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萎縮性胃炎中醫治療

萎縮性胃炎中醫治療

發布時間:2021-02-19 13:23:43

1. 萎縮性胃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萎縮性胃炎也稱慢性萎縮性胃炎,常表現為上腹部隱痛、脹滿、噯氣內,食慾不振,或消瘦、貧血容等,無特異性。是一種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變。治療也是一個慢過程,需用心對待,切不可大意,雖然有可能會發生病變,但只要積極治療,病變幾率是很小的。
在日常生活中,萎縮性胃炎如果伴有幽門螺旋桿菌,需要三聯或四聯進行配合治療,對於萎縮性胃炎以及長期胃病老不好,平時可用中葯蒂柯舒養胃茶進行調理,注意盡量不要經常生氣上火,也要注意不要經常性的熬夜,同時飲食上一定要注意,不能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盡量少吃一些油膩性的食物,還是要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和水果,而且不能吃太涼的和太硬的食物!

2. 中醫治療萎縮性胃炎是怎麼分類的

首先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消化道常見病之一,這種疾病多由慢性淺表性胃炎轉化而成,中老年人是這種病的高發群體。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出現胃痛
,多是因為飲食不節、精神緊張與疲勞引起,她建議患者在葯物治療的同時,一定要保持精神愉快。根據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素體情況及其臨床特點,中醫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種基本證型。
(1)肝胃氣滯型:
胃脘脹痛,飽悶不適,食後尤甚,痛無定處,攻撐連脅,不思飲食,遇情志不遂則加重,噯氣頻作,矢氣較舒,大便不暢,時有腹痛欲便,便後痛減,或有惡心嘔吐、泛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弦。
(2)脾胃虛寒型:
平素四肢不溫、怕冷,胃脘部不適或有微痛,喜熱食,食冷則不舒或常因多食生冷而發病,疼痛喜用手按或熱熨,得按或熱熨則痛減,泛吐清涎,大便溏瀉,舌質淡,苔薄白,脈遲緩或沉。
(3)胃氣不足型:
脘腹脹滿,暖氣呃逆,或食慾不振,食後更感脘腹脹痛不適,或惡心嘔吐,脘腹時痛,神疲乏力,時有大便稀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4)氣滯食積型:
胃脘部不適或脹滿,時時噯氣,偶有輕微疼痛,攻撐不定,食慾減退,多食則易引起食物不化,或嘔吐酸腐,舌質淡,苔薄白,脈弱或兼滑。
(5)胃熱陰虛型:
胃脘部不適,時有痞塞或微痛,有灼熱感,似飢不欲食,
口乾不欲飲,五心煩熱,食慾減退,形體消瘦,面色潮紅,胃痞、胃痛常由熱食或熱性食物而誘發,大便不暢或秘結,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數。
(6)氣滯血瘀型:
平素情志不舒,常抑鬱,易激動,善太息,脘腹脹滿,疼痛不適,每遇情志不暢而胃脘部不適、疼痛加重,疼痛固定不移,按之明顯,入夜痛甚,噯氣,飢不欲食,心煩少寐,口渴而不欲飲,舌質暗有瘀點,舌苔少或無苔,脈細澀。
(7)寒熱夾雜型:
胃脘悶脹或脘腹痞滿,嘈雜不舒,似痛非痛,飯後飽脹,食慾減退,
口苦口粘,大便不暢或時有干結,舌質淡紅,舌苔厚膩,脈弦滑。
(8)氣血虧虛型:
身體虛弱,面色無華,唇色淡白,平素食慾不振,易感冒,常自汗出,動則氣短乏力,頭暈心悸,胃痞、胃痛常因過勞而誘發,
胃痛隱隱,喜得揉按,空腹痛重,進食可緩解,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3. 中醫學如何認識和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生、細胞異型增生和胃癌發病關系密切,故又被人們稱為胃的癌前病變,這亦為中醫學認識、治療和預防本病提供了線索和依據。根據本病久而不愈的特點,以及致病因素、臨床表現,特別是胃黏膜腸化生及異型增生的微觀形態學改變,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在正虛和脾胃氣陰虛的基礎上,瘀毒為患,或毒腐成瘍,或瘀結成積,或氣滯濕聚痰結而成,如果失治和誤治,病情遷延或加重,最後可形成惡性腫瘤。

中醫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生、細胞異型增生,應積極預防癌變或使癌變過程逆轉,治療時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結合胃鏡下黏膜徵象,並適當運用活血化瘀、解毒散結、增酸抗癌的中葯。關於本病的辨證治療,臨床研究和報道很多。綜合歸納一下,本病一般可按脾胃虛弱、胃陰不足、肝胃不和、濕熱中阻、熱毒結聚、瘀血阻胃、痰凝血瘀等幾個證型來進行施治。

