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醫中葯 > 治療頭痛的中葯方劑

治療頭痛的中葯方劑

發布時間:2021-02-20 22:48:19

『壹』 治療風寒頭痛有哪些中葯處方

【中葯處方】

(來1)制川草烏湯源

[主治]適用於頑固性風寒頭痛。

[處方]制川、草烏各6克,白芷、僵蠶各6克,生甘草9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分成6包,每日1包,分3次用綠茶送服。

(2)氣霧吸入療法

[主治]適用於風寒頭痛。

[處方]蒼耳子10克、防風6克、羌活6克、荊芥6克、白芷6克、川芎3克,

[用法]將以上葯物用杯式或壺式霧化法,將氣霧吸入,每天l-2次。

(3)半夏白A天麻湯

[主治]風寒頭痛。

[處方]半夏5克、麥芽5克、陳皮8克,黃柏1克、乾薑1克,天麻1.5克、蒼A1.5克、茯苓1.5克、黃耆1.5克、澤瀉1.5克、人參1.5克,白A3克,防風5克、羌活5克。

[用法]水煎,每日飯前溫服,頭痛時飯後溫服。氣虛頭痛者,可在劑方中多加入黃耆、白A一同飲用;血虛頭痛者,可在劑方中加入當歸、川芎一同飲用。

『貳』 偏頭痛中葯方

疼痛的時候按揉 有酸脹感就行 2-3分鍾,拍下舌頭,左邊頭痛 按壓對側太沖穴哈,需回要具體方子得看她舌頭答 以及睡覺吃飯和其他情況,這個我沒用過 不清楚,食療的話 可以試試鵝蛋燉天麻,你服用這個效果怎樣,嗯嗯 可以試試我說的穴位按壓和食療,是的 費用高,看你是網路用戶 下次可能不好找。 可在小程序找到 關注了方便交流。 ,方便下次開建議方。

『叄』 經行頭痛的治療有哪些中葯方

經行頭痛的中醫治療:①血虛:養血益氣。以八珍湯加減:白芍、黨參各專20克,屬川芎、甘草各10克,熟地、白術、茯苓、當歸各15克、酌加首烏、枸杞子各15克。煎服。

②肝火:養陰清熱,柔肝熄風。以杞菊地黃丸:熟地20克,山茱萸、山葯、澤瀉、茯苓、牡丹皮、枸杞子、菊花各15克,酌加夏枯草、白蒺藜各15克。煎服。

③血淤:調肝活血,化淤通絡。以通竅活血湯加減:赤芍、川芎、老蔥、生薑各15克,桃仁、紅花、麝香各10克,大棗10枚。煎服。

『肆』 頭痛的治療葯方有哪些

頭痛是指額、頂、顳及枕部的疼痛,廣義的頭痛尚包括面部、頸部的疼痛,是由於頭頸部痛覺末梢感受器受到某種致痛因素的刺激,產生異常的神經沖動,經痛覺傳導通路(第Ⅴ、Ⅵ、Ⅹ對腦神經和第1~3對脊神經)至大腦皮層,經大腦的綜合分析,產生的痛覺。頭痛屬於疼痛范疇,是人體對致痛因素的客觀反映。可分為原發性頭痛、繼發性頭痛、顱神經痛和中樞和原發性面痛及其他頭痛。

中醫理論認為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如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邪外襲,上犯巔頂,使氣血運行受阻;或內傷病久,氣血不足,失於充養;或痰濁瘀血,阻於經絡,都可導致頭痛。

【方一】顱痛飲

【出處】《浙江中醫雜志》

【組成】白芍、鉤藤、川芎各30克,細辛15~18克,生石決明60克(先煎)。

【功用】平肝熄風,活血止痛。

【主治】血管性頭痛。

【方解】方以石決明平肝,鉤藤熄風,川芎、細辛散風止痛,白芍養肝陰,諸葯合用,共奏平肝熄風,活血止痛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顱痛飲具有鎮靜、止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三生散

【出處】《四川中醫雜志》

【組成】生草烏、天南星、生白附子各30克,蔥白7個,生薑40克。

【功用】溫經通絡,散寒止痛。

【主治】偏頭痛。

【方解】方以草烏溫經通絡,南星、白附子化痰,蔥、姜散寒,諸葯合用,共奏溫經通絡,散寒止痛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三生散能夠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血液及組織中組織胺和前列腺素的降解,具有鬆弛和激發肌肉,調節神經,從而達到抗炎、消腫、鎮痛等作用。

【用法】將上葯研末調勻,用一層紗布包好,放入鍋內隔水蒸。熱敷痛處,但勿敷眼處。

【方三】頭痛散

【出處】《四川中醫》

【組成】天麻、當歸、菊花、白芷、川芎、丹參、茯苓、白芍、蔓荊子各12克,紅花、生地黃各10克,桃仁6克。

【功用】清熱祛風,活血止痛。

【主治】偏頭痛。

【方解】方以天麻、蔓荊子、白芷、川芎、菊花祛風清熱,當歸、白芍、生地黃、牡丹參、桃仁、紅花養血活血,茯苓健脾,諸葯合用,共奏清熱祛風,活血止痛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頭痛散具有鎮靜、抗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鎮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活血止痛湯

