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菊花可以和參須麥冬一起泡嗎
菊花和參須麥冬可以一起泡服,有疏散風熱和益氣養陰生津的功效.用於夏天感受風熱和汗多傷津出現的頭昏悶脹,口渴氣短心煩等症.
菊花和參須麥冬可以一起泡服,有疏散風熱和益氣養陰生津的功效.用於夏天感受風熱和汗多傷津出現的頭昏悶脹,口渴氣短心煩等症.
⑵ 參須魚湯的做法,參須魚湯怎麼做好吃,參須魚湯
食材
主料
鳳尾魚
400g
參須
10g
輔料
北芪
適量
鹽
適量
薑片
適量
芹菜
適量
水
800ml
步驟
1.鳳尾魚版去內臟、魚鰓、刮魚鱗洗凈
2.魚和權薑片芹菜放入北鼎BUYDEEM養生壺中
3.加入800毫升水,北芪、參須分別加入
4.湯出鍋後用過濾茶籃濾去雜質。
小貼士
有參須的加入未很甘,鹽隨自己口味家。
⑶ 西洋參可以和紅棗枸杞同時泡水喝嗎
西洋來參可以和紅棗枸杞同時泡水喝源。可提神益氣、清熱養陰、生津止渴、除煩潤燥,幫助人體扶正補虛。
(3)參須養生壺擴展閱讀:
西洋參泡水法:
1、西洋參菊花茶。
取西洋參片約3克,與適量菊花一同放入茶壺中,開水沖泡,至茶湯濃郁飲用。這種茶有滋陰清熱、養胃生津的功效。
2、西洋參麥冬飲。
將3克西洋參片和1克麥冬放入煲中,小火熬制約1小時,飲用湯液。能滋陰潤燥,適合咽干口渴、糖尿病患者、經常乾咳無痰的人飲用。
3、西洋參紅棗飲。
將3克西洋參片加水煮開後,加入紅棗,繼續煮1小時,飲用湯液,有滋陰養顏、平肝降火的作用。
4、西洋參枸杞茶。
取西洋參片3克,與適量枸杞子一同放入茶壺中,開水沖泡,至茶湯濃郁飲用。有補氣養血、美白養顏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西洋參性涼,如果本身脾胃虛寒、四肢不溫、大便稀溏,女子痛經、帶下清稀量多者,不宜把西洋參作為保健品服用,以免削伐陽氣。
此外,服西洋參期間,忌吃蘿卜、喝茶和咖啡等,以免影響療效。
⑷ 枸杞茶的做法有很多養生最佳是哪種
紅棗枸杞茶
取枸杞一小把(約20-30粒)、紅棗3-4粒。直接將枸杞和紅棗放入玻璃杯中,以開水沖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後服用。
注意:
如果熬夜後口乾舌燥很嚴重,或者火氣很大的話,可另加白菊花1-2朵一起沖服;沖服時,注入開水後不要立即服用,應該讓枸杞和紅棗在水中充分浸泡後再喝,效果更好;紅棗可先剪開,然後再進行沖泡
枸杞八寶茶
取貢菊2朵,金銀花8朵,紅棗1顆,胖大海1顆,蓮子芯8粒,枸杞子5顆,西洋參1片,陳皮2片,冰糖適量,以沸水沖泡,當茶飲用。此為一天用量,可反復沖泡。八寶茶不僅對穩定血壓有一定的輔助效果,而且可起到生津潤肺的作用。
枸杞菊花茶
用菊花和枸杞當茶一樣泡著喝。菊花要用杭菊花,枸杞要買寧夏枸杞,顆粒小,紅亮亮的。每次用杭菊花10克、枸杞10克,放入大茶壺內,加入熱開水,10分鍾後便可飲用。
菊花枸杞茶能預防和治療各種眼病,對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都有好處,最適宜老年人飲用。脾胃虛弱者應注意,在製作時放上幾枚大棗,加強健脾作用。
參須枸杞茶
取參須20克,枸杞l0克。將參須加入熱水中煮開,再加入枸杞用小火煮約1分鍾即可。也可以直接放入參須和枸杞用開水沖泡。可防止衰老,補充元氣,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增強抗癌細胞的活性,並能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健康提示:
綠茶和枸杞都可以分別用開水沖泡飲用,對人體很有益處。有不少人乾脆就把它們放在一起沖泡。但是,綠茶里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斂吸附的作用,會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體難以吸收的物質。餐館里流行的八寶茶中也是既有綠茶又有枸杞,雖然綠茶的量比較少,但也不宜多喝。醫學專家建議可以上午喝綠茶,開胃、醒神;下午泡飲枸杞,可以改善體質、有利安眠。
由於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攝取肉類導致面泛紅光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地,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⑸ 春季吃什麼好春季養生春季養肝嗎
春季如何養肝?
