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葯治療胃痛

中葯治療胃痛

發布時間:2021-02-12 18:07:27

A. 喝中葯胃疼怎麼辦

一直喝著沒疼,昨天才疼,一般不是葯物的問題了,不知道你用來治療什麼,有時候膽囊、胰腺還有腎區疼的時候,人有一種錯誤的感覺,感覺胃痛,尤其像你所說的,你觀察一下,腰疼不?

B. 胃痛有什麼中葯治療方法嗎

胃痛是指僅見於胃腸道與胃液接觸部位的慢性潰瘍,又稱潰瘍病,中醫稱「胃痛」、版「心痛」、「胃脘痛」范疇權。
民間治療本病不乏奇方妙葯,療程短,見效快,費用低,即能消除病症,促使潰瘍癒合,又可不動手術,愈後不再復發。
1:中成葯療法
葯名:錫類散
用法:每晚睡前用溫開水送服1-1.5克
療效:連服1個月,潰瘍癒合率優於西米替丁,有效率達91.7%
2:葯物療法
處方:生麥芽30克,白芍、茯苓各15克,海螵蛸12克,蒼術、陳皮、厚朴、神曲、雞內金、生薑各10克,桂枝、延胡各6克。吳茱萸4克,龍膽草3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日1劑,日服3次,15劑為1療程
療效:用葯1-2療程,有效率達100%。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C. 胃痛中葯怎麼治療

胃痛有好幾種分型,要舌、脈、症狀結合,辨證論治

D. 中醫治療胃痛

煙酒全戒,按時吃飯,定時睡覺,定時起床鍛煉身體 樓主最好能堅就下來,因為半途而廢是沒效果的。

E. 胃痛有那些中葯根治

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藿香沖劑,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西沙比利試試,而且好轉後一內定要鞏容固一定的時間啊.一定要禁煙,酒,咖啡,茶,生冷,辛辣食物.少吃含澱粉內的食物如:土豆芋頭粉絲粉條紅薯等涼粉,不要吃蘇打餅乾等,少食多餐,定時進餐,不要吃過於堅硬和不消化的食物.

F. 胃疼 求中葯治理

你好:
引起胃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外感寒邪 脘腹受涼,寒邪內客於胃;過服寒回涼,寒涼傷中答,致使氣機凝滯,胃氣不和收引作痛。
2、飲食傷胃 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損傷脾胃,內生食滯,致使用權中氣機阻滯,胃報失和而疼痛。
3、肝氣犯胃 憂思惱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氣機阻滯,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發胃痛。
4、脾胃虛弱,素體不足,或勞倦過度,或飲食所傷,或久病脾胃受損,或腎陽不足,失於溫煦,均可引起脾胃虛弱,中焦虛寒,致使胃失溫養作痛
建議:到醫院中醫那裡診斷是什麼原因所引起的,然後咨詢醫生.進行對症治療.其實:每天堅持飲用200毫升西紅柿汁,對胃黏膜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如果空腹時感到胃痛,或吃完油膩食物後感覺燒心,可以喝上一杯鮮榨的西紅柿汁來緩解這些症狀。也可以直接飲用市場上銷售的西紅柿汁
祝:早日康復!

G. 什麼中葯治胃痛好

方葯:半夏10克,枳殼10克,厚朴10克,乾薑10克,佛手10克,香櫞10克,陳皮10克,川連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茯苓15克,白術15克。每日1劑,水煎服,7劑。
本方治療中焦虛寒,氣機不利型胃痛,見於胃脘脹滿,飯後加重,惡心,噯氣,口淡無味,平素寐安,便溏,次數正常,舌苔白厚,脈沉。
處方:黃芪30克、蒼術15克、陳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黨參20克、木香15克、元胡15克、川楝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吞酸灼熱加黃連6克、吳茱萸2克、海螵蛸20克、瓦楞子20克,有體乏無力、動則汗出者加淮山葯30克、仙鶴草30克。
肝胃郁熱型胃痛
【症狀】 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心煩易怒,泛酸嘈雜。舌紅苔黃,脈弦數。
【病機】肝鬱化熱,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氣,泄熱和胃。
【方劑】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加減。
【處方】 柴胡10 g,白芍15 g,當歸10 g,牡丹皮10 g,梔子10 g,白術10 g,茯苓10 g,黃連3g,吳茱萸6g,甘草6g。
如火熱內盛,灼傷胃絡而見吐血,並出現脘腹灼痛痞滿、心煩、便秘、面紅、舌質紅、脈弦數有力等症,這是由於肝胃郁熱,迫血妄行,可用《金匱要略》瀉心湯(大黃、黃芩、黃連),以苦寒泄熱降火。對肝胃郁熱型胃痛,還可根據病情選用化肝煎(青皮、陳皮、丹皮、芍葯、梔子、澤瀉、土貝母)和滋水清肝飲(熟地、山茱萸、茯苓、當歸、山葯、丹皮、澤瀉、柴胡、白芍、梔子、酸棗仁)等方。

