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治療低血鉀

中醫治療低血鉀

發布時間:2021-02-13 01:47:54

A. 低鉀血症中醫可不可以治

指導意見:
低鉀血症主要表現肌無力,先是四肢無力,以後可蔓延至軀乾和呼吸肌,專嚴重時可以引起呼屬吸困難,也可以是軟癱,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可以有厭食、惡心、嘔吐、腹 脹、腸蠕動 減弱等。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確診低鉀血症需要化驗血電解質。因為有些症狀不典型,以免誤診

B. 吃中葯能治療低血鉀導致的肌肉麻痹嗎

病情分析:
您好,低血鉀造成的肌肉麻痹治療方案就是補充鉀離子。
指導意見:
中葯是不能補充鉀離子的,您最好採用西葯輸液或者口服補鉀,如果症狀明顯建議輸液補鉀。

C. 我缺鉀,中醫該如何治療

血清鉀濃度低於3.7mEq/L,稱為低血鉀症(hypokalemia)。低血鉀症與鉀缺乏症是不同的概念,後者是指機體總鉀量不足。因體鉀缺乏時血鉀不一定會降低,而低血鉀時也可不伴有體鉀的缺乏。因此,根據血鉀的濃度來判斷體鉀是否正常往往會誤診。如應用葡萄糖和胰島素後血鉀水平顯著降低,這是由於鉀進入細胞以合成糖原,因此體鉀並不減少。刨傷或外科手術後血鉀增高也不是體鉀增多的表現。但通常低血鉀症一般都伴有體鉀的缺乏。 周期性麻痹是一組與鉀離子代謝有關的代謝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馳緩性骨骼肌癱瘓或無力,持續數小時至數周,發作間歇期完全正常。發病機制不清楚,普遍認為與鉀離子濃度在細胞內外的波動有關。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理迄今尚未闡明。除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機能失調可為本病的原因外,許多對糖代謝,水與電解質平衡有影響的情況也可引起類似周期性麻痹的發作。總之,鉀和糖代謝障礙是構成本病發病機理的主要方面;內分泌功能障礙與肌無力症狀之間亦有存在著復雜的聯系。 根據發作時血清鉀濃度之不同,可分為低血鉀、高血鉀和正常血鉀三型。國外報道周期性麻痹有家族史,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在我國本病有家族史者極為罕見,以散發性低血鉀性周期性麻痹最為多見。低血鉀型好發於青壯年,常因飽食、過勞後於夜間發病,四肢無力持續數小時至數天。高血鉀、正常血鉀型多在10歲前起病、高血鉀型常於白天運動後發作,持續時間不超過1小時。正常血鉀型常在夜間睡後發作,四肢無力持續大多在 10天以上。 低血鉀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於清晨或半夜醒時出現四肢無力,下肢重,上肢輕,近端重,遠端輕。四肢肌張力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可伴口渴、心慌、肢體酸痛、腫脹、針刺樣或蟻走感;極嚴重者可有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難以及心律失常等。 起病於青年(15-25歲),男多於女。少數可有家族遺傳史,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長期休息後劇烈勞動、碳水化合物進食過多、寒冷或情緒緊張等均可誘發。多在夜間發病,醒來時發現軀乾和肢體肌肉麻痹。在嚴重病例,顱神經所支配的肌肉、膈肌、呼吸肌、膀胱括約肌、心肌等均可受累。輕症者僅累及兩下肢,近端嚴重,發作前及發作進可有煩渴及多汗。 除肢體麻痹外,腱反射減弱或喪失,但個別病例腱反射亢進,淺反射均存在。受腡肌肉的電興奮性減弱或消失,與損害程度平行。深淺感覺正常,但少數病例可有感覺異常。發作一般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即可逐漸恢復。但短者僅數分鍾即可恢復,發作頻度因人而異,多者一天數次,少者一生中僅1-2次。40歲以後發病者逐漸減少,直至停發。 [病因]攝入不足:食物中一般不會缺鉀,當吞咽障礙、長期禁食時,不能攝入正常的需要量,就會引起缺鉀。 丟失過多:體內的鉀可自消化道和腎臟丟失。 自消化道丟失:嚴重的嘔吐、腹瀉、高位腸梗阻、長期胃腸引流,可丟失大量消化液,因而發生缺鉀(一般消化液中鉀濃度和血漿相似,胃液和大腸液則較高)。嘔吐失鉀的機理比較復雜,除隨消化液中丟失鉀外,還由於醛固酮的分泌和鹼中毒的緣故使鉀自腎臟排出。 經腎丟失:醛固酮分泌增加(慢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等)、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應激)、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利尿劑、滲透性利尿劑(高滲葡萄糖溶液)、鹼中毒和某些腎臟疾病(急性腎小管壞死的恢復期)等都是鉀丟失的因素。 分布異常:鉀從細胞外轉移到細胞內,當這一轉移使細胞內外鉀濃度發生變化時,就會出現低血鉀。如應用大量胰島素或葡萄糖時,促使細胞內糖原合成加強,可引起血鉀決低。此外,鹼中毒時,細胞內的氫離子進入細腦外液,同時伴有鉀、鈉離子進入細胞內以維持電荷平衡,也能引起血鉀降低。當心力衰竭或由於大量輸入不含鉀的液體,亦可招致細胞外液稀釋,使血清鉀降低。 [症狀]病犬精神倦怠,反應遲鈍,嗜睡,有時昏迷。食慾不振,腸蠕動減弱,有時發生便秘、腹張或麻痹性腸梗阻,四肢無力,腱發射減弱或消失。心肌收縮力減弱,心律失常。尿量增多。嚴重者出現心室顫動及呼吸肌麻痹。 [診斷依據]必須分析失鈉的病史,結合臨床症狀,實驗室和心電圖檢查,進行診斷。實驗是檢查 血清鉀濃度低於3.7mEq/L,並伴有代謝鹼中毒和血漿二氧化碳結合力增高。心電圖檢查 S-T段降低,T波低平、雙相,最後倒置,出現U波並漸增高,常超過同導聯的T波,或T波與U波相連呈駝峰樣。 1.以往有類似發作史; 2.可有飽食、寒冷、過度疲勞、酗酒或應用無鉀高糖等誘發因素; 3.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四肢對稱性弛緩性癱瘓,其特點為下肢重、上肢輕,近端重、遠端輕; 4.部分病人可有口渴、心慌和肌肉脹痛; 5.血清鉀降低或升高或正常; 6.心電圖有低鉀改變或高血鉀改變; 7.肌電圖檢查提示電位幅度降低,數量減少。完全癱瘓時運動單位電位消失,電刺激無反應; 8.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低血鉀、高血鉀。 [治療]除治療原發病外,可補充鉀鹽。缺鉀量(mEq)=(正常血鉀值一病犬血鉀值)×體重(k8)×60%註:60%(0.6)為體液占體重的百分率;犬正常血鉀值為4.4mEq/L。 已知10%氮化鉀溶液每毫升含鉀1.34mEq(見表4-23),故需補充10%的氯化鉀溶液 (m1)=缺鉀量(mEq)÷1.34mEq/m1。 將計算補充的10%氯化鉀溶液的1/3量,加入5%葡萄糖溶液200ml中(稀釋濃度不超過2.5mg/ml),緩慢靜滴,以防心臟驟停。 細胞內缺鉀的恢復速度比較緩慢,對於一時無法制止大量失鉀的病例,則必需每天口服氯化鉀補充。 低血鉀與低血鉀周期性麻痹,採用純中葯治療此病比較好,益氣養血,祛風通絡,健脾益腎,標本兼治,採用中醫葯治療,治療效果穩定、理想且無任何副作用,治癒後不復發。中醫根據患者的徵候辯證施治,制定出治療方案,控制病情,緩解症狀,使病人逐漸康復。 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保健與飲食:重要的是患者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寒冷刺激、過飽或飢餓、情緒緊張、甜食過多、過度飲酒等,做到合理飲食。 低血鉀適宜飲食

