把:精神調節,節制情慾,順應自然規律作為養生的重要原規,且重視內在因素,強調保護與強壯正氣。很多的養生方法學說,都遵循這原則的。這只是極簡單回答友友問題。

B. 西醫的標准和中醫養生

西醫理念更能叫人應用到實際當中,可以說更容易實現。但是對於個人來說,隨著關注度的提升知識的積累年齡的增長對外界自然的氣候之類的變化更加的敏感以後就會體會出中醫更加的有效實用。凡是常年堅持養生健身的國人大部分就會自然而然的應用中醫來作為養生的理論基礎來調整自己。不能因為自身感覺中醫好用就說西醫不好,畢竟有不少人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中醫的養生理論的。

C. 有誰可以給我幾個關於中醫養生的文章

老中醫談養生之道
生於1915年2月的來春茂,是雲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來老年近九旬,患原發性高血壓已20餘年,經練氣功、服中葯已控制正常,至今身體尚健。《家庭中醫葯》2003年第2期刊發了他養生經驗的文章。現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我的日常生活很有規律,堅持做到早睡早起,每天睡眠6至7小時,從不午睡。每早5時起床即解大便,洗漱畢,練氣功、打太極拳約1小時。每晚9至10時入睡,很少失眠,偶爾失眠也不緊張,想些愉快的往事,自然就睡著了。我的食量很好,以吃飽為止,沒有特殊嗜好,也不挑食,喜吃蔬菜。經常吃苦蕎麵粉(生粉做成餅,蒸熟蘸蜂蜜;或生粉炒香後調成糊狀吃)、咸甜均可。我從不吸煙,不飲酒,喜歡雲南綠茶,特別是粗加工的大葉子茶,茶水較濃,每日換2次茶葉,飲5磅開水,已有50多年的習慣。

我以「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理論為指南預防疾病。每於氣候交替時服幾劑玉屏風散,以預防感冒;經常食用苦蕎面以預防腸炎;間斷口含雲南三七,每次1-5克,待含軟嚼碎吞下,每月2-3次,可暢血脈、強身體。注重保腎固精,在於節制房事,以身不疲倦、頭不昏沉、精力充沛為度。

我認為養身重在養性修身。我喜歡的養生方法一是「戒郁」,遇有不順心之事,唱幾段京戲,心情就比較舒暢了;二是「安心」,東坡詩雲「安心是葯更無方」;三是要有「耐性」,「百凡自然就理,氣血既不妄動,神色亦覺和平,可養生兼養性。」發怒在傷害人的同時也把自己的生命賠進去了,得到的回報倍於你所傷者。

我把佛教的「三戒」作為做人的規范,一戒「貪」,不食非分利祿;二戒「憎」,不嫉妒別人,仁愛是生命的源泉,給人一份愛心,自己將增添十分生機;三戒「痴」,不痴心妄想,不熱衷名利,心情舒暢,便能健康長壽。

