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治咳嗽的葯有哪些
咳嗽多由於呼吸道炎症引起,治療以抗生素和止咳化痰的葯為主。支氣管炎有兩內種,一種是急性支氣管炎容,一種是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一般1-2周就能痊癒,不會留下後遺症。慢性支氣管炎通常表現為長期咳嗽、反復、逐漸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明顯症狀。輕者通常僅在冬春季節發病,特別是早晨起床前後最明顯,白天咳嗽較少。肺炎主要是肺部感染,治療以消炎為主。
咳嗽多由於呼吸道炎症引起,治療以抗生素和止咳化痰的葯為主。得甫沁言清茶可以每天喝兩袋較好的改善症狀。咳嗽是由於免疫力低造成的,建議在平時鍛煉身體以增強免疫力,在生活中注意飲食均衡,保證睡眠和室內的空氣新鮮,最好是都食用一些梨和蘿卜。
避免食用生冷、油膩、煎炸、腥膻的食物。辛辣食物可引起刺激性咳嗽;發物如海鮮、羊肉、茴香、香菜、韭菜、蒿子稈、芹菜、榴槤、芒果、荔枝、菠蘿、桂圓易引起過敏。可根據體質選擇合適的食物,若為陰虛體質,肺陰不足,可多吃養陰、潤肺食物,如百合、銀耳、木耳、藕、柿子等;若肺腎氣虛,甚至腎陽虛,畏寒,可吃平和、偏溫、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山葯、大棗、核桃仁、香菇等。
B. 什麼葯治咳嗽最好,最好是中葯。
希望可以幫到抄你:
5種咳嗽的襲食療法。
風寒咳嗽可用杏仁10克、生薑3片、白蘿卜100克水煎服。
風熱咳嗽可用藕汁、梨汁各半盅合服。
痰熱咳嗽不妨用新鮮熟木瓜一個,去皮蒸熟,加少量蜜糖吃。
痰濕咳嗽用薏米煮粥,有助於治療咳嗽和喉中漉漉痰聲;或用桔皮30克煎取濃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50到
100克煮粥。
肺氣虛久咳或陰虛久咳,用柚核二十多粒,加冰糖、水煎服,一日三次,對久咳有利。也可用百合30克加蜂蜜
蒸熟吃,有利於久咳和口乾。
C. 常用的止咳中成葯有哪些種類
病情分析:
中成葯治療咳嗽,只要對症,效果是不錯的。
指導意見:
1、梨膏類止咳葯;2、杏仁止咳糖漿;3、蛇膽川貝類止咳葯;4、強力枇杷露等。
D. 止咳的中葯有哪些
止咳化痰葯 止咳化痰葯物是指能夠減輕或消除咳嗽、痰濁的一些葯物,適用於咳嗽,痰飲氣喘等症。 ①橘梗 橘梗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進,使痰液稀釋,促使其排出;同時皂甙還有鎮咳、鎮靜和解熱的作用;此外,橘梗還具有抗炎作用,因而應用橘梗配伍其它葯物治療咽喉腫痛,傷風咳嗽,及其它呼吸道炎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均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開宜肺氣、祛痰、排膿,適用於外感風寒,咽喉腫痛,肺膿瘍,咳吐膿血,痢痰腹痛等症。 用量:一般3--9克,若乾咳無疾者不用。 ②川貝母 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卷葉貝母,烏花貝母和棱砂貝母的地下鱗莖;內含多種生物鹼,其所含的總生物鹼及非生物鹼部分均有鎮咳祛痰作用,故廣泛用於治療慢性和急性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結核所致之咳嗽,特別是對上呼吸道感染經控制後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服用川貝母粉或川貝片療效更佳。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清熱散結,適用於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喉痹肺痿,瘰癘,乳癰等。 用量:一般3--9克,可研為細粉,隨湯葯沖服,每次0.5一1.5克。 ③馬兜鈴 馬兜鈴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和馬兜鈴的果實;內含馬兜鈴鹼,木蘭鹼,馬兜鈴酸等;研究證實,馬兜鈴有抗菌作用,對呼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有抑製作用;其煎劑的祛痰和舒張平滑肌的作用;所含馬兜鈴酸還有抗癌、抗感染及增強吞噬細胞的活性的作用;此外,馬兜鈐還具有溫和而持久的降壓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微辛,功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肺熱咳喘,痰壅氣促,肺虛久咳,咯血,失音,痔漏腫痛等症。 用量:一般3---6克。 ④半夏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塊莖,內含揮發油,生物鹼以及多種氨基酸,植物甾醇和甙類等;葯理研究證明:半夏有顯著的鎮咳作用,鎮吐作用,而生半夏則有催吐作用,故一般均用制半夏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以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症,此外,半夏還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可用於治療子宮頸痛、皮膚癌。