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養生葯膳

中醫養生葯膳

發布時間:2021-02-12 19:51:37

㈠ 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中的葯膳養生法的內容簡介

在《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中的葯膳養生法》中,我們從中醫的角度對葯膳原理和實踐都做了詳專細的介屬紹。在製作葯膳方面,《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中的葯膳養生法》以最完整的烹調步驟、豐富的圖片、正確的觀念、取材簡單便利等優點,可以使讀者不用擔心陷入買不到材料、或者做不出來的窘境中,就算是新手也會很快作出即好吃又養生的葯膳佳品來。

㈡ 中醫葯膳養生調理身體效果好嗎

中醫葯來膳食療和中醫其源他臨床學科相同,堅持以中醫理論為運用基礎,側重整體觀念辨證施膳,以烹調工藝為製造方法,達到可口、服食便當、滋養強身、促進健康的意圖;重視葯食同源葯物和食物的運用,避免配伍忌諱及不良反應的發生。它以中醫理論為運用基礎,辨證施膳,由於中醫葯膳食療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思維,所以運用食療葯膳有必要傑出中醫理論,中醫考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中醫食療葯膳的分配要遵從中葯葯性的歸經理論、食物性味理論,注重五味與五臟聯系,以臟補臟;建議辨證用膳,因人、因時、因症施膳。同病異膳:同為感冒,風寒感冒,宜食辛溫解表、宣肺散寒、清淡易消化葯膳,如芫荽生薑湯、薑糖飲、生薑粥、防風粥、蔥白粥等;蔥白粥。風熱感冒,宜食清熱宣肺解表、清淡易消化葯膳,如薄荷粥、銀花飲、桑菊薄荷飲、蘆根大米粥等。

㈢ 節氣養生葯膳食譜

葯膳是中醫養生中最為常見的方法之一,通過將一些葯材和食材搭配起來製作成美味食物進食,既能享受美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病養生的作用,而且副作用還小,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根據不同的配方搭配,葯膳各有不同的養生功效,下面這些配方,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搭配且效果不錯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加嘗試。
1. 韭菜炒核桃仁
食材:韭菜、核桃仁。
做法:將韭菜摘洗干凈後切成小段,核桃仁用開水浸泡去皮,國內燒熱油放入核桃仁翻炒至焦黃,撈出瀝干,將韭菜段放入油鍋中翻炒,根據自己的口味加調味料,加適量開水將韭菜煮至八成熟後,倒入炒過的核桃仁翻炒至完全熟透即可。
功效:補腎健腦。
2. 黃芪鱔魚湯
食材:黃芪、鱔魚、紅棗、蔥姜蒜等調味料。
做法:鱔魚宰殺干凈切塊備用,紅棗、黃芪洗凈、准備蒜末和姜絲,起鍋燒熱油,將魚塊和姜絲下鍋翻炒至魚半熟,放入黃芪、紅棗,加適量清水煮開後轉小火煲一個小時後即可調味食用。
功效:安神補血。
3. 木耳紅棗湯
食材:木耳、紅棗、冰糖。
做法:紅棗浸泡兩個小時後去核,木耳泡發洗凈,將兩種食材放入鍋中加清水和冰糖,放入蒸籠內蒸一個小時後即可食用。
功效:養血補虛。
4. 天麻豬腦湯
食材:天麻、豬腦。
做法:天麻提前浸泡至發軟,豬腦洗凈,兩者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隔水燉一個小時,加鹽調味食用。
功效:補腦祛風。
5. 薑糖蘇葉飲
食材:生薑、紅糖、紫蘇葉。
做法:姜切絲,魚紫蘇葉、紅糖一起放入杯中,加開水沖泡,蓋上蓋子燜十分鍾左右飲用。
功效:溫經散寒。

㈣ 中醫葯膳養生治病的理論依據簡答題

依據中醫葯食同源理論。

中醫葯原則是葯物、食物,歸內經。肺臟-辛味葯物食物(下同),心容臟-苦味,肝臟-酸味,脾臟-甜味,腎臟-鹹味。中醫葯膳歸十二正經,然而,奇經八脈葯膳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元氣,氣血濡養。

