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肝硬化,有沒有中葯可以治的
肝硬化常用中成葯 消症益肝片 1.消症益肝片 主要成分:蟑螂活成蟲提取物。 功用與葯理:破瘀化積,消腫解毒,止痛。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增強人體網狀內皮細胞的防禦能力,以達到增加機體免疫力,並能對癌細胞有明顯抑製作用,又不會影響體液正常細胞的發育生長。 臨床實驗證明,本品具有緩解症狀,減輕或消除肝區疼痛,增加食慾,縮小肝腫塊,能使甲胎蛋白下降或轉陰等功效。可用於肝硬化肝疼痛,肝腫大,食慾不振等癥候。 用量與用法:每次2~4 片,每日3 次,口服,1 月為1 療程。 乙肝扶正膠囊 2.乙肝扶正膠囊 主要成分:何首烏、當歸、虎杖、人參、丹參、貫眾等。 功用與葯理:生精養血,補益肝腎。本品有保肝及增強免疫作用。能減少甘 三脂在肝內畜積,促進肝臟排泄溴礁肽鈉的能力,減輕四氯化碳與乙硫氨酸等毒物對肝臟的損害,加強肝臟代謝葯物的能力。 用量與用法:>6 歲每次2 粒,<6 歲每次1 粒,每日2~3 次。口服。 3.至靈膠囊 主要成分:人工培養的冬蟲草菌絲。 至靈膠囊功用與葯理:補虛保肝。從冬蟲夏草中分離培養的蟲草頭孢霉新種與天然蟲草對比進行補虛強壯的實驗研究,結果二者的化學成分與毒性以及鎮靜、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炎等葯理作用相近似,且在同等劑量下作用強度相近,提示可考慮用菌絲體代替蟲草應用於臨床。本品對小兒肝硬化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用量與用法:膠囊劑,每粒含菌絲0.25g。每次1~2 粒,每日3 次,口服,3月為1 療程。
『貳』 中醫如何治療肝硬化
肝硬化最優秀的治療方案:
1:抑制及清除乙肝病毒. (用:蛇含草配方;西葯抗乙肝病毒不能與之相媲美)
2:抑制肝細胞壞死及肝腫瘤生長:(三葉青配方,八角蓮配方)療效很神奇,臨床上很多醫生都不曾知其療效)
3:清肝利膽:(主葯:柘樹根,溪黃草等;護肝排腹水之功效······)
4:增強免疫:患者盡量減少滴注人血白蛋白,這樣會造成身體機能對外界攝入的依賴,導致自身新陳代謝的退變。
『叄』 有沒有治療肝硬化的中葯配方
臨床應用於治療肝硬化的中葯有很多,其中較常用的有:益氣健脾類,如白術、茯苓、黃芪、黨參等;養陰類,如天冬、麥冬、沙參、枸杞子、生地黃等;疏肝理氣類,如枳殼、柴胡、木香、香附、川楝子、佛手、大腹皮等;活血化淤類,如丹參、桃仁、紅花、地鱉蟲等;軟堅散結類,如鱉甲、炮山甲、生牡蠣等。
『肆』 秘方中葯治療肝硬化有奇效
肝硬化腹水可以通過中葯來治療,那麼
本文就是關於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中葯介紹,內希望能幫到容您。
因其主要是通過腸道瀉水,而利尿不顯,由於反應劇烈,易引起電解質紊亂,故現已很少有人用此法。在辨證分型治療上,各家繁簡不一,隨證辨治,提高了療效。
的介紹,相信您可以更好的通過中葯來治療肝硬化腹水,小編建議您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葯。
『伍』 用中醫葯怎樣治療肝硬化
〈1〉肝鬱脾虛:脅痛走竄,脅下痞塊,胸脘痞悶,體倦乏力,納呆,面色蒼白,便溏,舌淡苔薄,脈弦緩。
治法:舒肝健脾,益氣和中。
中成葯:加味逍遙丸,肝脾康膠囊,和絡舒肝膠囊。
