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醫怎麼治療癲癇病
針灸,和中葯調理
❷ 中醫怎麼治療癲癇
你真糊塗啊!來癲癇的發病源之快,沒有任何規律可言,再沒有控制病情的情況下,服用中葯是有危險的,中葯進入體內沒有進入病原處發病了怎麼辦?這意味這你的葯物失去了作用,先到醫院去進行葯物的控制治療,病情平穩後在根據醫生的醫囑換葯,不要亂治療,全世界治療癲癇公認的方式就是那幾種,常見穩定的葯物控制治療,不要輕信,孩子還小,不要有病亂投醫!癲癇病不是鬧著玩的!
❸ 中醫怎樣治療癲癇病
中醫治療以辯證為主,可以根據患者的脈象、舌苔、病因病機及中葯的性內味、歸經、容功能、主治進行分析、歸納、篩選、分類,具有葯物安全可靠、療效持久穩定之特點,達到整體調治、全面康復的目的。這是因為中醫診斷以症狀為主,可以在單純症狀診斷的條件下辯證用葯進行治療,並嚴格觀察和隨訪,所以對於驚厥發作的患者,即使只發作一次也要考慮痰、瘀、火等病機蓄存因素的存在,辯證防治其風動、病理因素,這是中醫治癇的優勢之一。消除病因、平降逆氣、穩定腦神以控制發作,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的鞏固治療,防止復發。這是中醫治療癲癇的原則。癲癇是一種疾病和綜合征,以腦部神經元反復突然過度放電所致的間歇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為特症,是一種起源於大腦,並反復發作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和精神狀態不同程度的障礙。癲癇是突然發作,突然中止。
❹ 中醫是怎麼治療癲癇病的
武漢通信指復揮學院醫院制專家告訴您中醫是如何治療癲癇病的,在西醫的檢查基礎上,准確的診斷出疾病的類型,發作症狀,然後進行辯證的治療。根據病症的輕重和療法的深淺,正氣的盛衰有密切關系。初期發病,正氣未衰,痰濁不重,故發作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如果反復發作,正氣漸衰,痰濁不化,愈發愈頻,是正氣更衰,互為因果,其病也漸重,在治療癲癇上,宜分標本虛實、頻繁發作時,以標為主,著重豁痰順氣、熄風開竅定癇。平時以治本為重,宜健脾化痰、補益肝腎,養心安神為輔助治療。在數千年的臨床發展中,中醫葯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治療體系。建立了中醫治療癲癇的辯證原則,消除病因、平降逆氣、醒腦開竅、熄風定痙,穩定腦神以控制發作。調整臟腑、脈絡、氣血功能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更顯示出醫葯在治療癲癇重突出的優勢。
❺ 中醫如何治療癲癇病
,中醫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擁有悠久的歷史。中醫治療癲癇病早在很久以前就有文獻記載,那麼中醫到底是如何治療癲癇病的呢?下面就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中醫學認為癲癇一病,多屬本虛標實、上盛下虛的證候。該病在發作期雖有本虛的見症,但多以風陽、痰熱、氣逆、絡阻的"標實"症狀較為突出。風痰濁邪蒙蔽腦竅,壅塞清陽,元神失控致癲癇的症狀比較明顯。下面就讓我們的專家為您簡單介紹一下中醫治療癲癇的原則吧!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按中醫治療癲癇的原則,應先以祛邪為主,可用開竅醒神、平熄肝風、清化痰熱、活血通絡、通腑泄熱轉氣等治法。此時邪氣亢盛、證候偏實而病程短暫,所以治無緩法,應迅速地祛除病邪為好,可針葯並用,中西醫並舉。至休止期以後,證候多由實轉虛,是本虛標實而側重在"本虛",上盛下虛而側重於"下虛",其虛多見氣虛與陰虛,但以脾腎兩臟證候為主。按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應以扶正培本為主。因有血瘀、痰濁阻絡的標實證在,故治療方面最宜標本謙顧,而健脾化痰、益氣活血、育陰通絡、滋陰潛陽、填精補髓等都是常用的治法。事實上,癲癇發作期多為時短暫,規律性的治療難以按病期考慮,治療的時間以休止期為主,所以對休止期的辯證治療十分重要。