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治療胃病的 中葯什麼時候喝最好中成葯什麼時候吃比較合適
不管你什麼時候喝只要你不要空腹喝就行,一天兩次就夠了!治胃病不需要次數太多,喝中葯是有個過程的,
Ⅱ 治胃病的中葯什麼時候吃好
一般在飯前吃比較好。但是也要根據個人病情不同而定,比如是消食化積的就不拘時間,吃多了覺得脹就可以吃,脾胃虛弱的最好在飯前吃。
Ⅲ 中葯什麼時候喝最好
這個沒有具體規范,要根據實際情況來。一般補益的提倡飯前喝,對胃刺激性大的飯後喝。只要達到處方量就行。中葯處方就應該包含服葯方法,可以向開處方的醫生詢問。
Ⅳ 胃病中葯每天兩次什麼時間喝最好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是中葯服用時間是早晚,各一次。
指導意見:
建議你一般是早晨和晚上飯前半小時服用,就可以的。
Ⅳ 胃病中葯什麼時候喝最好
胃病的中葯最好吃時間的時間:如果是治胃炎或胃潰瘍一類疾病的中葯,宜在空腹吃,版這類權中葯多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而發揮葯效,如果在餐後或跟飯菜一起吃,葯效就會下降,如果是消化不良方面的胃病,這類中葯需跟飯菜一起吃,這類中葯跟飯菜混一起效果更好,有助於消化。
Ⅵ 中葯什麼時候喝最好,治胃病的
治胃病中葯什麼時候喝最好?
適時服葯使之維持一定的體內葯物濃度,提高療效和減少毒副反應,是合理使用中葯的重要一環。中葯方劑量多,變化靈活,如何掌握各種具體方葯的服用時間和次數,應根據葯物性質、不同病人請和人體飲食起居規律等具體決定,
一原理舉例
1、大多數中葯一日劑量分2~3次服。如湯劑頭煎、二煎合並分2次服。成葯每日服3次等。但為了避免食物的影響,通常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服用。補益葯生脈散、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丸等,宜飯前服,以利充分吸收;制酸止痛葯烏貝散、胃病散等飯前服可直接中和胃酸、保護胃粘膜;某些惡心性祛痰葯如桔梗、遠志、紫菀等含植物皂苷,須飯前服才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增加支氣管的分泌而呈祛痰作用。
2、消食導滯的健胃劑如健脾丸、保和丸、香砂積實丸、神曲等,飯後片刻服可充分接觸食物,發揮消食化積、寬中除脹作用;對胃有刺激性的葯物如黃連素片、黃連羊肝丸等,宜飯後服,以免刺激胃粘膜引起胃腔部不適。
3、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調整服葯時間和次數。如抗心絞痛的蘇冰滴丸、冠心蘇合丸,除早晚各服1次外,心絞痛發作時可隨時加服1次;瀉下劑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全劑應分2~3次服,首服得下即可,無大便時再繼續服用;銀翹散用於病人高熱時,可一日服兩副葯,日服4次,開始時可2小時服1次。
4、根據病情具體情況掌握用葯。如硃砂安神丸、酸棗仁湯應睡前服,以利鎮靜安眠;回逆湯回陽救逆,蘇合香丸通關開竅,以及安宮牛黃丸等急救葯物宜及時投葯;峻下逐水劑如十棗湯應清晨空腹,可避免晚間頻繁起床小便之擾。
5、根據病人特定的生理條件和體質特點服葯。如補腎固沖丸用於治療習慣性流產,應在未孕之前一日3次連續服用2個月,懷孕後用泰山盤石散安胎,宜每隔3~5日進一服,連續3~4個月,以適應孕婦生理特點,避免多服傷胎。
二具體服葯時間
服葯的時間要視病情,根據不同方葯而定。一般規律為:
1補益葯,早飯前30~60分鍾和晚間臨睡前30鍾左右,空腹各服一次,以利吸收。
2治療慢性病的中成葯(各種膏、丸、散、片、丹、露、葯酒、沖劑),必須固定時間服,使體內保持一相對穩定的葯濃度。
