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聊養生

中醫聊養生

發布時間:2021-02-12 01:26:34

❶ 中醫如何調理養生

中醫養生首先雙抄腳和襲各關節要保暖,褲子和襪子不可過早減少,並每晚用熱水燙腳,睡覺時下半身要蓋好,平時可以多穿,並多做體育運動和有氧運動。夏天使切勿貪涼,應該減少吹空調時間,少喝冷飲,讓自己多流汗。吃寒涼食物可以損傷脾胃,消耗陽氣,可以多喝溫開水。也可以用食療的方法,服用當歸山葯湯,具有治療氣血虧損,腰酸背疼的症狀。

❷ 為什麼中醫特別適合養生

中醫是我國從古流傳下來的傳統醫學,時至今日依然是我國重要的醫學治療手段。普通百姓也時常會使用中醫的方法保健養生和治病,以達到長壽的目的。現在大家都懂得防病勝於治病的道理,因此希望通過中醫調理。但是,現今的養生信息良莠不齊,很容易對大眾存在誤導。對於現今存在的養生現象,一位老中醫給出了他的建議,一共有6句話。1、養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現在電視上有很多養生類節目,一些中老年人會按照節目中的養生專家所說的症狀對號入座,以此得出自己的「診斷」。且不說有很多冒充的「養生專家」,真正的養生專家所說的內容沒錯,但其提出的建議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況且,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通過一套嚴謹的診斷程序才能斷定患者的體質和病因,以此來對症用葯。所以,中老年人群體通過觀看養生節目就自行斷定是不可取的,如果感到自身情況與節目中的養生專家所說的差不多,也先要去正規醫院咨詢醫生之後,再選擇適合的養生或治療的葯方。
2、養生有時要順其自然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把人看成形、氣、神的統一,這表達了中醫講究適時而動,順應自然的理念。從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就能看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反應了養生要順其自然,人的生活習慣也要有一定的規律。生活規律即是養生的基礎。3、治病主要還是需要自我保重,醫生不是萬能的部分人認為,平時生活可以肆意而為不需要保重自身,睡不著就熬夜、想減肥就節食,抽煙喝酒樣樣精通,身體出現問題了就想到找醫生開葯治療。這種完全把健康交給醫生的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因此,平時就需要養成養生保健的想法和習慣,這其實並不難,只要飲食有時,作息有常就可以了。
4、養生主要先從自我調節開始,亂吃補品不可取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開始購買許多的補品,希望以此達到延年益壽、身強體健的目的。其實大多數人都搞錯了這點,首先如果飲食不規律、經常不運動、作息混亂、有不良嗜好,無論再如何進補也是無用的。而且,進補也分要分證型,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進補方,還有的人虛不受補,盲目進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負擔。5、不要自尋煩惱,保持愉快心情很重要凡事看開,保持精神愉悅是非常重要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6、不貪食,懂節制現在很多肥胖患者大部分都是因為管不住嘴,而大多數的疾病都是因肥胖而起。都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不要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各種營養均衡攝入才可以預防疾病。

❸ 中醫提倡的養生觀點有哪些

《黃帝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說明了內中醫從開容始就把人與社會看作一個整體,並堅持從人與社會的整體上治療並預防疾病。

這種人和自然息息相關的關系也體現在飲食營養方面。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代醫者就認識到,作為自然界產物的「味」對機體臟腑的特定聯系和選擇作用。除此,食物對臟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醫常根據天人合一的整體營養觀運用食物來達到補虛、瀉實,調整陰陽的目的。自古以來,以養生益壽、防治疾病的古代道、佛、儒、醫、各家學說,無不用人體內部與自然界的協調統一的理論來闡釋人體的生老病死規律,同時也無不用天人相應的法則來制定各種體逸勞作,飲食起居措施,對須臾不可離的飲食內容,以及進食方式方法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同時又主張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飲食內容也應有所變化,做到「審因用膳」「辯證用膳」。

❹ 和中醫養生的女生怎麼聊天

你先問他一些很粗陋的問題!表示你很感興趣!有問題!現實微信QQ電話問她!(這個過程回要抓住人的心理)答當然自己也要去找相關資料!多贊揚!即使你比她懂!你也要保留一部分!跟她學習么!交流么!經常一處!你還不會下手!那你就單身吧!哈哈哈哈