總之,中醫癲癇治療原則是消除病因、平降逆氣、穩定腦神以控制發作,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消除病因要有針對性,有熱清熱,有痰逐痰,有瘀化瘀,有風熄風,有驚鎮驚,有積消積,有蟲驅蟲;平降逆氣要抓主運脾、平肝、通腑、因逆氣之驟生多因肝氣上逆,脾胃轉輸紊亂;調整臟腑、經絡、氣血功能要重在調補脾胃。中醫治療癲癇源遠流長,中葯從調理方面入手,扶正氣、驅邪氣,從根本上改變身體狀況,從癲癇治病灶根源將癲癇徹底根除,副作用小,效果好。是治療癲癇的上佳選擇。癲癇患者在中醫治療癲癇時要選擇正規的、中醫治療癲癇病的醫院,現在很多中醫治療,魚龍混雜,千萬不要輕信游醫、偏方,延誤了癲癇的最佳治療時間。你想了解哪家醫院中醫治療癲癇效果好,可以點擊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
❻ 中醫如何治療癲癇
中醫治療癲癇是辨證論治後用針灸或中葯調理,緩解其病情和發病次數。據我所知,西醫基本上沒有什麼好辦法,比較推薦用傳統的中醫治療。
❼ 癲癇中醫是怎麼治療的
地龍全蠍治癲癇
【功能主治】瀉火墜痰,平肝止痙。主治癲癇。
【偏方組成】地龍、全蠍、鉤藤、天麻各6克,青礞石10克,膽南星7.2克,二丑15克,清半夏、桃仁、紅花各5克,沉香、生大黃各3克,人工牛黃0.3克,白礬8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1~3月後改為散劑以鞏固療效。
【宜忌】脾胃虛弱,正氣不足者慎用;虛實夾雜者葯量減半。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癲癇病人21例,其中顯效7人,有效8人,無效6人,總有效率為71.4%。
柴胡當歸治癲癇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理頂肝氣。主治癲癇。
【偏方組成】柴胡、當歸各9克,白芍、白術各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生薑5克,薄荷(後下)3克。
【用法用量】發作期用水煎服,每天1劑,分4次服(臨睡前必須服1次)。病情緩解後改丸劑,堅持服半年至1年。
【加減】痰涎壅盛,喉中痰鳴者,加石菖蒲、膽南星、遠志;氣陰不足者,加紅參、天冬。
【病例驗證】劉某,經某醫院神經科確診為「頭痛性癲癇」,每天發作2~3次,每次10多分鍾至半小時,經中西醫治療1年多,少效,後以本方加升麻、白芷、川芎治之,服葯3劑,發作停止,隨訪3個月,未見復發。
全蠍蜈蚣治癲癇
【功能主治】豁痰開竅,行氣活血。主治癲癇。
【偏方組成】全蠍、蜈蚣、僵蠶、石菖蒲、法半夏各10克,田七、制南星、天麻各14克,川芎8克,木香6克。
【用法用量】上葯共研細末,每次服1.5克,每日2次,小兒用量酌減。1個月為1療程。服葯期間停服其他抗驚厥葯物。3~7個療程後,逐漸停葯觀察。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癲癇12例,結果8例停止發作1年以上;3例發作間隔期延長2~3月;1例無效。
甘松凌霄花治癲癇
【功能主治】滌痰開竅,熄風定痛。主治癲癇。
【偏方組成】甘松、凌霄花、制附子、石菖蒲各10克,代赭石30克,藜蘆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宜忌】方中藜蘆一味葯有毒,逐痰作用強烈,常有胃腸道反應,不可用量過大或久用,故本方宜冷服,治療過程切忌房事、飲酒。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癲癇患者41例,顯效17例,有效11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68.3%。
❽ 癲癇中醫怎麼治療
肌陣攣發作:是肌抄肉突發襲快速短促的收縮,表現為類似於軀體或者肢體電擊樣抖動,有時可連續數次,多出現於覺醒後。可為全身動作,也可以為局部的動作。肌陣攣臨床常見,但並不是所有的肌陣攣都是癲癇發作。既存在生理性肌陣攣,又存在病理性肌陣攣。同時伴EEG多棘慢波綜合的肌
❾ 中醫怎麼治療癲癇
中醫怎樣治療這個病,你在網上也沒法跟你說,你只能找到大夫去慢慢的治療中醫去的嗎?好了嗎?可是這是病啊。不要放棄,慢慢的來,抓緊時間治。一定會好的。
❿ 中醫是怎樣治療癲癇的
癲癇在中醫治療中主要採取止痙平肝涼血等方法,治癒率不高。但還是可以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