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什麼中葯治療癲癇病

什麼中葯治療癲癇病

發布時間:2021-02-19 18:22:25

❶ 哪些中葯可以治癲癇

1、龍膽瀉抄肝湯合滌痰湯加減。這種中葯方是患者經常採用的,它的最基本中葯物有生石決明、黃芩、膽星、陳皮、竹茹、梔子、鉤藤、生大黃、生地、枳實、澤瀉、茯苓、石菖蒲、柴胡等等。2、六君子湯加味。這類中葯方主要有茯苓、陳皮、竹茹、甘草、白術、黨參、龍骨、鉤藤、僵蠶、石菖蒲、牡蠣、膽星、法夏等等,這類中葯房也是比較適合癲癇病患者選用的。3、定癇丸加減。這類中葯方主要由黨參、茯神、丹參、生石決明、陳皮、紫石英、全瓜蔞、琥珀粉、法夏、僵蠶、石菖蒲、天麻、全蠍、硃砂、竹瀝等等中葯組成。 國仁醫院不錯,推薦去那裡 4、另外,癲癇病患者還可以選用由全蠍、鉤藤、石決明、黃芩、羚羊角、牛黃、琥珀、硃砂、珍珠母、菖蒲、枳實、膽星、天竺黃等等中葯物組成的葯方,這種治療葯方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❷ 什麼中葯能治癲癇

口服中葯
中葯葯方較多。其中以礞石滾痰散最為有名,效果較佳。
配 伍:青礞石、海浮版石、沉香、人參權等
服用方法:口服。
療效:適合治療外傷、腦傷、腦膜炎及兒童癲癇,局限性為對開顱手術引發的癲癇效果不佳。
評價:治療176例各類癲癇,其中康復151例,康復標准為停葯後3年未發作。
(二)體針
①取穴
主穴:大椎、腰奇、水溝、後溪。
配穴:百會、陶道、鳩尾、內關、神門、豐隆、筋縮、太沖。
②治法
以主穴為主,據症情酌取配穴2~3穴,大椎穴以26號針,上斜30度角進針1.5寸左右,當病人有觸電感,即退出幾分留針。腰奇亦須深刺、重刺(針深1.0~1.2寸)。主穴留針15分鍾,配穴一般不留針。大椎、腰奇去針後可加拔火罐。每日1次或隔日1次。
③療效評價
療效標准:1、顯效:針刺後半年以上未發作或發作明顯減少(減少75%以上),發作持續時間明顯縮短;2、有效:針刺後發作減少(減少25%以上),發作持續時間縮短;3、無效:治療前後變化不大,或一度好轉,後又恢復至治療前狀態。

❸ 治療癲癇病的中葯主要都有哪些

羚羊角,咸、寒,歸肝、心經。這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葯能平肝熄風、清熱鎮驚、解毒,主回治熱盛神答昏、驚癇抽搐,為治療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的要葯。醫院專家稱,羚羊角主要含角蛋白以及磷、鈣等成分。動物實驗有解熱、抗驚厥、鎮痛、鎮靜作用,能增強動物耐缺氧性。一般水煎用量為1~3克。單煎2小時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時用量減小至0.3~0.6克。

❹ 什麼中葯可以治癒癲癇呢

中醫是實踐科學,在千百次實驗中發現,最經濟,最高效的治療方法,所以往往可以根治。 @ 白鴿心煮熟吃,早晚各1個,不加油鹽,3-5天即愈。

中葯治療癲癇病的葯方有哪些

活血化瘀法 此法對於顱腦外傷,或小兒難產、顱內出血所造成的專癲癇更為適宜。癲癇屬發作時,人體臟腑氣血失去了平衡而發生紊亂。氣機紊亂必然導致血流不暢,這是因為氣和血有密切的聯系。氣滯以後血流瘀阻,血瘀以後氣機更加不利。所以在治療癲癇時,尤其是治療外傷性癲癇時,運用活血化瘀的葯物可以提高療效。常用活血葯時要注意,婦女月經過多或妊娠期間禁用。可以下載《癲癇治療36招》。

❻ 治癲癇常用的中葯有哪些

(1)全蠍

性味:辛、微溫、有毒。

歸經:肝經。

功效:息風止痙、通絡、解毒散結。

對證:適用於風邪引起的驚癇,發作時有抽搐之症。

應用參考:全蠍含蠍毒素,是一種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樞,有溶血作用,實驗證明有抗驚厥作用。使用時要注意劑量。

(2)僵蠶

性味:咸、辛、微寒。

歸經.肝、肺經。

功效:息風止痙、祛風清熱、化痰散結。

對證:適用於肝風內動和痰熱引起的癲癇病。

應用參考:主要含蛋白質和脂肪。動物實驗有抗驚厥作用。

(3)地龍

性味:咸、寒。

歸經:肝、脾、膀胱經。

功效:息風通絡、清熱鎮驚、平喘、利尿。

對證:適用於溫熱、神昏、抽搐或疲滯等癇證。

臨床上有鎮驚止痙作用,清熱、通絡、利尿。

(4)蟬蛻

性味:甘、寒。

歸經:肝、肺經。

功效:息風止痙、疏風。

對證:多用於癲癇抽搐之證。

應用參考:主要成分是甲殼質,動物實驗證明有鎮靜作用和神經節阻斷作用。

(5)羚羊角

性味:咸、寒。

歸經:肝、心經。

功效:平肝息風,清熱鎮驚,解毒。

對證:治熱盛神昏、驚癇抽搐。

應用參考:含磷、鈣及角蛋白。動物實驗有解熱、抗驚厥作用,能增強動物耐缺氧性。

(6)牛黃

性味:苦、寒。

歸經:肝經。

功效:息風定驚。

對證:多用於熱盛所致的驚厥抽搐。

應用參考:牛黃所含膽酸具有鎮靜作用,能緩和動物實驗性驚厥,並能增強巴比妥鈉、水合氯醛對動物的鎮靜效果。

(7)鉤藤

性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肝經。

功效:平肝息風、清熱鎮驚。

對證:適用於肝陽上亢、熱盛風動所致的抽搐。

應用參考:鉤藤主要成分為鉤藤鹼和異鉤藤鹼,此葯有明顯鎮靜作用,可以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有預防和控制癲癇發作的作用。