❺ 中醫如何養生

在中國,養生分很多流派,比如道家、儒家、佛家、醫家等。由於對宇宙自然生命的認識有回所差異,各養答生流派的理論觀點有所不同,方法也各有側重,但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先賢聖人都從不同角度認識到了精神情志(神)對於軀體臟腑的重要作用,所以各派養生理論有一個共識:重視心神呵護、德行修養。



養生雖然應該形神俱養兼調,但養神、安神始終是養生第一要務。飲食清淡、進補、服食保健品、運動鍛煉等是養「形」,生命藉由軀體形態存在。「神」就像生命航船上的舵手,有了舵手,船才能前進。不合格舵手駕駛的船一定是搖搖晃晃的,坐著會不舒服,而只是修理船上的機械零件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懷揣一顆躁動、功利、急切、迷茫的「聰明心」所進行的一切養形活動,不是真正的養生,基本是瞎掰。

❻ 中醫養生有哪些方面

養生內容是在養生理論指導下,歷代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不斷發展與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融合了傳統醫葯、宗教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等行為調養。融合了傳統醫葯、宗教、民俗、藝術文化等內容。

3.氣養: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體育健身活動。內容融合了醫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5.食養: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養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其應用范圍廣,適合人群較多。

6.葯養: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對此,古代常有葯膳、法膳之稱。其應用范圍也較廣,適合人群較多,營養內容也涉及到醫、葯、飲食文化等方面。

7.術養: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進行養生。其內容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總之,養生的特點是強調個體行為,所採用的方法應因人之不同而不同。所謂審因施養,因人施養,在群體中並不強求統一。例如,甲需要重點鍛煉形體,而乙需要著重調理飲食,而丙則需要著重調攝精神等等。如果我們對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要求他們加強形體鍛煉或改變某種飲食結構,就不一定符合每個人養生需要了。

❼ 養生理療跟中醫養生有什麼區別

1、什麼是理療
理療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於人體,使之產生有利的反應,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是康復治療的重要內容。
理療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公元前7000年的石器時代,當時原始人利用陽光、砭石、石針、水和按摩等治療疾病,維護健康。我國以及古希臘、埃及、羅馬的早期文獻、記載陽光、熱水浴、冷水浴、體操、按摩等防治疾病的作用。公元前2-1世紀(西漢)黃帝內經(素問篇)詳述了攻達(針灸)、角(拔罐)、葯熨(溫熱)、導引(呼吸體操)、按蹻(按摩)、浸漬發汗(水療)等物理療法。
2、理療的分類
2.1、電療法
包括靜電療法、直流電療法、低頻電療法、中頻電療法、高頻電療法、超高頻電療法、特高頻電療法、離子導入療法、電離空氣療法、電水浴療法、射頻療法等。

2.2、磁療法
利用磁場作用於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治療疾病的方法。包括靜磁場療法、脈沖磁場療法、低頻磁場療法、中頻電磁療法、高頻電磁場療法等。
2.3、光療法
利用日光或人工光線(紅外線、紫外線等)預防和治療疾病以及促進機體康復的方法。包括紅外線療法、可見光療法、紫外線療法、激光療法等。
3、理療的作用
理療是一種通過物理方面,來改善你的身體的方法。理療,可以讓我們消炎陣痛,可以直接殺死一些皮膚真菌。同時通過了一些低頻電流,理療也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引起肌肉的緊縮,從而使體內產生熱,來保持我們的生理平衡,來治癒我們的疾病。
相對於現在的葯物治療,理療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健康方便的治療方法。所以現在的理療也在臨床被廣泛的應用。現在的肢體運動拉傷,急慢性的損傷,以及內在器官的失調等等,都可以運用理療的方法來治癒。所以理療是什麼?理療是人類幾千年的智慧累積,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恩惠,是一種健康的治癒方法。

理療瑜伽有什麼好處
瑜伽理療,在調理人體各個機能紊亂方面的有效性已經被充分的證明,在今天不僅僅是瑜伽的修習者用瑜伽來保持身心的健康,它也是極其有效的醫療輔助手段。在瑜伽理療的過程中,與醫學咨詢相結合應用於患者可以達到理想的治癒效果。

