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慈禧隨葬珍寶是怎麼回事
同治十二年(1873年),慈禧的陵寢即在清東陵(今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興建。光緒五年(1879年)六月,同訓朝政的兩太後——慈安與慈禧的陵墓同時竣工。由於慈禧的陵墓定東陵不及慈安陵墓豪華,自光緒二十年(1894年)起,直至她病亡,慈禧又花巨資,對其陵寢進行了拆修、重建,前後歷時14年,終於使之成為清代帝後中最豪華、最富麗堂皇的陵寢。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死後,清王朝對她實行了厚葬,將大量奇珍異寶葬入地宮,其價值可以說是世界上任何帝王都無法與之相比的。那麼,慈禧隨葬珍寶究竟有多少呢?
清官檔案的記載
一種記載出自清宮檔案,按《內務府簿冊》載,殮入棺中的珠寶玉器有:正珠、東珠、紅碧、綠玉、珊瑚壽字、珊瑚喜字、珊瑚雕螭虎、龍眼菩提等朝珠;大正珠、正珠、東珠、紅碧、綠玉、珊瑚圓壽字等念珠;綠玉兜兜練;正珠掛紐;金鑲正珠、金鑲各色真石珠、金鑲珠石、金鑲各色真石、白鑽石葫蘆;金鑲紅碧正珠、金鑲藤、鍍金點翠穿珠珊瑚龍頭、白玉鑲各色真石福壽、綠玉鐲;正珠、東珠、金鑲正珠龍頭等軟鐲;綠玉、茶晶、白玉皮、瑪瑙等煙壺;洋金鑲白鑽石、洋金鑲珠帶別針等小表;洋金鑲白鑽石寶桃式大蚌珠、白玉魚蚌珠,白玉羚羊等別子;白玉透雕活環葫蘆、綠玉透雕活環、珊賄魚等佩;漢玉珞、漢玉仙人、漢玉洗器;白玉貓,黃玉杵、漢玉針、漢玉羚羊、雕綠玉扳指;藍寶石、紅碧、紫寶石、祖母綠、茄珠、大小正珠、綠玉、蚌珠、綠玉鑲紅碧亞等抱頭蓮;珊瑚綠玉金鑲紅白鑽石等蝙蝠;金鑲紅白鑽石蜻蜓;金鑲白鑽蜂;紅碧、綠玉穿珠菊花;金鑲各色珠石萬代福壽;金鑲鑽石等冠口;金翠珠玉等佛手簪;紅碧勁、綠玉、珊瑚、紅藍寶石、紅白鑽石、祖母綠等鎦;黃寶石、鑽石、紅碧、白鑽石、大正珠等帽花。
《愛月軒筆記》的記載
另一種記載出自《愛月軒筆記》,作者為慈禧最寵信的大太監李蓮英的侄兒。當年李蓮英親自參加慈禧殮葬儀式,該書記錄得比較詳盡。據這本書記載:慈禧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上一層金絲鑲珠寶錦褥,在錦褥上又蓋上綉滿荷花的絲褥一層。上面鋪五分重圓珠一層,圓珠上又鋪綉佛串珠薄褥一套。慈禧屍體入殮前,先在頭部放置一個翠荷葉。荷葉滿綠,為天然長就,葉筋非人工雕成,甚為珍貴。腳下置碧金璽大蓮花,系粉紅色,瑩光奪目,世上罕見。慈禧屍體入棺後,頭頂荷花,腳蹬蓮花,寓意「步步生蓮」,祈盼亡靈早日進入西方樂土。以上兩種記載,都有根有據。到底孰是孰非,哪種記載可靠,至今沒有定論。
⑵ 故宮珍寶館的主要展品介紹
金胎掐絲琺琅嵌畫琺琅執壺通高39厘米,寬 39厘米 25.5厘米金嵌珠杯內盤通高7.3厘米, 杯口徑 7.1厘米 ,盤高容2.2 厘米,盤徑18厘米。 瑪瑙葵花式托碗通高8.5厘米 ,碗高4.7厘米,口 徑11.3 厘米, 足徑5.4 厘米。 盤高2.7厘米,直 徑16厘米,足 徑9.7厘米。紅珊瑚獅子翠白菜式花插翠卧牛 東珠朝珠 周長137厘米,由 108顆東珠穿成。 金甌永固杯 天球儀 金嵌珍珠寶石塔 金嵌珠立佛 金宗喀巴像 金累絲嵌松石壇城 禊賞亭, 軒西為鑿有流杯渠的禊賞亭,亭座西面東, 軒西為鑿有流杯渠的禊賞亭,亭座西面東,坐落於須彌座平台上,禊賞亭抱廈內地面鑿石為渠,渠長27m 27m, 彌座平台上,禊賞亭抱廈內地面鑿石為渠,渠長27m, 盤折, 曲水流觴」之意, 流杯渠」 曲廻盤折,取「曲水流觴」之意,稱「流杯渠」。
⑶ 布達拉宮的珍寶館藏
布達拉宮珍寶館展出宮藏文物200件左右,其中包括封誥、印鑒、禮品、文獻典籍、貝葉經、佛像、唐卡、法器等。布達拉宮珍寶館觀看14世紀製造的「八瓣蓮花喜金剛壇城像」。2009年8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
珍寶館是三層建築,位於布達拉宮正面腳下的雪城中,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總投資1000多萬元。珍寶館展覽將分「史海鉤沉」和「宮藏珍品」兩個部分八個單元,共計有文物及照片約200件套。
珍寶館內展出的文物主要包括明、清兩朝的典章文物,罕見的藏文經典,深藏的稀世文物。18日,記者走進了已完成文物布置的珍寶館,看到展示的文物當中有9世紀的貝葉經、12世紀的白釉暗海螺紋碗、產於14世紀的銅制的八瓣蓮花大威德金剛像、17世紀的桃形瑪瑙杯和17世紀的乾隆御筆佛塔唐卡、18世紀的鼻煙壺等諸多珍貴文物。
歷史文物