(8)天麻

性味:甘、平。

歸經:肝經。

功效:平肝息風、定痙止驚。

對證:適用於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致的驚癇抽搐。

應用參考:天麻含天麻素、墟泊酸等,動物實驗表明有抗驚厥作用,能夠有效地制止癲癇發作。

(9)磁石

性味:咸、寒。

歸經:心、肝、腎經。

功效:潛陽安神、補腎益精。

對證:治療先天虧損而致的癲癇抽搐。

應用參考:生磁石為四氧化三鐵混合物,尚含數種微量元素。

葯理資料證實,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

(10)龍骨

性味:甘、澀、微寒。

歸經:心、肝經。

功效:平肝潛陽、鎮靜安神、收斂固澀。

對證: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或陰虛陽亢,頭暈目眩,驚厥之證。

應用參考:龍骨含有大量的鈣離子,能增加血鈣濃度,抑制神經細胞興奮。

(11)牡蠣。

性味:咸、微寒。

歸經:肝、腎經。

功效: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斂澀。

對證:適用於煩躁不安、頭昏目眩、驚悸失眠、熱盛傷陰、虛風內動、神倦等證。

應用參考:含有無機鹽類成分,能降低神經細胞興奮性,有抗驚作用。

(12)石決明

性味:咸、寒。

歸經:肝經。

功效:平肝潛陽、清肝。

對證:主肝腎陰虛、肝經風熱、頭暈目眩、手足痙攣等證。

應用參考:含有碳酸鈣及鎂、氯等離子,對神經細胞興奮性有抑製作用,有一定的抗驚作用。

❼ 什麼中葯可以治療好癲癇病

「癲癇一點通」軟體手機版下載,故羊癲瘋俗稱「癲癇病」抽病病變因素當以痰為主,發病機制為「痰氣上沖神竅」。其中痰邪伏留是導致羊癲瘋俗稱「癲癇病」抽病纏綿難愈的關鍵因素。

❽ 治療癲癇病的中葯方

中醫葯治療癲癇的方子有:
1、此方具有去肝火、開竅提神、止痛此搐等功專效,在治療癲癇屬疾病引起的身體抽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效果。其配方如下:生石決明、天麻、蜈蚣、廣鬱金、南紅花、菖蒲、僵蠶、膽草、神曲、桑枝、全蠍。
2、此方具有理氣、活血的作用,對於臟腑氣調不順、陰陽失衡可以起到調節作用,是治療癲癇疾病的驗證方。其配方如下:鉤藤、羚羊角、菖蒲、枳實全蠍、珍珠母、冰片、牛黃、天竺、黃芩、琥珀、硃砂、石決明、梔子。
3、此方對於體虛體弱導致的血液運行不暢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它對於加速腦部的供血量具有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癲癇的症狀,其配方如下:雄黃、白礬、蟬衣、蜈蚣、熟附子、川貝母、硃砂、吳茱萸、山葯、青黛。
以上內容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幾種可以治療癲癇疾病的中葯方,希望這些葯方對於患者的疾病治療有所幫助,中醫在治療疾病時非常重視辯證用葯,這樣可以提高患者用葯的依從性,在治療疾病時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由於每個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等都不太一樣,其用葯也是有一定差別的,希望患者一定要去正規專業的中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之下選擇正確的葯物治療

❾ 哪些中葯治療癲癇

中醫認為癲癇病發作是由風、火、痰、瘀為患,導致心、肝、脾、腎、臟回氣失調,肝腎陰虛、陰虛則答陽亢、陽亢則肝風內動、亢而熱盛、熱盛化火、火極生風、風火相助為患,另脾虛失運、清氣不升、濁氣下降則痰涎內結、痰迷心竅、心血不遂而瘀、瘀則經絡不通、痰阻血瘀上擾清竅,終致癲癇發作。根據發病機理,常採用定癇熄風、平肝瀉火、祛痰開竅、活血化瘀為治療方法。雖然看似簡單的方法卻又神奇的作用。
中葯治療,療效稍慢,但葯性溫和,副作用小,對身體無損傷,還可以調理腹臟機能,調理因服用西葯導致的身體損傷,且治療因人而異,個性化施治,易於被懼怕葯物安全性低的患者接受。看來我們的疑問是庸人自擾了,中醫中葯是能讓後天癲癇病人擺脫病痛的,所以中葯是可以治療癲癇病的,甚至可以治癒後天形成的癲癇病。
中葯治療癲癇病,在中國比較普遍,這跟中葯的一些特點有關,對於長期服葯治療癲癇病的患者來說,安全系數高,不過,中葯治療癲癇病,也要因人而宜,選擇合適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什麼中葯治療癲癇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