下面這個網站有好多你想看的 *^ ^*
http://xueshizhai.anyp.cn/040309110248937.aspx

D. 中醫的健康標準是什麼

根據中華中醫葯學會2009年4月9日發布的《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准》,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九個類型。該標準是應用了流行病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數理統計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方法,經中醫臨床專家、流行病學專家、體質專家多次論證而建立的體質辨識的標准化工具,並在國家973計劃「基於因人制宜思想的中醫體質理論基礎研究」課題中得到進一步完善。通過21948例流行病學調查,該標准具有指導性、普遍性及可參照性,適用於從事中醫體質研究的中醫臨床醫生、科研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並可作為臨床實踐、判定規范及質量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該標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醫葯科研單位以及26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等)試用。《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准》是我國第一部指導和規范中醫體質研究及應用的文件,旨在為體質辨識及與中醫體質相關疾病的防治、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據,使體質分類科學化、規范化。體質分類概述:平和質(A型)總體特徵: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體形勻稱健壯。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心理特徵:性格隨和開朗。發病傾向:平素患病較少。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氣虛質(B型)總體特徵: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喜冒險。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康復緩慢。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邪。陽虛質(C型)總體特徵: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心理特徵:性格多沉靜、內向。發病傾向:易患痰飲、腫脹、泄瀉等病;感邪易從寒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陰虛質(D型)總體特徵: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體形偏瘦。常見表現:手足心熱,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心理特徵: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發病傾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從熱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痰濕質(E型)總體特徵: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常見表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心理特徵: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發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濕熱質(F型)總體特徵: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形體中等或偏瘦。常見表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心理特徵:容易心煩急躁。發病傾向:易患瘡癤、黃疸、熱淋等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濕重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血瘀質(G型)總體特徵: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胖瘦均見。常見表現:膚色晦黯,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脈澀。心理特徵:易煩,健忘。發病傾向:易患症瘕及痛證、血證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寒邪。氣郁質(H型)總體特徵:氣機郁滯,以神情抑鬱、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形體瘦者為多。常見表現:神情抑鬱,情感脆弱,煩悶不樂,舌淡紅,苔薄白,脈弦。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穩定、敏感多慮。發病傾向:易患臟躁、梅核氣、百合病及郁證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特稟質(I型)總體特徵: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常見表現: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徵;患胎傳性疾病者具有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徵。心理特徵:隨稟質不同情況各異。發病傾向: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症及葯物過敏等;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傳性疾病如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和語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解顱、胎驚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對易致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差,易引發宿疾。判斷出體質後如何調理?中醫體質研究課題組的專家指出:體質是可以調整的。體質既稟成於先天,亦關系於後天。體質的穩定性由相似的遺傳背景形成,年齡、性別等因素也可使體質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然而,體質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個體在生長壯老的生命過程中,由於因受環境、精神、營養、鍛煉、疾病等內外環境中諸多因素的影響,會使體質發生變化。體質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同時具有動態可變性。這種特徵是體質可調的基礎。葯物及有關治療方法可糾正機體陰陽、氣血、津液失衡,是體質可調的實踐基礎。重視不同體質對疾病與證候的內在聯系及對方葯等治療應答反應的差異是實施個體化診療、貫徹「因人制宜」思想的具體實踐,根據不同體質類型或狀態,或益氣,或補陰,或溫陽,或利濕,或開郁,或疏血,以調整機體的陰陽動靜、失衡傾向,體現「以人為本」、「治病求本」的治療原則;及早發現、干預體質的偏頗狀態,進行病因預防、臨床前期預防、臨床預防,實現調質拒邪、調質防病及調質防變,以實踐中醫「治未病」。如陽虛體質怕冷的人,在飲食上,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薑等溫陽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薺等生冷寒涼食物,少飲綠茶,還可食當歸生薑羊肉湯等,進行個體化健康管理。

E. 誰可以推薦幾本關於中醫養生的書

《神農本草經》還概括地論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四氣五味」等葯物學的基本理論,以及葯物的採集時間、炮製、貯藏,乃至劑型、用葯原則、服葯方法等有關葯物知識的問題。如書中寫著「若毒葯治病,先起黍粟,病去即止」。就是說用有毒的葯物治療疾病,初服時劑量要小,好象黍粒粟粒那樣大小。疾病去除則立即停服。書中還提到治病要「依端緒而取之」,即是找出病的變化頭緒來治療,體現了治病必求予本的原則。這些理論一直作為中醫治病的指導思想。因此人們把《神農本草經》列為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成為後世醫師學習之規范。 「東方葯學巨典」-《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學家李時珍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葯物,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葯物。繪圖1100多幅,並附有11000多個葯方。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葯物學的總結。這本葯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葯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F. 美國對開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是怎麼規定的