〈2〉濕熱困脾:脅痛,肢體困呆,乏力納呆,粘膩口苦,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化濕熱,滲濕解毒。
方葯:蒼白術各10克、厚朴6克、陳皮10克、甘草6克、豬苓15克、澤瀉15克、茯苓10克、龍膽草10克、雞骨草10克。
〈3〉氣滯血瘀:胸脅脹滿,走竄痛疼,右脅痞塊,刺痛拒按,舌紫暗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散結。
中成葯:大黃?蟲丸。
〈4〉寒濕困脾:腹大脹滿,如囊裹水,胸腹滿悶,神倦乏力,溲短便溏,口乾不欲飲,苔白,脈緩滑。
治法:溫中運脾,化濕和中。
方葯:厚朴10克、白術10克、車前子10克、木瓜10克、木香10克、大腹皮10克、制附子1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乾薑10克、甘草6克。
〈5〉濕熱蘊結:腹大堅滿,煩熱口苦,尿赤而短,大便秘結,或面目身悉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退黃。
方葯:厚朴10克、枳實10克、黃連6克、黑白丑10克、茯苓15克、豬苓15克、澤瀉10克、白術10克、炙甘草6克、茵陳15克、梔子6克、大黃6克、生薏仁10克、赤芍10克。
〈6〉脾腎陽虛:腹部脹滿,脘悶納呆,神疲怯寒,尿少肢腫,腰膝酸軟,舌淡體胖有齒痕,脈沉細。
治法:溫補脾腎,化氣行水。
中成葯:附子理中丸,人參健脾丸,參苓白術丸。
『陸』 中醫治療肝硬化
中醫治療
一.辨證論治
肝鬱脾虛證:脅肋脹痛,胸悶腹脹,食慾減退,內大便不實或溏容,精神不振,舌苔薄白,脈細弦。疏肝健脾。代表方:柴芍六君子湯、逍遙散加減。
瘀滯肝絡證:胸脅右側刺痛,肝臟腫硬,按之痛甚,腹大堅滿,脈絡怒張,面頸胸臂有血病,絲狀紅縷,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口渴不欲飲,大便色黑,舌質紫紅或有斑點,脈細澀。行氣化瘀通絡。代表方:膈下逐瘀湯加減。
寒濕困脾證:右脅疼痛,肝臟腫大,脘腹痞脹,手足不溫,下半身胖腫,口和不渴,大便溏薄,舌苔厚膩,脈沉遲。溫中健脾,化濕利水。代表方:實脾飲加減。
修復肝細胞修復受損肝細胞,調節代謝平衡,恢復肝臟動力。賽維片對肝臟脂肪和毒素的清除能力相當於肝臟自身能力的4倍,等於給肝臟做了一次全面的清掃。使肝臟細胞得到充分的滋養,修復受損的肝細胞。逐步的消除脂肪肝酒精肝,避免向肝硬化、肝癌等嚴重方向發展。
對於酒精肝而言,醫學上普遍推崇的是【肝到心緩釋cha】。能充分地滋養、修復受損的肝臟細胞,通過調養脂肪肝酒精肝,避免向肝硬化,肝癌方向惡化。
『柒』 有何中葯可以治療肝硬化
【肝臟病肝硬化】
五臟:肝臟主疏泄,主藏血,主筋肌腱,開竅於目,其華在指甲。
【肝回臟衰竭病症】腦血栓答、中風、囗歪眼歪、頭扯起痛、頭眩暈眼霧、肝硬
化、四肢顫
抖痙孌、耳鳴耳聾、驚恐失眠、婦女內分泌紊亂、血海空虛月經閉
失調、指甲
不平、囗苦、寒肢怕冷、脅助刺痛、性情急燥易怒臉紅、雙目視
物
不靑、全身
發黃、臉黃發暗黑色班、易突然昏倒、四肢抽滀、舌強不利、男
子
陽萎
。肝臟病在我國黃帝內經中屬疑雜怪病.治療造血潤肝用中華五千年黃
帝內經\中
醫外科
古老治療法。
『捌』 肝硬化用中葯怎麼治
治肝硬化的中葯及驗方 肝硬化是一種難治性慢性疾病,部分中葯治療肝硬化效果不錯。
丹參:丹參具有改善微循環障礙,改變血液流變學狀況,抗凝、抗炎、耐缺氧、提高免疫功能等效果。適用於氣滯血瘀兼有血熱而表現為肝硬化、脾大,兼有低熱、煩躁、失眠、脅痛、癰腫瘡毒等症。可用丹參注射液或丹參片等。
