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葯治療糖尿病有哪些好處
中葯復治療糖尿病的效制果越來越為世人所關注。中葯治療是在辨證論的基礎上,根據糖尿病的不同症狀而分別治療,它有別於現代西醫關於糖尿病的分型。
中醫將糖尿病分為上、中、下三消。認為上消多偏實熱證,位在肺胃,治宜清熱養陰為主。中消多見實證,位在中焦脾胃,治宜清熱瀉火。下消多屬虛證,位在肝腎,治宜氣陰雙補,陰陽兩益。同時提出了糖尿病病機是陰應為本,燥熱為標,氣滯血淤為常的病機學說和清熱潤燥、益氣養陰、治腎為本,注重活血化淤的治療原則。
Ⅱ 中醫治療糖尿病效果如何
中醫學認為,肝主來疏泄源,關系人體氣機的升降與調暢,
肝氣郁滯
則氣機升降輸布紊亂,肝失疏泄則血糖等精微物質不能隨清陽之氣輸布於周身而郁滯於血中,出現高血糖或精微物質的輸布紊亂,反見
血糖升高
,進一步導致血脂、蛋白等其它精微物質紊亂,引起其它合並症。治療以疏肝
調氣
為主,順肝條達之性以恢復其生理功能,肝氣條達,氣機調暢,精微得以輸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即可達到很好的療效。
Ⅲ 有什麼治療糖尿病的特效中葯
紅景天15-25、來冬蟲夏草1源2-30、五味子10-20、生地25-35、淮山葯7-12、黃芩20-40、川芎10-20、黃連10-25、赤芍10-20、蒼術10-25、黃柏15-35、海馬5-15。該中葯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全面調整,滋陰補腎、平肝降火,服用療效顯著,促進胰島素的激活,增加胰島素的再生能力的純中葯治療糖尿病的葯劑。
Ⅳ 中葯治療糖尿病,效果到底怎麼樣
中葯只是調理,目前沒有哪種葯是可以治療糖尿病的,你可以用於調理,但最主要的還是要記住:管住嘴,邁開腿,多運動。
Ⅳ 什麼中葯治療糖尿病最有效
建議:糖抄尿病的治療是一項襲綜合性的治療,並發症多,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一大並發症,會引起手腳的酸、麻、腫、脹、痛等症狀,不是光靠葯物就可以解決的, 很多病友對糖尿病了解不足,誤認為控制了血糖就控制了糖尿病,這是不正確的觀點。推薦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中葯調理臟腑功能為主,西葯或胰島素控制血糖為輔。 是治療糖尿病的最好方法。
Ⅵ 中草葯治療糖尿病,效果怎麼樣
我覺得你還是去醫院根據老中醫給你的方子抓葯,因為不同患者的血糖不同專,血糖高屬多少,下葯輕重都會調整,如果你在網上看來的是給血糖比較高的服用的,而你吃了很有可能會得低血糖,隨時有生命危險呢,如果你覺得以上這些方法比較麻煩還可以去找一些中葯制劑調理身體,也是有一樣的效果的,我大伯就是吃洗胰清糖素來控制血糖和並發症的,原來差點要截肢,現在血糖控制的不錯,腎功能也恢復的挺好的,都能散步了
Ⅶ 糖尿病吃中葯能治療好嗎
中醫不治糖抄尿病,糖尿病是襲現代醫學定義的。診斷標準是依血糖值而判定。
中醫治的是消渴病。消渴病指的是症,分上、中、下消。口渴多飲上消、易飢多食中消,多尿下消、、、、、、,消渴病與糖尿病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消渴病古代的中醫都能治好,現代的中醫還能治不好嗎?中醫治療消渴病對的是症,症狀沒有了,就是治癒了。因此中醫說消渴病是可以治癒的。如果把消渴病和糖尿病說成是一個病,是不恰當的。因很多的糖尿病人就沒有三多一少的症狀,但血糖很不正常。對於中醫來說,這就不是病,因沒有病症。有三多一少症狀的糖尿病人,通過中醫的治療,完全可以消除這些症狀,對於中醫來說這些症狀消除了。就是治癒了。但是有這些症狀的糖尿病人,雖然沒有了這行症狀,血糖仍不能完全回復到正常值,用現代醫學的診斷標准來說,糖尿病並沒有治癒。因此有人說中醫治癒糖尿病是騙人的。
因此如果說是糖尿病,目前來說還是一個世界難題,現在正規醫院的中醫醫生也會告訴你糖尿病是治不好的。如果說是消渴病,那中醫說是可以治好的。能夠治好也是千真萬確的。
Ⅷ 中醫到底能不能治好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引起的代謝性疾病。持續性高血糖以及長期代謝紊亂,會使得全身組織器官功能發生障礙,甚至會引起失水、酸鹼平衡失調以及電解質紊亂等。現在治療主要以口服降糖葯或注射胰島素來治療,那中醫是如何認識和治療糖尿病的。
降糖葯膳有哪些
苦瓜炒瘦豬肉:用新鮮苦瓜 250 克,瘦豬肉 100 克,共炒熟吃。
黃芪山葯湯:黃芪 15 克,山葯 30 克,煎湯代茶,每日 3 ~ 5 次。
芡實煲老鴨:用芡實 100 ~ 120 克,老鴨一隻,將芡實放入鴨腹中,置瓦罐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 2 小時左右,調味服用。
枸杞燉兔肉:枸杞 30 克,兔肉 100 克,將兔肉和枸杞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以文火燉至八成熟時,加入調料至熟即可。
玉米須瘦肉湯:玉米須 30 克 瘦肉 100 克,煮湯,以鹽調味。
西瓜皮花粉方:西瓜皮、冬瓜皮各 15 克,天花粉 12 克。加水煎服,每日兩次,每次半杯。
山葯玉竹白鴿湯:淮山葯 30 克,玉竹30 克,麥冬 30 克,白鴿 1 只。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燉 2 小時,調味後即可食用。
調補亦可用膏方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范圍,疾病起始階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飲,多食善飢,形容消瘦,小便頻多,乏力等癥候。屬肺胃燥熱表現。燥邪傷人津液,熱邪易耗氣傷陰、耗津傷血,隨著病程的演進,可以出現脾腎虧損或肝腎不足的症象。因而糖尿病的起始階段,宜採取清熱潤燥、益氣養陰的方葯,此時可服西洋參、生曬參、生地、麥冬、天花粉等;疾病的後階段則需採用調益脾腎或疏養肝腎的方葯,此時可服用生曬參、黨參、黃芪、枸杞子、首烏、阿膠、龜板膠等。如果,病人有口氣穢臭,小便黃渾,皮膚瘙癢,舌苔黃膩等現象,則必需先予清化濕熱,濕熱清除之後,才可進補。
北京三溪堂中醫診所中醫內科專家劉根尚主任溫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需控制總熱量攝入,多運動來維持正常體重。合理安排工作和作息,不能過度勞累,遠離肥膩和高糖食物。定期監測血糖,嚴格按照醫生囑咐,按時按量用葯,維持血糖穩定。平時多吃含膳食纖維食物,每天的攝入量不能少於35克,能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合理補充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同時要控制好血壓和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