我常常去美國,對這個行業有些了解,我把我所知道的轉告提問者,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必須說明美國沒有「中醫師執照」。「中醫師」在美國不算是(執照)醫生,其實根本就沒有這一正式稱謂,不管是哪個州。但是,美國有「中醫針灸師執照」和「中葯師執 照」。據「美國針灸和東方醫學資格委員會(NCCAOM)」的統計,現在全美有41個州允許執照針灸師開業(2004年的數據)。所以說你要開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可能只能以針灸為主。
其次,美國執照針灸師的組成主要有四大部分:經過300學時訓練的美國西醫,修讀三年制美國針灸學校的畢業生,來自中國的中醫院校畢業生,還有一些經過中醫訓練 的中國西醫醫生。美國許多執照都與州有關,由州立法制定。比如,對「中醫針灸師執照」紐約州規定,凡是申請執照的針灸師必須通過NCCAOM的專門考試。 已獲得執照的針灸師每四年要修滿一定量的有關針灸和東方醫學的課程,執照才能保持有效。「美國針灸學校」,可能附屬在某個醫科大學內,它本身不是中國國內 意義上的「醫學院」。它只培養針灸師(授碩士),不培養「中醫師」。這就是說你必須按上面網友回復的那樣,先確定在哪個州開診,每個州的情況都有所不同,規定都會有所不同。
第三,美國政府或者說各州各市的政府對中醫的態度都不是很友好,對中醫不予承認,美國一些大學醫學部在替代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或稱為「補充醫學」,(Complimentary Medicine))設有中國傳統醫學課程。但是,這也不是為培養我們認為的那種『中醫』的。美國醫學學會曾聲明說,「缺乏證據證明大多數替代醫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醫生應該了解病人是否在使用替代醫學或者非常規醫學的手段治療疾病。病人必須被告知如果中斷正在進行的常規治療可能會有的危險」。
第四,美國銷售的所有中葯中成葯都不是FDA(美國食品和醫葯管理局)批準的葯物,因此,不算『葯』。一般是以食品補充劑名義進口。因此,開中葯的「中醫師」(比如針灸師)不需要專業執照的認可,誰都可以開葯方。這就 像你給別人寫一張食譜,某種菜的配料一樣。中葯是否可申請FDA批准?理論上說當然可以,但是對幾乎所有中葯實際是不可能的:FDA批准葯品要求極嚴格, 耗時。但是,大多數中葯都是說不清成分,說不清療效,說不清副作用。想通過,沒門!所以如果你開診所或者說是保健機構,所銷售的葯,不是我們通常意義所說的葯,這在美國人看來就是保健品,食療品,美國食品和醫葯管理局是不承認的,你一定要清楚,不然今後很可能吃官司,這點請切記!

