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養生與體質

中醫養生與體質

發布時間:2021-02-12 20:03:31

⑴ 中醫把人體分為哪九種體質每種都適合怎麼養生

平和質 (A型)
總體特徵: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體形勻稱健壯。 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 心理特徵:性格隨和開朗。 發病傾向:平素患病較少。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
氣虛質 (B型)
總體特徵: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 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喜冒險。 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康復緩慢。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邪。
陽虛質 (C型)
總體特徵: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 心理特徵:性格多沉靜、內向。 發病傾向:易患痰飲、腫脹、泄瀉等病;感邪易從寒化。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
陰虛質 (D型)
總體特徵: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體形偏瘦。 常見表現:手足心熱,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 心理特徵: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 發病傾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從熱化。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
痰濕質 (E型)
總體特徵: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 常見表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 心理特徵: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 發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
濕熱質 (F型)
總體特徵: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中等或偏瘦。 常見表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心理特徵:容易心煩急躁。 發病傾向:易患瘡癤、黃疸、熱淋等病。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濕重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
血瘀質 (G型)
總體特徵: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胖瘦均見。 常見表現:膚色晦黯,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脈澀。 心理特徵:易煩,健忘。 發病傾向:易患症瘕及痛證、血證等。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寒邪。
氣郁質 (H型)
總體特徵:氣機郁滯,以神情抑鬱、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瘦者為多。 常見表現:神情抑鬱,情感脆弱,煩悶不樂,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穩定、敏感多慮。 發病傾向:易患臟躁、梅核氣、百合病及郁證等。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
特稟質 (I型)
總體特徵: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見表現: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徵;患胎傳性疾病者具有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徵。 心理特徵:隨稟質不同情況各異。 發病傾向: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症及葯物過敏等;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傳性疾病如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和語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解顱、胎驚等。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對易致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差,易引發宿疾。

⑵ 中醫常見的體質有幾種

中醫有"九大體質"之說,根據體形、健康狀態、日常習慣、性格等,大致分為9種類型。
1.平和質:
是最理想的體質,此類肥瘦適中,頭發濃密有光澤,眼神明亮,舌薄而呈淡紅色。平時較少患病。飲食、睡眠皆良好,大小二便正常,精力充沛,耐寒受熱,活潑健談,心情開朗。
2.氣虛質:
體形矮小,肌瘦無力,目光無神,唇色蒼白。個性內向,不善言語。冬季易受風寒入侵,經常感冒。中醫認為這是元氣不足的表現,可以用十六個字概括:「白天嗜睡,哈欠連連。氣喘心慌,夜不能寐。」你是這樣的人嗎?
3.痰濕質:
身形肥胖,脂肪多,易出汗,易疲勞,大便常帶酸臭味。個性溫和,略帶憂郁之貌。酷愛甜食和油膩食品,臉部、手腳發紅發熱,睡眠不好。易患高血壓、糖尿病。
4.濕熱質:
身形微胖,面色垢穢,有口臭和痘痘,大便黏滯,小便赤痛。喜吃辣,體內火氣大,睡眠差。女性月經不調,有黃綠色分泌物。個性熱情而暴躁,易患發燒、肝膽疾病。
5.陽虛質:
過胖或過瘦都有,這類人平時怕冷,食慾不佳,吃生冷食物會胃疼。個性沉靜,善於思考,但優柔寡斷,欠缺勇氣。易患貧血、便秘、腹瀉。
6.陰虛質:
體形中等,眼睛干澀,面紅耳赤,舌苔呈黃色。夜裡思潮作動,遺精易夢,不能好好睡覺。為人沖動,焦慮多疑。
7.氣郁質:
常皺著眉頭,看起來比真實年齡老很多,容易掉發,大便乾燥,小便量多。為人多愁善感,悲觀多疑。易患失眠、憂鬱症。
8.血瘀質:
體形瘦長,臉上長斑,口唇淡紫,比正常人更容易受傷,出現瘀血。大便干結,有時帶血。性格不穩定,經常改變。
9.特稟質:
特殊體型,屬過敏體質,迎風雙目流淚、見花噴嚏連連,需要特別護理。

