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中醫補脾胃養生法

中醫補脾胃養生法

發布時間:2021-02-19 18:57:33

1. 中醫養生調理脾胃是用什麼方法啊我比較相信中醫,有人知道的嗎

多吃黃色的東西。。 黃色是入脾胃的。。 譬如 黃豆。。
還可以用艾條 熏足三里的 位置 在有就是把鹽放在肚臍上 在放上一片姜 在用艾條熏。。
試試吧。

2. 老中醫教你如何調理脾胃

李乾構,主任醫師、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曾任北京中醫醫院院長,中國中醫葯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理事,北京中醫葯學會副會長,全國脾胃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編者按: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可見脾胃在五臟中的重要地位。一個人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很容易傷害脾胃,導致消化不良;其他臟器出了問題,如果不顧及脾胃,僅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療也很難奏效。調理脾胃學問不淺,在此,國家級名老中醫、北京中醫醫院李乾構教授針對人群中的常見病例進行了分析,教大家一些調理的方法。 便秘 飯後順時針揉腹 病例一:李女士是辦公室白領,工作一忙大便就解不出來,經常兩三天一次,平時腹脹明顯。 便秘是白領人群的常見問題,是脾胃虛弱、大腸津液不足的表現。人正常情況下,喝進去的水通過脾胃運化,才能成為各個臟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秘。這樣的人應多吃綠葉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堅持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溫蜂蜜水,平時經常多次少量地飲水;飯後順時針揉肚子,促進腸蠕動;另外每天定時去蹲廁所,培養定時大便的習慣。 胃痛 多吃乾的少喝粥 病例二:王小姐是單位的業務骨幹,只要一忙起來,吃飯有上頓沒下頓,最近胃痛不止,到醫院做胃鏡,顯示是「胃潰瘍」。 吃飯趕不上正點是當下很多人的生活狀態。胃到了吃飯的點,會自發運轉起來,如果沒有食物可供消化,胃就會像石磨一樣空轉,胃黏膜相互摩擦,一旦擦破了,就會造成胃炎、胃潰瘍等問題。對於這樣的人群,李乾構教授建議他們在辦公室備點饅頭干、梳打餅干、酸奶等零食,到了飯點吃不上飯的時候嚼點零食,能起到保護胃的作用。 很多人認為,喝粥、吃爛面條能養胃,李乾構教授說,這是個誤區。吃干飯需要咀嚼,唾液中的澱粉酶能幫助消化,從而減輕胃腸負擔;喝粥的時候人們往往直接下咽,把消化負擔全部推給胃腸;另外大量的湯水會沖淡消化液,加重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潰瘍的病人,除了吃葯,平時要吃乾的主食,最好是發酵的食物;每頓飯只吃七分飽;每口飯都咀嚼三四十下再咽;平時避免吃酸、辣、硬、涼等刺激性的食物。 長口瘡 得去火 病例三:張先生平時愛吃辣的,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更愛光顧火鍋店,以至於三天兩頭長口腔潰瘍。 如今很多年輕人愛吃川式火鍋、燒烤、麻辣香鍋等刺激性食品,其結果就是容易上火,表現為口腔潰瘍、口臭、口苦、牙齦腫、大便干、尿黃等症狀。口腔潰瘍多是胃火所致,要去胃火,飲食上要清淡,少吃麻辣、油炸食品,多吃蔬菜和蘋果、梨、火龍果等涼性水果,平時多喝水,嚴重的可用牛黃清胃丸治療。 腹瀉 健脾祛濕 病例四:陳先生做管理多年,平時壓力大,操心的事情多,經常腹瀉,每天解稀便四五次。 腹瀉是脾胃虛弱、脾不運化的典型表現。中醫認為,脾若不能運化水濕,不但造成腹瀉,還常造成痰濕。因此,長期腹瀉的病人,需要健脾、化濕、補氣、止瀉,一般用參苓白術丸加減;每天清晨腹瀉的「五更瀉」患者,要加用四神丸補腎;如果有手腳發涼等虛寒表現,可用附子理中丸加減。 胃口差 用雞內金 病例五:魏女士剛剛承接了一個大的項目,因為壓力大、工作忙,吃飯一點胃口都沒有,吃完飯還經常腹脹,覺得食物難以消化。 上班族中像這樣消化不良的病人很多,屬於脾不健運,這些人平時往往愛吃山楂等酸的食物。治療上應以健脾開胃為主,可用香砂六君子加減。腹脹、積食明顯的病人,可加用雞內金。雞內金是雞胃的內膜,有很好的消食功效。