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有毒,功能燥濕化淡,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適用於咳嗽氣逆,痰涎壅滯,胸脘痞悶脹滿作痛和癭瘰癰疽等症。 用量:一般3---9克。切陰虛血少,津液不足,舌赤無苔及孕婦後期,均禁用,因半夏有毒,故需經炮製後使用。 ⑤百部 百部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對葉百部和立百部的塊根;內含多種生物鹼,這些生物鹼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並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鎮咳作用;實驗證明:百部煎劑對多種致病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對某些流感病毒也有抑製作用;此外,對蚊蠅幼蟲,頭虱、衣虱及臭蟲等皆有殺滅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辛,功能潤肺止咳,殺蟲,適用於風寒咳嗽,肺結核,百日咳、老年咳喘,蟯蟲病及外用滅虱等。 用量:一般3---9克;外用適量;但消化不良及大便瀉泄者不宜用。 ⑥前胡 前胡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內含揮發油及多種結構類似的內酯類化合物;紫花前胡含揮發油及味喃香豆素類化合物以及甘露醇等,葯理試驗證明:前胡煎劑有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功能,故有祛痰作用;前胡煎劑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所含內酯類化合物均具有抗致病菌和抗皮膚真菌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苦、辛,功能疏風清熟,下氣消痰,適用於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病症。 用量:一般3--9克。 款冬花為菌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含揮發油,款冬二醇,芳香甙及植物甾醇等;葯理試驗證明:款冬花煎劑有顯著的鎮咳,祛痰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平喘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功能潤肺下氣,止咳化痰,適用於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帶血等。 用量:一般3--9克,但火熱咳嗽忌用。 ⑧紫菀 紫菀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內含紫菀皂甙、紫菀酮及揮發油等;葯理試驗證明,紫菀煎劑有鎮咳祛痰作用;紫菀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溫,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熱,適用於風寒咳嗽氣喘,虛勞咳吐膿血,喉痹,小便不利等。 用量:3--9克。 ⑨葶藶子 葶藶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獨行菜,北美獨行菜或播娘蒿的種子;內含脂肪油、蛋白、糖、芥子甙等,此外,還有谷甾醇及強心甙成分,。可使心臟收縮加強,心率減慢,對衰竭的心臟,可增加血液的輸出量,降低靜脈壓。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辛、苦,功能下氣行水,適用於肺壅喘息,痰飲咳嗽,水腫脹滿等症。
E. 有什麼中葯可以治咳嗽的
杏仁
成分:種子含脂肪油約5%,苦杏仁甙2%,後者水解後可生成氫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等。此外,尚含有苦杏仁酶、苦杏仁甙酶及櫻甙酶。
性味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作用: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治療劑量的本品經口服後,其有效成分苦杏仁甙在體內緩慢水解,逐漸生成微量氫氰酸,後者對呼吸中樞呈鎮靜作用,使呼吸運動趨於安靜而呈現鎮咳和平喘的作用。為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葯。
不良反應:多服易中毒,輕則頭暈、嘔吐,重則昏迷、驚厥、呼吸障礙、瞳孔散大。
枇杷葉
成分:含皂甙、苦杏仁甙、齊墩果酸等。
性味歸經:苦,平。歸肺、胃經。