G. 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技術規范的第七部分 老年人常見症狀的保健方法

(一)臨床表現:主要為腰腿部疼痛,或以腰酸腿軟為特點,每遇陰雨天或腰部感寒後加劇,喜揉喜按,體倦乏力。
(二)保健要點
1.體穴療法:
常用穴位:委中、犢鼻
定位:委中穴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犢鼻穴位於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正坐屈膝位,在髕骨下方,髕韌帶外側凹陷處取穴。
操作方法:可以用拇指點按雙側委中,點按的力量要適中。如此反復5-10次。10天1個療程。患者也可自行按壓。
2.體育康復法:
八段錦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開弓似射鵰
太極拳、五禽戲均可使腰腿的筋骨得到緩和而充分的活動。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太極拳,如體力條件較好可練四十八式太極拳、五禽戲。
3.葯物外敷法:
可用伸筋草、川斷煎湯,取汁用毛巾在腰部濕敷,每次20分鍾,每日兩次。
如有腰痛以酸軟為主,喜按喜揉,勞動後加重者,可用肉桂、生薑炒至熱後以絹包裹熨痛處,冷後再炒熱敷。
4.飲食療法:
芝麻核桃粥:核桃仁(碾碎)、芝麻少許、大米克,將核桃、芝麻、大米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
枸杞羊腎粥等:羊腎一個,枸杞子、大米,將羊腎、枸杞子、大米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
以上兩粥均具有補腎的作用。
5.足浴療法:
葯物:補骨脂、威靈仙,如有遇寒後腰痛加重,可加肉桂、川椒。
操作方法:將所有葯物加水煎取3000ml,取葯液置入葯桶內,葯液平面沒膝,水溫以40℃為宜,每次30-45分鍾,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日1-2次。
療程:30天為一療程。
注意:患嚴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有出血風險、皮膚破損或皮膚感染者不宜足浴,飯前、飯後30分鍾不宜進行足浴。 (一)臨床表現:表現為入睡困難,易醒,醒後不能再睡,嚴重者數日徹夜不睡。
(二)保健要點
1.體穴療法:
常用穴位:內關、神門
定位: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腕屈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神門穴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按壓神門穴和內關穴,兩側交替進行,每次按壓10-15分鍾。10天1療程。
2.耳穴療法:
常用穴位:神門、心。
定位:神門在三角窩後1/3的上部,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處。
操作方法:將王不留行貼於神門及心穴上,用膠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對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壓40次,達到使耳廓輕度發熱、發痛。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3-5分鍾,使之產生酸麻脹痛感。
療程:兩耳穴交替貼壓,3-5天一換,10天為1個療程
3.推拿療法:每日晨起或臨睡時,兩手十指自然分開,屈指成龍爪狀,以指代梳,自前額發際梳起,經前額、頭頂、腦後,由前往後,再由後往前,循環往復,輕重適當,計數16次為宜;同時,可配以點按太陽、上星、百會、四神聰、耳上、神庭、頭維、風府、啞門、風池等穴位。
4.飲食療法:
酸棗仁粥:酸棗仁,大米,將酸棗仁、大米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本粥具有安神養心的作用。
百合杏仁粥一一百合,杏仁,大米,將百合、杏仁、大米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
5.足浴療法:
材料:首烏藤,合歡花,
操作方法:將以上葯材放入鍋中,加水煎煮,取葯液倒入葯桶內,葯液平面沒膝,水溫以40℃為宜,每次30分鍾,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日1-2次。
療程:30天為一療程。
注意,患嚴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有出血風險、皮膚破損或皮膚感染者不宜足浴,飯前、飯後30分鍾不宜進行足浴。 (一)臨床表現:大便干結,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糞質干結、排出困難;或糞質不硬,雖有便意,但排出不暢。
(二)保健要點
1.體穴療法
主穴:天樞、足三里。
定位:天樞穴在腹中部,平臍中,距臍中2寸;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操作:採用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以上穴位,兩側可同時進行。
療程:每次按壓10-15分鍾,每日兩次,10天1個療程。
2.耳穴療法
主穴:便秘點
定位:在三角窩下緣,對耳輪下腳中段上緣。
操作方法:將王不留行貼於便秘穴上,用膠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對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壓40次,達到使耳廓輕度發熱、發痛。貼籽後,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3-5分鍾,使之產生酸麻脹痛感。
療程:兩耳穴交替貼壓,3-5天一換,10天為1個療程
3.飲食療法:
菠菜飲:以菠菜取自然汁沖飲之,常服可以治療便秘。
麻蘇粥:麻子仁、蘇子2味研爛,水濾取汁,與大米一起煮粥。
4.推拿治療:摩腹助運,順時針摩腹,自左上腹一臍一小腹一右上腹一左上腹一左下腹順序;推按降結腸,若在左下腹部摸到糞塊,可向下方用力推按,若能聽到腸鳴音為最佳;直擦腰骶,在腰骶部做上下的快速擦動以溫陽助運,促進糞塊排出。腹宜常摸防百病,順逆各轉三十六,力度適中宜腸胃,早晚堅持便秘除。 (一)臨床表現:記憶力減退,遇事善忘,耳鳴,腰膝酸軟,頭重頭暈,失眠多夢。
(二)保健要點
1.體穴療法
常用穴位:百會、四神聰。
定位:百會穴在頭部,後發際正中直上7寸;四神聰在頭頂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共四穴。
操作:採用用大拇指或中指依次按壓以上穴位,兩側可同時進行。
療程:每次20分鍾以上,每天或隔天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2.推拿療法:患者取仰卧位,醫生將兩手掌按於兩耳,兩手置於後枕部。醫生手掌輕輕用力。按壓患者兩耳,然後用手指輕彈枕後持續數次,然後兩掌放鬆,每天1次。做坐式八段錦的「兩手抱昆侖,左右敲玉枕」
3.飲食療法:如有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可選用天門冬玄參燉豬肝一一天冬,玄參,豬肝,將天冬、玄參、豬肝洗凈煮湯。本湯具有滋腎養陰的作用。 (一)臨床表現:自覺耳內鳴響,如聞蟬聲,或如聞潮聲,或如雷鳴,難以忍受,可伴有聽力減退,腰膝酸軟,夜尿頻多,手腳怕冷。
(二)穴位療法
1.體穴療法:
主穴:聽宮、太溪
定位: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緣,張口時呈凹陷處。太溪位於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操作方法:採用用大拇指或中指依次按壓以上穴位,兩側可同時進行,每次按壓30次,每天2次。
療程:每日或間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隙3-5天。
2.耳穴療法
選穴:耳
定位:耳在屏上切跡前方近耳輪部。
方法:將王不留行籽貼於耳穴上,用膠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對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壓40次,達到使耳廓輕度發熱、發痛。
療程:兩耳穴交替貼壓,3-5天一換,10天為1個療程。
3.飲食療法
補中益氣粥:炙黃芪,炒白術,黨參,熟地,大米,將炙黃芪、炒白術、黨參、熟地、大米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本粥具有益氣養陰補腎的作用。
4.推拿療法
通常以自我推拿為主,可揉按聽官,即兩手食指在聽宮處揉按,並以中指疊加其上,以感到耳內有隆隆聲為宜。吸氣時向後上揉按,呼氣時向下揉按,連做8次。做坐式八段錦的「兩手抱昆侖,左右敲玉枕」。 (一)臨床表現:夜尿頻多,遺尿或小便頻數不能自禁,咳嗽或談笑是出現小便失禁,腰膝酸軟。
(二)保健要點
1.體穴療法:
主穴:中極穴、腎俞
定位:中極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腎俞穴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操作方法:採用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以上穴位,兩側可同時進行。
療程:每次按壓10-15分鍾,每日兩次,10天1個療程。
2.耳穴療法
選穴:腎穴
定位:腎穴位於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下方。
操作方法:將王不留行籽貼於腎穴上,用膠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對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壓40次,達到使耳廓輕度發熱、發痛。貼籽後,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3-5分鍾,使之產生酸麻脹痛感。
療程:兩耳穴交替貼壓,3-5天一換,10天為1個療程。
3.推拿療法:摩擦腰腎:以兩手平掌的魚際、掌根,或兩手虛拳的拳眼,拳背著力,同時做上下左右摩擦兩側腰骶部。每次15分鍾,每天2次,10天1療程。
4.飲食療法:
巴戟雞腸湯:巴戟天,雞腸,將雞腸剪開洗凈,加清水適量與巴戟天同煎至一碗,用食鹽調味飲湯食雞腸,每日分2次服用。
5.體育康復法:主要適用於正虛體弱者,本法可扶助正氣,增強體質。
做坐式八段錦的「閉氣搓手熱,背後摩精門,盡此一口氣,意想體氤氳。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翻掌向上托,彎腰攀足頻」。