3. 中醫養生重「脾胃」,該怎麼調理脾胃

中醫十分注重養脾胃,想要調理脾和胃的話,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減少吃快餐,而且多做一些有氧運動,注意保暖,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有一顆健康的痞和胃,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我們有一些不好的習慣,那麼可能就會使他受到傷害。而且一旦脾和胃發生病變的話,是很難進行治療的,不在醫院躺個三五個月是不能夠將其治好的,所以要想保養好我們的痞和胃,一定要靠養,而不是靠治療,在生活當中一定要擁有一些比較好的習慣,那樣的話我們才能夠擁有健康的脾胃,接下來將會從不同的角度給大家好好講解下。
對於這件事情,你要是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歡迎寫在評論下方,我們一起討論吧。

4. 如何補脾養生

脾胃是後天之本。因此如何健脾補脾,十分重要,特別是對於癌症等慢性病患者,更是如此。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健脾補脾呢?現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早晨喝薏米粥。具體做法,按照董洪濤博士的要求,「每日早餐用60克薏苡仁做成粥,不加鹽,不加任何東西,把粥吃光即可。」
二、喝「四寶粥」。四寶有蓮子肉、山葯、薏米和芡實。將這四樣東西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成粉,每次熬粥的時候放上幾勺即可。也可以先把這四樣東西一起煮熟,然後放在料理機中打碎後食用。買不到這四樣東西,也可以喝其他東西做的粥。
三、每頓飯吃七成飽。中醫講,吃少了補氣,吃多了食氣。諺語有雲:少吃多滋味,多吃傷脾胃。我們本應該像養生家說得那樣,餓了才食。不過現在有很多人不知什麼時候該吃東西,不是餓了再吃,而是聽眼睛的,一看好看就吃;聽鼻子的,一聞好香就吃;聽嘴的,一吃好味就吃;聽廣告的,一說有好處就吃;……吃吃吃,一天到晚總想著吃,而且勞動量越來越小,把脾胃都吃壞了。那麼什麼時候該吃東西呢?我們應該聽肚子的,肚子餓了再吃,做到飯前腸鳴,不餓不吃。
四、晚飯少吃。台灣的著名學者南懷瑾說,僧人是過午不食,如果吃了就要受罰。我們到沒有必要做到過午不食,但完全可以做到晚飯少吃,那天不餓就不吃。如此,節約糧食,節約時間,減少猝死,少生病,真是一件大好事。讀者可以參看我寫的《飽食即睡危害大,勸君晚飯要少吃》一文。
五、捏脊。捏脊就是涅脊樑骨。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穴位,因為脊柱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行走路線,捏脊可以刺激到兩條經絡。事實上,捏脊的好處非常多,能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還可以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另外,捏脊還有滋陰補血、平抑心火的作用。捏脊的方法特別簡單,捏起皮肉,放開,再捏起皮肉,旋即放開,不斷重復即可。
六、經常按摩十大補氣的穴位。這十個補氣的穴位是:脾腧穴、足三里、膻中穴、湧泉穴、關元穴、氣海穴、太溪穴、百會穴、肺腧穴、懸鍾穴。
七、多吃補氣的食物,祛濕的食物,白色的食物。補氣食物有一個共性,就是生長在水中和生在土裡的食物,多有補氣作用,因為這些食物吸收的地氣最多。還有白色的東西多數也有補氣的作用。還有那些可以祛濕的食物也多有補脾的作用。這些補氣的食物有:山葯、土豆、紅薯、香菇、白鵝、土雞肉、糯米、蜂蜜等。
八、做好脾胃的保護。脾胃有四怕,一怕冷。人們說,中國人十人九胃,十胃九寒。就是說,中國人中,有九個人有胃病,十個胃病患者中有九個是胃寒。所以防止寒涼、寒冷對脾胃的傷害,十分重要。二怕濕。五運六氣中,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脾,故脾主濕。脾屬陰,最容易受濕邪損傷,如果脾為濕邪所困,脾氣不升,胃氣難降,脾胃就會出現問題。濕為寒邪,對人危害很大。三怕甜。脾怕甜,胃怕涼。甜膩,特別是濃度大的糖水,使人容易產生濕氣,脾則怕濕,因此甜食要少吃。還有人說,癌細胞最喜歡糖。所以癌症患者還是盡量少吃糖或者不吃糖。四怕撐。就是不能吃得太飽。此外,適當多運動,多吃素,少憂愁等,都是保護脾胃的不二法門。這兩個方面都注意到了,你的脾胃就會逐步好起來。
九、在把食量減下來的同時,再把吃飯的速度慢下來。這樣,雖然你吃的東西少了一些,但你吸收的東西卻沒有減少,甚或有所增加,而且大大減輕了脾胃的負擔,好處很多。

