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葯治療肺結核如何
我只能這樣告訴您:在鏈黴素問世之前,肺結核的病死率比現在的癌症還要高,但那時候已經有「中醫」存在2千年了——結核病的治療,必須採取中醫中葯的方法!
㈡ 肺結核的中醫葯方是什麼
勸你下吧 現在結核病的治療是用的全國統一的化療葯物如果中醫治療的話內 只能作為輔助 基本容沒有什麼完全可以治療的中葯 http://tongfutb.ttsite.com/ 這個是結核病的論壇我想你還是去看下吧中醫治療很多都是騙人的 不要耽誤病情 如果有結核病的話盡快到醫院去接受治療!
採納哦
㈢ 治療肺結核的中草葯有那幾種呢
指導意見:
方一來]黨參源,白術,茯苓各9克,甘草8克,沙參9克,陳皮5克,百部,杏仁各9克.水煎服,日1劑,2次服.本方健脾益肺,適用於肺脾兩虛所致的肺結核,常見於肺結核的早期.[方二]百合,生地,人參,熟地,麥冬各9克,白芍,貝母各10克,百部9克,橘梗1克.水煎服,日1劑,2次服.本方滋陰潤肺,適用於肺腎陰虛所致的肺結核.[方三]秦艽,銀柴胡各9克,地骨皮6克,炙鱉甲15克,黨參9克,當歸,紫菀各6克,百部,阿膠珠各9克,知母,貝母各6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滋陰清火,潛陽保肺,適用於陰虛火旺所致的肺結核.
㈣ 肺結核的中葯治療偏方
肺結核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滋陰潤肺,益氣殺蟲。可用月華丸加減;百部、沙參各15克,川貝母6克,阿膠、麥冬、白及各9克,生地黃、地骨皮各12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㈤ 中醫治療肺結核的葯方
治療肺結核的中葯處方如下:沙參十克、麥冬十克、白芨十克、十大功勞十克版、百部十五克、茯苓十克、玉竹權十克、黃精十克、白芍十克、秦芄十克、陰虛潮熱加地骨皮、銀柴胡、龜板等。出血加旱蓮草、蓮藕節、等止血葯,在三十年前,就是憑此中葯方加異煙肼治療痊癒不少人,現在每年都有幾十結核類病人來找治療。中西合用,主要是減少了西葯的副作用,效果顯著。當然中醫主要是辯證治療的。魚腥草也是一味不錯的葯。
㈥ 肺結核病可有特效中草葯方
肺結核屬中醫『肺癆』的范疇,分三型辨治。
陰虛肺熱型。午後潮熱,手足心熱,夜間盜汗,回唇紅咽干,答體形消瘦乾咳無痰,或痰不易咳出,或痰中帶血絲。
治滋陰清熱潤肺。可選貝母二冬膏、保肺散、貝母梨膏、羅漢果玉竹沖劑等。
肺腎陰虛型。潮熱盜汗,腰脊酸軟,頭暈耳鳴,心煩失眠,五心煩熱,咳嗆氣急,痰少質粘,或咳血,血紅量多,或伴胸痛。
治補益肺腎,滋陰降火,可選玉露保肺丸、金貞麥味地黃丸等。
氣陰兩虛型。午後潮熱,熱勢不高,惡風畏冷,自汗盜汗,食少,神疲氣短,咳嗽無力,痰稀白量多,偶帶紅色。
治宜氣養陰,陪元固本。可選潤肺止咳丸、人參固本丸、天麻王漿、妊娠滋補膏、雪哈銀耳膠丸等。
飲食調理。肺結核病程較長,對身體消耗較大,因此,要以優質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為主佳,可選乳、蛋、瘦肉、動物內臟、大豆製品、新鮮綠葉蔬菜、胡蘿卜、西紅柿、水果等。食譜要樣,以增食慾。
精神調理。正是疾病,保持樂觀情緒,不要過分憂郁,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祝早日康復!
㈦ 有什麼有效的中葯偏方可治療肺結核
本病屬中醫學「肺癆」、「癆瘵」、「肺疳」等范疇。先天稟賦不強、正氣虧耗為其內因,外受「癆蟲」所染,邪乘虛而入,而致發病。本病一般分4型治療:
1.
肺陰虧損型
症見乾咳,聲音嘶啞,痰中帶血絲,胸部隱痛,骨蒸潮熱與手足心熱,兩顴發紅午後更著,盜汗,形體消瘦,口乾喜冷飲,舌紅脈細數。治宜養陰潤肺。方葯:沙參12g,麥冬12g,天冬10g,生地18g,百部15g,白及20g,山葯30g,雲苓15g,川貝12g,菊花10g,阿膠15g(烊化),三七3g(沖服)。
2.
陰虛火旺型
症見咳嗽氣急,痰粘而少,顴紅潮熱,盜汗少寐,胸疼咯血,遺精,月經不調,消瘦乏力,舌絳苔剝,脈沉細數。治宜滋陰降火。方葯:龜板10g,阿膠12g(烊化),冬蟲夏草12g,胡黃連10g,銀柴胡10g,百合30g,生地20g,麥冬12g,桔梗12g,貝母12g,當歸12g,青蒿15g,知母12g。
3.
