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暑的養生要點是什麼
大暑的養生要點是化氣生津和化濕除煩。
1、化氣生津
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之時。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此時十分需要適時地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以改善症狀。
2、化濕除煩
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大,多出現悶熱桑拿天。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阻遏氣機。胸中氣機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煩滿,此時可以用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艾葉等微微水煎,並用它來泡澡。
這些都是氣味芳香的植物,不僅可以醒神除煩,還可祛濕解表(過敏體質的人慎用)。同時,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可以開胃,還可醒腦,使人產生輕松的感覺,從而起到祛濕除煩的作用。
(1)大暑中醫養生擴展閱讀
大暑的氣候特徵:
通常來說,大暑節氣是華南地區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
在江南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在這炎熱時節,滴雨似黃金。
在北方內陸地區夏季乾燥酷熱,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約從大暑節氣開始,我國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時段。
② 小暑大暑適合吃什麼食物養生
此季節暑濕之氣易入侵人體,在飲食方面應選擇一些具有清熱解暑、化濕健脾回作用的食物,如薏答苡仁、赤小豆、綠豆、茯苓、山葯、南瓜、冬瓜、西瓜、烏梅、番茄等。
綠豆又稱為青小豆,是一種傳統的豆類食物,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綠豆可以用來煮粥作為主食,也可以做成小食品,如綠豆糕。
同時,用綠豆發芽也可做成非常好吃的菜餚。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喜歡用綠豆煮成綠豆湯來消暑,具有清暑益氣、止渴利尿的作用。
中醫認為,綠豆甘、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暑的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口舌生瘡、水腫尿少、葯物及食物中毒等。
③ 中醫養生大暑這天吃狗肉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狗肉是熱性~建議別吃,雖然加點寒性食物緩解但是還有熱毒~
④ 大暑吃什麼蔬菜 推薦7種時令養生蔬菜
大暑吃西紅柿、絲瓜、西蘭花、綠豆芽、南瓜、冬瓜、空心菜。
1、西紅柿
西紅柿甜酸適口,營養豐富,味酸甘、性微寒,歸肝、脾、胃經,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的功效。高溫天氣常吃些西紅柿可解暑熱,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另外,據營養專家介紹,夏季應該多吃西紅柿,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防曬。因為番茄富含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攝入15毫克番茄紅素可將曬傷的危險系數下降40%。
2、絲瓜
絲瓜原產印度,葫蘆科絲瓜屬,一年生攀緣性草本植物,我國華南、華中、華東、西南各省普遍栽培,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以嫩瓜供食用,適炒食、做湯。成熟瓜纖維發達,可入葯,稱絲瓜絡,有調節月經,去濕治痢等療效。絲瓜味甘,性寒,無毒。主要功效:除熱利腸,主治痘瘡不出,乳汁不下。體虛內寒、腹瀉者月經不調者,身體疲乏、痰喘咳嗽、產後乳汁不通的婦女適宜多吃絲瓜。
絲瓜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湯服,絲瓜汁水豐富,宜現切現做,以免營養成分隨汁水流走。烹制絲瓜時應注意盡量保持清淡,油要少用,可色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這樣才能顯示絲瓜香嫩爽口的特點。絲瓜的味道清甜,烹煮時不宜加醬油和豆瓣醬等口味較重的醬料,以免搶味。
3、西蘭花
西蘭花是一種很受人們歡迎的蔬菜,它味道鮮美,營養也很高,還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它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它比辣椒的含量都高很多。它還具有抗癌功效,其功效已經被全世界人認可,西蘭花的平均營養價值及防病作用遠遠超出其他蔬菜,名列第一。
西蘭花中的營養成分,不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據分析,每100克新鮮西蘭花的花球中,含蛋白質3.5克—4.5克,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此外,西蘭花中礦物質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鈣、磷、鐵、鉀、鋅、錳等含量都很豐富,比同屬於十字花科的白菜花高出很多,是夏季必須要吃的蔬菜之一。
