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何中葯可以治療肝硬化
【肝臟病肝硬化】
五臟:肝臟主疏泄,主藏血,主筋肌腱,開竅於目,其華在指甲。
【肝回臟衰竭病症】腦血栓答、中風、囗歪眼歪、頭扯起痛、頭眩暈眼霧、肝硬
化、四肢顫
抖痙孌、耳鳴耳聾、驚恐失眠、婦女內分泌紊亂、血海空虛月經閉
失調、指甲
不平、囗苦、寒肢怕冷、脅助刺痛、性情急燥易怒臉紅、雙目視
物
不靑、全身
發黃、臉黃發暗黑色班、易突然昏倒、四肢抽滀、舌強不利、男
子
陽萎
。肝臟病在我國黃帝內經中屬疑雜怪病.治療造血潤肝用中華五千年黃
帝內經\中
醫外科
古老治療法。
⑵ .國寶級老中醫治療肝硬化的方子
治肝硬化,沒有秘方。只要對症,就是最好的。病症有不同,且時時在演變,秘方是不變的,不要迷戀它。建議到貴州中醫肝病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葯。
⑶ 中醫怎樣辨治肝硬化
中醫沒有「肝硬化」的病名,中醫對肝硬化的診治,應依據其症狀和體征而定。功能代償期患者可從「脅痛」「 積」論治,失代償期有腹水征則按「鼓脹」辨析。
(1)肝鬱脾虛型:多屬早期肝硬化患者,並見胃納減少,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噯氣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黃,入暮可有足趺微腫,舌色或暗紅或淡,舌體較胖或邊有齒痕,脈象虛弦,重按無力。
治則: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方葯: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湯化裁。柴胡、枳殼、香附、川芎、白術、白芍各10g,茯苓、太子參各15g,炙甘草6g。若濕滯較重,加蒼術、厚朴、澤瀉;短氣神疲者,加黨參,並重用黃芪。
(2)氣滯血瘀型:多見於肝硬化代償期,亦可見於失代償期患者,除消化道症狀外,尚有肝脾腫大,壓痛明顯,質硬,面色晦暗或紫暗,有蜘蛛痣和肝掌等。
治則:疏肝理氣,活血消積。
方葯:化瘀湯加減。丹參、牡蠣各30g,當歸、炮甲各15g,鬱金、桃仁、紅花、青皮、白術、赤芍各10g。如伴目黃、溲黃,加茵陳、金錢草;兼陰傷者,加生地、石斛;兼脾功亢進者,加阿膠、熟地、大棗等。
(3)水濕內阻型:屬肝硬化失代償期腹水輕症,症見腹脹如鼓,按之堅滿,或如蛙腹,兩脅脹痛,胸悶納呆,惡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紅,苔白膩或薄白,脈弦細。
治則:運脾利濕,理氣行水。
方葯:胃苓湯加減。蒼術、厚朴、澤瀉、陳皮、木香、柴胡各10g,雲苓、白術各15g,車前子30g。若體實而腹水多者,可配黑白丑粉、禹功散、十棗湯以逐水;腹脹以氣滯為主者,加川楝子、萊菔子、沉香末;若氣虛較重者,重用黃芪、白術各40 ~ 60g;兼黃疸者,加金錢草、赤芍;挾瘀血者,加澤蘭、桃仁、丹參、當歸。
(4)瘀血阻絡型:多見門靜脈高壓症明顯者,腹大堅滿,按之不陷而硬,腹壁青筋顯露,脅腹攻痛,面色黧黑或晦暗,頭頸胸腹紅點赤絡,唇色紫褐,大便色黑,小便短赤,舌質紫紅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曲張,舌苔薄黃膩,脈細澀。
治則:祛瘀通絡,活血利水。
方葯:膈下逐瘀湯加減。柴胡、當歸、桃仁、五靈脂、炮山甲、炙地鱉蟲各10g,丹參、白茅根、大腹皮各20g,茯苓、白術各15g。脹滿甚者加沉香、降香、萊菔子;大便秘結加枳實、大黃(後下);脾大明顯加服鱉甲煎丸;有出血傾向者加服三七粉、白及粉或雲南白葯。
(5)肝腎陰虛型:除水濕內阻症狀外,尚有面色灰滯,形體消瘦,潮熱心煩,手足心熱,唇乾口燥,失眠多夢,鼻衄牙宣,舌紅瘦而干或光剝,脈細數無力。
治則:滋補肝腎,育陰利水。
方葯:一貫煎加減。沙參、麥冬、枸杞、阿膠各10g,生地、澤瀉、豬苓、車前子各15g,白茅根30g。若神志異常,可加鮮菖蒲、鬱金;潮熱起伏者,加銀柴胡、地骨皮;津傷渴甚者,加知母、天花粉;神志昏迷者,急用安宮牛黃丸涼營清熱開竅;出血甚者,用大黃末或三七粉止血;氣隨血脫,用獨參湯益氣固脫。
(6)脾腎陽虛型:除水濕內阻症狀外,尚有面色萎黃或蒼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白,大便稀溏,下肢浮腫,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無力。
治則:健脾溫腎,化氣行水。
方葯: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化裁。附子、黨參、白術各10g,乾薑6g,澤瀉、茯苓、大腹皮各15g,車前子30g。兼陽黃者,加茵陳;腰痛勞困者,加杜仲、川斷、狗脊;夜寐多夢者,加夜交藤、合歡皮;神志異常者,加菖蒲、膽星、鬱金或至寶丹。
⑷ 中醫如何治療肝硬化脾大
慢性肝病患者發展到肝硬化階段,可能會出現很多的症狀,如肝硬化腹水,脾臟腫大。日前有肝硬化脾大患者向本院專家咨詢,呢?