H. 中醫胃痛怎麼才能治好

胃痛的治療可選擇體針、腹針、平衡針、艾灸、耳穴貼壓、穴位注射、拔罐及中葯穴位敷貼。臨床上可根據不同證型進行飲食指導、情緒調節和健康教育。另外,根據辯證法,可以選擇適當的中葯湯劑進行口服,療效很好。當然上腹部疼痛不僅要治療,還要配合飲食調理,才能有良好的遠期療效。

I. 用中葯治胃疼怎麼治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得的到底是什麼胃病,胃痛是所有胃病都可以有的症狀,要不痛很簡單,用點抑酸葯或胃粘膜保護葯就可以,但這是治標不治本,而且會拖延病情,還有光靠食療是好不了的,所以最好最直接的方法是做胃鏡,如果怕辛苦可以做無痛胃鏡,對於你這種情況的胃痛最常見原因有胃炎,消化道潰瘍,但也要敬惕息肉,腫瘤可能,還有就是有沒有HP感染,如果有一定要用三聯療法根治,否則病情會反復發作甚至癌變,飲食上主要原則是消淡為主,少食肉類,粗糙,剌激性的食物,戒煙酒,每餐不要食太飽,少喝濃茶,咖啡,不要食夜宵,但一定要食早餐,要養成定時食飯的習慣,目前的話可以先用點奧美拉唑1粒,1天兩次,但最好不要用止痛葯以免掩蓋真正的病情 最好是食療,葯物只是輔助性的,不能根治,只能應急,平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穿暖,不要受涼。 凡以胃脘部經常發生疼痛為主的病證,稱為胃疼。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以及胃神經官能症等均以胃脘疼痛為主要表現。胃疼的食療方常用的有: (1)老薑250克、紅糖250克,將生薑搗汁去渣,隔湯蒸10沸,將紅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溫中散寒。 (2)蜂蜜、紅糖適量、紅花5克。將紅花放在保溫杯中,沸水沖泡,蓋上蓋,經泡10分鍾後,隨即調入蜂蜜、紅糖,趁熱飲服。 功效:和胃利腸、止痛祛瘍。 (3)乾薑60克、炙附子40克。將乾薑、炙附子共搗碎細,置凈器中,然後放入黃酒500毫升,密封,經7日後開取,去渣備用。每日飯前溫服1~2杯,日服3次。 功效:溫中散寒。 (4)乾薑5克、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紅糖15克。將乾薑切成片,與高良姜、花椒洗凈,共放入紗布代內盛裝,扎口 。把淘洗凈的粳米和布代加清水同煮,30分鍾後取出姜袋,共煮成粥服食。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溫中止痛。 (5)佛手柑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將佛手柑洗凈,煎煮,去渣留汁,再與淘洗凈的粳米,冰糖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理氣止疼。 (6)鯽魚1條(約250克),去鱗、鰓及內臟,洗凈,生薑30克洗凈,切片,桔皮10克、胡椒3克,共包紮在紗布內填入鯽魚肚中,加水適量,文火煨熟,加食鹽少許,空腹吃魚喝湯,幾次即愈。 功效:治胃寒痛