5. 中醫養生調理脾胃一般是用什麼方法呢有沒有哪位高手知道的啊

中醫脾胃病有很多種症,寒、熱,肝胃不和,氣虛。。。等等,主要分清自己的症狀,對症調養、食療、運動。

6. 如何調理脾胃 脾胃養生有十個方法

  1. 飢飽要適度


宋代的蘇東認為,飲食適度是長壽的最基本條件。經常是「已飢方食,未保先止」,他認為這樣能夠「寬胃以養氣」。清代的尤乘認為:「飲不可過,過則濕而不健;食不可過,過則臃滯而難化」。所以很多的養生學家,都提倡在飲食方面要節制。


2.飲食速度要慢


在《養病庸言》中有提到:「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咽下。」《醫說》表示:「食不欲急,急則損脾,法當熟嚼令細。」咀嚼是食物消化的開始,是胃腸消化的根本基礎。因此,在飲食方面,講究細嚼慢咽。


3.飲食時間要定時規律


在《千金要方》中表示「飲食以時。」就是說飲食必須要定時,要有規律,才能夠使身體及時獲得維持生命的營養要素。


4.生氣後不要進食


僱人說:「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可便食。」這說明了,在進食的時候要心平氣和,煩躁易怒等不良情緒,都會影響到消化問題,應當盡力排除,這樣才有利於胃的消化。


5.進食謹和五味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指出: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從流,腠理以密。表示了主食和副食要多樣化的重要意義,食物要雜,並且多樣化,這樣才有利於健康,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6.飲食清淡為主


唐代葯王孫思邈提倡飲食要清淡,「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勿進肥濃、羹膚、酥油酪飲」等。他還主張「善養性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


7.飲食的甜和咸不要過度


《素問·奇病篇》中表示:「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吃糖過多的話會傷害到脾胃,並且生痰損害牙齒,容易患上消渴,也就是糖尿病。《千金要方》中說:「咸者傷筋,多食咸則筋脈傷。」現代的研究證明,鹽吃多了,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尤其是容易讓人患上高血壓,可以使人減少壽命。


8.食物溫度要適中


「適溫而食」,「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這是《內徑》中關於飲食寒熱要適中的忠告。食物過熱過燙過冷過冰,都會對消化道造成一定的傷害,過寒則會傷害脾胃,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也不要任意吃冷飲。


9.飲食要干凈清潔


漢代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禽獸魚蟲禁忌》中說:「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


10.餐後養生很關鍵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食畢當漱口數次,令人牙齒不敗,口香。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則食易消化,益人無百病。飽食則卧,食不消成積,乃生百病。」

7. 如何進行中醫脾胃養生

可以進行食療,抄應用中醫襲葯膳,中醫認為「葯食同源」,如果:
1.脾胃虛弱,容易腹瀉的,推薦楊梅燒酒,薯蕷(山葯)粥,山葯紅棗糕等
2.便秘,推薦槐花豬腸湯,桃仁燉墨魚,松子仁粥,芝麻棗糕等
3.慢性胃炎,可以吃薯蕷粥,豬肚白術粥,鯽魚蒓菜羹,蒸鰣魚等,忌辣,忌酒,忌刺激性食物
4.潰瘍,可以吃大麥湯,豬肚白術湯,姜橘椒魚羹,藕米糕,葵菜羹等,忌竹筍,忌煙酒,忌刺激性食物,忌油炸、煎烤、腌制食物