而在辨證基礎上結合胃黏膜徵象,不僅可以加深對疾病本質的認識,而且可以彌補傳統辨證的不足,有利於提高療效。如若胃黏膜水腫者,可加豬苓、茯苓、薏苡仁等利水化濕之品;胃黏膜充血者,可加蒲公英、敗醬草、紅藤、白花蛇舌草、地丁草等清熱解毒之品;腸化生者屬濕毒之邪為患,可酌加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半枝蓮、八月札、絞股藍等清熱化濕解毒類葯;對於細胞異型增生者,多為痰瘀交阻之徵,可配用九香蟲、地鱉蟲、丹參、芍葯、乳香、三棱、莪術、炮穿山甲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品。而對於所謂抗癌的中葯,首先要求熟悉其葯性、功效和四氣五味,盡量做到基本符合辨證思路,統一有機結合在辨證處方中,達到既防癌抗癌,又不傷正、傷胃氣的目的。在防癌抗癌方面有治療作用的中葯有石見穿、半枝蓮、蜀羊泉、白花蛇舌草、龍葵、黃葯子、海藻、昆布、威靈仙、半邊蓮、石打穿、三棱、莪術、全瓜蔞、薏苡仁、紫草、八月札、虎杖、蚤休、黃芪、茯苓、烏梅、天冬、山萸肉、天花粉、女貞子等。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生、細胞異型增生(胃的癌前病變)

選用上述葯物治療時,從辨證角度需要益氣健脾的,就應選黃芪、薏苡仁、茯苓等;需要解毒的,就選蚤休、半枝蓮、龍葵、紫草等;需要活血化瘀的,就配以石打穿、石見穿等;需要酸甘斂津的,則配伍烏梅、山萸肉、天冬、天花粉、女貞子等,這樣對抑制胃的癌前病變,防止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生、細胞異型增生將起到積極的治療作用。

4. 在北京看萎縮性胃炎好的中醫~

萎縮性胃炎也稱慢性萎縮性胃炎,常表現為上腹部隱痛、脹滿、噯氣,食慾不振,或消瘦、貧血等,無特異性。是一種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變。治療也是一個慢過程,需用心對待,切不可大意,雖然有可能會發生病變,但只要積極治療,病變幾率是很小的。
在日常生活中,萎縮性胃炎如果伴有幽門螺旋桿菌,需要三聯或四聯進行配合治療,對於萎縮性胃炎以及長期胃病老不好,平時可用中葯蒂柯舒養胃茶進行調理,注意盡量不要經常生氣上火,也要注意不要經常性的熬夜,同時飲食上一定要注意,不能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盡量少吃一些油膩性的食物,還是要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和水果,而且不能吃太涼的和太硬的食物!

5. 中葯治療萎縮性胃炎有什麼偏方

問題分析:慢性胃來炎是指由不源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常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惡心、嘔吐等。病程緩慢,反復發作而難愈。
意見建議:調理胃炎主要一是保護修復胃粘膜,二是飲食上好好養胃,三是注意休息積極樂觀情緒。有胃炎不要輕視,要及時調理,要真正解決問題推薦從根源著手修復胃黏膜,搭配飲食調理更安全徹底無副作用和依賴性。

6. 什麼中葯可以治萎縮性胃炎

(1)溫胃舒膠囊

葯物組成:黨參、白術、山楂、黃芪、肉蓯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溫胃版養胃,行權氣止痛,助陽暖中。

主治: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涼痛,脹氣,噯氣,納差,畏寒,無力等症。

(2)陰虛胃痛沖劑

葯物組成:北沙參、麥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養陰益胃,緩中止痛。

主治:用於胃陰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隱隱灼痛,口乾舌燥,納呆干嘔等症,臨床上主要應用在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病的治療。

(3)養胃舒膠囊

葯物組成:黨參、黃精、玄參、烏梅、白術、菟絲子等。

功用:扶正固本,滋陰養胃,調理中焦,行氣消導。

主治: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熱脹痛,手足心熱,口乾,口苦,納差等症。

(4)虛寒胃痛沖劑

葯物組成:白芍、乾薑、黨參、甘草、大棗等。

功用:溫胃止痛,健脾益氣。

主治:用於脾虛胃弱,胃脘隱痛,喜溫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病。

以上就是萎縮性胃炎的幾種中葯治療方子,中醫葯對該病的治療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大量的臨床報道表明,中醫葯治療療效肯定,不僅可以逆轉腺體的萎縮,甚至可使不完全腸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逆轉。

7.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療胃炎有很多種方劑可供選擇,但是具體治療要看你屬於哪種證型

8. 中醫治療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慢抄性胃炎的一種類型,呈局限性或廣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縮(數量減少,功能減低),常伴有腸上皮化生及炎性反應,其診斷主要依靠胃鏡發現和胃粘膜活組織檢查的病理所見。
建議看中醫,具體方面還是請教中醫為好,畢竟我們都不是專業的中醫,在上海就好辦了,
中華名醫
胡興猛看的不錯,一個從醫40多的年中醫,很厲害。

9. 中醫治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是由於脾胃虛弱(或偏於氣虛,或偏於陰虛),後天虧損回,納呆運遲,氣血答生化乏源,胃膜失其滋養(粘膜萎縮)所致。另外,脾胃升降無力、氣機壅滯;血行不暢,胃絡痹結;中土衰弱,或凝痰停飲等,皆能影響胃之功能。
具|體方面還應當請教中|醫,
中華名醫
胡興猛看胃|腸方面的疾|病很有一套,找他辯|證下。希望你正確的治|療,早日康復!

閱讀全文

與萎縮性胃炎中醫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