宮內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寶,有各式唐卡(佛教卷軸畫)近萬幅,金質、銀質、玉石、木雕、泥塑的各類佛像數以萬計。此外還有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明清皇帝的赦書、印璽,各界贈送的印鑒、禮品、匾額和經卷,宮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如金汁書寫的《甘珠爾》、《丹珠爾》(兩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經》)、貝葉經《時輪註疏》、釋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賜的金冊金印等都堪稱稀世珍寶,價值連城。
在豐富的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安放歷代達賴喇嘛遺體的靈塔。從五世到十三世,除了被革除教職的六世外,其餘八位都建造了奢華的靈塔。這些靈塔大小有別,但形式相同,均由塔頂、塔瓶和塔座組成。塔頂一般十三階,頂端鑲以日月和火焰輪。塔瓶存放遺體,分成內外兩間。外間設佛龕,供千手千眼觀音像,內間一床一桌,床上安放達賴屍棺,書桌上放置達賴生前用過的一套法器和文房用品。所有靈塔都以金皮包裹、寶玉鑲嵌,顯得金碧輝煌。其中五世達賴的靈塔高達 14.85米,當時為建造它,共花費白銀104萬兩,並用去了11萬兩黃金和15000多顆珍珠、瑪瑙、寶石等。十三世達賴的靈塔也高達14米,用去了1.9萬兩黃金。還有五世達喇的靈塔里有一顆大象腦里生成的比大指拇還大的珍珠。
布達拉宮收藏和保存的大量的歷史文物的歷史文物有佛塔、塑像、壁畫、唐卡、經文典籍,還有表明歷史上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系的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玉冊、金印以及金銀器、玉器、瓷器、琺琅和工藝珍玩等。
300餘年來,布達拉宮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其中有2500餘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上萬幅唐卡(卷軸畫);還有貝葉經、甘珠爾經等珍貴經文典集;表明歷史上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系的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銀品、瓷器、琺琅、玉器、錦緞品及工藝品,這些文物絢麗多彩、題材豐富。
金印、金冊:歷史上清朝中央政府對歷世達賴喇嘛都有冊封,並分賜金印、金冊。公元1652年,清朝政府冊封5世達賴喇嘛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天下釋都普通瓦赤怛喇達賴喇嘛之印],印文為滿、漢、藏、蒙四種文字。
敕封十一世達賴喇嘛的金冊:清道光皇帝賜給十一世達賴喇嘛的金冊,長2.3厘米,寬9.9厘米,厚0.2厘米,可以翻閱,中間用滿、漢、藏、蒙四種文字刻[敕封十一世達賴喇嘛的金冊]。
貝葉經:西藏只有少數幾個寺院有少量的貝葉經,這是布達拉宮一部分。
威德金剛雕塑:銅質鎏金的八瓣蓮花大威德金剛雕塑。
大藏經:這本用金汁書寫的[大藏經],其中的[大般若經]是18世紀清乾隆皇帝賜給七世達賴喇嘛的,首頁有四大天王等彩繪圖案。
⑷ 枇杷葉梨冰糖怎麼煮
材料:老冰糖、雪梨、枇杷葉、枇杷、鹽。
操作步驟:
1、將所需材料准備好。回
⑸ 有「青銅器珍寶」之稱的龍耳虎足方壺的形態是怎麼樣的
有「青銅器珍寶」之稱的龍耳虎足方壺,發現於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其通版高0.87米,權寬0.47米,重41千克。
龍耳虎足方壺有蓋,蓋似華冠。直口厚唇,束頸修長似扁方筒,鼓腹,圓形底。頸飾蕉葉紋,這件方壺的雕飾昀具特色的是一個龍和虎的配合,頸兩側附一對壯碩的龍形耳,龍為高冠,回首卷尾呈蹲立狀,雙龍耳上鑄有細縷孔,整體給人一種凌駕於雲氣,沐於深泉的雄偉氣魄。
腹飾界欄狀凸棱,上區飾蟠虺紋,下區光素無紋。圈足飾蟠虺紋和雲紋,足下卧兩虎,虎身下伏,口微張,外吐長舌。
此壺造型優雅,紋飾繁縟精美,龍虎上下呼應,栩栩如生。龍代表神武、力量、權勢,具有王者風范,而且極為善變,能驅邪避災。此器青龍蜿蜒,白虎馴服,寓意美好、吉祥。
通體蟠虺紋,兩側雙龍回首,盡展顯赫地位,昭示尊貴身份,龍之騰飛,寓意步步高升。
⑹ 皇冠珍寶多功能電熱水壺裡面的三極體是什麼
這應該是一種傳電或者傳熱的東西。
⑺ 雍正帝為自己准備了哪些隨葬珍寶
雍正八年雍正以為自已要死了,就把自己的後事做了周密的准備,他自已指定了三件陪葬專品。
第一件是孝庄文屬皇後賜給的「番菩提小扁數珠」,第二件是他的皇父康熙皇帝賜給的是「鳳眼菩提數珠」,第三件是怡親王允祥的遺物玻璃鼻煙壺」。最後還放了一本書。
就這些了,這些是他制定陪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