作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因含苦杏仁甙,故作用與苦杏仁相似,口服後分解出微量氫氰酸,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所含油質有輕度的祛痰作用,本品的水煎劑,經動物實驗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
百部
成分:含有百部鹼、原百部鹼等多種生物鹼。
性味歸經:甘、苦,平。歸肺經。
作用:潤肺止咳,滅虱殺蟲。葯理實驗證明,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從而產生鎮咳作用,為中樞性鎮咳葯。抑菌試驗表明,對結核桿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動物試驗尚表明,本品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防治作用。
半夏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作用: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葯理實驗有鎮咳、止吐和催吐(生半夏)作用。鎮咳作用略次於磷酸可待因。作用機理可能是直接抑制咳嗽中樞,止吐作用則可能是由於抑制嘔吐中樞所致。
膽汁
成分:主要為膽酸鹽。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肝、膽經。
作用:清肺化痰,清熱解毒。實驗表明,膽酸鈉有中樞鎮咳作用,且對支氣管平滑肌有舒張作用。膽汁對呼吸道常見的甲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較好的抑製作用。臨床用於百日咳、慢性氣管炎等症,療效確實,且不良反應少見。
不良反應:口服膽莢片的主要不良反應為口乾、胃部不適、惡心、大便轉溏。
浙貝母
成分:主要含有浙貝鹼、浙貝次鹼等。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心經。
作用:止咳化痰,清熱散結。葯理實驗證明,浙貝鹼有較明顯鎮咳作用及支氣管平滑肌鬆弛作用。其鎮咳作用機理可能與支氣管平滑肌舒張有關。浙貝母臨床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急性上呼吸道炎、氣管炎、肺炎之咳嗽,與川貝母比較,浙貝母適用於急性風熱咳嗽,川貝母適用於慢性虛勞咳嗽。
川貝母
成分:主要有川貝鹼、爐貝鹼、白爐貝母鹼等生物鹼。
性味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
作用: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作為鎮咳祛痰的葯物,主要用於無痰或少痰的咳嗽,但川貝既能祛痰,又有抑制痰涎分泌之效,故痰多者也適用。臨床多用來治療肺結核、慢性氣管炎等的咳嗽症狀。對寒濕而致的痰飲咳嗽,川貝效果不佳。
F. 咳嗽吃什麼中葯止咳效果好
咳嗽反復,止不住?中醫給出4味止咳良葯。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會出現咳嗽的,而且大家總是以為咳嗽也是非常小的疾病,其實咳嗽比較厲害或者就咳不愈也是非常危險的,咳嗽反復止不住,中醫給了這4位止咳的良葯,不妨可以了解一下的。
哪些中葯材可治咳嗽?
人們在感冒後的咳嗽其實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乾咳,二是濕咳。乾咳,顧名思義就是乾性咳嗽,一般情況下患者是基本上不會產生痰液的,濕咳則是伴有較多的痰液,這兩者在治療上存在著不小的差別。
1、川貝母
川貝母是屬於百合科的植物,性質偏甘寒,味道泛苦。主要對肺部和心臟方面有著裨益效果。川貝母本身可以清熱解毒,是潤肺的好物,在臨床上經常被運用於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於肺熱燥咳,也就是說此品是針對乾咳患者的良方,能夠治痰熱胸悶等。川貝母經常與麥冬、百合等搭配食用,可治陰虛咳嗽,一般是煎熬成中葯湯進行內服,當然在現代醫學的發展下,也有一些被做成丸狀可直接配水吞服的葯品。要注意的是胃部有病症的患者切忌服用,因為川貝母對胃粘膜部分有著一定的刺激性。
2、前胡
前胡是一種歸類於傘型科的植物,是白花前胡的乾燥根部。性質微寒,味道苦中帶辛,主要對人體肺部有一定的補助。前胡本身可以疏風散熱和降氣祛痰,作用於外感風熱或者是痰熱咳喘,也就是說它對於濕咳有著良好的療效。前胡也是做中葯飲湯進行內服,但要注意的是此品不適用於陰虛咳嗽的患者。
3、苦杏仁
苦杏仁從屬於薔薇科,是山杏,東北杏等乾燥成熟的種子,性質偏溫,味道有些苦,對人體肺部以及大腸有著裨益效果。苦杏仁本身是有一定毒性的,它有著兩個功效,一是可以潤肺止咳,二則是能夠加快腸道蠕動速度,也就是說此品對乾咳患者以及便秘人群都有一定的幫助。食用方法也是煎湯內服,或者選擇葯丸進行配水吞服。但因為帶有些微毒性,所以用量一定要有所控制,避免中毒。
4、白果
白果從屬於銀杏科的成熟種子。性質偏平,味道里含有甘,苦和澀意。也是帶著微毒性,主要對人體肺部和腎臟有著一定的幫助。白果本身是跟苦杏仁一樣,有著兩種療效:一個是化痰平喘,對於濕咳患者緩解病情有著一定的幫助;二是幫助尿頻患者減緩病情的嚴重性。白果直接食用有著巨大的毒性,經過煎炒以後毒性會有所減弱,所以在做葯材的時候要記得把外層的皮和內層的薄皮和芽尖去除。
咳嗽不能吃什麼?