正常情況下脾臟不能觸及,內臟下垂或左側胸腔積液。積氣時隔下降,可使脾臟向下移位。除此以外,仰卧或右側卧位可能觸摸到脾臟邊緣即可認為是脾大,近年來b超在臨床的廣泛應用,發現了一大批用手摸不到的「脾大」,在健康體檢中b超顯示脾大者約佔15%左右,其中絕大部分是用手摸不到的,b超顯示脾大是經過實際測量的,即是真正的大,能較早地顯示脾增大,當用手能觸及脾臟時,脾臟已增大到一倍以上。
一般肝硬化引起的脾大情況比較多,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脾大的危害很多,會有出血的危險,建議積極治療脾大和肝硬化,繼續發展情況不好,有切牌的危險。
呢?因脾臟大原因較復雜,脾大就會對人體起壞作用了,所以以往主要是採用手術切除脾臟。脾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的儲血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臟在全身防衛系統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在萬不得以的情況下不建議做切脾手術。
目前治療肝硬化濟南中醫肝病醫院採用超氧自體血激活療法,該療法有效利用細胞的再生功能,無毒副作用。直接作用肝臟的病變部位,通過對受損細胞的修復、替代和重建,從而使肝硬化得到根本上的治療,進入康復階段。患者在接受治療一個周就可以控制住病情,健康的肝細胞逐漸替代病變細胞,重塑健康肝臟。
另外,在日常輔助現代中醫七十六辨扶正還原療法進行調理,通過辨證而進一步認識疾病,進而施治,確定精準的用葯與治療方法。與西醫有效結合,做到了機能的全面調理與疾病的針對性治療雙管齊下,
實現機體自我調節,副作用少,不反彈。
濟南中醫肝病醫院作為國內治療肝病的重點醫院,始終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以質量為核心」的宗旨,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創新醫療服務,努力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的優質醫療服務。
⑸ 肝硬化用中醫怎麼治龜源治肝效果
中醫治療肝硬化講究辨證論治,常見措施包括:
1、心理治療:對患者進行心專理疏導,為患者減屬輕壓力,並應用相關中葯進行疏肝理氣;
2、保肝治療:常見保肝葯物有女貞子、五味子等;另外,肝腎同源,往往治肝的同時需要補腎;
3、患者出現陰虛時,可以添加滋陰類葯物;
4、肝臟和季節關系密切,所以要按照季節進行治療。
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⑹ 用中醫葯怎樣治療肝硬化
〈1〉肝鬱脾虛:脅痛走竄,脅下痞塊,胸脘痞悶,體倦乏力,納呆,面色蒼白,便溏,舌淡苔薄,脈弦緩。
治法:舒肝健脾,益氣和中。
中成葯:加味逍遙丸,肝脾康膠囊,和絡舒肝膠囊。
〈2〉濕熱困脾:脅痛,肢體困呆,乏力納呆,粘膩口苦,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化濕熱,滲濕解毒。
方葯:蒼白術各10克、厚朴6克、陳皮10克、甘草6克、豬苓15克、澤瀉15克、茯苓10克、龍膽草10克、雞骨草10克。
〈3〉氣滯血瘀:胸脅脹滿,走竄痛疼,右脅痞塊,刺痛拒按,舌紫暗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散結。
中成葯:大黃?蟲丸。
〈4〉寒濕困脾:腹大脹滿,如囊裹水,胸腹滿悶,神倦乏力,溲短便溏,口乾不欲飲,苔白,脈緩滑。
治法:溫中運脾,化濕和中。
方葯:厚朴10克、白術10克、車前子10克、木瓜10克、木香10克、大腹皮10克、制附子1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乾薑10克、甘草6克。
〈5〉濕熱蘊結:腹大堅滿,煩熱口苦,尿赤而短,大便秘結,或面目身悉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退黃。