4、綠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綠豆芽菜餚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同時,綠豆芽的熱量很低,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蠕動,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們公認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對食道癌、胃癌、直腸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療價值。
5、南瓜
大暑養生多吃南瓜。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化痰排膿、解毒殺蟲功能、生肝氣、益肝血、保胎。南瓜含有澱粉、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其營養豐富。
6、冬瓜
冬瓜是盛夏時最常用的瓜蔬之一,它清甜、瓜肉厚,且水分多。中醫認為它有消暑濕、養胃液、滌穢、消癰、行水、消腫之功。可用於暑熱口渴、痰熱咳喘、水腫、腳氣、痤瘡、面斑、脫肛、痔瘡等,還能解酒。另外,冬瓜皮可利尿,冬瓜子能健脾養顏、止咳化痰。
冬瓜中的葫蘆巴鹼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其富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控制體內的糖類轉化為脂肪,防止體內脂肪堆積,還能把多餘的脂肪消耗掉,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促進減肥都有良好效果。
味甘,性微寒。能清熱涼血,利尿除濕,解毒。用於血熱所致的鼻衄,咳血,吐血,便血,痔瘡出血,尿血;熱淋,小便不利,或婦女濕熱帶下;野菌中毒輕者,以及瘡腫、濕疹、毒蛇咬傷。
7、空心菜
它的粗纖維素的含量較豐富,這種食用纖維是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膠漿及果膠等組成,具有促進腸蠕動、通便解毒作用。空心菜性涼,菜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有抑製作用,可預防感染。因此,夏季如經常吃,可以防暑解熱、涼血排毒、防治痢疾。
⑤ 大暑飲食養生有什麼原則
大暑飲食養生注意營養平衡,因為炎熱使人的代謝能力相對較差。任何一種營養物質都要適量版攝入,為了權清淡不沾葷只能讓人抗高溫和疾病的能力下降。
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多吃點「苦」,夏季大暑尤為適宜。專家介紹,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葯理作用,是夏季大暑的天然養生品。
苦瓜又名「涼瓜」,是夏季消暑的最好蔬菜,營養非常豐富,有清熱解暑、健脾開胃、降血糖、美容、防癌等功效,大暑天熱,吃苦瓜最好。
鴨肉性寒,是夏季進補的優良食品,營養很高,有除濕、解毒、滋陰、去燥、養胃、補腎、消水腫、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適合大暑的時候吃。
⑥ 大暑節氣是什麼時候,大暑吃什麼養生,大
大暑,二十四節氣來之一源。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選擇一些葯食同源,具有清心降火、養心安神效果的食物,如:茯苓、麥冬、菊花、金銀花、荷葉、大棗、蓮子、百合、小米、冬瓜、苦瓜、西紅柿、西瓜、香蕉、蘋果等食用。
大暑季節正直三伏天,暑氣較重,酷熱會導致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嚴重時有胸悶、惡心、四肢無力等,舌苔常比較黃膩,中醫認為舌苔黃膩代表濕熱之氣較重,中醫稱之為暑濕證,要清暑利濕,健脾養胃。
可吃些清熱消暑、芳香化濕、健脾養胃的食物及葯物,如薏仁、白扁豆、粳米粥以養脾胃,或輔以香砂養胃丸以健脾助消化,還可服用藿香、荷葉、佩蘭等,或用藿香正氣丸(水),醒脾化濕,這樣三伏天人體就比較舒服了。
⑦ 大暑節氣養生有什麼原則
明天是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內,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給人們的工作、生產、學習、生活各方面都帶來了很多不良影響,並且容易引發中暑、熱中風、肩周炎、水中毒、腸道傳染病等疾病。大暑養生得當,不僅可以維持夏季短期內身體的良好狀態,對一整年的健康的保持也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將為各位介紹一些大暑養生之道,希望您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一、防情緒中暑
按照中醫「天人相應」之說,氣候變化會引起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會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等異常狀態,這是「情緒中暑」引起的。現代醫學認為,人的神經細胞對夏日氣溫、氣壓和濕度等氣象要素的變化高度敏感,高溫氣候會影響人體的情緒調節功能,繼而影響大腦的神經活動和內分泌的激素分泌,於是產生一系列類似「中暑」症狀。
一旦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惡心等中暑先兆,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給病人喝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高溫作業或易中暑人群,為了以防萬一,平時也可以適當吃點藿香正氣水。
為防「情緒中暑」,一旦火氣上來,可以採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納涼法」等方法調整自己的情緒。