俗話說,越是不能吃什麼越是想吃什麼。在咳嗽的期間也是感冒後期,有些人因為禁不止美食的誘惑,沒能忌口,導致咳嗽一直不能平復。那麼咳嗽期間到底需要避諱哪些食物呢?常見有3種:
首先是不吃冷性食物。咳嗽的時候喉嚨處在敏感期,這時候再吃一些寒涼的食物就會導致咽喉受到刺激,加重病情。
其次是不吃酸性水果。酸性水果會把痰液收斂會肺中,導致痰液無法排出,咳嗽經久不愈。因此在咳嗽的時候,水果都是不宜多吃的,尤其是酸性水果。
最後是不吃辛辣食品。在感冒還沒徹底恢復之前,辛辣食品是不能碰的。因為感冒的過程里,人體溫度本來就會有所上升,新城代謝的速度也會變快,這時候還是不要再對這兩樣身體變化多加刺激了。
在遇到感冒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出現咳嗽之類的,因為久咳不愈也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可以通過這4個小秘方可以更好的去治療的,生活中應該要記得多喝一些白開水,避免經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因為這樣才會引起一些病情加重的。
G. 咳嗽有哪些中成葯
治療除肺陰虧耗型外的治療多型咳嗽的中葯配方,其特徵是它由下述配比的中葯原料製成:麻黃6克-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射干15克、法夏10克、百部20克、白前20克、前胡15克、紫苑15克、尖貝5克、瓜殼10克、黃芪1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本發明對外感咳嗽的風寒襲肺、風熱犯肺、風燥傷肺,與內傷咳嗽的痰濕蘊肺、痰熱郁肺、肝火犯肺均能起到宣肺平喘,止咳止嗽,尤其對咳嗽反復發作者更為有效,經臨床診治近百例,總有效率為96%。
另:
方一
成分:鮮魚腥草15g,石吊蘭15g。
用法:水煎服。
方二
成分:枇杷葉 3Dg,白絨草 30g,魚腥草 15g。
用法:水煎服。〔注〕此方用於久咳。
方三
成分:白粉藤莖 15g,百合 15g,冰糖 30g。
用法:水煎服。〔注〕此方用於久咳。
方四
成分:鮮茼蒿菜 150g。
用法:水煎,去殘渣,加冰糖適量,待溶化後分 2 次服用。
方五
成分:土黨參 60~120g,豬腳爪 1 只。
用法:水燉服。 〔注〕此方用於寒咳。
方六
成分:大金發蘚 9g,沙參 9g,黃柏 6g,梧桐樹皮 6g,大血藤 6g,蛇
含 6g。
用法:水煎服。〔注〕此方用於咳嗽、盜汗者。
方七
成分:毛莖紫金牛 30g,枇杷葉 15g。
用法:水煎服。
方八
成分:蛇菇 9g,肺筋草 9g,鹿銜草 9g,岩白菜 9g,白茅根 9g,枸杞
根 9g,瘦肉適量。
用法:水燉服。〔注〕此方用於肺熱咳嗽、咳血。
方九
成分:銀粉背蕨 15g,雞蛋 1 個。
用法:銀粉背蕨水煎,沖雞蛋服。〔注〕本 方亦用於肺結核咯血。
方十
成分假地豆 15g,一枝黃花 15g,連錢草 15g。
用法:水煎服。〔注〕此方用於傷風咳嗽。
方十一
成分:貓尾射根 9~15g,豬肉適量。
用法:水煎服。
方十二
成分:綿毛鹿茸草 30,連錢草 15g,浙貝母 10g,桔梗 9g。
用法:水煎服。
方十三
成分:落葵 30g,薄荷 30g,黎葉 15g。
用法:水煎服。
方十四
成分:楮頭紅 15g,葦莖 15g,藕片 15g,爵床 15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於肺熱咳嗽。
方十五
成分:算盤子根 250g,豬蹄適量。
用法:同燉服。 〔注〕此方用於久咳不止。
方十六
成分:福建胡頹子葉20g,五味子9g,茯苓 10g,白術 10g,黨參 10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於久咳。
方十七
成分:鮮尖尾楓葉 30g(去葉背毛),冰糖適量。
用法:水煎服。
方十八
成分:竹節參 9g,鼠麹草 15g,藕節 15g,川貝母 6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於咳嗽多痰。
方十九
成分:陰地蕨 6~15g,蘿卜 30g,冰糖適量。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於熱咳。
方二十
成分:連錢草 15g,蘇葉 9g,薄荷 9g,前胡 9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於傷風咳嗽。
方二十一
成分:雞蛋參 30g,豬瘦肉適量。
用法:同燉服。
方二十二
成分:兗州卷柏 45g,青殼鴨蛋 2 個。
用法:水煎,去渣服湯、蛋。〔注〕此方也可用於吐血。
方二十三
成分:垂穗石松 30g,豬膀胱 1 個(去油)。
用法:水燉服,連服 3~5 日。〔注〕此方也可用於吐血。
方二十四