1、保持開朗多微笑
盡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氣。科學研究發現,快樂可以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細胞。而怒氣不僅傷肝,也是古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動不動就想發脾氣的人,在中醫里被歸類為「肝火上升」,意指肝管轄范圍的自律神經出了問題,一般會用龍膽瀉肝湯來平熄肝火。
通過發泄和轉移,也可使怒氣消除,保持精神愉快。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如果經常回味一些好玩的、有趣的事,也會增加腦內啡呔的分泌,使你身心愉悅。
2、適當注意飲食
春天肝氣旺盛,相對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飲食上仍以清淡為主。綠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蔬菜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恰巧可以補充冬季的攝取不足。譬如,春天產的菠菜嫩極味美,亦有養血功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春天不需要特別進補,因為氣溫上升,溫補葯反而會加重身體內熱。體質較差的人,一般可選用蓮子、芡實、薏仁、花生、核桃、燕窩、豬肝等平性食物。具多糖類成分的銀耳也有防發炎功效,亦可促進肝臟蛋白質合成。通常氣喘過敏是中醫所說的「氣虛」現象導致,可用黃芪、人參(白參)、茯苓燉雞湯飲用,容易上火的人可以改用參須或西洋參。
3、注意保暖
盡管天氣回暖,保暖還是很重要。春天因氣候變化大,加上陽光普照,常讓人忽略初春的善變與寒冷。因此衣著最好慢慢減少,不要一下子換上夏季的短袖短褲,寒邪傷肺,容易導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於減穿衣服。
4、適度鍛煉
冬季人體新陳代謝變慢,陽氣下降,春暖花開之時,正好可以重新補充身體的陽氣。起早運動,舒筋活絡也是養護肝臟的方法之一。
練習氣功,則可以緩和神經肌肉,平衡自律神經系統。試試看最簡單的呼吸調節法:靜靜坐下或站定,全神關注在呼吸調節中,慢慢地,一點一點用鼻子吸氣、吐氣,並重復數次。簡單的深呼吸可以排除體內積熱,讓身體重新獲得能量。
5、體驗春季新感受
旅遊是一個方法,找三五好友郊遊踏青,讓歇息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環境中重新復甦。在美國鄉村,習慣在春天採集新鮮的檸檬,泡成一大壺蜂蜜檸檬汁,作為凈化身體的飲品。檸檬中的類黃酮可以幫助身體減緩過敏反應,防止病毒入侵。也可以買一把甜香的水仙花、風信子回家,將春天的信息帶入室內。
七種營養保護肝的健康
1、脂肪不是肝臟的敵人
看著身邊得脂肪肝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都以為脂肪是肝臟的大敵。實際上,不管有沒有脂肪肝,脂肪都是肝臟必不可缺的營養,少了它,肝臟就沒法正常工作。
攝入提示:「有些患者查出脂肪肝後就開始只吃蔬菜和水果,這是很大的誤區。」即使得了脂肪肝,也不用徹底與肉類告別。要養肝護肝,每天吃的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最好分別佔20%,剩下的60%為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等。肝臟需要脂肪,但不代表需要過多的脂肪,所以瘦肉、低脂牛奶、蝦等低脂食物是首選。
2、蛋白質能修復肝臟
雞蛋、豆腐、牛奶、魚、雞肉、芝麻、松子等「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是肝臟的最愛。蛋白質的功能:這些食物中豐富的蛋白質就像肝臟的「維修工」,能起到修復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攝入提示:正常人每天攝取的優質蛋白應該多於90克,對於肝功能受到損害以及減弱的人來說,適當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更有利於肝臟恢復健康,防止它進一步受到傷害。患有急性肝炎的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不能少於80克;患有肝硬化的病人則不能少於100克
