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食療養生中醫理論

食療養生中醫理論

發布時間:2021-02-13 07:13:06

Ⅰ 中醫葯膳養生治病的理論依據簡答題

依據中醫葯食同源理論。

中醫葯原則是葯物、食物,歸內經。肺臟-辛味葯物食物(下同),心容臟-苦味,肝臟-酸味,脾臟-甜味,腎臟-鹹味。中醫葯膳歸十二正經,然而,奇經八脈葯膳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元氣,氣血濡養。

也就是葯膳食物具有靶向性,辛、苦、酸、甜、咸五味,非別歸肺、心、肝、脾、腎。進一步說,人吃葯膳之後,小腸吸收營養物質,然後,營養物質進入經絡高速公路,傳遍全身,不同味的營養物質,停留在不同臟腑。

比如說夏天心火上炎,服用黃連去火,治病。服用黃連羊肝丸,不僅去心火,還去肝火,清心明目。

中醫養生的基本觀念

養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體現在順應自然、形神合一、動靜結合及綜合調理、因人而異等方面。

一、 順應自然 就是要順應四時,提高人體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性調節能力。最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常說的「涼了穿上,熱了脫」。四時的氣候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交替過程,影響人體生理功能,從而出現相應的變化。

二、 形神合一 祖國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高度復雜而完善的統一體,人身由「神」與「形」組成。「形」指形體結構,包括五臟六腑、經絡、四肢百骸等組織結構和氣血津精等基本營養物質;「神」是機體生命活動及情感意識的體現,是人體精神、意識、知覺、運動等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主宰。

三、 動靜結合 動與靜,是自然界物質運動的不可分割的兩種形式,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二者共同構成矛盾的統一體。人在生活中,也應保持動、靜結合。心神宜靜,形體宜動。也就是說「精神極欲靜,氣血極欲動」。或者說「靜養精神,動養形體」。在動中要求動靜適度,「過動則傷陰,陽必偏勝,過靜傷陽,陰必偏勝」。但在動靜兩者中首先要求動,只有如此,才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

四、 綜合調理、因人而異 也就是說嬰幼兒期應注意寒曖及飲食的調理;青少年時期重在培育腎氣、惜精保精以健身;中年則是身體各部分由極盛轉衰的時期,所以要注意氣血陰陽調補,保養得當。以防早衰,爭取長壽;老年是體內氣血衰弱,功能減退的時期,這階段當重視調神、慎飲食、節房事以延緩衰老,保持身體的健康,延年益壽。

Ⅲ 中醫食療的概念是什麼

中醫葯食療的概念是什麼?食療就可以說,大眾來說就是15,就是吃一些,還有你所需要的維生素,這叫食療,比如說,你吃菠菜,他菠菜中含很多鐵,就陪你呀,在市面上買的鐵,化學題要強的多

Ⅳ 什麼是中醫養生

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是一種自然現象。中醫天人合一的養生觀是極其重視飲版食的,認為「不權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飲食具有酸、辛、苦、咸、甘五味,而飲食五味與人體的五臟又有密切關系。中醫就有五味歸五臟的說法,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因此,只有在不同節氣里選擇順應時節要求、符合自身所需的飲食,才能既享受美味佳餚,又祛病健身、延年益壽。中醫食療養生 http://www.ysdoo.com/thread-9-1-1.html

Ⅳ 中醫食療養生的好處是什麼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毒葯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Ⅵ 中醫的飲食養生理念是什麼

就是研究食物的性能,根據食物的性能對人體進行調養。吃是生命活動的專表現,是健康長屬壽的保證,「安谷則昌,絕谷則危」。只有足食,才能樂業,「安民之本,必資於食」。飲食不僅維系著個體的生命,而且關繫到種族的延續,國家的昌盛、社會的繁榮、人類的文明。漢代出現的我國第一部葯物專著《神農本草經》共載365種葯物,其中有不少食物,如棗、藕、山葯、芡實、蜂蜜、薏苡米等,被列為具有強身保健、延年益壽的上品葯。

Ⅶ 中醫食療與養生的關系

養生:調理亞健康,用中醫的話來講就是讓自己的身體五臟六腑處在一個相對平衡的最佳狀態,稱之為陰陽平衡。
中醫食療:中醫講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將病扼殺在萌芽狀態以避免形成星火燎原之勢。但往往這個「未病」很難讓人重視,明明身體好好的,說這有問題,那有問題。食療能很好的讓人接受其效果,不會有太大抵觸。
所以食療是養生的最佳途徑

Ⅷ 中醫理論食療的好處有哪些

食療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通過飲食達到調理身體,強壯體魄的目的。食療文化源遠流長,食療是一種長遠的養生行為。以前的人通過食療調理身體,現今的人通過食療減肥、護膚、護發。食療是一種健康的健體之道。「葯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五穀雜糧,有益於人類而無害於身體,因而性「中」。這是中華原創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准。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以實驗動物「檢驗」的客觀基礎上。
中醫歷來強調「葯療不如食療」,以食物為葯物具有以下幾大突出的優點:
一、長期使用葯物治病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影響;而食療相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
二、食療使用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價格低廉,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調理的目的,這是昂貴的醫葯費所無法比擬的;
三、食物為葯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葯,甚至手術之苦。有此幾大葯物無法可比的優點,我們又怎能不以食物為葯、以食療治病呢?當然,食療是最好的偏方,食療確實是對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於葯物治療的優點,但不等於食療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葯物治療。如果病情急重.或者應用食療後疾病不減輕,應該請醫生指導。

閱讀全文

與食療養生中醫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