二、補水宜喝粥
在大暑節氣養生,首要是補水。此時節喝葯粥能補氣清暑,健脾養胃。
李時珍曾言,「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度暑粥」常選用粳米、綠豆、薏苡仁、赤小豆、南瓜等健脾養胃的穀物為主料,輔以百合、蓮藕、黃瓜、冬瓜、西瓜、豆芽、冬菇、紫菜、番茄等寒涼清熱蔬果,加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涼益氣、滋陰補血的肉製品煮熬而成。
所謂「天生萬物以養民」。大暑期間,還應該多吃絲瓜、西蘭花和茄子等當季蔬菜。淮山葯有補脾健胃、益氣補腎作用,多吃淮山葯可以促進消化,改善腰膝酸軟,使人精力旺盛。
三、冬病多夏治
大暑是全年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
「冬病夏治」使用最多的是敷貼療法,它是利用夏季「三伏天」陽氣最盛的節氣特點,採用穴位敷貼的方法,使用有特殊作用的中葯滲透皮膚,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從而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
敷貼的葯物最常見的是選用一些辛香、逐痰、溫陽、驅寒的復方中葯,結合透皮給葯技術,根據病人的病情,選擇肺俞、膏育、大椎、百勞、定喘等穴位敷貼治療。
⑧ 俗語說:」小暑連大暑,熱的無處躲」,大暑的養生禁忌有哪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後,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等說法。
有人說,冬瓜海帶湯,集減肥瘦身雙重功效於一身。海帶能增鈣降鈉,利於膽固醇的排泄,而冬瓜能清熱解暑,兩者搭配在一起做成很清淡的冬瓜海帶湯,不但營養,而且解暑。
5、魚頭豆腐湯:清熱潤燥、生津解毒
豆腐的蛋白質和鈣含量豐富,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降低血脂的作用,魚頭豆腐具有補虛弱,暖脾胃的功效,建議大家在做魚頭豆腐湯的時候,盡量做得稍微清淡些,豆腐的鮮嫩和魚的鮮美就會融合在一起,很新鮮。
6、蘿卜湯:止咳化痰、除燥生津
蘿卜湯是冬季保健食品的首選,但是夏季喝蘿卜湯也是有好處的,俗話說,多吃蘿卜少吃葯。蘿卜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利大小便等作用。
7、絲瓜湯:消暑利腸、祛風化痰絲瓜性寒涼味甘甜,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通經活絡、行氣化瘀等作用,還可治療大小便帶血,另外,絲瓜還是消雀斑、增白、去除皺紋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容劑。長期食用或用絲瓜液擦臉,還能使人皮膚變得光滑、細膩,具有抗皺消炎,預防、消除痤瘡及黑色素沉著的特殊功效。
⑨ 大暑節氣如何養生 化氣生津化濕除煩
化氣生津
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之時。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內,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容」的說法。
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此時十分需要適時地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以改善症狀。
明代醫家李時珍提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意思是說喝粥能健脾益氣、生發胃津以補虛損。
大暑適宜喝荷葉綠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僅益氣生津還可清熱消暑。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的人,熬粥時還可以放些淮山葯、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會更好。
此外,日常飲食應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陰的食物,如蓮藕、蜂蜜、大棗、雞蛋、木耳、豆漿等。
化濕除煩
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大,多出現悶熱桑拿天。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阻遏氣機。胸中氣機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煩悶,此時可以用新鮮的藿香葉。
薄荷葉、佩蘭、艾葉等微微水煎,並用它來泡澡,這些植物氣味芳香,不僅可以醒神除煩,還可祛濕解表,不過有過敏體質的人應該慎用。
同時,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可以開胃,還可醒腦,使人產生輕松的感覺,從而起到祛濕除煩的作用。
⑩ 大暑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注意衣著謹防皮復炎發生、睡制好覺謹防神經系統問題出現。
大暑前後氣溫達到一年四季的高峰,這段時間就算是一動不動,整個人也會流汗不止,那麼,如果這個時候穿著一些尼龍、化纖、緊身之類的衣著,身體留流出來的汗水則無法正常排出,汗水停留在皮膚上久了就會導致皮膚的分泌物發酵,就很容易引發各種皮炎的出現,尤其是神經性皮炎,以及過敏性皮炎等等。
這些皮炎的治療過程是很漫長的,所以一定要在大暑節氣後注意自己的衣著,透氣為主,最好是棉麻以及絲綢類衣服,這些衣服對皮膚是很有好處的,且不會出現悶熱不透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