3治療胃腸疾病的葯,應在飯後服,以減輕對胃腸的刺激。
4安神葯和驅蟲葯,宜在睡前30分鍾空腹服。
5傷風、感冒的辛溫解表散寒葯,應趁熱溫服,服後即上床安卧,蓋上被子,捂至全身出微汗為宜(千萬不可捂的大汗如雨)。
6治療瘧疾的葯,應在有規律的發作前2小時服,這樣有利於殺死瘧原蟲,控制瘧疾症狀發作。
7急病病情危重時,隨時一次頓服,使葯力大而猛烈。
8特殊葯,按醫生的囑咐在特定的時間服,如雞鳴散要求在天亮前空腹冷服,效果最佳。
9非特殊疾病,服葯時間一般安排在飯後兩小時。
10葯酒,每日可服3~4次,至於喝多少,可依個人感到有葯力為度,切勿喝醉,否則,吐而傷人元氣,得不償失。
11補養、健胃葯,宜在飯前服,可增加葯物的吸收率。
12辛辣刺激性的葯物,宜在飯後服用,可防止對胃粘膜的刺激,使其緩慢吸收。
13婦女調經葯,宜在行經前數日開始服用。
14病在胸膈以上者,宜飯後服,病在胸膈以下者,宜飯前服。
三服葯注意
1病在身體上部,服葯宜頻頻慢飲;病在身體下部者,應一口氣頓服完;如是嘔吐的病人或嬰兒,宜少量多次(小口連服)。
2風寒外感表證所用的辛溫發表葯,應趁熱服,高熱口渴喜冷飲的熱性病者所用清熱葯,則宜稍冷再服。
3病情特殊者應特殊處理,如熱證反見厥逆的真熱假寒證,必須寒葯熱服;寒證反見燥熱的真寒假熱證,又須熱葯冷服。
4解救葯物中毒時,以冷服為宜。
四服中成葯
中成葯內服,通常用白開水送下,但為提高療效,還有多種服法:
1酒送服。凡治療氣血虛弱、機體虛寒、氣滯血瘀、風濕痹證、中風手足不遂、步履艱難等疾病的中成葯,用酒送服,療效更佳。
2姜湯送服。即用生薑煎湯送服葯物。凡治療風寒表證、肺寒、脾胃虛寒、呃逆等證的皆可用姜湯送服。
3淡鹽水送服。凡治療腎虧、腎虛及下焦疾病的成葯,以淡鹽水送服為佳。
4米湯送服。凡補氣、健脾、養腸、利膽、止渴、利小便的中成葯,都可用米湯送服。含貝殼等礦物質類葯物難消化,最好選用稀飯送服,以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服葯要求按照以上的方法與時間,目的是為了提高治療的效果,減少葯物的副作用。如入夜之後,人體陽氣收藏、心神入舍,這時如果服用補陽或發汗的葯,必然要擾亂人體的生物節律,產生各種不良作用。養陰、沉降類葯,如果在早晨或午前陽旺氣升之時服用,也就會產生遏制陽氣升發的弊端
Ⅶ 治胃病的中葯(湯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中葯所說,消食健胃葯或對胃腸有刺激的葯物適宜飯後服
,時間一般是飯後30分鍾到1小時服葯。內
原因:容
1. 葯物被食物稀釋減少對胃腸道的不良刺激;
2. 延緩葯物制劑的崩解和葯物的溶解;
3. 食物能引起消化道內容物的黏度增高,妨礙葯物向消化管壁擴散;
4. 食物還影響胃的排空,推遲葯物在小腸的吸收。
需要飯後服用的葯物,如,
1. 環丙沙星、紅黴素、消炎痛、阿斯匹林、磺胺類、APC、保泰松、呋喃妥因、鐵劑以及氯化鉀等,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或易引發惡心、食慾減退葯物宜飯後服用。
2. 綜合調節血脂的葯物血脂康,因其具有弱酸性應在飯後服用;
3. 抗酸葯如氫氧化鋁片劑或凝膠劑、胃舒平等在飯後0.5-1小時左右服用,可中和胃中過多的胃酸,能在胃中形成一層保護膜,避免食物刺激。
Ⅷ 治療胃病的中葯是飯前喝還是飯後喝好
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都是飯前喝
Ⅸ 治療胃病的中葯什麼時候喝最好
這個說不好,我以前喝過飯前的也喝過飯後的,看中醫怎麼說,一般是飯前半小時或飯後半小時
Ⅹ 治胃病的中葯何時喝
你好;
早上空腹喝,睡覺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