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養生學會

中醫養生學會

發布時間:2021-02-09 23:35:15

中醫養生學要學多久

你好!時間長短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而定!1、所學專業。2、所學的學制形式。3、所要達到的技能水平。真想學好技術,就不要在乎時間的長短!

② 中醫養生在哪裡學能學到很實用的知識

春天屬木,主生發,那就要多動,食物就要多吃點生發的東西

夏天屬火,主熱,人就容易消耗津液,所以西瓜是夏天成熟,西瓜極寒,所以可以解暑,夏天時養陽最好的時節,所以不要吃太多寒性的東西克傷陽氣,養好陽氣以備冬天之用

長夏屬土,這個時候是最濕熱的,夏至一過的那幾天很多人就容易咳嗽,上火,口腔潰瘍,因為濕邪困住了脾陽,導致肝氣無法很好的生發,就容易肝鬱化火,這個時候應該喝點藿香正氣液,濕除熱自去,這個時候養生就要主要祛濕為主了

秋天屬金,主收斂,這個季節變涼了,熱極之氣也開始收斂降肅了,這個節氣人的肺就容易上火了,覺得乾燥了,就應多吃點潤肺的食物啦,比如雪梨啊,杏仁啊,有個飲料很好就是杏仁露秋天上火或者便秘這個飲料都有很好的效果,只可惜南方比較少杏仁露賣,都是北方才比較容易買得到

冬天屬水,主封藏,古代冬天人們是不勞動不出去活動的,因為太冷,這個季節就適合多吃羊肉啦,溫養陽氣以對抗寒冷,冬天的時候就更加不能吃寒涼的食物了

③ 學中醫養生有什麼好處

中醫文化知識是老祖宗代代相傳下來的,他不是虛有的,不像西醫一樣葯品需要不斷地更新回換代,答並且沒有什麼副作用,中醫講究身體調理,講究治未病,經絡通,百病不生,疏通經絡,調理體質,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中醫養生一方面可以對自己以後的生活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後期還可以開店,中醫養生現在國家大力扶持,是個很不錯的朝陽產業。

④ 中醫養生學的養生書籍

《傷寒論》為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與《黃帝內經》、 《難經》 、 《神農本草經》並稱中國古代中醫學四大經典,辨證施治是它的靈魂。全書共10卷,22篇,397法,除去重復之外共有葯方112首,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
書中將病證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並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因素,將外感病演變過程中表現出的各種證候歸納出症狀特點,病變部位、損及臟腑、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辯證治療的依據。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作者自身的臨床經驗,系統闡述了多種外感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葯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另外,《傷寒論》中還包含了許多寶貴的養生學思想,主要表現為: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是張仲景養生學的基本出發點和指導思想;防病、抗病重視保津液;重視通過飲食防病、治病;時刻注意保胃氣;重視增強機體免疫力。
《傷寒論》與《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並稱中國古代中醫學四大經典,是養生家、中醫學者的,必讀之書。書中運用的辨證論治原則和方法,確立了中醫診治疾病的規范;所記載的大量方劑,組方嚴謹,療效顯著,被後世稱為「萬方之祖」;還包含許多寶貴的養生學思想,為後世中醫養生學的發展奠定基礎。
為了更全面、更完美地呈現這部醫學經典,《圖解傷寒論》對原著進行了一系列的編輯創新:首先,以明代趙開美刻本為底本,並結合目前流傳的多種版本,准確譯出白話文;其次.製作200多個圖解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復雜的問題條理化;還根據正文葯方配以30多個《傷寒論》中的常用葯物」專題。力圖既保持《傷寒論》厚重的古典特色.又最大程度挖掘其實用養生價值,並賦予它優美的視覺效果;使其不僅成為醫學工作者必備的工具書,更是現代人生活養生的居家典籍。

⑤ 我想學習中醫及中醫養生學,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

如果想以此作為職業應該入學校系統學習,關鍵得取得合法行醫證書。如果是自己愛好,可以先從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脾胃論、元、明清著名醫家的醫案看起。然後是近現代國醫大家的臨床醫案。然後是實踐。