瑜伽已經被醫學界證明,其提供的各種習練方法非常有益於人體心理及身體的健康。它可以提高人體心臟運轉效率,減緩呼吸頻率,強健身體、降低血壓、放鬆身心、減少心理壓力、緩解焦慮感、提高精神專注程度,使人進入平和安寧的狀態。同時通過不間斷地練習可以提高身體的穩定性及協調能力,有利於睡眠及消化系統。
許多患有各種慢性疾病的人經過長年累月的葯物治療沒有達到滿意的療效,因此失去了治癒疾病的信心,也有一大部分患有各式慢性病的患者,在嘗試瑜伽理療2-3個月後,達到了持久的治療效果,緩解了自己的頑疾,如糖尿病、關節炎、哮喘、胃腸功能紊亂、精神緊張等各式慢性病。

理療儀的危害
1、理療儀的危害之熱效應
因為人體內70%以上都是水,像是身體之內的水分子要是受到電磁波輻射之後的話,當然就會出現的問題是相互摩擦,從而會導致出現的就是機體升溫,從而會影響到身體一些組織和器官的正常工作。處理:輻射距離不宜過近,否則容易發生皮膚灼傷(如發紅或起水泡)或誤觸輻射頭而被燙傷;也不宜過遠,以免影響療效。安全照射距離一般為30cm,時間位每次30-60分鍾。也可根據患者病情每日可照射1-2次,7-10天為一個療程,作為保健治療也可長期性使用。

2、理療儀的危害之非熱效應
非熱效應是電磁波治療儀的危害,像是人體的器官和組織其實都是存在比較微弱的電磁場的,而且都是穩定和有序的排列的,要是一旦自己的舌頭受到外界強電磁波的干擾的話,自然就會打破平衡狀態,人體正常循環機能會受到影響。處理:電磁波治療儀應避免在強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漢高機械

❽ 中醫講究什麼養生

中醫歷來主張食物要多樣化和基本食素。《黃帝內經》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據調查,我國長壽老人的食譜,其主食多為玉米、麥等穀物,副食多為豆製品、蔬菜、水果、輔以少量家禽野味。素食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糖、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豐富的維生素,它們對推遲衰老,預防老年性疾病的發生,增進身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蔬菜、水果為鹼性食物。人們通常攝入酸性食物較多,易引起體內酸鹼平衡失調,有損健康。素食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但多吃素食並不等於不吃葷食,合理的飲食調理應當做到「素為基礎,葷素並用」,方能延年益壽。

素食的益處

現代醫學證明,素食可以凈化血液,預防便秘及痔瘡的產生,養顏美容,並且安定情緒。從健康的角度來講,素食在養生方面實在益處多多。

第一:因植物食品中不含有對心血管構成威脅的有害物質,因此素食可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第二:植物性飲食,包括:全殼類、豆類、蔬菜及水果,有保護人體降低罹患癌症機會的作用。

第三:素食可減輕腎臟負荷,對腎功能不健全的腎臟病患者來講,能起到讓腎臟"休息"的作用;

第四:素食對預防骨質疏鬆症亦有好處。眾所周知,維生素C有利於鈣質的吸收。很多植物食品如"綠色蔬菜,西紅柿和某些瓜果等"含維生C豐富;

第五:許多研究顯示健康的素食能減少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退化性疾病。

吃素的方式

到底什麼叫素食?現代營養學家認為,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類、穀物、種子和堅果等植物類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

嚴格的素食者,除了不吃肉類,包括魚、蝦、家禽外,還不吃任何蛋類、奶類在內的動物副產品。不過,這么嚴格的素食者在生活中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會選擇做一個可以吃奶類產品的奶素食者,或者蛋奶食品都可以接受的奶蛋素食者。還有一種素食偏好者,他們通常選擇每周吃幾次素。

吃素要循序漸進素食者最需要注意的是營養均衡。單純素食因為無法得到只有從葷食中才能獲得的維生素B12,可導致記憶力下降等不良後果。只有堅持葷素搭配的飲食原則才會讓營養更全面,如果徹底選擇素食,則應該定期進行身體營養檢測,並服用一些必要的膳食補充營養品。另外,營養學家們還提醒,素食者應該盡可能多吃未加工或未精加工過的谷類食品。對於想要加入素食者隊伍的新人而言,轉變過程要循序漸進,逐漸減少肉類,以防營養失調。

❾ 什麼是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復,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制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界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易·系辭上》)《老子》雲「道法自然。」就是中醫養生的基本要求。

閱讀全文

與中醫聊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