中醫養生的「體質」指的是什麼

古希臘波克拉底的氣質學說認為,人體有四種不同的體液,其比例決定了人專的氣質,並依此把人分屬為「多血質型、膽汁質型、黏液質型、憂郁質型」。
前蘇聯著名科學家巴甫洛夫,把人分為「興奮型、靈活型、安定型、抑制型」。相比國外諸多體質學說理論,唯有中醫體質學說與醫療實踐、養生長壽密切結合。
體質由臟腑盛衰所決定,以氣血為基礎,是人的身體質量,受先天遺傳變異和後天鍛煉補充的影響。總之,體質包括體格、體能和適應能力等幾個方面。

⑷ 請問什麼是中醫體質養生

中醫體質養生注重個人差異性,針對自己的體質類型和狀況,進行養專生,從而預防疾病的書籍屬。體質類型決定健康狀況,中醫向來重視個體差異,而精華中的精華就是辨體識病、治療和養生,也就是觀察、把握病人的體質,在此基礎上分析疾病、制定治則、因人養生。
中醫體質養生把人群分為八種不同的體質,逐一講述每種體質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現及易感疾病,幫助人們認識自身是何種體質,並從飲食、生活起居、精神、葯物、經絡調養等方面告訴人們,養生要因人而異、體現個體差異,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⑸ 中醫體質養生方法有哪些

中醫體制學把人分為九大類: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稟質。不同體質類型有著不同的保養方法。我個人覺得中醫最得意的養生方法便是食療法,人們總是說病從口入,中醫食療法讓病從口出。

濕熱體質特點:偏胖,油垢滿面,身體一些部位經常出現濕熱,對濕熱天氣難以適應,多食用一些薏苡仁、茯苓、蓮子、紅小豆、蠶豆、綠豆、鴨肉、鯽魚、芹菜、蓮藕、空心菜等,減少辛辣食物,少食牛肉和羊肉。

瘀血體質特點:面色以及皮膚晦滯,口唇色暗,眼睚暗黑,口唇青紫。傳說中狂吃不胖的瘦子居多,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山楂、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黃豆、香菇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

氣郁體質特點: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於激動,或憂郁寡歡,胸悶不舒,頭痛眩暈。性格內向不穩定,敏感多疑。建議多吃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高粱、蘑菇、柑橘、蕎麥、蘿卜、洋蔥、大蒜、苦瓜、絲瓜、刀豆等。