氣陰耗傷型
症見面色不華,神疲體軟,咳語聲微,納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風自汗與顴紅盜汗並見,舌淡苔白有齒痕,脈沉細而少力。治宜益肺健脾。方葯:太子參15g,雲苓15g,白術15g,山葯30g,桔梗12g,百合30g,大棗10g,黃芪20g,蓮子15g,當歸12g,白及20g,功勞葉12g。
4.
陰陽兩虛型
症見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音嘶啞,潮熱盜汗,骨蒸癆熱,泄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閉經,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治宜滋陰補陽。方葯:太子參15g,白術15g,山葯30g,茯苓20g,黃芪30g,紫河車15g,當歸15g,鹿角膠10g,龜板12g,白芍12g,白及30g,功勞葉12g。
㈧ 中葯治肺結核的偏方
肺結核圖片.肺結核中葯方1-陰虛火旺 【肺結核症狀】頭暈乏力,飲食減少,繼則咳嗽,胸痛,氣息不利,自汗盜汗,時潮熱,形體瘦弱,顏面少澤而兩顴潮紅,舌紅,脈細數。 【肺結核治法】滋陰降火,養肺固金 【肺結核方葯】黨參20克,黃精25克,生地20克,二冬40克,沙參25克,百合20克,貝母10克,炙百部10克,當歸20克,桔梗25克,白前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 【肺結核按語】素體虛弱,相火內焚,營陰被耗。肺為火刑而勞蟲作害,故肺經損而空洞成。至於骨蒸潮熱、自汗盜汗、胸悶氣短、咳嗽痰血等,乃肺癆固有症狀。緣於陰虛火旺,爍傷金液,營衛氣血無所不虧,俯臟經絡諸虛百損,故治以滋陰降火、補肺固金之法。 2.肺結核中葯方2-氣陰兩虛 【肺結核症狀】晝夜汗出不止,常伴惡風,心悸,乾咳少痰,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大便乾燥,小便量少,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質紅干無苔,脈細數無力。 【肺結核治法】益氣養陰 【肺結核方葯】黨參20克,北黃芪30克,熟棗仁9克,柏子仁9克,麥冬9克,北五味子6克,白芍15克,紅棗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肺結核按語】肺癆日久,耗氣傷陽,陽損及陰,進而導致陰陽兩虛,陰虛不能內守,陽虛衛外不固,因而晝夜汗出不止,自汗盜汗;兼見心悸、五心煩熱、失眠多夢、乾咳少痰、大便乾燥、小便量少、舌質紅干無苔、脈象細數無力等心肺陰津虧虛之象。方中用大劑量參芪以益氣固表,使衛外固密而汗自止。以熟棗仁、柏子仁、麥冬養心安神,使心悸、失眠、夢多等症解除。更以五味子、白芍、紅棗、炙甘草等酸甘合用,具有「酸甘化陰」之意。諸葯合用,使衛表得固,心肺之陰得復,則自汗、盜汗得以治癒。 3.肺結核中葯方3-腎陰虧損,虛火亢炎 【肺結核症狀】大量咳血,形體消瘦,盜汗,潮熱,或痰中帶血,脈細數。 【肺結核治法】甘寒養陰,潤燥寧咳 【肺結核方葯】阿膠12克,五味子5克,炙紫苑9克,熟地18克,浮小麥30克,麥冬9克,百部9克,海哈殼18克,核桃肉9克,北沙參9克,白芍9克,龜板12克,生側柏葉12克,當歸9克,砂仁3克(後下),另外加瓊玉膏180克,兩儀膏180克,川貝母末24克(和入膏中),早晚各服一湯匙 【用法】水煎服。 【肺結核按語】消瘦、盜汗、潮熱,痰中帶血、脈細數,為肺癆而腎陰虧虛,虛火亢炎之症。對其治療,不宜苦寒直折,只宜甘寒養陰。方中用兩儀膏、生地、熟地、阿膠、麥冬、龜板以滋補腎陰。蓋腎水充足,則肺得滋潤,心肝之火亦潛。並用當歸、白芍養血調營;浮小麥,五味子養心斂汗;沙參、瓊玉膏、百部、紫苑、川貝潤燥寧咳。用少許砂仁以行補葯之滯。遺囑首當靜養,是治療虛勞失血的一大原則。 4.肺結核偏方-黃精煎 【肺結核原料】黃精30克,冰糖50克。 【肺結核用法】黃精用冷水泡發,加冰糖,用小火燉煮1小時即可。每日2次 【肺結核功效】滋陰、潤肺。適用於肺虛咳嗽及肺結核或支氣管擴張、低熱、咯血。 5.肺結核偏方-二根柏葉散 【肺結核原料】白茅根、蒿草根各10克,大蔥、側柏葉各6克。 【肺結核用法】各葯燒灰,研成細末,用紙包好放地上,過一夜,去火毒。用時將白藕搗汁或用蘿卜搗汁調服15克 【肺結核功效】適用於肺結核咯血。 6.肺結核偏方-芨部牡蠣三甲散 【原料】白芨、百部、牡蠣、炮三甲等份。 【用法】取上述各葯研末,如病灶有活動,百部加倍。每服3~5克,日服2~3次 【功效】適用於肺結核。
㈨ 有什麼中葯方可以治療肺結核
肺結核治療方葯
方葯:圓魚(鱉)1個,百部60克,百合60克,白芨30克制用法:先將圓魚用麥糠火煨乾,焙焦,和其餘葯共研細末.日三次,每次6--9克,沖服.禁忌:夏季服時忌吃莧菜.