成分:南天竹根 30g,鮮枇杷葉(去毛)15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用於肺熱咳嗽。
方二十五
成分:南五味子果 15g。
用法:水煎服。
方二十六
成分:肺形草 30g,魚腥草 5g,連錢草 15g,甘草 6g。
用法:水煎服。
方二十七
成分:鐵線蕨 30g,車前草 30g。
用法:水煎服。
方二十八
成分:榕樹皮干品 30~60g(或干葉 15~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 2 次。 〔注〕此方用於感冒咳嗽。
方二十九
成分:石吊蘭 30g,五皮風 15g,車前草 15g。
用法:水煎,1 日內分 3 次服。 〔注〕此方用於風寒咳嗽。
方三十
成分:地瓜藤 60g。
用法:水煎服。 〔注〕此方也可用於吐血。
H. 具有止咳作用的中草葯有哪些
(1)杏仁
成分:種子含脂肪油約5%,苦杏仁苷2%,後者水解後可生成氫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等。此外,尚含有苦杏仁酶、苦杏仁苷酶及櫻苷酶。
性味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作用: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治療劑量的本品經口服後,其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在體內緩慢水解,逐漸生成微量氫氰酸,後者對呼吸中樞呈鎮靜作用,使呼吸運動趨於安靜而呈現鎮咳和平喘的作用。
為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葯。
不良反應:多服易中毒,輕則頭暈、嘔吐,重則昏迷、驚厥、呼吸障礙、瞳孔散大。
(2)枇杷葉
成分:含皂甙、苦杏仁甙、齊墩果酸等。
性味歸經:苦,平。歸肺、胃經。
作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因含苦杏仁甙,故作用與苦杏仁相似,口服後分解出微量氫氰酸,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所含油質有輕度的祛痰作用,本品的水煎劑,經動物實驗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
(3)百部
成分:含有百部鹼、原百部鹼等多種生物鹼。
性味歸經:甘、苦,平。歸肺經。
作用:潤肺止咳,滅虱殺蟲。葯理實驗證明,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從而產生鎮咳作用,為中樞性鎮咳葯。抑菌試驗表明,對結核分枝桿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動物試驗尚表明,本品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防治作用。
(4)半夏
成分:含有β- 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3,4- 二羥基苯甲醛葡萄糖甙和其甙元,2,5- 二羥基苯乙酸,後二者是半夏的刺激性物質,此外還含有辛辣醇、三萜烯醇等。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作用: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葯理實驗有鎮咳、止吐和催吐(生半夏)作用。鎮咳作用略次於磷酸可待因。作用機制可能是直接抑制咳嗽中樞,止吐作用則可能是由於抑制嘔吐中樞所致。
(5)膽汁
成分:主要為膽酸鹽。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肝、膽經。
作用:清肺化痰,清熱解毒。實驗表明,膽酸鈉有中樞鎮咳作用,且對支氣管平滑肌有舒張作用。膽汁對呼吸道常見的甲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較好的抑製作用。
臨床用於百日咳、慢性氣管炎等症,療效確實,且不良反應少見。
不良反應:口服膽莢片的主要不良反應為口乾、胃部不適、惡心、大便轉溏。
(6)浙貝母
成分:主要含有浙貝鹼、浙貝次鹼等。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心經。
作用:止咳化痰,清熱散結。葯理實驗證明,浙貝鹼有較明顯的鎮咳作用及支氣管平滑肌鬆弛作用。其鎮咳作用機制可能與支氣管平滑肌舒張有關。浙貝母臨床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急性上呼吸道炎、氣管炎、肺炎之咳嗽,與川貝母比較,浙貝母適用於急性風熱咳嗽,川貝母適用於慢性虛勞咳嗽。