【出處】《陝西中醫》

【組成】當歸10克,川芎35克,菊花12克,白芷、白芥子、香附、柴胡各3克,桃仁9克,甘草3克。

【功用】行氣活血,化痰止痛。

【主治】偏頭痛。

【方解】方以香附、柴胡疏肝理氣,菊花、白芷疏風,白芥子下氣消痰,川芎、當歸、桃仁活血,甘草調和諸葯,共奏行氣活血,化痰止痛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活血止痛湯具有抗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鎮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3次服。

【方五】頭風散

【出處】《中醫雜志》

【組成】白芷75克,川芎30克,川烏30克,生甘草30克,天麻30克。

【功用】祛風止痛,疏風和血。

【主治】肌緊張性頭痛。

【方解】方以白芷、天麻疏散風邪,川烏散寒止痛,川芎行氣活血,甘草調和諸葯,共奏祛風止痛,疏風和血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頭風散具有抗炎、鎮靜、止痛等作用。

【用法】上葯研成細粉,裝瓶備用。每次3克,每日2次。

【方六】通氣散

【出處】《新中醫》

【組成】川芎40克,蓽茇、柴胡、白芷、土鱉蟲各20克,葛根50克,羌活15克,蔓荊子、香附各25克,全蠍10克。

【功用】疏風清熱,散郁開解,行氣活血,通竅止痛。

【主治】頭痛。

【方解】方以羌活、葛根、蔓荊子、柴胡、白芷疏散風熱之邪,香附、蓽茇調理氣機,川芎、全蠍、土鱉蟲行氣活血通絡,上葯合用,共奏疏風清熱,散郁開解,行氣活血,通竅止痛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通氣散具有抗炎、鎮靜、止痛、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七】頭痛停糖漿

【出處】《中醫雜志》

【組成】丹參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雞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細辛3克(後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

【功用】活血化瘀。

【主治】血管性頭痛。

【方解】方以丹參、當歸、白芍、川芎、雞血藤養血活血,夏枯草、蒺藜、菊花、秦艽祛風平肝瀉熱,珍珠母平肝安神,細辛止痛,諸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平肝潛陽,祛風止痛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頭痛停糖漿具有抗炎、鎮靜、止痛、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

【用法】加水1000毫升煎煮後,加入白糖熔化,濃縮至100毫升備用。每日1劑。

【方八】活血止痛湯

【出處】《陝西中醫》

【組成】當歸、川芎、桃仁、菊花、白芥子、香附、柴胡各10克,白芷12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止痛。

【主治】頭痛。

【方解】方以桃仁、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菊花、白芷疏風,香附、柴胡疏肝理氣,甘草調和諸葯,共奏理氣活血,祛風止痛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活血止痛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抗炎、止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治偏沖劑

【出處】《中醫雜志》

【組成】川芎、白芷各12克,白芥子、香附、柴胡、郁李仁各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行氣,通絡止痛。

【主治】頭痛。

【方解】方以川芎行氣活血,以白芷散風,香附、柴胡疏肝理氣,郁李仁、白芍、甘草斂陰緩急,諸葯合用,共奏活血行氣,通絡止痛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治偏沖劑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抗炎、鎮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伍』 治療偏頭痛的中醫葯方

治療偏頭痛的中葯成方或者經典方一般是逍遙散,歸脾丸,川芎茶調散,或者羌活勝濕湯,這些都是一些歷代的經典名方,還有天麻鉤藤飲,鎮肝熄風湯等等,這些葯根據辯證,根據患者的病情辯證使用。

『陸』 治療偏頭痛的中草葯配方

親愛的,不要盲目的索取葯方,中醫學在疾病診斷方面往往需要分證型,就單版一的偏頭痛就有肝權陽上亢型,陰虛型(如陰血虧虛),氣虛型,氣滯血瘀型(如肝氣淤滯),風痰上饒型(風痰入絡)等,因此在組方用葯時也是迥異的。

『柒』 治頭疼的老葯方

你好,你這個應該是焦慮的問題,也就是心理疾病軀體化,出現了轉換障礙,建議找一下精神科醫生適量服用一些抗焦慮葯來治療。

『捌』 治療風熱頭痛有哪些中葯處方

【中葯處方】

(1)柴胡石膏散

[主治]壯熱惡風,頭痛體疼。

[處方]赤芍葯、柴胡(去版苗)、前胡權(去苗)、石膏(煅)、乾葛各50克,

升麻5克,黃芩、桑白皮各6克,荊芥穗(去土)6克。

[用法]上葯為粗末。水1000亳升,入生薑3片,豉10餘粒,同煎7分,去滓,稍熱服。

(2)荊芥散

[主治]治傷寒頭疼,鼻塞流涕,聲重咽乾,胸膈滿悶,頭痛如破。

[處方]天南星(浸洗。生薑自然汁煮軟、切、焙乾)、草烏頭(炮、去皮、臍)、荊芥穗各25克。石膏(研)50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200亳升,陳茶末10亳升,生薑自然汁半呷,薄荷3