⑥ 中醫養生學的途徑是什麼

養生二十宜
1、發宜常梳:
每日早晨梳發數十次,可以疏風散火,明目清腦。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其華在發。
常梳發則可促進腎功能,使全身得益。
2、面宜多擦:
每晨洗臉後,用雙手搓擦面部七八次,可煥發精神。
早晚再用中、食指揉太陽穴、枕骨下風府穴、後頸部兩側風池穴各十餘次,對預防感冒有特效。
3、目宜常運:
經常旋轉活動眼球大有益。可先從左而上再至右而下,反復七八次;再從右而上至左下,如法運轉眼球,然後閉目少息再睜開,則視覺明朗。
4、耳宜常彈:
用兩掌分別緊壓左右耳門,以中指和食指相扣,彈擊後腦勺作咚咚聲,彈擊七八次後兩掌離開耳門一次,如此行三四遍後則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
5、舌宜舔齶:
舌尖平時宜有意無意地常添上齶,可促使津液的分泌。
中醫認為口津是舌上之水,人身之寶,又是一種消化酶,故要求津宜數咽,不得隨意吐掉。
6 、齒宜數叩:
叩齒就是上下牙叩咬作聲,每晨行三四十次,可健牙齦,齒堅無疾。
7、便宜禁口:
指大小便時應該閉嘴咬牙。
練武術及氣功之人很重視此法,它既屬內養功之一種,亦有固齒護齦的作用。
8、濁宜常呵:
「不潔之氣,甚於利刃」。
在空氣新鮮的環境中,進行吐故納新的深呼吸,對健康有利。
9、體宜常動:
「生命在於運動」。
不動則肌肉、組織、關節會發生「廢用性萎縮」現象。故人到中年應腰宜常伸、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搖。
10、肛宜常提:
常提肛對防治痔瘡有效。
方法是有意識的收縮、放鬆肛門括約肌,早晚各性三四十次。
11、身宜常浴:
常進行日光浴、水浴、空氣浴,可增強人體神經和心血管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亦可提高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
12、足宜常浴:
每晚臨睡前用熱水泡洗腳是健身要訣之一,有益於睡眠。
洗後若用手掌摩擦足心湧泉穴三四十次,則對老年人冬季保健更有意義。
13、精宜常固:
古諺雲:「毋勞汝形,毋搖汝精,乃可長生。」
性生活過度會導致腎虛,還會影響機體生理功能而促使早衰。故對性生活能節制者,多能長壽。
14、氣宜常養:
氣為人生四大患(酒、色、財、氣)之一。怒則氣上,恐則氣下,思則氣結,悲則氣消,驚則氣亂。
氣之中以怒氣為最凶。
故必須強加克制,不可放縱。
否則大怒傷肝,既能敗事,也會傷體。
15、心宜常寬:
指心胸開闊,精神舒暢,樂觀條達,隨遇而安。
16、神宜常凝:
指注意力要常凝聚不散。工作、學習要專心致志,八小時以外,應寄情於琴棋書畫、蟲鳥花草,這是凝神養生的妙法。
17、營養宜備:
指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糖類等營養素都須供應無缺,與機體消耗取得平衡,否則將不能維持人體健康。
18、飲食宜慎:
飲食必須注意衛生。要定時定量,不暴食,不偏食。煙宜謝絕,酒要少飲。
19、起居宜時:
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不戀床,不少寐。挑燈夜戰不提倡,白日「高枕」不足取。
20、勞逸宜均:
指「忙中有閑,閑中要忙」。人體各部位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要保持興奮與抑制、緊張與鬆弛的相對平衡,才能不影響健康。

⑦ 學完《中醫養生學》的收獲

中醫靠的是個人理解,中醫是運動的,是圓的,用整體的思維去看待你會收獲很多。

⑧ 想學習中醫養生知識怎麼辦

中醫養生是建立在中醫理論上的,如果你只是想做簡單了解,可以選擇市版面上的一些中醫養生權書籍,食療、生活作息等方面都有簡易版的,適合普通人群了解中醫。如果想深入研究的話得學好多課程···首先你得先學好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再學中醫診斷學和中葯學.,基礎打好後你就可以選擇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進行研讀,中醫養生精華都在里邊了。

閱讀全文

與中醫養生學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