(7)川貝母
成分:主要有川貝鹼、爐貝鹼、白爐貝母鹼等生物鹼。
性味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
作用: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作為鎮咳祛痰的葯物,主要用於無痰或少痰的咳嗽,但川貝母既能祛痰,又有抑制痰涎分泌之效,故痰多者也適用。臨床多用來治療肺結核、慢性氣管炎等咳嗽症狀。
對寒濕而致的痰飲咳嗽,川貝母效果不佳。
I. 哪些中草葯可治療咳嗽
杏仁
成分:種子含脂肪油約5%,苦杏仁甙2%,後者水解後可生成氫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等。此外,尚含有苦杏仁酶、苦杏仁甙酶及櫻甙酶。
性味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作用: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治療劑量的本品經口服後,其有效成分苦杏仁甙在體內緩慢水解,逐漸生成微量氫氰酸,後者對呼吸中樞呈鎮靜作用,使呼吸運動趨於安靜而呈現鎮咳和平喘的作用。為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葯。
不良反應:多服易中毒,輕則頭暈、嘔吐,重則昏迷、驚厥、呼吸障礙、瞳孔散大。
枇杷葉
成分:含皂甙、苦杏仁甙、齊墩果酸等。
性味歸經:苦,平。歸肺、胃經。
作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因含苦杏仁甙,故作用與苦杏仁相似,口服後分解出微量氫氰酸,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所含油質有輕度的祛痰作用,本品的水煎劑,經動物實驗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
百部
成分:含有百部鹼、原百部鹼等多種生物鹼。
性味歸經:甘、苦,平。歸肺經。
作用:潤肺止咳,滅虱殺蟲。葯理實驗證明,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從而產生鎮咳作用,為中樞性鎮咳葯。抑菌試驗表明,對結核桿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動物試驗尚表明,本品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防治作用。
半夏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作用: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葯理實驗有鎮咳、止吐和催吐(生半夏)作用。鎮咳作用略次於磷酸可待因。作用機理可能是直接抑制咳嗽中樞,止吐作用則可能是由於抑制嘔吐中樞所致。
膽汁
成分:主要為膽酸鹽。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肝、膽經。
作用:清肺化痰,清熱解毒。實驗表明,膽酸鈉有中樞鎮咳作用,且對支氣管平滑肌有舒張作用。膽汁對呼吸道常見的甲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較好的抑製作用。臨床用於百日咳、慢性氣管炎等症,療效確實,且不良反應少見。
不良反應:口服膽莢片的主要不良反應為口乾、胃部不適、惡心、大便轉溏。
浙貝母
成分:主要含有浙貝鹼、浙貝次鹼等。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心經。
作用:止咳化痰,清熱散結。葯理實驗證明,浙貝鹼有較明顯鎮咳作用及支氣管平滑肌鬆弛作用。其鎮咳作用機理可能與支氣管平滑肌舒張有關。浙貝母臨床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急性上呼吸道炎、氣管炎、肺炎之咳嗽,與川貝母比較,浙貝母適用於急性風熱咳嗽,川貝母適用於慢性虛勞咳嗽。
川貝母
成分:主要有川貝鹼、爐貝鹼、白爐貝母鹼等生物鹼。
性味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
作用: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作為鎮咳祛痰的葯物,主要用於無痰或少痰的咳嗽,但川貝既能祛痰,又有抑制痰涎分泌之效,故痰多者也適用。臨床多用來治療肺結核、慢性氣管炎等的咳嗽症狀。對寒濕而致的痰飲咳嗽,川貝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