葉,水1000亳升,同煎8分,通口服。

(3)疏風止痛湯

[主治]適用於感受風寒後,郁而化熱之症,見頭項疼痛而脹,惡風畏寒。發熱,

遇風痛劇,口微渴,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或數。

[處方]荊芥20克,赤芍15克,生地黃10克,防風10克,川芎15克,天麻10

克,僵蠶10克,白芷10克,蔓荊子10克。

[用法]水煎,每日l劑,分2次服。

『玖』 求治療偏頭痛的中葯方以及葯膳

偏頭疼是反復發作的一種搏動性頭疼,屬眾多頭疼類型中的「大戶」。
它發作前常有閃光、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先兆,約數分鍾至1小時左右出現一側頭部一跳一跳的疼痛,並逐漸加劇,直到出現惡心、嘔吐後,感覺才會有所好轉在安靜、黑暗環境內或睡眠後頭疼緩解。在頭痛發生前或發作時可伴有神經、精神功能障礙。同時,它是一種可逐步惡化的疾病,發病頻率通常越來越高。
據研究顯示,偏頭疼患者比平常人更容易發生大腦局部損傷,進而引發中風。其偏頭疼的次數越多,大腦受損傷的區域會越大。
偏頭痛屬於祖國醫學的「頭風,偏頭風」、「腦風」和「偏頭痛」范疇。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風邪入腦,瘀血阻絡,肝經風火,肝陽上亢,痰濁蒙竅,精血不足等都可導致腦組織的氣血不能正常運行而引起頭痛。需根據疾病的評分臨床表現而辯證診治。建議您有時間到當地中醫院進行系統檢查,下面提供一些單方、驗方,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偏頭痛的單方、驗方
(1)川芎、白芷各15克,大頭魚頭1個,燉40分鍾飲湯有一定的療效。
(2)速效救心丸:在頭痛發作時口服速效救心丸15-20粒,常在5-10分鍾內停止頭痛。如在發作先兆時用10粒,有明顯的預防發作作用。
(3)土茯苓200克先煎湯,以其湯煎下列葯:辛荑15克,蔓荊子15克,生地25克,元參15克,川芎15克,天麻15克,雙花20克,茶葉15克,煎取500毫升葯液,分3次服,適用於頑固性頭痛。
(4)蕎麥子、蔓荊子等份研末,以燒酒調敷患部,日夜不斷,效果好。愈後鼻流黃水數日,即能根除。
(5)硫磺10克,川椒去子凈末1.5克,調勻作成小餅,左邊痛塞左鼻孔,以右鼻孔流清水,右邊痛塞右鼻孔,以左鼻孔流清水,全痛則左右都塞,至鼻水流凈為止。

『拾』 我頭疼,幫忙給開個中葯方

頭痛是有顱內炎症、缺氧、出血、腫瘤、機械損傷、顱神經、副鼻竇病變等神經、精神因回素引起的一種病症,中答醫又稱「頭風」、「腦風」。
頭痛症范圍很廣,涉及內、外、神經、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分外感和內傷兩大類。
民間治療頭痛的絕招有:
1:處方:孩兒參30克,野菊花20克,赤芍、蔓荊子各15克,蚤體10克,川芎88克,蜈蚣3條。
用法:日1劑,水煎,服2次,葯渣用布包,熱敷患處,服葯期禁房事,避風寒,忌辛辣。
療效:用葯5-10劑,有效率達93.6%
2:治偏頭疼
處方:川芎30克,白芍、酸棗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蠶各10克,白芥子、細辛各3克。
用法:水煎,日1劑,服2次。
療效:用葯5-10天,有效率為95%

閱讀全文

與治療頭痛的中葯方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博動物醫院在線電話 瀏覽:380
臨淄愛佳寵物醫院 瀏覽:582
蘇泊爾養生壺怎麼樣打開 瀏覽:104
肝轉移的治療方法 瀏覽:845
養生壺如何做現磨咖啡 瀏覽:787
中醫治療失眠能根治嗎 瀏覽:391
望京附近看婦科好的醫院 瀏覽:773
治療葯物依賴的醫院 瀏覽:100
閔行區中醫院地址 瀏覽:543
治療頑固性失眠的葯物 瀏覽:489
石龍人民醫院體檢 瀏覽:507
盛京醫院婦科哪個醫生好 瀏覽:613
甘肅省人民醫院燒傷科 瀏覽:724
老年痴呆嚴重送康復醫院好嗎 瀏覽:185
治療糖尿病陽痿的中葯方 瀏覽:565
汕頭潮陽哪裡有寵物醫院 瀏覽:984
醫院婦科治療儀 瀏覽:758
興義博愛醫院婦科 瀏覽:749
湖北武漢兒童醫院電話 瀏覽:190
最好的傳染病醫院 瀏覽:872