D. 中醫里如何解釋低鉀出現的症狀

血鉀低的症狀:低鉀血症是指血清(漿)中鉀離子的濃度小於每升.5毫摩爾,造成低鉀血症的主要原因是機體鉀總量丟失,稱為鉀缺乏。

夏季很容易導致低鉀血症的出現,其原因有三:一是氣溫升高,使一些人食慾減退、厭食、少食,致使鉀的攝入量不足;二是在高溫環境中時間過長或對高溫天氣難以適應,大量出汗、頻繁沖涼導致鉀丟失增加,或過量飲水導致的體內鉀濃度稀釋;三是不潔食物或大量冷飲,導致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症狀,造成鉀離子經消化系統丟失。此外,一些腎病、糖尿病病人或正在服用排鉀性利尿劑的高血壓病人等,在服用葯物控制病情的同時,也會出現病理性和葯理性的鉀丟失。

低鉀血症會刺激神經肌肉系統,血鉀低的症狀使人出現身體疲乏、軟弱無力、反應遲鈍等症狀,甚至出現四肢抽搐、全身性肌無力、嗜睡和昏迷,也會使呼吸吞咽困難,嚴重時可導致窒息。同時,部分患者還會伴有口苦、惡心、嘔吐、厭食、腹脹、便秘等消化系統症狀。低鉀血症導致最危險的後果是影響心臟功能,患者會出現心跳過速、心慌、出冷汗、四肢發涼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導致心肌病、血壓下降甚至心臟驟停。

