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沒有徹底根治頸椎病的民間中葯奇方
可以去看看中醫的
② 治療頸椎病的常用中草葯
葛根30,桂枝10,赤芍10,白芍10,炙甘草6,雞血藤30,川牛膝10,秦艽10,威靈仙10
這是我們傷寒論老師郝萬山給的治頸椎病的基本山方子,你可以試試。
郝萬山很厲害的,你可以上網查。
③ 治頸椎中葯配方
頸椎病是物理性改變,物理治療為好,如牽引、按摩、復位是治療 頸椎病的最佳方法。
④ 治療頸椎病的中成葯
我就知道呀。
⑤ 求中葯枕頭葯方 治療頸椎病!
張必清復教授教你做葯枕,制可以治療頸椎病哦!
第一步:做一個能自然牽引頸椎的枕槽。以彈性十足的珍珠棉作為底料,並加入些活性竹炭,按照人體頸椎的7節骨節排列,製作成一個具有後仰23°的塑型枕槽。
第二步:做一個能聞香祛病的中葯枕芯。將活血藤、天香藤、青木瓜、丹參、三七、川芎、夜交藤和冰片這些較硬的葯材,按照1:1:2:1.5:2:1.6:2.5:1的配伍搗成粉末,合200克裝填到一個棉布口袋裡,再把金盞菊、金銀花、杭白菊、紅花、羅布麻這些較軟的葯材,按照3:1:2.5:2:2.5的比例繼續裝填到這個棉布口袋裡,把這總計400克的葯材口袋封起來。
最後一步:將15塊醫療永磁,分別鑲嵌在枕頭的內枕棉上面,應分別對應:神聰穴,腦護穴、血壓點穴,安眠穴,風池、風府穴,大椎穴、百會穴、天柱穴、玉枕穴、強間穴、通天穴、承光、承靈穴、正營穴。鑲嵌好之後,用能活動拆洗的純棉外枕套,把葯磁枕整體的裝起來就完成了。
完整的製作步驟,希望可以幫到你哦(*^__^*) ……
⑥ 誰知道治頸椎病的中葯配方
跑步效果最好,多按摩,我老公也是頸椎疼得頭暈,切身感受跑步最好
⑦ 頸椎病常用的中葯方葯有哪些
頸椎病的中醫分型為辨證施治提供了依據。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同屬於根型或椎動脈型或脊髓型的患者,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徵象和脈象,所以按中醫分型可能屬於不同的類型,其治則不同,用葯也不一致。
(1)外傷型。行氣活血,舒筋止痛。
方葯:姜黃10g,甘草10g,羌活15g,海桐皮12g,當歸15g,赤芍12g,白術12g,伸筋草15g,川芎12g,桂枝10g。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葯,久病體虛者加首烏、枸杞子等。如傷後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麻桂溫經湯,葯方如下:赤芍12g,麻黃10g,桂枝12g,紅花6g,白芷15g,細辛3g,桃仁12g,甘草10g。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祛風除濕,溫經活絡。
方葯:羌活10g,獨活15g,蒿本10g,防風15g,甘草10g,川芎12g,蔓荊子10g。水煎服。
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氣虛,可用人參益氣湯,方劑如下:
黃芪20g,炙甘草10g,升麻10g,五味子15g,柴胡12g,生甘草10g,人參5g,白芍12 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
方劑:獨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風15g,細辛3g,當歸15g,白芍12g,川芎15g,地黃15g,杜仲12g,牛膝15g,黨參20g,茯苓12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
如四肢痿軟症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方劑如下:當歸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麥冬12g,黨參20g,黃柏10g,黃連1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蒼術12g,黃芪20g。水煎服。
(4)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理氣化痰,通經活絡。
方劑:姜半夏6g,陳皮10g,茯苓12g,炙甘草10g。水煎服。
如患者氣虛,加黨參、白芍、黃芪;肢體麻重,加防風、荊芥、天麻、秦艽等;如患者手足麻木伴兩目畏光、忌目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方劑如下:蔓荊子10g,陳皮10g,人參5g,炙甘草10g,白芍15g,黃芪20g。水煎服。
(5)外用熏洗葯。
方劑:獨活、秦艽、防風、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g。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⑧ 治療頸椎病有哪些中葯
葛根20克 全蠍10克 蜈蚣2條 烏蛇13克 赤芍13 克 川穹13克 自然銅15克 穿山龍13克 木瓜13克 鹿含草內30克 黑木容耳12克 甘草6克
每日一劑早晚服用 或製成蜜丸3----9克每天2次
全蠍。蜈蚣。烏蛇。 配廘含草。穿山龍 。木瓜 搜風。祛濕。通絡。川穹。赤芍。自然銅。以活血祛風。葛根取其引經。舒經之效。
⑨ 求治療頸椎病的中葯方劑
頸椎病貼
⑩ 中葯熱敷治療頸椎病,奏效的方子有哪些
說起中葯熱敷,不少人聽說過,但真沒用過,在這里要對各位頸椎病患者,尤其是那些久治不愈、反復發作的患者說,試驗下就知道它的效果了,不會讓你後悔的。
在中醫院,中葯熱敷是常用的中醫治療方法,在頸椎病的治療中受到了廣泛關注。
中葯熱敷是將中葯煎湯後,以毛巾將湯葯敷於患處的治療方案。
本中葯熱敷方劑中,千年健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之功;桑枝、木瓜、伸筋草、路路通有清熱祛濕、祛風通絡之效;海桐皮可補氣安神、強精滋腎;葛根有解肌退熱、升陽止瀉之功;沒葯消腫生肌,透骨草利尿解毒,乳香、桃仁活血祛風,紅花、蘇木祛瘀止痛。數葯共奏,可增強行瘀通絡之力,達驅風寒、解外邪之功。
操作方法:將以上中葯煎煮,製成葯液,將無菌毛巾置入葯液中浸泡5分鍾,保持毛巾溫度處於患者耐受范圍內,擰干後直接敷於患處,每隔20~30分鍾更換一次熱敷毛巾,避免毛巾冷卻導致的濕邪侵入。每日1次,每次敷葯4-6個小時,如時間有限,可適當縮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