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生兒黃疸可以選擇中醫院診治么中成葯是否可以用於新生兒黃疸的治療
輕的新生來兒黃疸是可以選自擇去中醫院治療的,目前的中醫院治療新生兒黃疸主要也是西醫的治療方法。也可以用中成葯,目前唯一能用的中成葯就是茵梔黃。重的黃疸必須要聽醫生的話,醫生讓你怎麼治療你就怎麼治療。因為嚴重的黃疸會導致膽紅素腦病,這個病只能預防,一旦長了再治療就太凶險了。死亡率很高,倖存的寶寶留有後遺症的幾率也很高。換句話說,膽紅素腦病一旦發生,只有少數寶寶能夠通過治療不受明顯影響。所以千萬要重視重的黃疸。
⑵ 新生兒黃疸可以吃中葯嗎
小兒黃疸如何治療?黃疸是兒童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很多家長都非常著急。版下面我們看看專家介紹的黃權疸的治療方法。濕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皮膚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秘等症狀,常用茵陳、梔子
⑶ 新生兒黃疸吃什麼中葯
我兒子出生五天查出來有黃疸,反反復復三次,照藍光花了近四千,都不會退,後來實在沒辦法了,別人告訴的一個會配中葯的老婆婆那裡拿的中葯,是什麼不知道噢。配在一起吃,花了不到一百就好了。。我兒子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就沒事啊,可以試試茵枝黃口服液,不過那個葯吃了小孩子會拉肚子的噢。寶寶生黃疸是不可以吃母...乳的。會嚴重。藍光照多了寶寶很黑的,我兒子現在就這樣。。其實就是紫外線了。。而且藍光很傷眼睛。
⑷ 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法(葯物、中醫、西醫)
新生兒黃疸分為兩種:生理性黃疸(Physiological jaundice)和病理性黃疸(pathological jaundice). 生理性黃疸:出生24小時以後出現症狀,通常一個禮拜後會自動消退。膽紅素水平(bilirubin level)不會超過200-215umol/L(12-13mg/dl). 病理性黃疸:出生24小時之內就會出現,持續7-10天或兩個禮拜。膽紅素水平高於200umol/L,並且每天快速增加多餘85umol/L(5g/dl)。 病理性黃疸的產生原因: 1. 媽媽的血型是O型的,寶寶的血型是A或B型的。 2. 媽媽的血是Rh陰性的,寶寶的是Rh陽性的。 3. 寶寶血紅細胞異常 4. 感染 5. 內出血 治療方法: 1. 光線療法:這種療法是藉助於光譜中的藍色光使膽紅素溶於水從而自己從身體里排出來。治療過程中,寶寶的眼睛要用眼罩罩住,燈要距離寶寶45厘米遠。按照正確的方法是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的。 2. 葯物療法(這種療法用的要我不知道中文叫什麼,不過應該是醫生開就可以) 還是帶這孩子去醫院檢查檢查吧! 希望孩子可以早早後起來!
⑸ 新生兒黃疸治療 中醫如何治新生兒黃疸
其實這個病很常見的 沒有那麼嚴重
大部分寶寶在生後3天左右會出現黃疸專,是生理學的黃疸,一般14天左右屬消退,是不用做什麼處理的,預後也是良好的。4=如果出生24小時出現黃疸,黃疸程度深,進展快,後消退後有出現黃疸的情況,則考慮是病理性黃疸,如果您對寶寶的情況拿不定的時候,建議去看醫生以免耽誤病情。
⑹ 新生兒黃疸可以吃哪些中葯
小兒黃疸如何治療?黃疸是兒童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很多家長都非常著急。下面我們看看專家介紹的黃疸的治療方法。濕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皮膚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秘等症狀,常用茵陳、梔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葯治療,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並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葯可灌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湯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梔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鉤藤等葯,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葯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梔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或採用針灸,西葯搶救等辦法綜合治療。脾濕型黃疸的小兒皮膚發黃,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無華,體質消瘦,乏力納少,大便溏軟,四肢欠溫,治療可用健脾化濕、和中之法,中葯可用茵陳、白術、乾薑、黨參、山葯、茯苓、鬱金、焦山楂等,中成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劑等。瘀滯型黃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黃,黃色較深且晦暗,並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並伴有皮膚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肝健脾,中葯可用柴胡、赤芍、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葯、雞血藤等葯物。
⑺ 常見的新生兒黃疸治療葯物很多都是中葯,新生兒使用時應該如何判斷用葯劑量
西醫葯治療
1.光照療法:新生兒裸體卧於光療箱中,雙眼及睾丸用黑布遮蓋,用單光或雙光照射,持續24~48小時,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劑量:5~6mg/kg/日。
3.糖皮質激素:可用潑尼松每日1~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3~0.5mg/kg,但應根據引起黃疸病因慎重使用。
4.換血療法:是治療重症新生兒溶血病得有效方法之一,可在短時間之內大幅降低膽紅素濃度,防止發生膽紅素腦病。
中葯治療
1.濕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皮膚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秘等症狀,常用茵陳、梔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葯治療,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並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葯可灌服安宮生黃丸、紫雪丹等,湯葯可用水生角、生石膏、炒梔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鉤藤等葯,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葯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梔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或採用針灸,西葯搶救等辦法綜合治療。
2.瘀滯型黃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黃,黃色較深且晦暗,並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並伴有皮膚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肝健脾,中葯可用柴胡、赤芍、白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葯、雞血藤等葯物。
3.脾濕型黃疸的小兒皮膚發黃,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無華,體質消瘦,乏力納少,大便溏軟,四肢欠溫,治療可用健脾化濕、和中之法,中葯可用茵陳、白術、乾薑、黨參、山葯、茯苓、佛手、菖蒲、鬱金、焦山楂等,中成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劑等。
求採納!!!
⑻ 出生嬰兒黃疸高,用什麼中葯洗'
黃疸治療方法是:照藍光,曬太陽才會有效果。但如果黃疸值在15以下,一般十天左右是會自行消退的。
⑼ 治療新生兒黃疸是中醫好還是西葯好啊
其實這個病很常見的
沒有那麼嚴重
大部分寶寶在生後3天左右會出現黃疸,是生理學的黃疸,一般14天左右消退,是不用做什麼處理的,預後也是良好的。4=如果出生24小時出現黃疸,黃疸程度深,進展快,後消退後有出現黃疸的情況,則考慮是病理性黃疸,如果您對寶寶的情況拿不定的時候,建議去看醫生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