3、糖是保護肝臟的重要物質
每克葡萄糖能提供人體所需要能量的70%左右,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處於缺乏能量的狀態,就會影響肝臟功能。糖還能合成一種叫肝糖原的物質,儲存在肝臟中,可以防止攝入體內的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
攝入提示:除糖尿病患者外,普通人可以按體重計算每天自己應該吃多少糖。每公斤體重攝取1克糖,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可攝取的糖不應超過60克。按照這樣的標准,不但不會減壽,還會對健康有益。一般來說,糖類的主要來源有米飯、麵食、白糖、蜂蜜、果汁、水果等。一大勺果醬約含糖15克,1罐可樂約含糖37克,3小塊巧克力約含糖9克,1隻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克。
4、維生素A可抗肝癌
研究表明,維生素A能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它能使正常組織恢復功能,還能幫助化療病人降低癌症的復發率。
攝入提示:人體每天需要攝入的維生素A為:男性800微克,女性750微克,千萬不要超過3000微克,以免損害肝臟。每天食用一根胡蘿卜、65克雞肝、200克金槍魚罐頭或一杯牛奶就可以滿足。番茄、胡蘿卜、菠菜、動物肝臟、魚肝油及乳製品中也含有大量維生素A。
5、B族維生素是肝臟「加油站」
B族維生素就像體內的「油庫」,它能加速物質代謝,讓它們轉化成能量,不僅能給肝臟「加油」,還能修復肝功能、防止肝脂肪變性,進而起到預防脂肪肝的作用。愛喝酒的人尤其要多補充點,因為有研究表明,B族維生素能增強肝臟對酒精的耐受性,從而起到護肝作用。由於B族維生素能溶解在水裡,在體內滯留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因此必須每天補充。
攝入提示:已經患有肝病的人,每天的攝入量應該在10毫克—30毫克之間,最高不能超過30毫克。豬肉、黃豆、大米、香菇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但若想全部攝取比較困難,可以適當選擇一些補充劑。
6、維生素E是護肝新武器
西班牙索菲亞王後大學醫院的科學家不久前表示,維生素E能起到阻止肝組織老化的作用。美國國家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和腎病研究所高級顧問帕特麗夏?羅比克也指出:「維生素E將成為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武器。」麥芽、大豆、植物油、堅果類、綠葉蔬菜中,都富含維生素E。
攝入提示:健康人每天攝入12毫克維E即可,相當於2匙葵花油,杏仁、核桃、花生等堅果共30—50克。如果患有肝病,每天則至少需要補充100毫克,才能以滿足肝臟需要。
7、肝臟喜歡綠色食物
綠色、白色、淺藍色有利於減輕肝病患者的心理緊張和對疾病的恐懼感。戶外綠色的樹蔭草坪、風平浪靜的湖水及幽雅的綠色環境,都能促進肝病患者康復。
攝入提示:在辦公桌上擺放一盆綠色植物,裝修時選擇淡雅的牆面顏色,甚至多穿淡綠色的衣服,都有助於養肝。中醫說:「青色入肝經」,綠色食物能有益肝氣循環、代謝,還能消除疲勞、舒緩肝鬱,多吃些深色或綠色的食物能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比如西蘭花、菠菜、青蘋果等。
不同體質的人養肝方法不同
從中醫角度講,按照個體的缺陷,針對肝臟功能主要分為兩種類型:陰虛體質和陽盛體質。
陰虛體質指肝陰虛,其易導致肝陽上亢,使血壓升高,誘發高血壓病加重,甚至並發腦血管病。陽盛體質主要是內熱火上。春天天氣逐漸轉熱,使人的體內余熱加重,從而影響肝臟的疏瀉,造成肝精余熱余火,易出現情緒抑鬱或躁動,愛發脾氣等。此在中醫為實證。陽盛體質在青年、中年人、肥胖、營養過剩的人群中較常見。
分清體質,養肝就要有針對性。對於陰虛體質的人,養肝原則是滋陰潛陽,讓上亢的陽氣降下來。多吃動物性食材,如動物肝臟、麻蛤等,蔬菜可選擇生菜、大頭菜等。對於陽盛體質的人,養肝原則是疏肝解瘀,清熱降火。多食芹菜,多喝菊花茶。菊花可清肝明目、降火,防止頭暈眼花等。
冬春季節轉換,要防出現伏氣瘟病。即一冬的余熱被春天的風邪所誘發,比如出現口瘡、發燒、痔瘡等,可服用清熱類的膏方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