方葯:烏龜1個制用法:烏龜用黃泥包住,糠火燒焦去泥,研細末
,開水沖服.每日三次,每次1.5克,連服兩個月.適應證:肺結核禁忌:煙酒.
方葯:百部15克,白芨150克,桃仁75克,五靈脂75克,玄參75克,山葯90克,牡蠣90克,蜈蚣30克,厚朴30克,鱉甲60克,冬蟲草60克,阿膠60克制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7.5克,每次2丸,每日3次,飯後半小時服.適應證:肺癆(空洞型肺結核),吐血,咳嗽,潮,盜汗,吐黃痰,肺痛.
-------------------
肺結核的中葯治療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熱、盜汗、消瘦為其主要臨床特徵。近年來其發病率明顯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在人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因感染結核桿菌而發病。雖然感染後並非立即發病,但一旦感染,終生有發病危險。
本病屬中醫學「肺癆」、「癆瘵」、「肺疳」等范疇。先天稟賦不強、正氣虧耗為其內因,外受「癆蟲」所染,邪乘虛而入,而致發病。本病一般分4型治療:
1. 肺陰虧損型
症見乾咳,聲音嘶啞,痰中帶血絲,胸部隱痛,骨蒸潮熱與手足心熱,兩顴發紅午後更著,盜汗,形體消瘦,口乾喜冷飲,舌紅脈細數。治宜養陰潤肺。方葯:沙參12g,麥冬12g,天冬10g,生地18g,百部15g,白及20g,山葯30g,雲苓15g,川貝12g,菊花10g,阿膠15g(烊化),三七3g(沖服)。
2. 陰虛火旺型
症見咳嗽氣急,痰粘而少,顴紅潮熱,盜汗少寐,胸疼咯血,遺精,月經不調,消瘦乏力,舌絳苔剝,脈沉細數。治宜滋陰降火。方葯:龜板10g,阿膠12g(烊化),冬蟲夏草12g,胡黃連10g,銀柴胡10g,百合30g,生地20g,麥冬12g,桔梗12g,貝母12g,當歸12g,青蒿15g,知母12g。
3. 氣陰耗傷型
症見面色不華,神疲體軟,咳語聲微,納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風自汗與顴紅盜汗並見,舌淡苔白有齒痕,脈沉細而少力。治宜益肺健脾。方葯:太子參15g,雲苓15g,白術15g,山葯30g,桔梗12g,百合30g,大棗10g,黃芪20g,蓮子15g,當歸12g,白及20g,功勞葉12g。
4. 陰陽兩虛型
症見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音嘶啞,潮熱盜汗,骨蒸癆熱,泄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閉經,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治宜滋陰補陽。方葯:太子參15g,白術15g,山葯30g,茯苓20g,黃芪30g,紫河車15g,當歸15g,鹿角膠10g,龜板12g,白芍12g,白及30g,功勞葉12g。
-------------------
治療肺結核的敷貼療法
(1)葯物組成:川烏、乳香、沒葯、續斷各15g,雄黃10g,硃砂15g,麝香0 5g。
製法:先將川烏、續斷烘乾,研為細末;再將乳香、沒葯、雄黃、硃砂,分別研為細末,然後混合調均勻,再研一遍,瓶貯備用。
用法:取麝香1/3,納神闕(肚臍)穴,再取葯末15g,撒於麝香上面,蓋以槐樹皮(用中國槐),上放預制的艾絨炷點燃灸之,至病人腹中作響,大便下涎物為止,灸後,葯末用膠布固定。2天1次,灸後只服米湯,食白粥,飲少量黃酒,以助葯力,至愈為止。
(2)葯物:五倍子2~3g,飛辰砂1~1.5g。
製法:五倍子及辰砂均研成細末,加水適量,調成糊狀。
用法:將葯塗在紗布上敷於臍窩,用膠布固定,24小時換1次。用塑料薄膜代替紗布可使葯物保持濕潤,療效更佳。
(3)葯物:五倍子適量。
用法:研細粉,用陳醋調成糊狀敷臍,1天1次,3天1個療程。
(4)葯物:五倍子1.5g,飛辰砂0.3g。
製法:共研細末,冷開水調成糊狀。
用法:臨睡前塞肚臍,固定,次晨揭去,連用兩晚。
㈩ 什麼中葯方治療肺結核
白果
百部
沙參
玉竹
黃精
主要看發病機理,要增強機體的防禦功能,就是提高免疫力,病灶改善後,可以弄點黃芪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