8. 中醫補脾胃養生法的圖書目錄

第1章 脾胃與脾胃虛的基本知識
第2章 常用補脾胃中葯
第3章 常用補脾胃方劑
第4章 常用補脾胃食物
第5章 溫補脾陽
第6章 滋補脾陰
第7章 補脾益氣
第8章 健脾化濕
第9章 健脾和胃
第10章 滋陰益胃
第11章 健脾補血
第12章 補脾升陽
第13章 補脾養胃止痛
第14章 健脾養胃止嘔
第15章 補脾潤腸通便
第16章 健脾止瀉
第17章 消化不浪
第18章 補脾和胃膏方
第19章 補脾和胃葯酒
第20章 針刺與耳針補脾胃法
第21章 中醫其他補脾胃法
……

9. 中醫里怎麼養脾胃

脾胃虛 的朋友,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外,寒涼食品最好少吃。在補品上西洋參最好不要吃。下面介紹幾個食療方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脾胃虛寒食療方

胡椒豬肚湯

〖 來 源 〗: 民間葯膳方
〖 原 料 〗: 胡椒12克,豬肚1個(約600克),蜜棗5枚。

〖 做 法 〗: 豬肚用生粉、鹽擦洗內外,洗凈。將胡椒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與蜜棗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3小時,調味後,飲湯吃豬肚、蜜棗。

〖 功 效 〗: 溫中健脾、散寒止痛。用於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屬脾胃虛寒者,症見胃脘冷痛、喜溫喜按、腹脹欲嘔、四肢不溫、形寒怕冷者。

附:其他相關食療方

1、糯米500克,淮山葯50克,共炒熟,研成細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許,開水沖服。可治脾胃虛寒,久瀉,飲食減少。

2、鰱魚一條去鱗、鰓及腸雜,切片,乾薑6克,食鹽適量,同煮熟食用,有溫補脾胃之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食慾不振等症。

3、羊肉50克煮熟,加入豆腐200克,生薑15克,適量食鹽調味食用,適用於月經不調、脾胃虛寒。

4、治老年人脾胃虛寒、反胃食少、嘔吐清水、腹痛泄瀉以及肺寒喘咳:鮮生薑10克切片,大棗5枚,粳米150克,同煮粥,適量油鹽調味佐膳。

5、生薑粥:鮮生薑5-10克切片,大棗2-5枚,粳米100-150克,同煮粥,用適量油鹽調味食用。有暖脾養胃,祛風散寒功效,適用於病後或老年人脾胃虛寒,反胃食少,嘔吐清水,腹痛泄瀉,頭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氣管炎肺寒喘咳。若用於風寒感冒則去大棗,加入蔥白3根。

脾胃氣虛食療方-茯苓大棗山葯粥 背景 白色淺粉淺綠 字型大小 101214

〖 原 料 〗: 獲苓20克,大棗10克,山葯2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 做 法 〗: 大棗去核,與茯苓、山葯、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調味即可。
〖 用 法 〗: 分3次佐餐食用。

〖 作 用 〗: 健運脾胃,滲濕止瀉。小兒脾胃氣虛、食少便溏、體倦乏力者可經常食用。

〖 評 注 〗: 茯苓甘平,淡滲利水去濕,補脾益胃,與山葯、大棗佐用,葯性平和,滋補脾胃,除濕止瀉之功更著。

附:其他相關食療方

1、治脾胃氣虛、術後體弱、飲食欠佳:胡蘿卜500克,生魚1條 (約300克),豬瘦肉100克,紅棗10枚,陳皮1片。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煲半小時,調味佐膳。

2、參棗糯米飯:糯米250克加適量水,蒸成飯,倒扣盤中;黨參、大棗鋪在糯米飯上面,葯汁中加入白糖50克煎濃汁倒在糯米飯上即可食用。有健脾益氣作用,適用於體虛氣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慾不振,便溏浮腫等症。

閱讀全文

與中醫補脾胃養生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