低鉀血症多為其他疾病的並發症,血鉀低的症狀很少單獨出現,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所以,當天氣炎熱出汗多的時節,人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來防範低鉀血症的偷襲。一是要多食用一些鉀含量高的食物,含鉀高的食物有瘦肉、綠葉蔬菜、香蕉、豆製品等。對於服用減肥葯的女性,尤其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性,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減肥葯的葯理作用,且不可長期服用。二是不要在戶外長時間停留或反復出汗,防止虛脫。三是腎病、高血壓病人等,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葯,不可擅自更改葯量和搭配。四是當出現偶爾發生的心慌氣悶、肢體無力或抽搐等低鉀血症狀時,應盡快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醫院就診。

E. 中醫低鉀血症的治療

不要想中醫治這病了。

趕快去大醫院內分泌科吧。

F. 不知道中醫能不能治療低鉀血症

你的同學要是認為你是「自愈」,那麼以前你為什麼沒有自愈?就是自愈,也是中醫介入以後,體質改善了,促進了自愈。
那個中醫可能不知道什麼是「低鉀血症」,但是他可以改善你的不舒適症狀。

G. 中醫可以治療低血鉀症

低血鉀輕症者可口服氯化鉀片,進行補鉀。重症者應及時送醫院搶救治療。採回用中醫治療答低血鉀症,只能起著減輕症狀的輔助作用。凡具有解暑功能的中草葯和葯方,均能治療低血鉀症,因為低血鉀症屬中醫暑病症和伏暑症的范疇。

H. 怎樣治療低鉀

人體鉀全靠外界攝入,每日從食物中攝入鉀約50-100mmol,90%由小腸吸收。腎臟是排鉀和調節鉀平衡的主要器官,腎小球濾液中的鉀先在近曲腎小管內被完全吸收,以後遠曲腎小管細胞和集合管細胞再將過剩的鉀分泌出來,從尿排出,使鉀在體內維持平衡。但是,人體攝入鉀不足時,腎臟不能明顯地減少排鉀,使鉀保留於體內,故易引起缺鉀。血清鉀濃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以血清鉀<3.5mmol/L時稱低血鉀。但是,血清鉀降低,並不一定表示體內缺鉀,只能表示細胞外液中鉀的濃度,而全身缺鉀時,血清鉀不一定降低。故臨床上應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分析判斷。
(1)、一般採用口服鉀,成人預防劑量為10%氯化鉀30~40ml/d(每g氯化鉀含鉀13.4mmol)。氯化鉀口服易有胃腸道反應,可用枸櫞酸鉀為佳(1g枸櫞酸鉀含鉀4.5mmol)。
(2)、靜脈輸注氯化鉀,在不能口服或缺鉀嚴重的病人使用。常用濃度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鉀10~20ml,每g氯化鉀必須均勻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靜脈推注。補鉀量視病情而定,作為預防,通常成人補充氯化鉀3~4g/d,作為治療,則為4~6g或更多。
(3)、補鉀注意點:a.尿量必須在30ml/h以上時,方考慮補鉀,否則可引起血鉀過高。b.伴有酸中毒、血氯過高或肝功能損害者,可考慮應用谷氨酸鉀,每支6.3g
含鉀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內靜滴。C.靜脈滴注的氯化鉀濃度太高可刺激靜脈引起疼痛,甚至靜脈痙攣和血栓形成。d.切忌滴注過快,血清鉀濃度突然增高可導致心搏驟停。e.K+進入細胞內的速度很慢,約15h才達到細胞內、外平衡,而在細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況下,鉀的平衡時間更長,約需1周或更長,所以糾正缺鉀需歷時數日,勿操之過急或中途停止補給。f.缺鉀同時有低血鈣時,應注意補鈣,因為低血鈣症狀往往被低血鉀所掩蓋,低血鉀糾正後,可出現低血鈣性搐搦。g.短期內大量補鉀或長期補鉀時,需定期觀察,測定血清鉀及心電圖以免發生高血鉀。

I. 怎樣治療低血鉀症

口服補鉀就行了,不過容易導致高鉀的,所以建議定期復查血鉀。或者多吃含鉀豐富食物。

J. 低血鉀吃什麼中葯

治療低鉀血症,可以用到山葯、白術、茯苓,把這幾味中葯材加在一起煎水服用能回健脾益氣。得了低鉀血症還答得用西葯治病,比如常用的氯化鉀,還有比較常用的絕緣酸鉀,這些都是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改善低鉀血症症狀的。治療低鉀血症,除了葯物之外,飲食方面也要調理好。可以多吃木耳、黑棗,還有山葯、鱔魚等,這些都可以補鉀。

閱讀全文

與中醫治療低血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