特稟質(先天生理缺陷型)體質特點:多具有生理缺陷,容易過敏。

飲食調理:飲食應清淡,禁忌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⑹ 如何從中醫養生角度判斷自己的體質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盡雷同,但是總體上可以進行一定的區分,下面給大家介紹一種較為簡單且全面的中醫分類方法,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
1 正常體質:膚色潤澤,唇紅潤,精力充沛,飲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紅,脈和緩。患病較少,抵抗力較強,耐寒熱,不需進補,食療或進緩和的平補之品。
2 陰寒體質:屬寒(實)體質,平素肢冷無汗,喜暖怕涼,常腹痛腹瀉,關節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長,舌淡苔白,脈緊或沉遲。宜患風濕關節痛,宜感寒邪,怕陰冷潮濕氣候,宜溫陽散寒。應食溫熱食物,如羊肉、生薑、桂皮等。
3 陽虛體質:屬虛寒體質。四肢多不溫,怕涼喜暖,神疲,喜吃熱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長,舌體胖嫩邊有齒痕,苔潤,脈沉遲而弱。得病多從寒化,宜患痰飲、腫脹、泄瀉,陽痿等證,易感寒邪,易被濕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溫陽補虛之品。
4 陰虛體質:屬虛熱體質,形體多消瘦,心煩顴紅,手足心熱,午後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澀,眩暈耳鳴,睡眠差,便乾燥,舌紅苔少而干,脈細數。宜患陰虧燥熱的病變,怕燥熱之邪,耐冬不耐夏。宜養陰補虛,甘寒退熱。如百合、枸杞、麥冬、海參、西洋參等。
5 陽熱體質:屬實熱類型。面色多紅赤,怕熱喜冷,煩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發高熱,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數有力。得病多從熱化,易患瘡瘍,怕熱,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熱的食物或飲料,如苦瓜、苦丁茶、蓮子心等。
6 氣虛體質:屬虛的體質,面白少華,氣短懶言,易出汗,食少,易疲乏,舌淡紅,舌體胖大,脈虛緩。易感冒,病後遷延不愈,內臟易下垂,不耐受風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葯、蓮子或太子參、黃芪、黃精等。
7 血虛體質:面色萎黃或淡白,唇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體麻木,舌淡脈弱。宜補氣生血。用當歸、熟地、龍眼肉。
8 瘀血體質:面色多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黯黑,肌膚甲錯,或生症瘕,刺痛,痛處固定不移,舌體黯紫有瘀點,脈細澀或脈率不齊。易患出血,症瘕,中風,胸痹(冠心病)等病。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
9 痰濕體質:體胖腹大,面部皮膚油脂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悶脘痞,身重發沉,睏倦,喜食肥甘粘膩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齒痕,苔白膩,脈濡滑。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風(腦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對濕環境及梅雨季節的適應能力差。宜祛濕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葉、荷梗等。
10 濕熱體質: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身重睏倦懈怠,大便粘滯不爽,男陰囊潮濕,女黃帶臭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易患痤瘡,黃疸,淋症,火熱等病。對氣溫偏高,濕熱交蒸氣候難適應。食療同痰濕體質,忌辛辣刺激食品。
11 氣郁質:神情郁悶,胸脅脹滿,走竄疼痛,善太息、噯氣呃逆,咽有異物感,或乳房脹痛,痛經。易患鬱症,臟躁,不寐,梅核氣,驚恐等病症。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差,應調節心態,宜服行氣之品,如玫瑰花,佛手,蘿卜等順氣之品。不宜進補。

⑺ 中醫如何養生

在中國,養生分很多流派,比如道家、儒家、佛家、醫家等。由於對宇宙自然生命的認識有回所差異,各養答生流派的理論觀點有所不同,方法也各有側重,但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先賢聖人都從不同角度認識到了精神情志(神)對於軀體臟腑的重要作用,所以各派養生理論有一個共識:重視心神呵護、德行修養。



養生雖然應該形神俱養兼調,但養神、安神始終是養生第一要務。飲食清淡、進補、服食保健品、運動鍛煉等是養「形」,生命藉由軀體形態存在。「神」就像生命航船上的舵手,有了舵手,船才能前進。不合格舵手駕駛的船一定是搖搖晃晃的,坐著會不舒服,而只是修理船上的機械零件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懷揣一顆躁動、功利、急切、迷茫的「聰明心」所進行的一切養形活動,不是真正的養生,基本是瞎掰。

⑻ 八大體質對應的養生方法:中醫體質養生

中醫體質養生-八大體質對應的養生方法
作者:傅傑英
不知道這個是不是你想要的,已經給你傳郵箱里了。

⑼ 如何判斷中醫體質和體質調養

正常體質
即身體強壯且無寒熱之偏的體質。形體肥瘦勻稱,健壯,頭發盛長而黑,面色紅潤,膚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內含,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口和,唇紅潤,胃納佳,四肢輕勁有力,能耐受寒熱,二便正常,脈象從容和緩,節律均勻,舌質淡紅、潤澤,苔薄白。此類型體質陰陽無明顯偏頗。