也就是葯膳食物具有靶向性,辛、苦、酸、甜、咸五味,非別歸肺、心、肝、脾、腎。進一步說,人吃葯膳之後,小腸吸收營養物質,然後,營養物質進入經絡高速公路,傳遍全身,不同味的營養物質,停留在不同臟腑。

比如說夏天心火上炎,服用黃連去火,治病。服用黃連羊肝丸,不僅去心火,還去肝火,清心明目。

㈤ 中醫葯膳養生調理身體效果怎麼樣

葯膳是以葯物和食物為原料,經過烹飪加工製成的一種具有食療作專用的膳食。它是中國傳統屬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既將葯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葯用,葯借食力,食助葯威;既具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所以在調理身體在方面,效果還是不錯的!

㈥ 我想知道,關於中醫養生和食用葯膳做法方面的知識。

春夏養陽,是順天時,以填人壽之意。夏屬火,對應心。就是如何把自身的君火養好問題,具體要結合個人體質,最好按五行相生,相剋關系,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但最終的目的是要陰平陽秘,善補陽者必陰中求陽。

㈦ 養生葯膳是如何分類的

有四種分類:

1、按形態分

一為流體類,如將作為葯膳原料的葯物或食物經粉碎加工製成粗末,以沸水沖泡可溫浸即可的茶包;

二為半流體類,如將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濃縮後加糖或煉蜜製成的半流體狀的稠膏;

三為固體類,如以稻米、糯米、小麥麵粉等為基本材料,加入具有補益且性味平和的葯物製成的米飯和麵食類食品。

2、按製作方法分

有燉、燜、煨、蒸、煮、熬、炒、熘、鹵、燒和炸。

3、按功用分

一為養生保健延壽類,如補益氣血葯膳:適用於平素體質素虛或病後氣血虧虛之人,如十全大補湯、八珍糕等;

二為美容美發類,如增白祛斑葯膳:適用於皮膚上有黑點、黑斑、色素沉著之人,如白芷茯苓粥等,以美容增白;

三為祛邪治病類,如解表葯膳:具有發汗、解肌透邪的功效,適用於感冒以及外感病的初期。

4、按滋補形式分

平補:指用甘平和緩的補益方葯治療體虛久病、病勢發展較慢者,是一種緩補法;

清補:清補是專指夏天的補養,它指選用具有一定驅暑生津功效的飲食,以補充人體的消耗;

溫補:用溫性補益葯治療虛寒證的方法;

峻補:用強力補益葯治療氣血大虛或陰陽暴脫的方法。因極度虛弱和危重證候時非大劑峻猛補葯不足以挽救垂危,故此命名。

(7)中醫養生葯膳擴展閱讀:

養生葯膳的應用原則

1、因證用膳

中醫講辨證施治,葯膳的應用也應在辨證的基礎上選料配伍,如血虛的病人多選用補血的食物大棗、花生,陰虛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麥冬等。只有因證用料,才能發揮葯膳的保健作用。

2、因時而異

中醫認為,人與日月相應,人的臟腑氣血的運行,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意思是說在採用性質寒涼的葯物時,應避開寒冷的冬天,而採用性質溫熱的葯物時,應避開炎熱的夏天。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葯膳。

3、因人用膳

人的體質年齡不同,用葯膳時也應有所差異,小兒體質嬌嫩,選擇原料不宜大寒大熱,老人多肝腎不足,用葯不宜溫燥,孕婦恐動胎氣,不宜用活血化瘀之品。這都是在葯膳中應注意的。

4、因地而異

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有一定差異,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亦有不同,有的地處潮濕,飲食多溫燥辛辣,有的地處寒冷,飲食多熱而滋膩,而南方的廣東飲食則多清涼甘淡,在應用葯膳選料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葯膳

人民網-想用葯膳來養生?注意事項需了解

閱讀全文

與中醫養生葯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