桃仁:破血行瘀,適用於血瘀徵象明顯,伴有腸燥便秘、舌質紫暗、面色黧黑、肝區刺痛、腹腔感染等患者。
冬蟲夏草:補虛損、益精氣,適用於各種虛證肝硬化患者。不過,此葯價錢較貴,非一般患者可以承受。
茯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適用於脾氣虛弱、肝硬化所致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
此外,田三七、紅花、澤蘭、當歸等長期使用,也有明顯的抗肝纖維化作用。以上這些單味葯,最好配合辨證施治的復方一起進行,或與下面的驗方共同服用:
補消湯:黨參30g,生蘿卜子(萊菔子)15g,茵陳30g,木香15g,砂仁6g,明礬10g。將上葯用紗布包好,放入鯉魚肚內,煮30分鍾後吃魚喝湯。病輕者一般5-6劑,病重者可多服幾劑,直至症狀完全消失。服葯期間忌鹽100天。主治肝硬化腹水症。
二甲散:鱉甲(醋炒)、龜板(醋炒)各等量,研成細末,混勻。每次10g,開水送服,每日2次,30天為1個療程。主治早期肝硬化,體質尚好者。
復方三七膠囊:三七200g,黃芪500g,丹參500g,三棱200g,莪術200g,檳榔150g,山楂200g,雞內金200g,水蛭1OOg。分別研成細末,混勻過篩裝入膠囊內,每次5粒,每日3次,連服2個月為1療程。
強肝軟肝散:紫靈芝150g,黃精200g,當歸150g,枸杞子150g,黨參200g,黃芪200g,巴戟天150g,鱉甲300g,穿山甲150g,地鱉蟲150g,水蛭150g,雞內金150g,田七150g,絞股藍200g,香附1OOg。共研細末,每次15-20g,開水送服,每日2次,服完1料為1個療程。
資料來源:摘自「東方葯膳」
『玖』 中醫治療肝硬化。
「肝硬化」為西醫病名,早期肝硬化的中醫治療,應依據其症狀和體征而定。版功能代償期患者可權從「脅痛」「積」論治,失代償期有腹水征則按「臌脹」辨析。
(1)快速治療肝病:早期肝硬化的中醫治療多以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肝鬱脾虛型:多屬早期肝硬化患者,並見胃納減少,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噯氣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黃,入暮可有足趺微腫,舌色或暗紅或淡,舌體較胖或邊有齒痕,脈象虛弦,重按無力。
(2)治則:早期肝病的中醫治療多以運脾利濕,理氣行水。
水濕內阻型:屬肝硬化失代償期腹水輕症,症見腹脹如鼓,快速治療肝病按之堅滿,或如蛙腹,兩脅脹痛,胸悶納呆,惡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紅,苔白膩或薄白,脈弦細。
(3)治則:早期肝硬化的中醫治療多以疏肝理氣,活血消積。
氣滯血瘀型:多見於肝硬化代償期,亦可見於失代償期患者,除消化道症狀外,尚有肝脾腫大,壓痛明顯,質硬,面色晦暗或紫暗,有蜘蛛痣和肝掌等。
『拾』 治療肝硬化的中葯有哪些
臨床應用於治療肝硬化的中葯有很多,其中較常用的有:益氣健脾類,如白術、茯專苓、黃芪、黨參等屬;養陰類,如天冬、麥冬、沙參、枸杞子、生地黃等;疏肝理氣類,如枳殼、柴胡、木香、香附、川楝子、佛手、大腹皮等;活血化淤類,如丹參、桃仁、紅花、地鱉蟲等;軟堅散結類,如鱉甲、炮山甲、生牡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