虛性體質
系指臟腑虧虛,氣血不足,陰陽偏衰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常見有以下四類。
①氣虛體質:指素體氣弱少力之質。此型胖和瘦人均有,但瘦人為多。毛發不華,面色偏黃或白光白,膚色黃,目光少神,鼻部色淡黃,口淡,唇色少華,肢體疲乏無力,不耐寒熱,納呆,大便正常或便秘,小便正常或偏多,脈象虛緩,舌淡紅,邊有齒印。
② 血虛體質:此指血虛之體常見的素質特徵。主要可見面色萎黃或蒼白,唇舌色淡,毛發枯燥,肌膚不澤,精神不振,疲乏少力,動則短氣,大便常秘,脈象細弱等象。
③陰虛體質:指陰液虧虛,失於滋潤、陰虛陽亢的體質。體形瘦長,面色多偏紅或顴紅,膚色蒼赤,鞏膜紅絲較多或見暗濁,兩眼乾澀,視物昏花,眵多,鼻中微干,或有鼻血,口燥咽干,多喜飲冷,唇紅微干,手足心熱,大便偏干或秘結,小便短赤,脈細弦或數,舌紅少苔或無苔。
④ 陽虛體質:系指素體陽氣虧虛,陰寒內盛的體質狀態。多見形體肥胖,面色少華、白光白,毛發易脫落,膚色柔白,兩目胞色晦暗,鼻頭冷或色微青,口唇色淡紅,形寒肢冷,倦怠,背部或脘部怕冷,多喜偏熱食物,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苔白。

實性體質
邪氣有餘為實,故實性體質主要是指體內陰陽偏盛,痰、瘀等邪氣內結所形成的素質特徵,常見以下五種體質類型。
① 陰寒體質:系指素體陰氣偏盛之質。見形體壯實,肌肉緊縮,皮膚紫黑,四體常冷,多靜少動,喜熱惡寒,舌質淡,脈緊實。
② 陽熱體質:系指素體陽氣偏盛之質。見體格較強健,面色潮紅或紅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目眵,口唇暗紅或紫紅,舌質紅或暗紅、質堅,舌苔薄黃或黃膩,脈緊實有力。
③ 痰濕體質:指由於體內痰飲水濕瀦留而形成的素質特徵。體形多肥胖豐腴,面色淡黃而暗,膚色白滑,鼻部色微黑,口中粘膩不爽,四肢沉重,嗜酒茶,恣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渾,脈濡或滑,苔膩。
④ 瘀血體質:指經脈不暢,血瘀不行,或瘀血內阻的體質狀態。此型多見於瘦人。毛發易脫落,面色黧黑或面頰部見紅絲赤縷,膚色偏暗滯,或見紅斑、斑痕,或有肌膚甲錯,眼眶暗黑,或白珠見青紫,紅筋浮起,鼻部暗滯,口乾,但欲漱口不欲咽,口唇淡暗或紫,脈弦或沉、細澀或結代,舌質青紫或暗,或舌邊青,有點狀或片狀瘀點,舌下靜脈曲張。
⑤ 氣郁體質:指臟腑功能失調,特別是氣機郁滯為基本狀態的體質類型。以上所述體質類型是按正虛、邪實分類,但臨床常見某些人群、特別是女性為主的群體,出現以肝鬱不舒、氣機郁滯為特徵的體質狀態。見性格內向,少言寡語,素多抑鬱,遇事善於思慮,難以忘卻,多愁善感,嘆息曖氣,胸脅脹滿,脘腹脹悶,或多怒易急躁,口乾苦等。

復雜體質
是指兼具上述兩種以上不正常身體素質的體質類型。如氣虛與痰濕體質混見,見於肥胖之人;氣虛與瘀血體質混見;陽虛與陰寒體質;氣郁與痰濕體質;氣郁與陰虛體質等。

閱讀全文

與中醫養生與體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