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葯治療皮膚病濕疹的方法是什麼
你好,中葯外用急性濕疹可用鮮馬齒莧煎液,或馬齒莧黃柏苦參煎液或野菊花苦內參明礬煎液待容涼後濕敷;亞急性濕疹外用青黛散加香油調成糊狀敷於患處;慢性濕疹可外用天麻膏、濕疹膏等。盡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熱水洗燙、劇烈搔抓等;盡量不穿化纖貼身內衣、皮毛製品;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鮮、辣椒、酒、咖啡等。
⑵ 哪種中葯治療濕疹效果好
病情分析:你好,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版觸物不耐受或過權敏所致。 意見建議:輕度的以外用葯為主,中度可以配合口服葯治療並預防感染,可以使用濕疹膏、青黛散,爐甘石洗劑等。皮膚保持清潔,避免刺激,注意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瘦肉等,常食綠豆和絲瓜。
⑶ 治療皮膚濕疹有那些葯
從西抄醫角度,濕疹主要是因為過敏因素導致的一種疾病,而濕疹的主要症狀為瘙癢,目前抗過敏的葯物有很多種,止癢效果均不錯,所以一般採用抗過敏的葯物進行治療;從中醫角度,濕疹主要是因體內的濕、寒、熱等原因導致,所以可以在西醫治療的同時,配合服用一些清熱、利濕的中葯。
⑷ 濕疹有哪些中醫葯可以治療
中成葯為龍膽瀉肝丸,每次6~9克,每日3次。防風通聖丸,每次6~9克,每日3次。除濕丸內,每容次6~8丸,每日2次。
徐長卿洗劑配方:徐長卿31克,加水熟煮,去渣。外洗患部。治療急性濕疹。
復方四皮洗液配方:桃樹嫩皮、花椒樹皮各100克,苦楝樹皮90克,白蘚皮、苦參、葛根各60克。上葯加開水2000毫升,水煎30分鍾,待溫度降至30℃時加入硫磺3克、明礬30克。每次用前加熱水30℃。外洗患處,每日1次,5日1劑,10日為1療程。
止癢祛濕洗劑配方:防風12克,地膚子、白蘚皮、蒲公英各9克,金銀花15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上葯加水煎煮,去渣。乘熱浸泡或塗擦患處,以能忍受為度。每日1劑,每劑可用2~3次,連洗3~5日。止癢消腫,消炎鎮痛,治療濕疹,腳氣,膿皰疹等。
⑸ 中葯治療濕疹皮膚癢症
您好,中葯師可以治療的,八珍堂的姚序大夫是中醫世家姚式第三代傳人,擅長中醫皮膚回科治療,行醫答四十多年的經驗,我朋友的濕疹就是在他那看的,現在好像還在八珍堂坐診,你可以去看一下,找一個好的老中醫不容易的,我當時也是別人幫推薦的。
⑹ 濕疹用的什麼中葯治好的啊
濕疹的濕熱蘊結型,表現為迭起紅斑,群集水皰,皮膚瘙癢,糜爛等症狀,多為血內熱,飲食不節容,損傷脾胃,濕邪困脾,水濕停滯,外為風襲所侵,風、濕、熱三邪搏於肌膚,血運不暢,營衛失和而發。
而且濕疹和飲食關系密切,推薦中醫葯膳,進行食療,主要是清熱涼血、除濕止癢的葯膳;其中茅根薏仁粥,薏仁性涼、味甘淡、可清熱利尿,健脾除濕,白茅根性寒,可清熱涼血、除濕利尿;二者搭配,加強功效,可涼血祛濕止癢,白茅根也可以和綠豆搭配熬湯,很適合濕疹急性期患者。
濕疹的陰傷濕戀型,表現為病程日久,轉為慢性,皮損肥厚,乾燥韌實,有鱗屑,瘙癢時作。多因日久濕邪化火,血虛生風化燥,肌膚失養。因而宜養陰潤燥、健脾除濕的葯膳;推薦山葯茯苓糕,山葯可健脾除濕、養陰潤燥;茯苓健脾益胃,祛濕安神、棗健脾益氣,蜂蜜養陰潤燥解毒,幾種葯材組方,相互增強健脾除濕,養陰潤燥的效果。
寶媽,這是我網上查的,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⑺ 濕疹的中葯配方
要面診四診辯證後才能出方子,能給你列個大綱,中醫治濕疹多是宣肺、利濕、健脾、和胃、淡滲、清熱為主。
⑻ 婦女皮膚濕疹用什麼中葯
指導意見:
濕疹應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外結合治療。並應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膩,忌飲酒,忌海鮮,忌腥葷及發物, 保持大便通暢, 保持情緒舒暢等。祝你好運。
⑼ 皮膚濕疹中醫怎麼治療
意見建議:濕疹皮炎病在表皮,根在血液,皮膚受了風、寒、潮、濕、熱病菌侵襲專後,傷及血液屬導致血毒,引發濕疹皮炎,神經性皮炎,瘙癢症,蕁麻疹等各種皮膚病。中醫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想正確治療皮膚病,首先必須清除血毒。
⑽ 濕疹可以用哪些中葯來治療
具體用法用量:麻來黃、防自風、龍戟粉各50克,荊芥、烏梢蛇、全蟲、蜈蚣各60克,白芷、薄荷各30,細辛、蛇床子、高麗參、海南沉、金精粉各20克.配法:以上葯物經提取有效成分,精煉後加工成膠囊.一日3次,一次4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