希望採納

J. 胃痛怎麼治療用什麼中草葯

治療胃痛,首應辨其疼痛的虛、實、寒、熱性質及病在氣在血,然後審證求因,給予恰當的治療。大抵新病暴痛,痛勢急迫 而痛處拒按者多屬實證;久病痛緩,病勢綿綿而痛處喜按者,多屬虛證;寒證疼痛,喜溫熨熱飲,遇寒則疼增;熱症疼痛,喜涼熨冷飲,遇熱則痛劇;以脹痛為主,或痛引胸脅,疼痛每因情志變化而增減,此多為氣滯;痛處固定不移,多為刺痛者,常屬久病血瘀;若煩熱似飢,舌紅無苔或少津者,多屬胃陰不足之證。
胃痛的治法,古雖有「通則不痛」的原則,但決不限於「通」之一法,臨證之時,應運用四診八綱,詳加審察,根據病者的不同情況,確立恰當的治療方法
1.肝氣犯胃
本證按其不同情況,可分為氣滯、火郁、血瘀三種類型。
(1)氣滯
主證胃脘脹滿,痛引兩脅,噯氣頻繁,噫氣或失氣後疼痛稍減,舌苔薄白,脈沉弦。
分析情志不暢,氣郁不舒,肝氣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疼痛;氣病多遊走,脅為肝之分野,故痛引兩脅;胃氣上逆故噯氣頻繁,噫氣失氣後,氣逆暫緩,故疼痛亦稍減,苔白,脈沉弦為肝鬱之象。
治則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選穴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門、章門、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鎮痛法,晃撥俞穴行氣法,捏拿背肌理氣法與推揉腹部和中法。
若痛甚而噫氣嘔惡者,可同取雙內關、雙內庭、以利氣止痛;如泛嘔酸水,時時嘈雜;且肝膽互為表裡,肝熱則膽火上乘,故見口乾而苦;苔黃脈弦數乃肝胃郁熱所致。
治則疏肝、泄熱和胃。
選穴肝俞、胃俞、三焦俞、大腸俞、章門、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鎮痛法,提拿捏背助運法,按揉腹部消積法,揉壓陽陰清熱法,加用推揉胸脅疏肝法(見發熱)。
痛甚者,可用拇、食指分別捏拿兩側血海、梁丘、如痛已緩和,肝脾未調,可用雙手拇指對揉、對壓兩側三焦俞,單拇指按揉中脘,以調理三焦。
(3)血瘀
主證痛有定處而拒按,多為刺痛,食後更甚,或見吐血便黑,甚則舌紫,脈澀。
分析久痛入絡,絡脈損傷,故吐血便黑;瘀血為有形之物,故痛有定處而拒按;食與瘀並,故食後痛劇;瘀血阻滯血行不暢故舌紫、脈澀。
治則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選穴肝俞、脾俞、胃俞、章門、內關、勞宮、梁丘、內庭。重用按揉背腰鎮痛法,晃撥俞穴行氣法,捏拿背肌理氣法,擦摩上腹散寒法;配用揉壓陽明清熱法,加用遠端誘導止痛法(雙拇指同取兩側內關、勞宮、梁丘、內庭)。
如嘔血便血不止,以葯物治療為主,待病情穩定後,方可施術手法。
2.病邪阻滯
(1)飲食阻滯
主證胃脘脹痛,噯腐,厭食或嘔吐,吐後痛減,舌苔厚膩,脈滑實。
分析食停胃中,傳化失常,故胃脘痛脹;飲食停滯,胃氣不降而反上逆,故噯腐或嘔吐;吐後積滯去而痛減;食濁熏蒸故苔厚膩;胃氣與宿食相搏,故脈滑實有力。
治則消食導滯。
選穴脾俞、三焦俞、梁門、天樞、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提拿捏脊健運法,按揉腹部消積法,拿揉抖顫導滯法,配用按壓背腰鎮痛法與揉壓陽明清熱法。
脹痛甚者,可雙拇指同按雙側天樞,以行氣導滯;食滯化熱,可晃撥兩側大腸俞。
(2)寒傷胃陽
主證因受涼飲冷而胃痛暴作,痛勢較劇,喜溫熨熱飲,泛吐清水,或有惡寒發熱,苔白脈緊。
分析突受寒邪,胃中陽氣不得宣通,正邪交爭,故胃痛暴作;惡寒發熱,苔白為寒邪外襲所致;脈緊主寒主痛。
治則溫胃散寒止痛。
選穴胃俞、脾俞、中脘、梁丘、內庭。可重用按揉背腰鎮痛法,捏拿背肌利氣法,搓擦胃俞溫中法,推揉腹部和中法。配用提拿捏背健運法與擦摩上腹三寒法。
3.脾胃虛弱
(1)脾胃虛寒
主證胃痛隱隱,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神疲乏力,四肢欠溫,舌淡苔白,脈細緩無力。
分析脾胃虛弱,寒氣凝滯,故胃痛隱隱;中陽不運,水飲停聚,故痛不甚而琺吐清水,喜暖喜按;脾陽虛故四肢欠溫,神疲乏力,舌淡、脈細緩無力。
治則溫脾健胃。
選穴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門、中脘、章門、手三里、足三里。除拿揉抖顫導滯法和揉壓陽明清熱法不易使用,以上基本手法均可使用。
痛發之時,可拿搓胃俞,雙拇指同按梁門,以溫中止痛,痛止後,可按基本手法施術。如脾胃虛寒,而肝有郁熱,除胃痛外,尚見泛鉉嘔吐,時覺飢嘈,食則不舒,四肢欠溫,舌邊紅絳,苔白中黃,脈弦細者,可用雙拇指同取雙章門、立拳滾上腹部寒熱並投,肝胃同治。
(2)胃陰不足
主證胃痛隱隱,心煩嘈雜,口乾欲飲,大便乾燥,苔少或剝脫,舌光紅少津,脈細微數。
分析胃陰不足,胃絡失養故胃痛隱隱;陰虛生內熱,故心煩嘈雜,口乾欲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苔花剝,脈細微數皆為胃陰不足之徵象。
治法養陰益胃。
選穴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可重用提拿捏脊健運法,推揉腹部和中法,捏脊法反復施術十次。
食慾不振者,重用開三門、運三脘、大便隱血,腹部手法慎用。
胃痛一證,除用按摩等法治療外,注意飲食調節,心情舒暢,亦屬必要。

閱讀全文

與中葯治療胃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