H. 聽說國家為了規范按摩養生市場,現由國家衛計委頒發「中醫康復理療師證」是不是以後按摩養生都要考

國家衛計委頒發「中醫康復理療師證」的話,如果做按摩養生是需要進行考試的。

I. 中醫養生理論對食物提出哪些要求

中醫養生理論對食物提出這些要求:一、全面膳食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所含營養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合理搭配,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黃帝內經》指出「五穀為養,五果為主,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提出了食物要多樣化的原則。二、合理搭配:1、調和五味。中醫將食物歸納為:酸甜苦辛咸無味,這五味與五臟的生理本能有密切的關注,對人體的作用各不相同。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腎。五味調和怎能裨益五臟之氣,增強體質;2、寒熱適當,一方面是指食物的寒熱溫涼,另一方面是指食物的溫度要適合,過熱或過冷都不宜直接吃;3葷素搭配。肉食含有優質蛋白質,含有維生素B12等素食中沒有的營養素,況且,葷素搭配還能達到營養互補;4、粗細搭配。就是要吃多種雜糧,這樣才能營養齊全;三、審因施膳。中醫理論認為,科學的膳食應該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指導下,保持動態平衡。飲食必須更加具體情況區別對待,掌握因人、因時、因地、因病的不同來確定原則,靈活食用。四、飲食有節。飲食必須定時定量飽食有度。早飯宜好、午飯宜飽、晚飯宜少;五、飲食衛生。飲食鮮潔,熟食為主,飲食禁忌。中醫認為」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又與身為害,若得宜則補體,害則成疾「。總之,寒症慎食生冷之品,熱症慎食辛辣之物、脾胃虛弱者慎食粘滯、油膩之品。

閱讀全文

與規范中醫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