方葯:厚朴10克、枳實10克、黃連6克、黑白丑10克、茯苓15克、豬苓15克、澤瀉10克、白術10克、炙甘草6克、茵陳15克、梔子6克、大黃6克、生薏仁10克、赤芍10克。
〈6〉脾腎陽虛:腹部脹滿,脘悶納呆,神疲怯寒,尿少肢腫,腰膝酸軟,舌淡體胖有齒痕,脈沉細。
治法:溫補脾腎,化氣行水。
中成葯:附子理中丸,人參健脾丸,參苓白術丸。
⑺ 中醫治療肝硬化。
「肝硬化」為西醫病名,早期肝硬化的中醫治療,應依據其症狀和體征而定。版功能代償期患者可權從「脅痛」「積」論治,失代償期有腹水征則按「臌脹」辨析。
(1)快速治療肝病:早期肝硬化的中醫治療多以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肝鬱脾虛型:多屬早期肝硬化患者,並見胃納減少,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噯氣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黃,入暮可有足趺微腫,舌色或暗紅或淡,舌體較胖或邊有齒痕,脈象虛弦,重按無力。
(2)治則:早期肝病的中醫治療多以運脾利濕,理氣行水。
水濕內阻型:屬肝硬化失代償期腹水輕症,症見腹脹如鼓,快速治療肝病按之堅滿,或如蛙腹,兩脅脹痛,胸悶納呆,惡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紅,苔白膩或薄白,脈弦細。
(3)治則:早期肝硬化的中醫治療多以疏肝理氣,活血消積。
氣滯血瘀型:多見於肝硬化代償期,亦可見於失代償期患者,除消化道症狀外,尚有肝脾腫大,壓痛明顯,質硬,面色晦暗或紫暗,有蜘蛛痣和肝掌等。
⑻ 秘方中葯治療肝硬化有奇效
肝硬化腹水可以通過中葯來治療,那麼
本文就是關於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葯介紹,內希望能幫到容您。
因其主要是通過腸道瀉水,而利尿不顯,由於反應劇烈,易引起電解質紊亂,故現已很少有人用此法。在辨證分型治療上,各家繁簡不一,隨證辨治,提高了療效。
的介紹,相信您可以更好的通過中葯來治療肝硬化腹水,小編建議您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葯。
⑼ 中醫如何治療肝硬化
肝硬化最優秀的治療方案:
1:抑制及清除乙肝病毒. (用:蛇含草配方;西葯抗乙肝病毒不能與之相媲美)
2:抑制肝細胞壞死及肝腫瘤生長:(三葉青配方,八角蓮配方)療效很神奇,臨床上很多醫生都不曾知其療效)
3:清肝利膽:(主葯:柘樹根,溪黃草等;護肝排腹水之功效······)
4:增強免疫:患者盡量減少滴注人血白蛋白,這樣會造成身體機能對外界攝入的依賴,導致自身新陳代謝的退變。
⑽ 中醫治療肝硬化
中醫治療
一.辨證論治
肝鬱脾虛證:脅肋脹痛,胸悶腹脹,食慾減退,內大便不實或溏容,精神不振,舌苔薄白,脈細弦。疏肝健脾。代表方:柴芍六君子湯、逍遙散加減。
瘀滯肝絡證:胸脅右側刺痛,肝臟腫硬,按之痛甚,腹大堅滿,脈絡怒張,面頸胸臂有血病,絲狀紅縷,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口渴不欲飲,大便色黑,舌質紫紅或有斑點,脈細澀。行氣化瘀通絡。代表方:膈下逐瘀湯加減。
寒濕困脾證:右脅疼痛,肝臟腫大,脘腹痞脹,手足不溫,下半身胖腫,口和不渴,大便溏薄,舌苔厚膩,脈沉遲。溫中健脾,化濕利水。代表方:實脾飲加減。
修復肝細胞修復受損肝細胞,調節代謝平衡,恢復肝臟動力。賽維片對肝臟脂肪和毒素的清除能力相當於肝臟自身能力的4倍,等於給肝臟做了一次全面的清掃。使肝臟細胞得到充分的滋養,修復受損的肝細胞。逐步的消除脂肪肝酒精肝,避免向肝硬化、肝癌等嚴重方向發展。
對於酒精肝而言,醫學上普遍推崇的是【肝到心緩釋cha】。能充分地滋養、修復受損的肝臟細胞,通過調養脂肪肝酒精肝,避免向肝硬化,肝癌方向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